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佳
摘要:“新零售”時代的到來對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然而,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普遍存在強理論弱實踐、重應用輕實用、多演示少實戰、重反饋輕整改等問題,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亟須重塑教育理念、確立課程標準、創新教學方法、完善考評機制,從這四個方面出發探索“新零售”背景下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可行路徑,為培育適應“新零售”時代要求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方案。
關鍵詞:新零售時代;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改革;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
在互聯網技術與人工智能的助力下,零售業成功完成了對生產、流通環節的升級改造,實現了線上線下服務與物流的深度整合,重塑了零售業態結構與生態圈,推動了“新零售”時代的到來。“新零售”背景下,國內連鎖企業發展迅速,不僅完成了線上線下的連通與經營結構的日趨完善,還實現了連鎖經營總體規模與經營利潤的持續擴大,但在具體經營過程中,人才的巨大缺口仍嚴重制約著連鎖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高職院校承擔著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持續深化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提高相關人才培養質量的重任。[1]現階段“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現狀并不理想,課堂角色錯位、課程標準缺失、教學手段單一、教學評價片面等問題依然普遍存在。因此,亟須結合“新零售”背景對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審視當前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現狀與問題,根據最新的經營環境持續創新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打破傳統教學機械低效的尷尬局面,為提升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提供支持。
一、“新零售”時代對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人才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
連鎖經營是一種商業組織形式和經營制度,是將經營類似商品或服務的業務以一定形式聯合起來,在規劃分工的基礎上實現集中管理,從而使原本獨立經營的個體轉變為規模經營的整體的商業模式。該模式競爭優勢顯著,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因而在零售業領域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有助于推進零售企業規模化運作,提高其經濟效益與流通產業競爭力,使企業逐步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與市場競爭的日趨白熱化,零售業經營難問題愈加突出,為了尋求全新的發展機遇和空間,越來越多的連鎖店零售商將目光聚焦于新科技的運用,通過技術賦能生產與流通環節的升級改造,進一步完善了連鎖企業的經營結構,實現了線上與線下業務、服務與物流的全面整合,形成“新零售”[2]。
連鎖“新零售”是一種全新的經營模式,它將銷售重點聚焦于滿足顧客的情感與體驗需求層面,強調通過大數據預測并細化顧客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實施精準銷售。為了適應“新零售”時代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的新特點、新要求,高職院校需要調整傳統人才培養目標,從更全面的職業素質、更豐富的專業知識、更專業的職業技能、更高的服務水平出發,培育能夠適應連鎖“新零售”模式要求的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人才。首先,要確保所培養的人才具備愛崗敬業與誠實守信的道德素質、持續學習崗位新知與新技能的終身學習能力、強大的抗壓與社會適應能力和吃苦耐勞、協作互助的精神[3];其次,為了適應“新零售”時代商業模式的快速迭代,需要培養學生更全面的專業知識,使之既熟悉商品促銷、品類管理、POS與EOS系統運用等基礎知識,又了解互聯網技術、數字營銷、智慧物流等新興知識,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市場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再次,要求所培養的人才具備更扎實的專業技能,除了門店運營、開發與選址、促銷技巧、賣場設計與陳列等傳統技能以外,還要求其具備商務數據分析、智慧物流管理、現代客戶管理、新媒體運用等現代技能,并能夠適應新零售以消費場景體驗為中心的特征,以更高質量的服務意識為顧客提供可觸得、可感性、即得性的體驗感[4]。
二、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效果分析
對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大二在讀學生進行學情分析,調研對象為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21級的兩個班,總人數81人,由普通高考、普通高考(單列)、單招、三校生四類生源組成,其中少數民族學生62人,占比76.6%。通過問卷調查、歷史成績數據分析,得出年級整體情況如下。
思想道德素養:學生道德品質整體健康向上,但對工匠精神、創新意識、服務意識等方面的認識還存在不到位的情況。
知識和技能基礎:學生前序課程包括連鎖經營管理、連鎖企業門店運營與管理、連鎖企業門店銷售與服務技巧。其中,單列、單招生源比普通生源在專業課學習上分數低8%-7%,班級第一名與最后一名分數差距在30分以上。通過對調查問卷分析可知,學生掌握連鎖企業基本運營過程和門店的銷售技巧,但在店面布局、商品定價、商品組合、商品績效分析方面表現欠佳。
認知與實踐能力: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速度較快,71.6%的學生做過零售兼職,溝通能力強,但職業規劃能力較弱,缺乏社會服務意識。
學習特點與偏好:調查數據反饋,學生喜歡動手、小組活動等學習形式,更喜歡通過手機查閱資料。分析以往課堂表現可知,學生性格活潑,動手能力強,但細心程度不夠。
三、當前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問題審視
(一)課堂角色錯位,強理論弱實踐
