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 李順才
摘要: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江蘇省為例,合作辦學外方高校主要集中在一些經濟發達的歐美國家,發展中國家相對較少。開設的專業門類較多,體現了專業設置的多元化,但也存在一定的“偏科”現象。未來將更加注重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增進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專業設置須更加均衡化合理化,與西部地區協同發展中外合作辦學,促進我國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的均衡發展。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高職高專;職業教育國際化
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2022年10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打造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品牌,提升中外合作辦學水平,拓寬中外合作交流平臺,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在政策的引領下,中外合作辦學成為高等教育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諸多形式中,法規政策體系最完備、政策界限最明確的一種辦學形式。[1]此外,“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提供了發展機遇。[2]為提高中外合作辦學質量,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立足各自發展戰略和本地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規劃,與沿線各國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合作交流。[3]
《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共有高等學校3 012所,其中,高職高專院校1 486所,占全國高等學??偭康?9.3%。由此可見,對高職高專院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相關研究,具有樣本大的優勢,并且研究成果更具有推廣性,對學生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能夠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平臺。另一方面,對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提高師資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實用型人才能夠發揮積極作用。[4]因此,對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展開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一、我國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總體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第二條規定,中外合作辦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中外合作辦學包括機構辦學和項目辦學。機構指“中國教育機構與外國教育機構依法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機構可以是獨立法人單位,獨立承擔法律責任;也可以是非獨立法人單位,由中方舉辦者承擔法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第二條規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指“中國教育機構與外國教育機構以不設立教育機構的方式,在學科、專業、課程等方面,合作開展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教學活動”。項目主要依托中方舉辦者的院系進行,接受中方舉辦者的管理。[5]
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https://www.crs.jsj.edu.cn)的數據進行統計,截至到2022年9月,我國各省份高等??茖哟沃型夂献鬓k學的機構與項目情況如表1所示。在全國范圍內,共有28個省及直轄市舉辦高等??浦型夂献鬓k學教育,辦學機構和項目合計1 073個,其中,機構49個,項目1 024個。
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的機構和項目主要集中在江蘇、山東、浙江、河北、上海、湖北、廣東等7個省份,占比超過了全國總數量的60%,而在中西部的省份,如青海、寧夏、西藏,目前為止還未開展任何高職高專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這表明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存在地域性不平衡的現象[6]。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較多的省份大多集中在東部地區,西部地區辦學數量則微乎其微,這種現象與王志強的中外合作辦學規模與地區經濟實力、高等教育層次水平等因素呈正相關且這一分布格局將長期維持的觀點相符合(如表1)[7]。此外,“一帶一路”倡議雖然為新疆、甘肅、寧夏、青海、云南等地的中外合作辦學提供了機遇[2],但具體實施上有諸多問題。一方面,西北五省區各地政府雖然出臺了相關的中外合作辦學規范性條例,但由于政策的彈性較大,無法具體實施[4];另一方面,合作辦學學費普遍高于普通??平逃?,而西部地區人口稀少,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足,低收入家庭不會考慮讓子女報考,導致生源不足。這種分布狀態也與學者凌鵲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區域布局研究的結論相吻合。[8]從總體上來看,我國各省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數量在0~9個之間,江蘇省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項目總數在全國排名第一(機構6個,項目190個)。由此可見,江蘇省高職高專院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基數大,規模廣,更具有代表性。
二、江蘇省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現狀
江蘇省普通高等學??倲禐?68所,其中本科層次高等學校78所,專科層次高等學校90所。專科學校占普通高等學??倲档?3.7%[9],表明江蘇省??圃盒盗枯^多。因此,本文主要針對江蘇省高職高專中外辦學的情況開展研究。
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招生方式有自主招生和國家統招兩種。江蘇省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招生方式統計如表2所示,機構辦學共有6所,其中自主招生與國家統招各3所。自主招生的機構辦學性質均為非學歷教育,國家統招的機構辦學性質均為高等專科教育。國家統招的高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分別是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蘇州百年職業學院,其中蘇州百年職業學院是唯一具有法人資格的學校,并且該學校的招生專業類別數量最多,涵蓋了會計、國際金融、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工商企業管理、信息安全與管理等26個專業。另外,還有71所學校開展了中外合作項目辦學,占比已達到江蘇省高職高專院校總數的80%。
(一)合作對象以發達國家為主
