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文要求學習浙江省實施“千萬工程”的經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如何認真貫徹中央文件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省實施“千萬工程”的多次批示精神,充分借鑒浙江省實施“千萬工程”的寶貴經驗,站在新起點,全面謀劃上海“三園工程”,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目標,是當前擺在上海郊區干部群眾面前的一項緊迫的課題。
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立足浙江省農情和發展階段特征,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趨勢,作出了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千萬工程”)戰略決策,在浙江近40000個村莊中選擇10000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設成為全面小康示范村,并以此為龍頭,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年來,浙江持之以恒實施“千萬工程”,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到“千村精品、萬村美麗”再到“千村未來、萬村共富”,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2018年9月,聯合國將最高環境榮譽——“地球衛士獎”授予浙江“千萬工程”。浙江實施“千萬工程”的成功經驗值得上海郊區干部群眾認真學習借鑒。
為了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上海自2018年起實施了以全面提升農村環境面貌為核心的“美麗家園”工程,以全面實現農業提質增效為核心的“綠色田園”工程,以全面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的“幸福家園”工程,簡稱“三園工程”。通過實施“十百千”行動計劃、農居相對集中行動計劃、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發展行動計劃、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行動計劃、農民長效增收行動計劃和農民美好生活提升行動計劃,到2022年底,基本形成了城鄉空間布局較為合理、功能較為多樣、產業較為融合、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公共服務較為健全、村容村貌整治有序、農民生活較為富裕的格局,為建成與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適應的現代化鄉村奠定了較為扎實的基礎。但對標浙江省實施的“千萬工程”,上海“三園工程”建設還有不少差距,還有許多提升空間。
站在新起點,我們要立足國際大都市“三農”發展實際和階段特征,準確把握上海“三農”發展規律和趨勢,對標浙江省實施“千萬工程”經驗,全面謀劃上海“三園工程”。堅持以人為本,將增進民生福祉作為根本出發點,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新發展理念,走綠色創新發展路子,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改革;堅持系統觀念,因地制宜,做到規劃先行,循序漸進,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目標。希望上海農村經濟界各位專家、各位理事和上海郊區干部群眾集思廣益,積極參與,對上海“三園工程”(2.0版)的內涵、特征和目標進行謀劃,進一步體現階段性、遞進性的特點,為上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獻計獻策、貢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