王子君 宋巍 謝飛
摘要:高等體育院校是我國高等院校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讀的體育生們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相比專業性更強,因此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有一些不用之處。由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的心理特點、文化基礎特點和信息化時代給輔導員工作帶來的挑戰,需要輔導員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和思想引領;加強學風建設,提升學習氛圍;不斷創新,搶占網絡道德建設新陣地,以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培育出符合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關鍵詞:體育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
高等體育院校是我國高等院校當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國共有14所獨立建制的高等體育類院校,在很多綜合類院校中也設有體育類二級學院。他們承擔著為我國培養體育類人才、發展體育事業的重要使命。由于體育類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同時在高等體育院校中體育類學生比重大,因此高等體育院校學生與綜合類院校普通學生相比也有著屬于體育生獨有的特點。在此情況下,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在對學生的管理工作方面相較于綜合類院校也有著不一樣的地方。
1.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
1.1“00后”體育學生心理特點帶來的挑戰
目前“00后”已經步入大學,“00后”相較于“80后”“90后”有著不一樣的心理特點,他們自我意識強、好奇心強、個性突出、渴望獨立,但也心理脆弱。他們自我意識強的特點會使得大多數情況下愿意自己拿主意、自己作出選擇;好奇心強使得他們愿意嘗試不一樣的事物;個性突出讓他們不愿意隨大流,勇于表現自己;而渴望獨立的特點使“00后”們在琢磨屬于自己的生財之道,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賺取生活費,而不愿意只向父母索取。但當這些特點同時表現出來,“00后”們自己做出決定嘗試父母不熟悉的新事物,又不愿意告知或聽從長輩的建議,結合自身經歷較淺,賺錢想法較濃烈,很容易被騙。而在被騙以后又不知如何處理,或自己默默承受,或尋求輔導員、父母幫助,心理脆弱的學生容易陷入其中,產生濃濃的愧疚心理,影響正常生活學習。他們突出的個性使其敢于挑戰權威、挑戰固有模式。目前網絡上流行的“00后”整頓職場,就是他們反叛意識的體現。這些特征使得以往適用于“90后”學生的管理方法已不再適用于“00后”,因此輔導員需要對管理模式進行一定的創新以適應新的學生心理特點。
同時由于高等體育院校的學生熱愛體育運動,有較長的時間從事體育訓練,因此相較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文化生,體育院校的學生有體育運動帶給他們的特點,他們大多性格開朗、表現欲強、好勝心強、忍耐力強。正因為這種特點也來帶了易沖動、情緒化、自我控制較差、情緒興奮性高、易于受外界事物影響、對自我認知失準等心理特點。同時高等體育院校中單親重組家庭、隔代撫養、家庭貧困等情況較多,也易造成學生們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他人感受、嫉妒心強等情況。曾經不熟悉的同學可以因為一場比賽迅速熟絡起來,曾經有過的摩擦也可以拋諸腦后,高等體育院校的學生們可以一起廢寢忘食的訓練、準備,忍受小傷病、不拘小節,相互穿衣服、鞋,喝對方喝過的水,讓大家好像親兄弟一般,共同為了一個目標奮力拼搏。在比賽場中努力表現自我,提升團隊士氣。比賽若取得理想的結果,體育生們會因此激動很多天,每天神采奕奕,極樂于表現自己,也有可能過分高估自己,甚至與其他人產生沖突。若比賽未取得理想結果,也很容易產生選手與裁判、團隊與團隊、團隊內部的矛盾,甚至作出沖動行為。
1.2高等體育院校學生文化基礎帶來的挑戰
隨著高等院校的擴招與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展,高等體育院校的生源差參差不齊。體育生在高中時將主要精力放到了體育訓練上,因此大部分體育生文化基礎較差。而高等體育院校作為獨立建制的單科院校,在文化氛圍上與綜合類院校還有一定的差距。在整體氛圍的影響下,體育生們對于學習的追求相較于綜合類院校較弱。在高等體育院校中各項比賽層出不窮,學生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專業訓練與比賽上。加之大學較為寬松的學習環境,并沒有老師二十四小時時刻監督,若無自主學習習慣、自律性及學習目標,則很有可能更加放松對文化課的學習,課堂上可能會出現隨意說話的現象,又或者安靜的教室只能聽到老師的聲音,學生們無回應,甚至在玩手機。學生們對文化課的興趣不高,想盡辦法逃課,甚至以打工、社團活動等為借口曠課。遲到、早退、曠課等現象,導致課堂紀律差、掛科率高等。學生們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對未來沒有明確的方向,造成惡性循環。
文化基礎是其他一切的基礎。體育生文化基礎差,可能導致對輔導員老師的要求理解不透徹。如發一項通知,學生們并不能仔細閱讀,也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需要輔導員解釋。還可能有些學生未將心思放在此,對于某些重點事項需要輔導員多次提醒。對于生活中涉及的規定理解有待加強,引起獨立生活的能力欠缺。例如身份證丟失、學生火車票如何購買、銀行卡密碼丟失等問題不知如何處理,均需要輔導員的幫助,自己未能通過查詢相關規定得到解決,缺少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如對于非緊急的疾病錯過正常就診時間而需到急診就診,在非工作日時間到政府等相關部門辦理業務等。這都增加了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
