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區重因鎮章堰村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村落。以科創產業、科技農業為抓手,統籌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實現人與自然的完美溝通,樹立了具有上海特色的“章堰新范式”。
章堰村村域面積1.99平方公里,有11個村民小組和1個新村點,496戶農戶,戶籍人口1478人,耕地面積2086畝。先后榮獲市整潔村、市平安小區、市文明村、區“十大無違標桿村”等稱號。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出行便利,距虹橋商務區約15公里,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滬常高速、山周公路等干道穿境而過。章堰村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村落,始建于北宋年間,因宋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章楶而得名。臨水而筑的章堰古村曾經是一個鎮,市埠繁華、商業鼎盛,米鋪、布莊林立,茶坊、酒肆聚集。自南宋起,人煙稠密、商販眾多,曾有“金章堰,銀重固”之說。抗日戰爭時期,是青東革命根據地之一,建國初期是鄉政府的駐地。
章堰村保持古村落文化底蘊,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面向未來,實現新舊文化交融、脈絡的延續,形成新文化IP主題。
一是老街核心區與古為新,再現創新江南風。對原老舊古村落區域144戶村民全部實施集中上樓,進城安置享受現代城鎮生活,128畝古村落通過重新規劃、整體更新、內容注入的方式實現老村煥新,依托村內的古橋、古房、古巷、古樹和河繞石埠、綠樹成蔭的獨特水鄉古村景觀,邀請李振宇院長牽頭,章明、王方戟等“同濟八駿”集群設計,對古建筑翻新復活,打造古村落傳統街巷及景觀風貌,合理布局業態功能,同步注入新興產業及文化,形成一個水鄉聚落的藝術街區,“時尚水村江南風格”脫穎而出,再現“金章堰”繁華景象。其中,章堰村文化館入圍2020Dezeen世界最佳建筑大獎和世界著名設計網站Designboom發布的世界“十大博物館及文化中心”榜單。章堰村文化館內設三個展廳,分別從章堰的前世、今生和未來,呈現章堰的歷史和故事;章堰匯福堂遵照原有建筑的屋脊輪廓和風格,內部采用全木結構,展現原有的歷史風韻,同步引入中版書房進駐,憑借其深厚的文化積淀和豐富的主題文化活動,有效提升章堰村新時代鄉村文化價值。
對章堰村古村落周邊零星村宅的56戶農戶開展平移集中居住,集中平移點占地23畝,節地率51.7%,共分為三個街坊,目前已完成樣板區域和樣板房建設。房屋外觀上采用江南傳統元素并融入現代手法進行重構,形成粉墻黛瓦、虛實相間、錯落有致的風貌特色。并融合江南文化底蘊,賦予時代創新,打造成前有小花園、內有小中庭、后有小菜園的傳統江南合院,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溝通,充滿了江南歷史人文色彩和氣息。以“現代手法”重塑了“江南之美”。
為滿足宜居宜業的生活品質,章堰村對保留居住區的252戶農宅進行風貌提升,邀請中國美院設計團隊,對屋面、墻面、庭院、河道和公共空間等重新設計打造,與古村落核心區遙相呼應,通過屋面、墻面噴涂,圍墻更新,門窗更換和格柵裝飾等提升了房屋整體面貌,通過石板、瓦片、灰磚等鋪裝,讓庭院兼具美觀和實用。通過公共空間和巷道景觀小品、人文小廣場、休閑桌椅等布置,形成移步一景,呈現了“白墻灰瓦批屋頂,臨水相依滿庭芳”的江南水鄉村景。保留居住區生態、文化、現代等各類元素融為一體,記載了歷史也傳承了江南文化的內涵和精髓,讓村民既能享受到具有城市功能配套的品質,又能體會到恬淡愜意的田園樂趣,花前樹下,閑說家常,其樂融融。鄉愁文化、鄉土鄉情延續著“江南風韻”。
章堰村在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過程中,堅持在“產業+文化、科技+藝術”的引領下,以科創為核心主線,建立科技企業的創新中心、生態協同的共享中心、創業創新的社會大學、高科技農業的展示中心,始終高度重視產業振興與農民增收緊密結合,通過一系列的機制和模式創新,在推動產業振興的同時實現農民增收。
