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堂
◆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中經過歲月沉淀,留下許多優秀文化,其中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深受國內外人民的喜愛[1]劉濤.武術教學中武術文化教育的思考[J].作家天地.2020(23):177-178.。在初中開展武術教學既能強身健體增強學生體質,又能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認同感。探索武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生根發芽”將成為體育教師教學的重要研究方向。隨著2022年新課標的頒布,把握新政策紅利,不斷改革創新武術教學教育理念。本文從初中武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探索改進的策略,為武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順利開展提供可借鑒的方法。
◆ 新課標;初中武術;教學方法
初中生面臨著嚴峻的升學壓力,在普職比近乎對半的當下,從學校到家庭全都卯足了勁的投入到文化課程的學習中,目標非常明確的將升學率擺在第一位,應試教育的結果仍是每個學校和家庭最關心的大事,這也是初中生面臨的第一個人生轉折點。與升學考試無關的教學內容被極度壓縮,甚至暫停授課,挪作他用。武術課程僅作為興趣愛好,深受家長和學生的歡迎,卻極少有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開展,武術項目成為被學校體育忽視的教學內容。
近些年來,國家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地,人們也逐漸開始關注學生的五育“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但學生在每天繁重的課業壓力下,在競爭激烈的升學壓力面前,關注點仍舊以文化學習成績為最終目標,學生的身體鍛煉并未得到重視,重文輕武在錯誤的認知引導下,學生未能意識到武術課程在強身健體,提高素質方面的優勢,是導致武術教學質量提不起來的重要原因。
武術作為最早一批新興體育項目進入學校課程,在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武術專業教師及學校場地器材的嚴重不足及落后,無法滿足學校武術教學的需求。很多學生學習武術僅僅是因為興趣愛好,而非想要將武術作為未來職業的一種來看待。因此,武術人才的培養受到了制約,導致武術專業教師不足的現狀,加上大部分體育教師并非武術科班出身,每位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武術教學的順利開展受到了挑戰。除此之外,由于學校對武術課程的重視度不夠,經費往往用于比較大眾的、趣味性強的體育項目,對武術器材、場地設施的投入較少,使得武術課程的開展雪上加霜。
在改革開放后,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愈加頻繁,在全球化的驅動下,優秀的外國文化也邁入了國家大門,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與外來文化進行碰撞,不斷發生變化[2]施連江.試分析初中體育武術教學的現狀及優化對策[J].新課程導學.2020(17):65-66.。在體育練習項目的選擇上,人們更傾向于選擇具有專業教練和設備的項目,比如韓國的跆拳道和印度的瑜伽等,練習起來既上手簡單,又容易看到學習效果。而中國武術由于教學方法較為傳統,對基本功的要求較高,門檻高難度大,在選擇上不具有優勢,由此可見,外來文化確實對武術產生了一定影響。
隨著課改腳步的不斷推進,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努力為國家提供新一代高質量人才[3]丁璇.武術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開展[J].新體育.2022(18).。基于此,學校領導應先轉變原有的教學教育觀念,重視武術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引進武術專業人才和加強對體育教師的武術專業培訓,不斷更新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此外,體育教師也應主動提高對武術項目的認識,開展知識與動作技能學習;引導家長了解武術在培養學生成才上的重要作用和鍛煉意義。
自武術項目進學校以來,受到武術教師數量少的制約,武術教學在各校的開展并不順利。因此,學校應加強對武術專業教師的招聘,提供給體育教師深造、交流的機會,積極鼓勵非武術專業體育教師走出校門參加武術培訓。此外,校際間也應加強交流合作,有計劃有組織開展定期的武術交流會,讓武術教師同臺競技,開展“同課異構”教學技藝切磋,互相交流、互促共進,共同探討好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這一活動不僅能夠促進武術教師專業技能的成長,提高教師素質,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調動教學積極性,同時也是武術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有效保障[4]李本東.教師教學實踐感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主陣地,應當重視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教學理念的創新,結合中國武術傳統文化的特點,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水平的基礎上,開展對應武術段位的教學。結合武術段位通級賽,以賽促練,評估學生的現有水平,在推動武術段位制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武術課堂的教學質量。
游戲教學法一直以來深受學生群體的喜愛,廣泛運用于體育教學。在武術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將武術動作與體育游戲結合,形成新的練習方式,在提升武術教學趣味性、健身性的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率和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例如:筆者在八年級武術:健身南拳的教學中,開展了兩人一組的“聽勁”練習。
圖1 兩人一組“聽勁”練習
按照武術的傳統學習方法,在學習武術套路之前,先要了解和練習所學套路中的特色基本內容,即先開展基本功學練。“聽勁”是南拳攻防技擊中重要的肌肉反應狀態,組織學生進行“聽勁”練習,既能提高學生對南拳肌肉爆發力的應用,以及眼睛和手反應速度的發展,同時也為學生學習健身南拳奠定基礎。