1.3信息化時代帶來的挑戰
“00后”出生即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對于互聯網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比高校教師更為熟練。高等體育院校學生不僅在網絡上觀看賽事,也通過網絡獲取更廣泛的信息,價值觀也更加多元化。互聯網為體育生們的學習生活提供便利、開拓他們視野,但互聯網信息魚龍混雜。傳統的報刊雜志、電視等信息內容都經過了多次審核才呈現在大眾面前,而網絡信息則是在信息發布后審核,這使得原始發布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政府、學校等權威的控制。有些自媒體為了博取眼球,而發布不真實、突破道德底線、破壞社會和諧等內容。
高等體育院校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雖然他們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面對如此龐雜、是非難辨的網絡傳播內容,并沒有足夠的能力篩選網絡信息,沒有足夠能力判斷信息真偽,甚至是非對錯,他們很容易被網絡欺騙與蒙蔽,而導致三觀偏差。尤其是當今自媒體高度發展,每個人都是新聞的制造者和傳播者,高等體育院校學生在接受網絡上海量的信息后,讓他們對每件事物有著自己的見解,而有時相對片面。新媒體的即時性、自主性、開放性、互助性客觀上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權威性和控制性。
若高等體育院校的輔導員老師本身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陳舊、人格魅力不高、新媒體技術差、創新性不足,則更無法吸引學生。若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仍局限于傳統的、書本上的內容,沒有將時代內涵與思想政治充分融合,講出生動形象的、屬于當今時代的思想政治課和“中國故事”則也會一定程度上導致思政課感動了自己卻感動不了學生的情況。同時網絡信息的碎片化、龐雜性,降低了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的主導性、影響力與話語權。
2. 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路徑與對策
2.1注重人文關懷和思想引領
對于“00后”高等體育院校學生心理特點中積極向上的一面,輔導員要讓其充分展現、發揮出來;消極的一面則要積極引導,用積極面帶動消極面,揚長避短。例如高等體育院校經常會舉辦體育類比賽,體育生的好勝心與表現欲使得其在比賽中奮盡全力、拼搏向前。若贏得比賽學生們通常會激動不已,輔導員則可引導其將比賽中奮盡全力、拼搏向前的精神用到其他方面。若輸了比賽學生們會垂頭喪氣、自暴自棄甚至將負面情緒發泄到他人身上,導致校園沖突,這時則需要輔導員積極引導,正視挫折與失敗,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挫折與失敗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埋怨他人、暴力沖突不如尋找不足加快改進,也可利用其好奇心強的特點將注意力吸引到其他地方。
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要利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大學生思想,注重人文關懷和思想引領。在對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的教導中要根據生活和實際貼近學生,理解和尊重屬于“00后”體育院校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培養出自尊自信自愛、努力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為了避免高等體育院校學生對于輔導員有距離感而不愿溝通的情況,還可通過學生干部的力量及時了解同學情況并給予朋輩關心,必要時反饋輔導員,引導學生正視自我。也可以通過更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吸引學生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使自我性格更加完善、獲得綜合提升。
將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轉變為啟發式教育,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要多從學生的角度著想,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記住多聽,答案永遠在學生處,對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和關心。同時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還要關心學生的特殊日子,例如學生生日、特殊節日;關心學生的人身,例如身體是否健康,生病住院時給與慰問;關心學生的家,例如定期家訪,及時與父母溝通。輔導員需要充分利用“四個位置”角度引導學生思考、看待問題。以“我”的位置看到自己眼中的世界;以“你”的位置看到他眼中的世界;以“他們”的位置看到其他人眼中的世界;以“我們”的位置看到屬于大家的世界。
2.2加強學風建設,提升學習氛圍