章堰村黨支部落實“書記抓、抓書記,一抓到底,抓到黨小組”工作機制。同時,全面加強和規范村級黨組織陣地建設,著力打造“自治社區”。在村民小組內設立黨群服務點,打造多功能的黨群陣地和村民議事“說理堂”。積極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激發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在征求村民組長、黨員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訂了《重固鎮章堰村一二三星考評管理工作實施方案》《重固鎮章堰村“四責管理”“三色掛牌”出租房管理工作方案》,組建由村黨支部書記掛帥,村兩委班子成員組成的“日常督導隊”以及“書記+黨員組長+房東”的三級責任體系,高效開展三大整治、垃圾分類、文明創建、美麗家園建設等工作。
章堰村與中建八局簽署章堰古村落合作開發運營一體化協議,其中集體經濟組織占股10%,古村落項目正式運營后,每年村集體經濟組織都將從運營收益中獲得一定比例的分紅。此外,協議明確規定,項目整體租賃期滿后,所有地上物業無償移交給集體經濟組織,實現集體經濟組織增收。此外,作為上海市青浦區重固鎮新型城鎮化PPP項目的第一批啟動區建設項目,青浦重固與中建八局強力合作,在章堰提出了“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區,江南新型水鄉建設范本,上海城鄉一體化建設窗口”的建設目標。在多方合力下,章堰村文化館正式登臺亮相,講述中國特色的江南水鄉古村。
章堰古村落核心區引入的進博國別館、創新企業、文創企業、八局人才發展中心、東坡居酒店、章堰民宿、堰集餐廳和免稅店等產業將帶動章堰村經濟規模擴大,就業崗位增加,閑置資源充分利用,村民集體收益分紅增加,產業發展成熟后,可以為本鎮村民提供約300個就業崗位,帶來人均5-6萬元工資收入,同時將帶動周邊閑置農房出租,每棟可收租金約10萬元/年,3-5年內,核心區域預計可導入企業約100家,為政府帶來財稅雙收。
章堰村積極引入培育新農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依托章堰科技農業園,引入臺灣永齡農場管理團隊,對農業園開展升級改造,開展科研培訓、平臺銷售、直播帶貨和親子活動,推動一、三產業聯動高質量發展,打造高科技農業技術研發、應用、展示、職業農民培訓以及休閑旅游的示范窗口。依托靜逸合作社,培育“老黃牛”、退伍軍人返鄉創業,開展“鴨稻米”生態循環種養,種植有機稻米520畝,認證稻米300噸,提升稻米品質,實現優質農產品生產。并通過“章堰豐收節”“大米品鑒評比”和“線下+線上”營銷,打響“章堰香米”和“萬畝春”鴨稻米品牌,實現“賣稻谷”向“賣品牌大米”轉變,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通過引入和培育新型農業主體,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推進助農增收。
章堰村依托各大媒介平臺資源,打響“鄉創”和“鄉旅”兩大特色品牌。一年多來,解放日報等市級媒體共12次報道章堰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工作情況,綠色青浦微信公眾號等轉載章堰示范村創建信息40多次。重固家園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對章堰相關工作進行報道120多次,有效提升了章堰品牌影響力;并通過撰寫村史,將章堰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古跡進行宣傳推廣;章堰村文化館,由國內新銳設計師琚賓老師負責,項目于2020年9月入圍了2020Dezeen世界最佳建筑大獎;2020年12月章堰村文化館又入選了世界著名設計網站Designboom發布的世界“十大博物館及文化中心”榜單,成為網紅打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