“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屬于一門專業基礎核心課程,在專業課題體系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位置,既引導學生全面掌握連鎖企業經營方式與行業發展,又為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提供理論支持。然而,受長期以來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仍以課本為主,延續多年的理論講授形式,將連鎖企業經營發展歷史、現狀、模式等內容教授給學生,配合經典案例講解,旨在使學生了解連鎖企業經營的核心理念與性質。這種強理論弱實踐的教學觀念背離了人才培養的核心宗旨,教師成為課堂主體,學生變為配角,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很難深刻理解和掌握連鎖企業經營的本質與實際操作技能。[5]
(二)課程標準缺失,重應用輕實用
當前,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普遍缺乏規范的課程標準。歷年來所選擇的諸如《連鎖經營原理與技術》《企業連鎖經營與管理》《連鎖企業經營管理》等教材,無不與《零售學》《物流管理》等教材存在諸多交叉重復的內容,而且教學內容中理論知識比重偏大,缺乏凸顯學生能力訓練的復合型、發展型與實戰型項目。不僅如此,為了響應國家所提倡的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應用能力要求,教師多選擇在授課前引入一些經典案例進行講解,卻忽視了案例的實用性與針對性,這導致課程教學質量不甚理想。[6]
(三)教學手段單一,多演示少實戰
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不僅綜合性強、覆蓋面廣,而且實踐性極強,課程內容與行業市場聯系密切。為了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高職院校需要在教學設備、教學資源、教學手段等方面加大投入。然而,從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現狀來看,多數教師仍依靠的是“多媒體+板書”的傳統教學形式,無法精準、全面地展示抽象的理論知識,影響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深度理解。除此以外,不少教師嘗試了多媒體影視資料演示法、情景模擬法、案例分析法等多元教學手段及方法,但多數仍以演示為主,缺乏企業連鎖經營與管理標準化營運流程的實戰訓練。[7]
(四)教學評價片面,重反饋輕整改
當前,高職院?!斑B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的教學評價仍以期末理論考試為主,考核比重設計不甚合理,結課考核占比過重,考試內容又以記憶性內涵理解居多,這導致很多學生忽視了日常課堂的學習與積累,選擇考前“臨時抱佛腳”。不僅如此,既有考評指標相對單一,多局限于卷面成績,在打分評定過程中忽視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職業素質的評價,這使得評價片面、失真。加之教學評價重反饋輕整改,一味強調考評結果而忽視了跟蹤問題的改進效果,既影響了評價導向功能的充分發揮,也不利于師生的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與自我修正。[8]
三、“新零售”背景下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改革路徑
(一)以學生為主體,重塑教育理念
針對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中課堂角色錯位、強理論弱實踐等問題,教師要重塑教育理念,改革課堂角色,以學生為中心,將自身由課堂主角轉變為“導演”,突出學生的“主角”地位,使其能夠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順利完成每章任務,提升實戰技能,完成知識的內化與遷移。一方面,教師要以人本主義等全新的教學觀念為指導,結合市場人才需求的合理分析,精準定位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目標,同時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打破傳統課程教學觀念的束縛,建立適應高職教育規律、突出職業教育特點的課程教學思路,通過組織學生學習連鎖企業經營的起源與發展歷史、連鎖經營業態、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門店管理、財務管理等內容,引導學生全面掌握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的基本原理、開店策略、店鋪設計與布局、商品管理及物流管理等職業核心知識,提高其市場需求分析與企業經營決策等綜合能力,為其日后從事相關工作進行自主創業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教師在課程設計上也應全面結合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的性質、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內容的講解、實訓與實習,避免強理論而弱實踐,確保學生在掌握足夠理論知識的同時,具備嫻熟的專業技能。[9]
(二)確立課程標準,突出實用內容
為了解決課程標準缺失、重應用輕實用等問題,高職院校要加快確立和完善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標準,方便教師根據課程標準調整教學內容,突出更具實用性的課程內容。具體而言,一方面,高職院校要結合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性質、目標、內容及實施要求,制訂完善規范的課程標準,用以指導教材選用、教師調整及課程教學實踐。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可結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將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內容劃分為三大模塊,包括連鎖企業經營基礎知識、連鎖企業技能管理、連鎖門店綜合運營等,通過三大模塊的循序漸進,使學生在全面把握連鎖企業經營原理及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一步步習得各項管理技能,配合連鎖門店的實習,有效提高學生實踐操作、創新創業等綜合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圍繞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內容,在課程設計與安排上全面突出市場定位、營銷策略、門店布局、店鋪設計、商品陳列、物流管理等與連鎖企業經營實際密切相關的實用性內容,選擇案例時也要從操作問題入手,配合視頻演示、小組研討、角色飾演、情景模擬等多元方式,突出教學的重難點與內容的針對性,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10]
(三)創新教學方法,設計實戰項目
