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碩


“致廣大而盡精微”出自四書之一《中庸》,意思是既要執著追求寬廣博大的宏觀境界,胸懷大局、登高望遠、放眼未來;又要持續深入詳盡細致的微觀之處,精雕細琢、究深求小、積微成著。可見,“致廣大”與“盡精微”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共同支撐引領為人處世的思路方法。習主席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也曾用“致廣大而盡精微”勉勵大家,常懷遠慮、居安思危,走好新時代的趕考之路。
在邁向強軍興軍的偉大征程中,全體官兵立下鴻鵠之志,瞄準打贏制勝,立足崗位戰位,矢志奮斗強軍,從雪域邊關到遠洋島礁,從中原腹地到大漠戈壁,始終全力以赴建功軍營、成就軍旅、實現夢想、展現價值,始終賡續傳承長征精神、抗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紅色精神譜系,始終保持銳意進取的拼搏勁頭、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飽滿充沛的工作熱情,渴望“功成必定有我”,追求“為強軍貢獻力量”,全力以赴踐行“強國有我,請黨放心”,讓我們看到了“致廣大”的崇高信仰、精神力量。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若讓“致廣大”的崇高理想照進現實,離不開“盡精微”的支撐保證。否則,再美的想法愿景、再遠的藍圖規劃,也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反觀當下,有的同志雖有長遠目標、也有階段任務、還有當下想法,就是沒有具體行動、實際舉動,馳于空想,落于空洞,導致“志存高遠”逐漸衍變為“好高騖遠”;有的同志缺乏持之以恒、從一而終的韌勁,起步初始也能為理想信念而拼搏奮斗,但遇挫即折、遇難即讓、遇險即退,缺乏敢挑重擔、敢闖難關、敢涉險灘的魄力;有的敢想敢干、敢闖敢沖,也經常加班加點、點燈熬油,但苦于方式方法不對路、手段招法不靈活、辦法舉措不得當等原因,造成事倍功半、功敗垂成。這些問題的背后都與“精微未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或可說,沒有真正做到精細入微致使夢想“泡沫”破滅。
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一個微乎其微的零部件缺失可以導致武器裝備癱瘓,一次微不足道的疏忽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風險隱患。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對于革命軍人來講,就要格外注重小事小節、細枝末節。在軍事訓練上要一絲不茍,仔細思考每一個動作要領是否達標到位;在課堂教育上要全神貫注,細心領會每一個理論要點是否真正學深悟透;在工作崗位上要兢兢業業,反復細琢每一項工作落實是否真正到底到邊;在日常生活中要謹小慎微,過細考量每一個行為舉動是否中規中矩、不越雷池。正所謂細節出養成、細節育作風、細節定成敗。要想真正做到“盡精微”,必須時刻對標對表,經常緊跟緊隨,拿出“事不過夜”的緊迫,對照“事競一流”的標準,多深挖問題背后的問題,多細究原因背后的原因,深究細摳、深思細想、深研細挖,才能成就宏遠目標。
努力做到“致廣大而盡精微”,既要時刻謹記二者兼顧、同為首要,更要妥善處理“全局”與“一域”的關系,從細小之處著手、精微之處著眼,用“崇尚工匠之精、追求極致之品、執著細節之微”來涵養大氣度、孕育大情懷,以格局之寬廣、工作之精細、作風之務實,在偉大的強軍征程中身經千錘、百煉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