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越
(百色學院 廣西 百色 533000)
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如何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質量,重新布局高等工程教育的發展路徑,是我國在現階段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推行國際認可的專業認證成為我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 年6 月,我國成為《華盛頓協議》的正式成員,《華盛頓協議》是國際上最具有影響力的工程教育學位互認協議,成為正式成員,標志著我國工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實現了多邊互認,工程教育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推動了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在工業生產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與此同時,環境卻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以往的工程教育理念片面強調人對自然的征服和對資源無限制的掠奪性開發利用,而這種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人們開始重新反思工程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時代的發展要求工程人才擁有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高度的倫理情感和人文涵養,才能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和創造性,在當前世界工程發展背景下,深入探尋 “大工程觀” 的指導價值或有不少裨益。
“大工程觀” 由前MIT 院長莫爾于1993 年首次提出,他指出 “大工程觀” 是未來工程教育發展的新方向。中國最早接觸 “大工程觀” (Engineering with a Big E)概念始于1996 年原國家教委工程教育督察組赴美報告,之后國內學者對 “大工程觀” 的內涵從多個角度進行了演繹和拓展:劉利平、馬曉建認為 “大工程觀” 應與教育理念相結合,是以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工程的實際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注重學生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將工程教育、自然科學教育與人文、社會、科學教育融為一體的現代工程教育觀;謝笑珍認為 “大工程觀” 就是以整合、系統、應變、再循環的視角看待大規模復雜系統的思想,其思想的本質就是將科學、技術、非技術和工程實踐相結合,形成具有實踐性、整合性、創新性的 “工程模式” 教育理念體系。
從學者對其內涵的解釋可以提煉出 “大工程觀” 的一些基本的特質即系統性、跨學科性以及實踐性,本文在此基礎上對中、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標準體系、學校課程設置進行比較分析,明晰中、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異同,為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發展提供參考建議。
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起始于1992 年,由建設部負責推進,先后在建筑學等七個學科展開認證。2005 年,我國成立了全國工程師制度改革協調小組,啟動實施工程師制度改革和工程教育認證。2013 年6 月,我國申請加入《華盛頓協議》的臨時簽約組織,2015 年10 月,成立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China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ssociation,簡稱CEEAA),并于2016 年6 月加入《華盛頓協議》成為正式會員,標志著我國工程教育專業在認證效力上具有國際實質等效。
1932 年,美國工程和技術認證委員會(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簡稱ABET)成立,該認證委員會的前身是美國工程師職業發展委員會(Engineers Counci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簡稱ECPD),ABET成立之初由五個學會、協會聯合而成,至今已有三十幾個工程或技術專業學會、協會加入該認證委員會。ABET工程教育認證體系經過近90 年的發展,成為美國發展最完善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也是全球認可度最高的工程教育評估認證體系之一。ABET 會根據專業發展和認證反饋每年進行認證標準更新。
CEEAA認證標準包含通用標準和專業補充標準兩個部分。通用標準針對學生、培養目標、畢業要求、持續改進、課程體系、教師隊伍和支持條件等方面進行了規定;專業補充標準規定相應的專業學科在上述七個方面中選擇一個或多個方面進行額外的特殊規定和補充。
ABET 目前正在推行EC2000 認證標準,其工程專業認證標準主要包括適用于基本水平、較高水平以及各專業具體認證標準三個方面的內容?;舅降臉藴屎w學生、專業教育目標、學生核心能力、持續改善、課程、師資、基礎設施以及政府的支持等8 個重要指標。適用于更高水平的認證標準是在基本認證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更嚴格的認證要求。學生需要完成一年的深入學習,參與一個工程項目或者研究活動,并根據此經驗撰寫一份展示對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和更高水平交流技巧的報告,申請認證的專業必須滿足基本認證標準。專業具體的認證標準提供了更詳盡的要求,專門適用于各個專業的認證標準,然而,有些專業橫跨不止一個學科,因此這些專業必須同時滿足多個專業認證標準的要求。
3.2.1 CEEAA 課程體系標準(表1)
表1 CEEAA 課程體系標準
3.2.2 ABET 課程體系標準
與我國以學分制規定課程模塊不同,美國的ABET 課程體系則以學年作為課程體系標準(表2)。
表2 ABET 課程體系標準
我國CEEAA 專業認證標準體系建設的時間不長,基本是參照EC2000 的標準模塊進行設置,并根據我國實際進行調整,強調學生應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CEEAA 對課程模塊中各個模塊的最低占比進行了要求,各院??筛鶕陨韼熧Y情況、硬件基礎適當調整最終占比。CEEAA 中基礎科目(數學與自然科學類)、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的安排占比均為15%,在各模塊中比重較??;與ABET課程標準不同,CEEAA要求專業實踐與專業知識課程學分占比達到50%以上,要求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與專業類課程學分占比30%以上、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占比20%以上,單設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模塊,對實踐與論文寫作進行了具體要求,從畢業要求上看,CEEAA 偏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并給出了具體的標準。
ABET 相較于我國的專業認證標準,在評價標準上,多了較高水平的標準一項,ABET課程體系對課程各模塊的占比不做具體要求,但對授課時間和具體學習所要達到的目的進行了規定。ABET 基礎科目的修學年限為一年,課程涵蓋較為全面的學科科學基礎,第二年則進入工程科目的學習,是從第一階段的理論層面向實踐層面的延伸,將專業知識學習與專業實踐進行統一要求,此外對通識課程授課時長不做具體要求,但要求應與技術方面的內容互為補充。
相較于美國,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起步晚了半個多世紀,經過三十余年的追趕,我國工程教育快速進入提升期,屬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后發型國家。從認證標準來看,CEEAA 認證標準與ABET 設置基本相同,從學生標準到教師標準,從目標、課程標準到硬件標準以及持續改進模塊,強調了工程教育作為系統性教育的特質。在課程設置標準方面,CEEAA 與ABET 都對人文社科類通識教育課程進行了要求,CEEAA 對人文社科類通識教育的學分占比做了規定,ABET則不做具體學習時長和學分要求,但是規定 “該模塊應該與技術方面的內容互為補充,并且同樣是與總體培養目標相一致的” ,是 “大工程觀” 里強調非技術能力的體現。
CEEAA 與ABET 都要求對數學與自然科學類學科進行學習,CEEAA 要求該課程模塊的學分占比最少應占總學分的15%,ABET 則要求學生必須學習一年的數學與自然科學類學科,更強調工程教育的科學基礎性。CEEAA的課程設置標準設計了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模塊,并要求學生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現 “真問題” 、解決 “真問題” ,同時要求企業或行業專家對學生的畢業設計進行指導、評價。ABET 則將工程科學與工程設計統合成一個項目進行考察,專業知識學習的目的是搭建基礎科學與工程實踐之間的橋梁,強調學生經過專業學習后最終能應用于實踐的、能將各方面信息進行綜合后的決策能力,更強調結果導向,ABET 的指標設置沒有CEEAA 的指標詳細,也能基本實現評估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未來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研究者的重點或許可以從制度建設轉入評估執行方面,探討如何在評估執行方面保障專業認證的科學性,提升我國工程教育和專業認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