原有的武術考核方式為教師事先告知學生考核哪一套教材里的武術套路動作,然后根據學生當場動作演練的好壞給予評分。學生在明確知道要進行考核的內容后,可以通過短期的突擊練習即反復練習,順利過關,然而在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動作遺忘,不利于武術教學的繼續深入開展。因此,改變原有的考核方式,加以創新,必須從教學內容入手,采用分段考核方式:七年級圍繞武術基本功,包括手型和步法進行考核,難度低,易達成,容易增加學生的練習自信;八年級則側重武術套路動作的熟練度,分值適當提高,時時督促學生進行武術套路動作練習;九年級則考驗學生的武術套路編排能力,要求在原有套路基礎上進行自編,難度系數加大,更能有效促進學生加強武術練習,也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奠定基礎。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挖掘教學方法,探索符合校情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打造良好練習氛圍,進一步養成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示范法是最常見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的親自示范,能夠更加直觀的增強學生對武術動作的認識,使其掌握武術動作要領。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感性的一面,能夠被教師高超的武術技能所折服,因此,教師做好武術動作示范具有重要作用,既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模仿意愿,又能促進學生掌握技能,活學活用。
武術套路包括拳術和器械,每一種都具有鮮明的動作特點[5]余海.初中武術教學的創新-以阜陽市初中學校為例[J].新體育.2022(16).。例如,南拳北腿,南方拳種注重下肢步法穩固,拳勢剛猛:北方拳種注重下肢腿法,踢腿快速有力,動作舒展大方。因此,在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充分感受武術動作中蘊含的形體和力量美,只有充分展示武術的動作風格,才能讓學生在練習時獲得視覺的盛宴、精神的充足,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教師動作示范得更正確,更有利于激發學生表現的欲望,從而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各個積極參與練習,武術教學質量自然得到保障。
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使得現代體育教學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層出不窮的武術教具和教學輔助器材,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促進作用。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極少使用教學輔助器材,對于專門教具的選擇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信息化設備的使用以及武術教具的開發。
圖2 兩人一組打“沙包”練習
例如:教師在進行南拳沖拳發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要點是讓學生運用寸勁,短促發力。要完成寸勁發力并非易事,此時,教師可以采用兩人一組打“沙包”練習。打“沙包”是武術練習中的一種鍛煉方式,要掌握接觸“沙包”那一刻瞬間發力,即出即收,發力的要點是“冷,脆,透”,意在敵后,這是南拳的實戰要點。采用塑料袋充氣,既攜帶方便,又有趣,根據運動心理學的理論,學生拳頭擊打“沙包”發出的聲音,能夠使學生更加興奮,練習中打破“沙包”這一行為更能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當學生沖拳過程中出現錯誤發力時,教師要及時糾錯,才能更好的讓學生體會到動作要點。
身體素質包括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其中柔韌是武術練習的重點。因此,在練習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大關節到小關節逐步提升,慢慢增加關節的活動范圍。柔韌性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貴在堅持不懈。首先,在開始練習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將韌帶拉開,避免在練習過程中出現拉傷等問題;其次,柔韌性訓練的最佳時間是在兒童階段,此時女生柔韌性優于男生,從小加強柔韌性訓練,才能為武術練習打好基礎。因此,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性別以及身體素質情況,根據其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有效的開展分層教學。
課堂上教師應使用精煉的語言,做到通俗易懂。對于學生困惑的地方,除了反復進行動作示范外,更應該進行形象的語言描述,幫助學生加強對具體困惑動作的理解,加深對該動作的記憶。由于武術套路的每招每式都具有不同的攻防技擊含義,增加攻防技擊動作講解,此環節更能增加學生對武術動作實際運用。例如:教師在進行纏橋切掌教學時,除了示范動作外,還要詳細的講解左手按抓、右手斜切的運用。學生只有深刻的領會動作要領,明白動作的技擊意義,才會不斷的運用動作進行嘗試,并且在反復試練中,牢記動作,做到運用自如。
圖3 健身南拳:纏橋切掌
南拳的發聲也是極具特色,學生在練習時,通過聲音的發泄,明顯有利于刺激大腦,讓機體處于興奮狀態。
作為體育運動項目武術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預防疾病;還能夠防身自衛,保護自己及他人;磨練意志,培養品德,陶冶情操;極具觀賞性,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為了使武術能夠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更加順利的推廣,盡快融入學校體育,必須從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入手,實現多方共贏,才是武術立足校園的根本。
初中開展武術教學不僅能夠鍛煉身體,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在練習中磨煉意志力,增加自己的興趣愛好,開發自己的潛能,為自己保留一條升學道路。初中階段也是學生身體素質、意志品質、為人處世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對今后走上工作崗位適應社會生活節奏,往往能起到決定成敗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開展武術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在身體上獲得健康,在精神上得到充實,養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同時也是傳統文化的有序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