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宇萍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豐富幼兒空間方位識別的經驗,引導幼兒運用空間方位經驗解決問題。”教師要重視培養幼兒的空間方位認知能力,引導幼兒充分感知空間關系,了解并學會辨別物體基本的空間方位。散步活動蘊含著巨大的教育價值,它源于盧梭提出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即在自然情境下感受萬物、體驗生活,最大程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學前教育階段是培養幼兒空間方位認知能力的重要時期,教師可以組織有針對性的散步活動,培養幼兒空間方位認知能力。
一、散步活動對幼兒空間方位認知能力發展的積極意義
(一)激發探究興趣
幼兒對空間方位的認知離不開其生活的環境,對方位的辨別也必須依托生活情境才有意義。散步活動為幼兒提供了真實的情境。在散步過程中,幼兒會遇到許多關于空間方位的問題,如花種在輪胎里面、往右轉到超市、操場的前面有滑梯等,這些問題貼近幼兒的生活,能自然而然地引起幼兒的注意,引發他們的思考,從而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二)提升方位感知
空間方位這一概念對幼兒來說是比較抽象的,他們理解起來相對困難,容易混淆。散步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感知空間方位的契機,在散步時,幼兒實地感受方位,隨著身體的不斷移動,以自身或周圍物體為參照物,辨別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如幼兒出教室右轉來到大廳,大廳中間有一架鋼琴,往右繞過鋼琴,接著往前來到花園。在散步路程中,教師通過提問等方式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方位,支持和鼓勵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尋找答案,這能有效幫助幼兒理解空間方位概念,積累更多的空間方位經驗。
(三)促進家園合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家長這一重要的教育資源,與家長密切溝通,提高家長的活動參與度。教師可以建議家長陪伴幼兒走進社區,走進大自然,與幼兒共同繪制散步路線圖。在散步休息時,家長可以拿出紙質或電子地圖,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周圍物品的方向。在親子散步過程中,家長能直觀地了解幼兒的空間方位認知水平,從而給予幼兒及時、適宜的指導。
二、依托散步活動促進幼兒空間方位認知能力發展的策略
(一)引導幼兒明確空間位置
關系的特性
空間位置關系具有相對性、可變性、連續性等特點,對于這三個基本特性的理解是幼兒認知空間方位的關鍵。在開展散步活動時,教師可以將不同物體作為主體來引導幼兒進行比較。例如,小黃、小綠、小藍按照從前往后的順序排在隊伍中,筆者問小綠:“你排在小黃的前面還是后面?”小綠回答:“后面?!惫P者又問小綠:“你排在小藍的前面還是后面?”小綠回答:“前面。”根據幼兒的回答,筆者總結道:“對小黃來說,小綠在他的后面;對小藍來說,小綠在他的前面。”經過總結歸納,幼兒理解了前后方位是相對的、可變的。
教師還可以通過改變主體位置的方式,讓幼兒明晰方位的相對性和可變性。例如,幼兒散步時經過一座小橋,站在橋上,發現自己左邊是教學樓,右邊是百花園。之后原路返回站在橋上時,發現自己左邊是百花園,右邊是教學樓。由此,幼兒理解了左右方位也是相對的、可變的。在散步途中,幼兒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前面和右邊的景色是相連的,左邊與后面的景色是相連的,通過視覺感知,自然而然地理解空間方位的連續性。
(二)鼓勵幼兒加強方位詞運用
《指南》提出:“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間、旁邊等方位詞描述物體的位置和運動方向?!狈轿辉~的運用在幼兒空間方位認知能力的發展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幼兒在辨別方位時往往伴隨著方位詞。教師在幫助幼兒加強對方位詞的運用時,可以先從“按指令行動”入手,再進行“語言表征”。在散步活動中,教師可以和幼兒玩一些指令小游戲,如要求幼兒“走到紫藤架下休息會,往右轉摸一摸銀杏樹,往前走到大操場,走到材料柜旁”。當幼兒能用動作正確辨識方位后,教師再要求幼兒用語言進行表征,說出物體的具體位置。例如,當在操場上散步時,教師可以請幼兒說一說攀爬架、主席臺、滑梯的位置。當幼兒說出主席臺的位置時,再請他們走到主席臺上,進一步描述旗桿和國旗的位置。最后,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梳理、歸納操場上物體的位置,如“主席臺前面有十個材料柜、一個輪胎架、兩把遮陽傘”等。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自編方位兒歌,如筆者所在班級的幼兒曾合作創編了《散步歌》:“來來來,散步啦!左腳邁一步,右腳邁一步,我們一起走。前面看一看,后面望一望。散步風景好,煩惱都忘掉。”幼兒在散步時常常會自發地唱起這首兒歌,有的還會配上旋律。這不僅給散步活動增添了歡樂氣息,還有助于幼兒加深對方位詞的理解和記憶,進一步豐富他們的空間方位認知經驗。
(三)教師指導遵循幼兒發展規律與特點
由于空間方位的復雜性,加上幼兒的思維水平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教師在幫助幼兒提高空間方位認知能力時要循序漸進,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引導幼兒從辨別上下到前后,再到左右;從以自身為中心到以客體為中心;從較近的區域慢慢擴展到較遠的區域。
