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模式快速更迭的背景下,教師授課方式逐漸多樣化,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合理使用思維導圖,可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構建高效課堂。基于此,文章著重介紹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現狀,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希望對提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導圖
作者簡介:劉密玉(1991—),女,福建省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顏厝中心小學。
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學科的邏輯性更強,涉及諸多知識內容,如概念、公式以及定律等,這些知識點的學習,可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采用有效的方式不斷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明確知識的內在邏輯關聯。小學階段是學生抽象思維形成的關鍵階段,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此基礎上構建思維導圖,使學生可以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脈絡,明確學習方法。將思維導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各知識點間的關聯以及知識推導過程,還能引導學生從多個維度理解知識,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主要扮演“授課者”的角色,與學生的互動較少,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小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轉變思維,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融入新的教學方法,其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可為學生思考和創作提供更多的機會,有助于小學生高效地完成作業[1]。例如,教師在講解“圖形的面積”這一知識點時,可結合各種圖形所具有的不同數量的邊進行分類,合理應用思維導圖,在課堂中與學生積極互動,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幫助學生回憶已學知識
教師在向學生教授新知識時采用優質的教學方式,可協助學生高效地復習以往所學知識,進而整體提升教學質量[2]。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思維導圖融入其中,引導和鼓勵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夯實知識。與此同時,思維導圖的應用還可以使學生快速梳理數學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例如,教師在講授“分數加減法”這一知識點時,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回憶分數的概念,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復習質量和效率。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是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倘若在教學中一味使用傳統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等不良情緒[3]。因此,教師要積極應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構建清晰的知識框架,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發散思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4]。例如,教師在教授新知識前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再以該問題為核心不斷引導學生思考更多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問題。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積極的影響。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現狀及問題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在實踐過程中也顯露了諸多不足[5]。例如,部分教師將繪制完成的思維導圖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觀看,并沒有給予學生動手繪制思維導圖的機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缺失,不利于學生練習和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同時,一些教師繪制的思維導圖缺乏趣味性,形式呆板且枯燥,在思維導圖中沒有融入豐富的圖形或色彩,僅運用簡單的圖形,如氣泡或樹狀等,對新型思維導圖模式的應用力度不足,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如,小學數學教師在使用思維導圖時,本應結合小學數學教材知識內容,全面且系統地梳理知識。但現階段,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時,通常只將其中的關鍵詞以及分支作為教學重點,沒有采用有效的方式對課堂進行延伸,致使思維導圖無法形成完善的知識網,直接降低了教學效果。小學數學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期間,師生以及生生之間溝通不足也是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以上問題,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重視,并采用有效的方式改善[6]。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具體應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點。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思維導圖可以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化、直觀化,使學生高效地整合復雜的數學知識點,掌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建立完善的數學知識網。利用思維導圖分析數學題可以清晰地呈現解題流程,使學生從多個維度來解決數學問題。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強化學生對數學解題方法的理解,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明確自身不足,在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展開自主學習。
(一)小學數與代數教學中的思維導圖應用
小學數學教材中涉及諸多數與代數的知識點,當教師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比各知識點,進而全面掌握與所學知識有關的概念。此外,教師還要明確數的認識與運算之間的關系,形成清晰的教學思路,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將相似的知識點有效串聯,使學生對知識點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7]。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涉及與“小數乘法”有關的知識,教師在教授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創設與生活有關的問題情境。例如:六一兒童節到了,教師要為三、四年級學生購買益智拼圖作為兒童節禮物,每個拼圖單價是2元,兩個年級共有305名學生,若每個學生一個拼圖,教師需要準備多少錢來購買拼圖?學生在解答該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用簡便的計算方法,將305×2轉化為300×2+5×2=600+10=610。而后,教師可以變換題目中的數字,將題目變為小數乘法計算題:教師要購買305塊拼圖,由于數量較多,可以享受優惠,每塊拼圖從之前的2元降至1.4元,此時教師需要向老板支付多少錢?題目信息改變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運用簡單的算法來計算,即305×1.4=300×1.4+5×1.4=420+7=427。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該題目繪制思維導圖,使學生意識到,雖然題目有了變化,但計算方法不變,這樣可使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小數乘法的簡便計算方法。
(二)小學幾何圖形教學中的思維導圖應用
