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玉秀
班級是學校最基層的單位,在學校管理中作為中堅力量的班主任,他身處學校教育第一線,即是學校工作的組織者,也是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和社會的橋梁。班主任除了要完成教學工作之外,還要肩負著帶好一個班的任務。21世紀的教育,并不單單只在時間上突然降臨,它是人類曾經有過的長久的憧憬,它是我們對于未來生活的苦苦構思的展開。重視人的全面發展、重視學生完整人格培養、個性充分發展。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得到全面和諧地發展,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培育。這是一項長期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學校教育是我國主要的教學形式,班級授課制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為班集體靈魂的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歷史重任。
1.提高自身修養,塑造人格魅力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自己班上的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通過得體的言行舉止和為人處事方式,起到榜樣和示范作用。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曾這樣說過:“教師的個人榜樣,乃是使青年心靈開花結果的陽光。”
加強自身修養的內涵是多方面的,除了基本的道德素養之外,還應當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學習,讓自己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才能。加強專業課教學能力的培養是最根本的,專業課教學能力提上去了,作為一個班主任才有了最起碼的威信。此外,班主任在課余時間還得盡量閱讀課外書,源源不斷地汲取營養補足自己的短板。通過理論的充實和實踐的鍛煉,讓自己具備出眾的才能,以此來征服學生的心靈,獲得他們的認可。
作為一名班主任,只有當他具備了一定的人格魅力時,學生才會心悅誠服地接受管教,班級管理工作才能水到渠成地做好。因此,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塑造獨特的人格魅力。
2、班主任身教言傳,熱愛這個家。
現在對教師個人素養要求越來越高,而一個班主任一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對學生更是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要帶好一幫思想既單純又復雜,既有主見又沒主見的孩子,班主任就應該做好典范。比如班級大型活動,班主任熱情投入其中,想方設法努力與同學們一道去共創佳績。班級受損,班主任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能一味地責備學生,相反還應鼓勵或正確引導。班級事務,自己能做的,努力動手去做。地上的紙屑,課桌上的擺設,窗簾的安放等,走進教室同學們都在認真學習,彎彎腰,動動手,擦一擦,拖一拖,學生會看在眼中,自然會潛移默化。切忌亂批評指責,然后指手畫腳一番。另外,班主任要從心底愛這個家,愛這個家中的每一個成員。學生無形中會形成一種自我約束力,并模仿著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班有一些同學,如:江語瞳,王惜,李佳怡,吳瑋含等會經常主動為班級掛好窗簾,幫老師整理好講桌。即使班主任不在的時候,班上都是規規距距,爽心悅目的。特別是有些同學犯了錯誤,會主動跑來向我認錯,如:金天翎,張天宇,汪垚鋒等。我會表揚他們,因為他們已知道并勇于承認,自然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3、理解學生,用“寬容”的心去包容他們
了解學生,是真正理解他們,包容他們的過錯。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現代的學生生活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本身,在信息社會的今天,他們的生活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同時也碰到了很多成長中使他們困惑的問題。對于成年人,這些問題也許是幼稚可笑的,也許是不屑一顧的,但對于那些孩子,確是他們無法面對和解決的。作為班主任,我必須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解決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困難。這就要求我去“熱愛”每一個學生,去包容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做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當然,這種愛不是溺愛,更不能一味的縱容他們。這種寬容,不僅要體現在所謂的好的學生身上,也要體現在所謂的差的學生身上。其實,每一個學生在我的眼里是沒有好差之分的,他們都有出色之處。當然,一個班的學生存在差異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在整體上,還是在個別方面,學生的發展必然因人而異,作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懷去包容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無論他們的優點,或所謂的缺點。我現在所教的班中就有一位特別頑皮的男學生,他經常無故騷擾同學,很多同學不愿意跟他交往,教過他的老師也沒一個是稱贊他的,甚至經常被叫到辦公室批評,后來我改變了以往對他的教育方法,每次他犯錯都耐心引導他、鼓勵他,慢慢的他接受了我,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經過近一個月的轉化教育,他思想紀律上有了進步,學習也更認真了。
4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是一個既復雜而又有意義的工作。班主任面對的是不同性格,不同愛好,不同特點的學生,而小學時代卻是學生成長和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既特殊又重要。在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在掌握了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上,一切從實際出發,充分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關心愛護學生。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從實踐中探索新的方案,從小事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讓學生在自由融洽的氛圍下學習、生活,最終步入社會為自己的人生理想,為自己的家庭,為我們的社會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