上下方位是恒定的,一般3歲左右的幼兒能很好地區分上下方位。而前后和左右方位具有相對性和可變性,辨別起來相對復雜。在散步活動中,教師除了設計一些指令游戲,如“往前走兩步、往后走五步、往左走拿左邊的落葉、往右走碰右邊的大樹”等,還可以和幼兒玩一些特別的小游戲,在提高散步活動的趣味性的同時,讓幼兒輕松理解、鞏固方位認知。例如,筆者曾組織大班幼兒玩過一個“往左走、往右走”游戲,將幼兒分成兩組,要求他們從幼兒園大門口出發,一組幼兒遇到路口只能往左走,另一組幼兒遇到路口只能往右走,若遇到道路不通或回到原點,則游戲結束。最后,往左走的幼兒穿過大廳和食堂,回到了幼兒園大門口。往右走的幼兒經過大廳來到走廊,而走廊盡頭是一堵墻,無路可走。在游戲中,幼兒興致高漲,圍繞著“哪邊是左?哪邊是右?”的問題熱烈討論,時有爭辯,在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中認識了左右方位。
相對于以自身為中心的方位辨別,以客體為中心的辨別更能夠體現幼兒對空間概念的掌握情況,這也是幼兒空間方位認知能力發展過程中的重難點。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散步活動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辨別方位前先通過身體運動與客體處于同一方位,再在頭腦中進行空間方位的轉換。例如,筆者曾和幼兒一起散步至百花園,草坪上并排放置著兩頭梅花鹿雕塑,一頭站著,一頭趴著,都朝向幼兒所在的方向。于是,筆者向幼兒提問:“哪頭鹿在左邊?哪頭鹿在右邊?”由于此時幼兒與兩頭鹿處于面對面的情況,大部分幼兒回答:“站著的鹿在左邊,趴著的鹿在右邊?!苯又P者讓幼兒走到兩頭鹿的后面,與鹿處于同一方向,繼續問:“哪頭鹿在左邊?哪頭鹿在右邊?”這時候一些幼兒回答:“站著的鹿在右邊,趴著的鹿在左邊?!彼麄円庾R到兩次回答不一樣,筆者趁機幫助幼兒梳理經驗:“想要辨別兩頭鹿的方位,可以與鹿保持同一方向,以鹿為基準進行判斷才是正確的?!?/p>
(四)幫助幼兒感知二維與三維空間關系
3~6歲幼兒處于具體形象思維發展階段,在三維狀態下,幼兒感知單一維度物體的空間方位比較容易,而在二維圖示和三維空間的轉換方面比較困難。因此,如何幫助幼兒理解二維狀態下物體的空間方位是幼兒園階段空間方位認知能力培養的難點之一。《指南》提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散步活動是一種能夠讓幼兒在生活情境下實地感受方位,進行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在散步時,幼兒能夠漸漸熟悉場地及場地周圍的事物,經過觀察思考,學會判斷這些事物的空間方位,為理解抽象的二維圖示作鋪墊。
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散步活動時,可以向他們提供簡易幼兒園地圖,或者讓幼兒自己繪制地圖,帶著地圖去散步,引導幼兒充分感知二維與三維的空間關系。筆者曾自制了一張幼兒園的簡易地圖,發給了每名幼兒。在散步前,筆者先讓幼兒在地圖中確認自己所在的位置,再讓他們沿著地圖中唯一的一條路線出發。每經過一個地圖中標注的地點,如樹屋、染藝坊、趣繭園等,筆者會讓幼兒以自身為中心,說一說它們所在的方位。行至終點,有些幼兒產生了疑問:“為什么散步路線是往下的?”于是,筆者讓幼兒以終點為起點,對照地圖再走一次。此時,幼兒發現散步路線是往上的,圖中標注地點的位置也發生了改變。除了讓幼兒感受方位的相對性、可變性,筆者還向他們滲透了東、西、南、北的概念,讓他們初步掌握看地圖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尋寶”游戲也是讓幼兒感知二維圖示與三維空間對應關系的有效途徑。在散步時,教師可以開展“尋寶”游戲,讓幼兒按照簡單的藏寶示意圖尋找寶藏。等幼兒熟悉這個游戲后,教師可以適當增加游戲難度。一部分幼兒進行“藏寶”,并繪制藏寶圖,另一部分幼兒進行“尋寶”,之后交換玩法。在游戲過程中,幼兒通過判斷、推理,充分體驗探究過程,在腦海中建立起二維圖示與三維空間的對應聯系,加深對空間方位的認知。
(五)嘗試應用“計劃—工作—回顧”模式
“計劃—工作—回顧”是主動學習的保證機制,教師可以將其應用到散步活動中,推動幼兒空間方位認知能力的發展。在計劃環節,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制訂散步計劃,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散步意愿,如“想要去哪里,和誰一起去,以什么樣的路線到達”,讓他們自主設計并描述散步路線圖。在工作環節,教師可以讓幼兒對照散步計劃進行活動,幼兒應隨身攜帶散步路線圖,用繪畫、照相等方式記錄自己的散步過程,以便后續進行自我評估。在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幼兒回顧自己的散步過程,如:說明散步路線是什么,經歷了哪些方位,描述途中周圍物體的位置,思考實際活動軌跡與前期設計的散步路線圖中的路線是否一致,等等。在這種模式下,教師與幼兒能夠進行有效互動,這有利于提高幼兒空間方位認知能力。
結語
散步活動對幼兒空間方位認知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要把握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根據幼兒實際情況,通過動作、語言、圖示等方式,因地制宜地開展散步活動,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空間方位,提高空間方位認知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