當小學數學教師在向學生講解與幾何圖形有關的知識時,通常會涉及認識、測量圖形以及圖形的運動等內容,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讓學生充分掌握教學內容,如圖形名稱、特征以及周長、面積計算公式等,與此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全面掌握點、線、面等構建過程,做好前期鋪墊,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對幾何知識的理解程度,更好地掌握知識[8]。所以說,在幾何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理解抽象的幾何圖形知識,更好地掌握各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
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材中,涉及諸多與“圓”有關的知識,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圓的面積”知識點時,可以運用不同的組合圖形進行教學,如外方內圓、外圓內方等,引導學生在計算時探索其中的規律。例如,在邊長分別為4 cm、6 cm、8 cm的三個外方內圓的組合圖形中,學生可以快速地計算出這些組合圖形中圓的面積,分別為12.56 cm2、28.26 cm2、50.24 cm2,正方形面積依次為16 cm2、36 cm2、64 cm2。以上計算完成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探索內圓面積與外方面積之間的聯系,從而獲得相應的結論,即內圓面積是外方面積的78.5%。運用相同的方法,使學生掌握:外圓內方圖形中,外圓面積為內方面積的1.57倍。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繪制思維導圖,給學生呈現更為直觀的外方內圓與外圓內方間的面積關系,使學生充分理解這些知識點之間的關聯。
(三)小學概率統計教學中的思維導圖應用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與概率統計有關的內容,如簡單的數據統計以及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等,教師在向學生講解這部分知識時,要不斷引導學生收集、整理、分析相關數據,并在此基礎上采用圖表的方式呈現數據,然后運用圖表來分析和統計信息,結合統計和分析結果對事物發展趨勢進行準確的預測。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講,概率統計內容課時占比較少,但是教學時間跨度較大,長達三年,即六個學期。由于時間跨度較大,概率統計有關知識存在分散性以及階段性的特點。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授概率統計知識期間充分運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提升小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關注度,還可以強化小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記憶[9]。
“扇形統計圖”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材中的內容,教材中有道例題讓學生結合綠蔭小學樹木有關數據選用最佳的統計圖。例題中清晰地給出了綠蔭小學樹木總量變化情況統計表以及各種樹木所占百分比情況統計表等,該道例題主要是為了了解學生對各種類型統計圖的掌握程度。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很好地協助學生歸納數據對應的統計圖類型,針對不同的數據,選擇適宜的統計圖。例如,對于統計數量的多少可以采用條形統計圖;對于數量變化情況可采用折線統計圖等。采用思維導圖可使學生牢牢記住統計圖特征,結合不同的情況,靈活地選用統計圖,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四)小學綜合實踐教學中的思維導圖應用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將綜合實踐內容合理融入課堂,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相關知識,積極配合教師教學。學生通過參與有目的、有步驟的實踐活動,可以從中發現并提出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同時,學生能夠結合自身以往所學數學知識,進一步分析和處理問題[10]。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可大幅度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還可強化學生的知識架構以及實踐應用能力。在開展綜合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融入思維導圖,使數學實踐活動清晰且直觀地呈現,在確保教學流程的科學性的同時,協助學生優化和完善解決實踐問題的方法,顯著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有“數學廣角——找次品”這一內容,教師在教授這部分知識點時,可以提前準備推測記錄紙,并將其發放給學生,同時準備好其他教學工具,如一架天平、五個乒乓球等。將一個乒乓球殘次品混入質量合格的五個乒乓球中,讓學生在掌握無碼天平使用方法的基礎上,尋找殘次品。在實驗推進期間,學生會明確質量達標的五個乒乓球的情況。學生只需要進行兩次推導,便可明確這些乒乓球中哪個是殘次品。在實踐操作完成后,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整理本次綜合實踐內容,并用“平”或“不平”呈現天平結果。表達稱重次數時,可標記“1次”“2次”等,這樣可將此次實踐活動繪制成思維導圖,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整個實驗過程。尋找殘次品的實踐活動可有效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在小學數學教學期間,應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深度結合,使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協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從而大幅度提升學生思考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使學生更加快速地形成解題思路,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清晰且直觀地呈現數學規律。在數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有效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及規律,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將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架構。與此同時,思維導圖的應用還可以提高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頻率。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充分應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將其所具備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以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蔡文波.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路徑探析[C]//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社會發展:跨越時空 經濟基礎論文集(一).廊坊: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2023:461-466.
劉靜靜.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4):66-68.
李曉美.減負增效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應用思維導圖的策略探討[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2):49-51.
尹琦.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2023(3):55-57.
唐致彥.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苑教育,2023(6):27-28,31.
許紅.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第六屆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一).廣州: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2023:1659-1661.
施輝煌.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3,9(3):150-153.
廖冬敏.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3(4):5-7.
沈天紅.淺析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3(4):37-39.
何玉龍.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