江蘇省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合作對象(外方)分布呈現多元化,共有16個國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英國、韓國、新加坡、新西蘭、德國、日本、俄羅斯、馬來西亞、荷蘭、泰國、法國、奧地利、愛爾蘭。合作辦學頻率統計如圖1所示。江蘇省高職高專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英國、韓國等5個國家的辦學合作頻率是較高的,由此可見江蘇省主要選擇歐美發達國家高校為合作對象。[11]對“一帶一路”沿線的中外辦學合作國家進行進一步統計,可以發現江蘇省的高職高專與東盟十國中的三個國家有中外辦學合作,分別是新加坡(高收入國家)、馬來西亞和泰國(中高收入國家),合作辦學數量分別為9個、3個、1個,這也體現了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經濟領域的合作必然會推動教育領域更多的合作。我國的職業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從歐美等發達國家引進了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模式,治理越來越完善,辦學水平得以有效提升,我國優質教育資源也被越來越多的國際合作伙伴重視。[12]此時,更應該積極探索同“一帶一路”倡議共建國家開展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國高職院校的國際影響力。[13]
(二)辦學數量伴隨招生時間產生波動
對江蘇省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招生時間與數量進行統計可知:江蘇省近年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機構和項目數量在不同的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最早的招生時間起始于1994年,只有一所學校舉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就是江蘇師范大學與澳大利亞迪肯大學西南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合作舉辦市場營銷專業高等專科教育項目,這體現出江蘇師范大學在江蘇省的高等??平逃型夂献鬓k學項目中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2002年至2007年間辦學數量隔年增高,并且在2006年辦學數量達到最高。而2008年至2010年間辦學數量開始呈現下降趨勢,但在2011年合作辦學數量突然激增,在2012年至2015年間呈現穩步增長趨勢。隨后在2016年以后又呈現下降的趨勢,到2022年再次回彈。總之,江蘇省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的數量在總體上呈現出“M”型的變化態勢,這主要是因為國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和富有生命力的政策文件,如江蘇省教委在“十一五”期間提出“要大力發展中外合作辦學”。這些政策促進了中外合作辦學的快速發展。
(三)專業分布范圍雖廣,但未全覆蓋
教育部于2021年3月17日發布了《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共設置19個專業大類。對江蘇省的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所開設的專業進行統計后,發現開設的專業主要分布在13個專業大類中(如圖2所示)。這說明江蘇省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舉辦的專業十分廣泛。其中,財經商貿、交通運輸、電子與信息、旅游、裝備制造五類專業的數量較多。但是所有的合作辦學項目和機構均未開設能源動力與材料、水利、輕工紡織、食品藥品與糧食、新聞傳播、公共管理與服務這六大類專業。因此,不難發現中外合作辦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專業“偏科”現象。
三、江蘇省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發展管窺
(一)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增進與“一帶一路”倡議共建國家的合作
在新時代下,我國的高等專科教育正走向提質增效的內涵式發展階段,既要與經濟發達國家合作,借鑒它們的高水平辦學經驗和辦學模式,也要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展現中國聲音,傳播中國文化。應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結合地區特點,探索可行的辦學路徑,促進中外合作辦學的均衡發展,并在共建國家積極探尋優質的教育資源,結合自身優勢,開發特色專業,如工程建設、交通鐵路、糧食安全等。堅持“引進來”和 “走出去”并舉,推動各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二)專業設置需更加均衡化合理化
江蘇省的中外合作辦學教育開設的專業門類較多,涵蓋了19個專業大類中的13個,體現了專業設置的多元化,但也存在一定的“偏科”現象。為適應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需要,對于未開設的能源動力與材料、水利、輕工紡織、食品藥品與糧食這四大類專業,在結合高職院校自身辦學條件及優勢學科的基礎上,應增設相應專業,促進專業設置合理化、均衡化發展。
(三)與西部地區協同發展中外合作辦學
江蘇省作為教育大省,具備充足的教育資源和條件,中外合作辦學教育已經取得一定的經驗和成果,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應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積極帶動西部欠發達地區中外合作辦學的發展,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欠發達地區協同合作,促進我國的中外合作辦學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宇,郭世飛.論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輻射作用[J].中國高等教育,2018(22):56-58.
[2] 王軍勝.“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圖景[J].中國成人教育,2017(18):24-3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通知[Z].教外[2016]46號,2016-07-15.
[4] 張加漲.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提質增效的影響因素與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22):53-57.
[5] 周泓,潘芳芳,劉斯,愛新覺羅·鑫.我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現狀與問題分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18(03):96-105.
[6] 王丹.新形勢下高職高專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思考——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中外合作辦學實踐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20,41(32):6-12.
[7] 王志強.新時代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歷史變遷與未來展望[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08):74-78.
[8] 凌鵲.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區域布局動態變遷與演化機理[J].中國高教研究,2021(12):77-83.
[9] 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名單[EB/OL].2021-12-21[2022-10-20].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1/12/21/art _77627_10220590.html.
[10] 毛艷梅.新時代高職層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江蘇高職教育,2022,22(05):63-72.
[11] 景婷婷,陳鵬.新時代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結構改革的成效、問題與展望[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2,40(07):38-45.
[12] 于浩淼,趙斌.高質量發展視域下的中外合作辦學戰略轉換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12):83-85.
[13] 康卉,黨杰,黃曉洲.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20(15):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