“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特點決定了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與使用,不能僅僅局限于一兩種教學方法,而要力求形式的多元化、方法的靈活化。具體而言,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引入多元現代化教育手段,如短視頻課件、音像資料、在線教學平臺等,通過技術手段的使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深入淺出地闡釋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如在講解店面設計時,教師可利用視頻課件展示案例資料,向學生演示國內外知名連鎖企業的整體設計過程,還可通過剪輯合成知識點碎片,提高學生對一些抽象概念、管理流程與問題處理的認知,同時引導學生開展小組研討,鼓勵學生分組調研、實地考察,以此提高教學效果;在講解連鎖企業運作流程時,教師可選用“商道”“流通大師”等經營模擬軟件,配合教學情境的搭建,引導學生參與到整個企業運作流程的模擬中來,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汲取國內外優秀教學改革經驗,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密切合作,圍繞行業規范、標準、手冊及生產技術成果,確立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目標,并設計形式多樣的職業能力訓練實戰項目,通過情境模擬、辯論等多元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11]
(四)完善考評機制,加強整改跟蹤
教師要一改傳統的“一考定終身”的單一化評價手段,綜合考核項目任務完成、期末考試、實訓操作與實習企業評價等情況,將重點聚焦于學生實訓、實習的表現,對其知識應用能力與職業能力進行評價。具體而言,教師要將結果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有機結合,形成多元化評價機制,并以形成性考核為主,使之占據總成績的50%,重點考查學生出勤、課堂提問、學習態度及表現、小組合作、成果展示等情況,將期末考試及日常作業占比調整為總成績的30%,結合單項能力訓練的10%和日常演講、辯論、技能大賽等能力訓練成績,全面、綜合地評價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及綜合素質。不僅如此,高職院校還要加快建立任課教師、行企人員、督導人員、學生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通過教師評學、學生評教、督導評教、企業評價等多元方式,全方位評價“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質量。除此以外,高職院校要加快建立問題整改跟蹤機制,結合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結果,持續跟蹤整改效果,促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12]
結 語
綜上所述,“新零售”時代的悄然而至對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人才的職業素質、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服務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呼吁高職院校全面推進“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改革,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之更好地適應“新零售”時代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高職“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無論在課程內容方面還是教學模式等方面均缺乏創新,尚未突破傳統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理論教學為中心”的思維牢籠,加上“雙師型”師資匱乏,高職院校與相關連鎖企業合作深度不夠,導致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教學及人才培養質量難以完成質的飛躍。為此,關鍵是要全面提高站位,立足時代發展要求及人才培養所需,結合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特點,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為目標,在加強課堂角色與課程設計改革的同時,創新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建立多元化考核評價機制,實現培養符合連鎖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崗位要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總體目標。
參考文獻
[1] 嚴莎.基于校企合作的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01):59-62.
[2] 陳杰,張青輝.新零售背景下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構建探索[J].營銷界,2021(Z4):166-168.
[3] 雍路暢.連鎖企業經營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17):195-196.
[4] 魏云.新零售背景下連鎖企業經營分析與對策[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21,37(04):109-112.
[5] 陳小秀,畢傳林.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基于加盟創業項目視角[J].北方經貿,2018(01):148-150.
[6] 張麗紅.物流管理專業《連鎖經營與管理》教學改革研究——以地方本科院校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6(08):98-99.
[7] 牛玉清.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實戰型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121-123.
[8] 肖久靈.連鎖經營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管理觀察,2015(26):123-124+127.
[9] 陳德余.基于職業崗位導向的“六位一體”教學模式構建及運用——以《連鎖經營實務》課程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5,36(02):50-52.
[10] 孫雙娣.連鎖企業管理課程教學設計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4,26(21):147-148.
[11] 王青.基于IGA零售校企合作的高職《連鎖經營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構建[J].大學教育,2014(01):146-147.
[12] 于邢香.高職院校連鎖經營與管理特色專業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以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為例[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0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