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卓瑪
摘?要:本文旨在探討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在低碳經濟發展中的應用與發揮,并提出相關的發展策略。首先,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基本內涵,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對于自然觀的深刻思考,以及對于生態環境問題的獨特認識。分析了低碳經濟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挑戰,指出了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在實現低碳經濟發展中的應用策略,包括加強建立合理經濟發展策略、推動工業結構調整、推廣低碳技術應用、加強環保監督、推進國際及交流合作等措施??傊?,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對于實現低碳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本文提出的發展策略有助于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同時也為更好地發揮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在此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低碳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1.008
0?引言
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步伐日益加快,但是在經濟快速發展進程中,環境污染嚴重成為目前全球關注的重點話題。如何才能做到環境與經濟和諧共存,這是一個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而低碳經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低碳經濟這一詞最先出現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是指在可持續性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態勢。其側重點在于將低碳發展作為未來主流,確保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又可以推動環保的創新型經濟模式,目的在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立唯物史觀之初就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提出自己的生態主張,后來馬克思的《188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資本論》,以及恩格斯的《自然辯證》都蘊含了豐富的生態思想。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作為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理論支撐,一直以來都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在近代以來各個歷史階段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馬克思主義對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進行了分析,給予了幾點可行性的發展策略。
1?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主要內涵
1.1?辯證自然觀
馬克思主義辯證自然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理論構成部分,它強調自然界是一個獨立、自主、有機的整體,是人類不可分割的物質基礎和資料來源。同時,它也揭示了自然界的內在規律和特點,闡明了社會與自然的關系,為人類正確對待自然、實現生態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具體來說,馬克思主義辯證自然觀包含幾個基本觀點:一,自然界是一個有機整體。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然界的萬物都是有機的和相互關聯的,自然界的一切現象都是相互聯系而構成的一個有機體系,這一點在恩格斯科學哲學的馬克思主義嘗試性文本《自然辯證法》中就有所體現。二,自然界的發展具有矛盾和對立的規律。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然界的一切發展都是由矛盾和對立相互作用而產生的,這種矛盾和對立又會促進自然界的進一步發展,從而使自然界得以不斷進化和變革。三,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是雙向的。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既有負面的,也有正面的。人類必須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的影響,并且采取有效措施,盡量減少或消除負面影響。四,社會和自然是相互關聯不可分的。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和自然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不可分的。而社會的發展水平和社會制度則決定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態度和行為模式,正如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京特安德斯在《過時的人》中所指出的:人是具有實踐性的與社會性的后經驗動物,這就與單純地把人類當作動物中的一分子的樸素自然主義觀點作了區分。也正是因此,馬克思主義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生態環境問題。張帆在他的研究中指出部分西方學者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生態環境方面的批判,他們認為環境問題正是由馬克思主義唯物觀所帶來,但實際上,把馬克思主義對人類實踐的重視與簡單的人類中心主義的資本主義黑格爾派觀點相等同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早在青年時期,馬克思就完成了對青年黑格爾派鮑威爾兄弟的批判性著作《神圣家族》,指出他們的荒謬之處。也正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與黑格爾派的主體絕對精神毫無關系,因此就更不能將它與物種主義式的人類中心主義這種資本主義文明的典型價值觀相同,將生態環境問題歸咎于馬克思主義,這是一種典型的誤認。應當說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是有助于我們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生態文明環境問題的,并可以幫助我們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立場,在實踐中更好地解決生態問題。
總之,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辯證自然觀具有深刻的哲學內涵和理論指導意義,這種觀點引導著我們認識自然的內在聯系和矛盾規律,促進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1.2?可持續發展理念
馬克思主義不僅關注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關注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理念就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它強調了經濟、社會、環境三者之間的協調和平衡,以滿足當前和未來人類的需要。具體來說,馬克思主義可持續發展理念考慮社會發展與自然平衡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強調人類生產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必須通過合理規劃和科學技術手段,確保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也要保護、修復以確保其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健康運轉。同時,馬克思主義重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必須在環境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實現,包括通過創新技術和管理方式,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環境和生態成本。除此之外,馬克思主義還關注社會公正和環境正義。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公正和環境正義不可分割,要避免通過對自然環境和資源的剝奪來追求經濟和社會發展,保障廣大公眾的切實權益。最后,馬克思主義認為,開展群眾性環保教育和宣傳活動,增強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力度,推動全社會形成愛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良好風尚。
1.3?資本主義生態危機思想
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框架下,資本主義制度與生態危機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系。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以及資本積累和市場機制的運作,都會對自然環境產生破壞性影響,導致生態文明的危機。首先,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導致對自然環境的大規模剝削和破壞。資本家為了追求利潤、為爭奪市場份額紛紛采用破壞性強的粗放式短期手段,導致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和污染。第二,資本主義的壓榨和剩余價值體系導致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由于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階級的壓榨和剩余價值的產生和回流,資本家在自然資源利用中通常是以最大限度地提取利潤為目的,而不是最大程度地保護自然環境。第三,資本主義的市場機制導致資源配置的扭曲。市場機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它的內在偏重競爭、追求利潤,不利于滿足社會對自然環境的共同需求。
2?低碳經濟的內涵
