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法的重點在于考慮學生學習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從數學學習中獲得快樂。基于學生發展而言,游戲教學是高效的教育手段,也是訓練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能夠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若要將游戲化教學法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新時代的教學要求,轉變教學模式,根據小學生對各類事物充滿好奇的特點及真實學情,開展多樣化的游戲活動,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焦文彬(1978—),男,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水洛鎮郭堡小學。
實踐表明,在數學課堂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方法有助于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具體表現在啟發性游戲內容的設計、趣味性教學活動的實施、愉悅性教學手段的整合方面。同時,游戲化教學能夠改變沉悶的課堂氛圍,是推動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助力。所以,教師要重視發揮游戲化教學的優勢,幫助學生輕松地掌握數學知識,使學生養成積極學習的態度,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一、在數學課堂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法的意義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要求教師精心引導,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掌握知識。教師將教學的重要內容與游戲有機融合,既能體現出在游戲中學習知識的價值,還能有效改變傳統的教學體系,真正提升課程的趣味性。因此,教師可以借助游戲的方式講解數學知識,使學生逐漸融入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享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快樂,讓學生逐漸喜歡上數學,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二、游戲化教學法對數學課堂的重要作用
(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課改背景下,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發生了改變,合理運用游戲化教學方式,能夠突出知識內容的趣味性,使其易于被學生所接受,使學生真正地對數學感興趣,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效率。
(二)培養學生學習的創新力
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游戲化教學法,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換成形象生動的情景,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平臺和思考空間,可以使學生在不斷探索發現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培養數學思維,提升創新能力。
(三)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游戲化教學能將具有復雜性與多變性的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利于數學重點知識的呈現以及拓展性知識的引入,能夠拓展數學教學范圍,使學生掌握并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豐富知識積累。同時,游戲化教學能夠作用于新舊知識之間的銜接過渡,幫助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拓展學習新知識,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學生在快樂游戲中真正體會數學學習與實踐的價值,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擴大知識面。
三、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中心,考慮學生的差異化特點,靈活采用多樣教學技術,提高教學效果。這符合小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具體而言,在運用游戲化教學法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重視游戲活動的多樣化設計,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游戲設計的出發點,依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愛好,優化游戲的流程,確保選用的游戲類型符合學生的興趣點,避免學生出現排斥心理。為此,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演繹、知識競賽等游戲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1]。同時,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立足教材內容設計數學游戲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在整體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選擇適合的游戲形式,設計適應學生學習發展特點的游戲活動,給予學生趣味性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探究欲望,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在游戲中掌握知識,提升其數學思維能力 [2]。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100以內的加法”一課時,教師要整體認知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以設疑游戲做好前期鋪墊,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以及探究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可以在游戲中自主思考。教師可以出示20以內的進位加法算式并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后寫出自己的計算方式,比一比誰能快速且準確地完成。而后,教師可給學生發放數字卡,隨機說出一個兩位數,要求學生進行加法運算,找到自己的同伴,使自己手上的卡片與同伴的卡片相加得到教師提出的兩位數,配對成功的學生晉級下一輪,配對錯誤則直接淘汰,最終決出優勝者。這樣的游戲活動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快速掌握數學知識。
(二)靈活導入數學新知識
在開始學習新課程之前,數學教師要重視建立新舊模塊知識內容的邏輯聯系。對此,教師可以使用游戲教學方法,以趣味性的游戲元素靈活導入新課,使學生在鞏固舊知識的同時,獲取新知識,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制訂游戲規則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征與興趣愛好,確保游戲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能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的構建 [3]。
以“轉動和軸對稱”的新知識為例,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在游戲中引入新的數學知識,將復雜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直觀化,促使學生直接參與課堂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大轉盤”游戲,讓學生親歷物體旋轉的過程,通過現場觀察和嘗試,了解軸對稱和旋轉變化的關系,從而學習數學知識。具體而言,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轉動轉盤,感受物體旋轉的狀態,并講出相應的知識。這能有效活躍課堂氛圍,確保學生全員參與課堂。
(三)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課堂情境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創新教學手段,提升數學課堂的效率。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是數學課程的重點目標,也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考慮的核心內容。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創設課堂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以先進的教學技術增強學生對探究知識的好奇心,使學生以積極飽滿的學習狀態參與到游戲中,進而促使課堂教學效果穩步提高[4]。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倍的認識”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數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創設形象生動的游戲情境,增強課堂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融洽的游戲氣氛中,既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又能提升探索能力。如在 “打節拍”游戲中,教師可以先播放拍手的動畫視頻,再要求學生依照動畫中拍手的次數,以固定的倍數翻倍拍手,促使學生結合動畫演示和實際的游戲內容,提取數學信息,從而掌握有關倍數的數學知識。多媒體游戲情境直觀生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聯系日常生活場景設計游戲
小學數學知識與學生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設計游戲化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將日常生活場景與數學教學結合起來,并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構建游戲方案[5],使游戲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促使學生高效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授一年級小學生關于“價格”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情景,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游戲。具體而言,教師可以為各種物品設定具體的價格,設置售貨員與消費者兩種角色,并提出問題,如:“購買10支簽字筆要花多少錢?”扮演消費者的學生要運用所學數學知識,獨立付款,扮演售貨員的學生則要判斷消費者的付款金額是否正確。學生可以自由發揮,購買自己需要的物品,在游戲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力和觀察力。結合生活經驗,學生能夠順利游戲,并在游戲過程中增強問題意識,提升知識運用能力,認識到數學的應用價值,以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再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萬以內數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在深入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能力設計“標記商品”的游戲,為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商品,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為其標價,指導學生掌握并理解萬以內的數字,使其能夠自主選擇相應的數字標記商品,認識數字與商品價值的關系。這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內容,促使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五)師生共成長,做好課后反思和總結
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游戲進行不斷的改進,不斷摸索、反省、總結,逐步完善游戲化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以讓游戲教學法更好地發揮教育價值,促進課堂質量的穩步提升。教師還要與學生一同參與游戲,在合作交流中增進師生情感,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游戲的有效性。在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游戲活動進行總結反思,做出綜合性評價,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結語
總之,游戲化教學法具有深刻的實踐意義和可行性。教師需要充分認識游戲化教學的價值,立足學生的成長發展需要,做好教學規劃,靈活利用游戲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豐富數學教學內容,完善數學課堂,有效提升數學教學質量,使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的重要經驗,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侯娟,胡夢仙.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淵(中學版),2018(12):268.
常城.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2):44.
高松紅.如何應用游戲化教學法讓小學數學課堂活起來[J].家長,2021(32):26-27.
趙青.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9(11):59-60.
陳碧玲.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2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