高等體育院校整體學風提升會帶動個體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為體育生在校學習生活以及畢業就業打下堅實基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內多組織各項主題活動,并通過條幅、宣傳欄、等形式宣傳各項校園活動,提升校園整體文化氛圍,帶動學生積極性。班級文化建設也會強化個體行為。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要定期召開主題班會、開展班級活動提升凝聚力。若班級大部分同學都不存在遲到、早退現象,則有意遲到、早退的同學將在全體同學的帶動下按時上課。若班級絕大多數同學都不掛科,每人爭做優秀,則掛科的同學也會奮力趕上。這就是環境的力量,也是團隊的力量。整個校園對于各二級學院、系,二級學院、系對各班,各班對班上的各位同學,校園整體學風的建設將影響到每一位同學。
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可以就業為導向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通過合理的規劃來倒敘引導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綜合素質培養,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對于有升學、考公、入伍等不同就業打算的同學給與指導,為體育生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同時發揮社會實踐的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挑戰杯”“互聯網+”等比賽,以賽促學,在實踐中取長補短、相互學習、提升綜合能力,增強競爭力。輔導員要轉變傳統的學生管理木桶理論——發現缺點、放大缺點、改正缺點,善于用自我引導使學生自己積極向上、自發自愿、水到渠成的提升自我,這就需要我們輔導員發現學生優點、放大優點并支持優點,讓學生在優點中找到自信,用優點帶動整體,彌補缺點。樹立不同層次、真實、近人情的榜樣,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榜樣。當學生們達到目標后可以給與相應的獎勵,而這部分獎勵不一定非要是物質、金錢的獎勵,也可以是獎勵彈性工作時間,例如提早下晚自習,減少一次跑操等。
2.3搶占網絡道德建設新陣地
信息化時代,高等體育院校的學生們思維更加靈活,他們不僅在網上買東西還有一部分在做賣家,他們不僅在看抖音、快手,還以較高的頻率在更新發布短視頻,更有一部分是其中的主播。作為等體育院校的輔導員必須搶占網絡道德建設新陣地,向學生們學習,搶占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點。擴大新媒體網絡育人比例,要在互聯網上架構與學生交流的平臺,如微信群、QQ 群、公眾號、抖音、快手等平臺。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可以錄制與當下事件貼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視頻精品課程,以具體的學習訴求為導向做好內容的供給,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人文性;也可以在新媒體平臺直播職業規劃,既增加了互動性也切實一對一的給學生指導,觀眾也可收到啟發;還可以發布相關視頻大力宣傳各種為校爭光、時事解讀、學習好點子等正能量內容,增強互動性,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傳統優秀文化教育中,發揮網絡教育的引領作用。
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通過網絡加教室,形成線上+線下管理服務模式,注重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立體式管理和服務,對于學生的學習、人際交往、就業指導、心理咨詢等提供指導;通過網絡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吸引力,消除距離感,從而拓寬育人途徑;通過豐富多樣的網絡文化信息感染學生,滿足體育生們多樣的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塑造大學生的三觀,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3.結語
“00”后體育生們的心理特點、文化基礎和時代帶來的挑戰,需要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積極應對。高等體育院校輔導員需要付出更多的真心,同心同向的做人文關懷和思想引領;要開展主題班會,以競賽、就業促學習等方式不斷加強學風建設;要快速學習新鮮事物,善于利用新媒體,搶占網絡道德建設新陣地。
參考文獻:
[1]立德樹人目標下體育院校輔導員工作的重新審視[J].孫化玉,李文濤,顏廷.山東體育科技.2016(07)
[2]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任昊,傅秋野.現代教育管理.2022(02)
[3]網絡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包玉山. 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1(04)
[4]體育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思考[J]. 李文濤,公海娜,孫化玉,孫婧.山東體育科技.2017(12)
[5]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 馮文.新聞前哨 .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