從經濟學內涵上來講,低碳經濟是一種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來提高經濟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一般來說,低碳經濟的內涵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低能耗。低碳經濟鼓勵節約和有效地使用能源,采用高效節能技術和設備。第二,低排放。低碳經濟主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倡導環保理念,實現與經濟發展的協調。第三,循環經濟。低碳經濟關注資源回收再利用,支持循環經濟的發展,推廣可再生資源的應用。第四,產業升級。低碳經濟鼓勵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加強對低碳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提升低碳產業的競爭力。第五,綠色生活。低碳經濟提倡節約、環保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人們使用環保產品,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來理解低碳經濟,是一種應對于資本主義帶來的生態文明危機的經濟發展方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上,我國在1987年提出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并隨后逐漸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這不僅體現了我國對資本主義帶來的生態問題的關切,也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對解決資本主義人類中心主義頑疾的思考。
3?我國經濟發展與面臨的生態困境
3.1?資源消耗嚴重,傳統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維系
新中國成立之初,不管是生產水平,還是生活水平,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明顯滯后。在經濟發展進程中缺少技術支持,只有借助較高的投入以及不斷的積累來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經濟突飛猛進,增長速度驚人,不管是質量,還是效益都實現了長足發展,但采用的依然是投入高、消耗高經濟發展模式,此模式雖然實現了短期內的經濟增長,但是收益增長應該著眼于長期發展。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若站在長遠發展角度,資源環境必然面臨著枯竭的威脅。經濟發展進程中,對自然資源無節制地開采,再加上工業生產對于環境的破壞,使得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一段時期,霧霾天氣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這都是由于環境污染導致的,進而引發了社會公眾的不滿情緒。一方面要發展經濟,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對環境的污染,如何平衡二者的關系就成為了當前經濟發展中需要關注的重點話題。需要站在現實角度對馬克思生態理論重新認識,以此為基礎,對生態、發展進行解說,確保經濟穩定快速發展的同時,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促進社會、經濟、環境三者和諧共處,改變傳統經濟增長模式便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3.2?勞動力成本加大,人口紅利逐漸消失
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與其他國家相比,優勢較為突出,為此這也成為了我國制造行業快速發展的根本保障,而因此獲得了中國制造美名。但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我國成本低優勢被慢慢淡化。首先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勞動力生活、教育等各種各樣的成本呈現出了明顯的上升趨勢;其次受到計劃生育政策影響,我國人口總量增長速度放緩,老齡化卻日益突出,在我國很多經濟發達區域已經出現了人才供不應求的現象。這些都導致很多外資企業開始將發展戰略慢慢向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轉移,我國以成本低取勝的優勢逐漸消失,所以盡快實現經濟發展中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就顯得尤為緊迫。
3.3?環境污染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大量水土的流失,優質土壤的快速減少,水、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霧霾天氣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由環境引發的疾病日益增多。導致以上問題出現最為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在經濟發展進程中對經濟指標、業績高度重視,卻忽視環境保護。以犧牲環境而獲取的經濟增長終究不是長遠發展之計。近幾年,由工業污染導致的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對于區域內生活的人民而言身心健康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環境污染問題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瓶頸之一,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并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3.4?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擴大,社會生態受到嚴重破壞
為了提高經濟發展效率,我國通過效率優先,同時又兼顧到公平公正的制度設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其他人一起走上致富道路。初期將城市作為發展核心,將農業剩余向工業積累轉變,后來借助農村剩余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鼓勵其參與城市建設,豐富城鎮發展模式。伴隨城市發展進程日益加快,農村建設落后,形成了城市、農村分化,人們就業機會、教育資源、城鄉收入出現了很大的差距。
4?基于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低碳經濟發展策略
4.1?建立合理的經濟發展策略
馬克思主義提供了思想方法和理論支持,可以幫助我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探索更科學、更具有可持續性的發展路徑。要堅持以人為本,推動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者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他們的創造力、創新力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因此,要把人的全面發展放在經濟發展的中心地位,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健康水平和文化境界,從而不斷推動和提高生產力和經濟效益。
在強化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角色上,馬克思主義認為,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是社會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市場競爭能夠解決的所有問題。因此,延伸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范疇,因公謀私,把優質服務或資源充分地向社會開放,可以增加社會財富總量,也增加了社會公平性和共享性的實現。
總之,借助于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和理論支持,可以在經濟發展中更好地解決思想觀念、生產方式、環境保護等問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4.2?變革生產方式
變革生產方式要求推動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新。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科技創新是提高生產力的重要途徑,因此需要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前瞻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通過科技發展建立可持續生產方式,推動資源循環利用。通過加強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和監管,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對原材料的依賴,推動循環經濟模式的發展。借助于開展清潔生產,通過推廣清潔生產技術和管理,減少廢水、廢氣和廢渣的排放,降低環境污染,也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
通過引進和研發低碳技術和綠色產業,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通過數字化生產技術和智能化制造,提高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生產過程的優化和節能減排。這些都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要求的經濟發展態勢。
變革生產方式要求建立完整的可持續發展體系。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發展必須與自然生態相協調,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應建立完整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包括政策、法規、標準、技術、管理、文化等方面,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5?結語
一直以來,有關人與自然關系話題的討論從沒停止過。在追求經濟發展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之間,我們需要找到一條平衡點。只有通過可持續的方式來發展經濟,才能夠使經濟和環境得到協調和共進?;隈R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發展低碳經濟是全球各個國家必須深層次研究的課題,我們需要努力推動各方面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轉化為附加值和競爭優勢,開發低碳經濟發展創新技術,實現經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方輕.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當代價值[J].廈門特區黨校學報,2016,(01):6470.
[2]潘文華,劉佳.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的當代解讀[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14):260264.
[3]馮東亮.馬克思生態思想對美麗中國建設的啟示[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12):6366.
[4]李燕,吳昊.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中國化的創新與經驗[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9,42(04):2630.
[5]孫華.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下的生態城市建設研究[J].決策探索(下),2019,(10):2324.
[6]鄭琳琳,黃琳慶.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及啟示[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