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藝鵬 ,彭文芳,周 竹
(1.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內科,云南 昆明 650032;2.安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云南 昆明 650300)
尿毒癥是多種腎臟疾病晚期的最終結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方式、膳食結構改變,特別是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糖尿病逐漸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1]。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較多見的并發癥,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因素。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腎功能不全,通常會伴有較嚴重的并發癥[2,3]。就現有的醫療衛生水平來看,血液透析是糖尿病腎病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延長其生命,但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糖尿病基礎疾病仍存在,因此該類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與其他患者相比存在一定差異[4]。鑒于此,本文就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使用血液凈化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抽取100例行血液凈化的患者,均為2018年1月-2021年1月安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收入患者,其中非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50例作為對照組,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50例作為研究組。患者基線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比較
1.1.1 納入標準
(1)確診為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2)行維持性血液凈化治療;(3)透析齡>3月的患者。
1.1.2 排除標準
(1)檢查前1月內存在嚴重急、慢性感染、心力衰竭、活動性肝炎、不穩定性心絞痛;(2)具有手術史或者合并腫瘤;(3)伴有認知障礙、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研究。
入組患者均使用血液透析、單純超濾、貫序透析、血液濾過等治療。透析采取碳酸氫鹽,采取血仿膜中空纖維透析器及FX60血液過濾器,針對SCr高達800umol/L與BUN 40mmol/L以上者,伴有高鉀血癥、酸中毒及全身體液潴留不顯著者給予血液透析;針對肺水腫、體液潴留顯著及嚴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序貫透析。針對代謝性酸中毒、嚴重高鉀血癥先血液透析3h,而后單純超濾0.5~1h。針對糖尿病、心肌病變、容量負荷過重、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血液濾過。根據患者的自身狀況開展相應的血液凈化治療,3次/周,其中血液透析1次/周,單次上機治療的時間在4h左右,血流量則要求嚴格控制在200~260mL/min。
詳細記錄患者治療后各項生化指標、并發癥發生狀況。生化指標包含:血糖、白蛋白、尿酸、尿素氮及肌酐。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血糖、白蛋白、尿素氮指標高于對照組,且肌酐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尿酸指標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治療后各項生化指標組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各項并發癥發生狀況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患者并發癥發生組間比較[n(%)]
最早于19世紀40年代由德國醫生提出尿毒癥一詞,其是用于描述腎功能衰竭癥候群,逐漸揭開慢性腎衰竭研究的序幕[5,6]。60年代首先提出尿素毒性的學說,指出呱類物質、肌酐均具有毒性,而后人們逐漸意識到尿毒癥的臨床癥狀和血漿肌酐、尿素、尿酸等小分子毒物的表達無明顯關聯性[7]。至20世紀60年代,有學者研究顯示,雖腹膜透析清除小分子毒物的效率不高,但治療效果與血液透析無明顯差異,其不會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其可能腹膜比血液膜有更多的篩孔,為此針對一些分子量較大的物質的清除率更高,為此,血液透析過程中需使用透析性更好的膜。針對該類患者選擇適宜的血液凈化方式,可有效的清除機體內毒素,降低并發癥風險,提升其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血液凈化是清除尿毒癥毒素維持生命的重要方式[8]。該治療方式由Kolff于19世紀9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為腎臟疾病治療開辟了新道路[9]。該治療措施促使單純性急性腎衰竭患者死亡率由90%降低至20%以下,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提升,透析患者生活質量日益提升,社會復歸率高達60%以上[10,11]。血液凈化主要是借助半透膜原理將血液與透析液同時引入透析器內,在透析膜兩側反方向了流動,利用膜兩側的溶質梯度,通過對流、彌散及吸附作用清除機體內代謝廢物及毒性物質,利用超濾、滲透清除機體內潴留的水分,同時向機體內補充有利成分,例如碳酸氫根,有利于糾正電解質、酸堿紊亂癥狀[12]。廣義上而言,血液透析是指使用化學、物理或免疫等方式清除機體內過多水分及血液中代謝廢物、自身抗體、毒性物質及免疫復合物等致病物質[13,1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血糖、白蛋白、尿素氮指標及并發癥風險均高于對照組,且肌酐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尿酸指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可能是因糖尿病腎病患者在透析前就存在低血壓癥狀,血液凈化治療時迅速排除基礎液體,導致血容量在短時間內降低,造成循環血量減少。生理性自主神經反射難以完全代償,引發血壓指標降低,極易出現低血壓風險[15];同時,糖尿病腎病是一種微血管病變,其在透析前均伴有血管運動功能障礙,治療過程中血容量減低,血管收縮障礙引發血壓降低。此外,糖尿病尿毒癥患者往往伴有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再加之腎衰竭時胰島素降解逐漸降低,極易出現低血壓癥狀。
總之,血液凈化可對糖尿病尿毒癥患者起到一定治療效果,但其并發癥風險較高,需臨床加以重視,提升管理措施,保障其治療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