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區塊鏈技術在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將應用延伸到了數字金融領域、物聯網制造領域、供應鏈管理領域以及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為了闡述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整體情況,本文將探究互聯網視域下區塊鏈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向和專利申請趨勢,并重點提出了區塊鏈技術專利的發展方向與必然路徑。以期提高我國在相關方面的技術研發能力,并積極布局熱點技術,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互聯網;區塊鏈技術;專利
區塊鏈技術在國內外均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研究。專家學者們在各個領域探究與區塊鏈相關的發展前景,并且與之相關的專利申請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滲透到了許多領域當中。實際上,區塊鏈在定義層面可以看作是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它將數據區塊按順序進行連接,形成了鏈式的數據結構,并通過密碼技術來保證其安全性,任何人都無法隨意更改。區塊鏈技術滿足了數據存儲和算法共識的要求,具有密碼技術的特點,是一種重要的計算機技術應用。它也是互聯網時代具有劃時代作用的創新應用,將信息互聯網逐漸轉變為價值互聯網。當然,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專利申請數量也在持續增加。通過對專利分類號和專利文本的聚集,可以規劃該領域技術的集中方向以及布局熱點。這實際上是該技術在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區塊鏈技術發展整體概括
數字貨幣逐漸成為一種全新的貨幣形式,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人類世界。后期,相關學者對比特幣的研究力度不斷加大,由此展現出了比特幣的價值。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探索比特幣背后所蘊含的數字邏輯。由此,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全新形式的技術開始為人們所熟知。然而,現階段國內大眾對于區塊鏈的了解非常有限,大多數了解也僅來自比特幣。每次提到區塊鏈,往往會讓許多人誤以為只涉及炒幣。近年來,黨中央對區塊鏈的發展高度重視,從政府角度給予了足夠的關注與認可。這表明,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層面的嘗試,區塊鏈必將迎來全新的發展趨勢,并將商業治理作為核心逐步滲透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中,與信息化時代接軌
融合。
二、區塊鏈技術闡述
關于區塊鏈技術的定義,目前并沒有一種官方且全面的方式,因為它涵蓋了許多方面和角度,所以需要從多個維度來理解。
首先,從技術角度來看,區塊鏈采用了哈希加密、非對稱密鑰和分布式數據庫等技術,形成了特定的技術組合與平臺。通過這些技術,區塊鏈可以確保數據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同時具備多重共識機制。
其次,從治理的角度來看,區塊鏈的治理結構正朝著從完全中心化向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方向演變。這是由于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最后,從經濟角度來看,區塊鏈是基于技術之上形成的一種價值共識。它將信任由公信轉變為共信。正是在此背景下,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并且隨著數字資產的推廣與普及,得到了越來越多方面的認可。需要注意的是,區塊鏈技術的定義和理解仍在不斷發展中,對于不同的應用場景和需求,可能會有不同的解釋和理解。
三、互聯網視域下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主要應用方向
(一)資產存儲方面
縱觀現階段全球范圍內區塊鏈技術的主要應用情況,實際上可以追溯到比特幣的誕生。它確實對我國乃至全世界的金融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基于對全球范圍內區塊鏈專利申請的統計分析,現階段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資產存儲方面的應用。這類應用主要是將各類型的數字貨幣作為基礎和前提,其中包括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具備生態性,即數字貨幣的產生和流通與外界的價值交換沒有直接關聯,其價值增長取決于人們的認知。二是數字貨幣很難成為實際支付工具,因為與法定貨幣之間存在較大的匯率波動和變化,因此在價值衡量和交易過程中并不實際有效。
(二)支付通道方面
以當前全世界發展比較火熱的Facebook推出Libra2.0以及央行正在準備的DCEP,實際上都說明了基于區塊鏈本身的特點進行了支付工具的發行。Facebook屬于典型的私人企業,在美國的發展也受到了重重阻礙和打壓。但是,從長期的發展角度來看,美國政府對其的支持還是顯而易見的。也包括我國在內的諸多國家,實際上都在不斷推行央行的數字貨幣,主要是為了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解決反洗錢以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改善現階段互聯網公司對數據的絕對控制局面,切實提高數字貨幣發行國家的經濟效益。
(三)融資通道方面
基于區塊鏈的融資行為當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當屬ICO,可以理解為數字世界的一種IPO。相比而言,ICO必然具有更低的門檻,同時靈活性也相對更強,可以充分整合數字資產持有者對于項目的低門檻投資。項目發起方也可以直接向投資方簡單介紹,費用成本比較低。當然,各個國家對這種行為的定義有所差別,但每個國家都在嘗試對新事物進行必要的保護嘗試。
(四)WEB3.0
區塊鏈數字行業的從業人員普遍都對區塊鏈技術領域的發展充滿期待,并且內心堅信區塊鏈將為互聯網行業帶來全新的變革與發展。因此,WEB3.0時代的到來將使不同的人有機會看到不同的信息推送內容。這主要是因為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的整合實際上將客戶數據信息進行了積累,一個比較成功的企業就是抖音。當然,這類企業也需要對客戶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將其生成符合自身要求的產品資料和價值內容,這是在技術層面上進行創新和優化。基于區塊鏈技術參與WEB3.0應用,更能說明數據的產生和后續使用是可以進行源頭追溯的,任何人都無權隨意篡改,這表明了對數據的所有權進行了規定。如果平臺需要使用相關數據,就必須得到相關數據擁有者的同意,并且需要有相應的機制鼓勵數據擁有者使用數據。可以說,區塊鏈技術與WEB3.0的結合真正打擊了那些依靠客戶數量激增產生暴利的平臺,這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和趨勢的必然選擇。
四、互聯網視域下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的相關發展概況
(一)專利申請時間方面
針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最早開始于21世紀之初。比特幣作為區塊鏈技術的起源,從此區塊鏈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從2015年開始,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趨于成熟,出現了公有鏈、私有鏈等方向,并開始逐步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金融、貿易和物聯網領域等。因此,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的數量和速度也呈快速增長的趨勢。早在2017年,世界各國在區塊鏈商業項目的發展過程中就逐步呈現出了快速乃至爆發式增長的局面,這表明區塊鏈技術正在不同的行業中得到廣泛的推進與應用。全球區塊鏈專利的申請數量也在2018年達到峰值,之后專利申請的速度明顯放緩。
(二)專利技術來源以及應用的區域分布方面
根據統計部門的數據,可以得出以下情況:中國是在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方面申請的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占比超過50%。其次是美國,再之后是韓國,這三個國家位居全球前三。實際上,美國是早于中國進入到區塊鏈領域的國家,并且在2014年之前,大多數的相關專利申請都是來自美國。所以后來中國快速進入相關專利領域并增加了專利產出,形成了快速發展的新模式。具體而言,從技術來源以及應用市場兩個方面來看。技術來源方面,中國占比為56.47%,美國為22.98%,其次是韓國占比9.05%,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占比3.23%,英國占比1.95%,其他國家占比6.32%。
根據應用市場的占比數據,中國在區塊鏈技術專利應用方面占比為45.98%,美國占比為18.53%,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占比為12.39%,韓國占比為7.34%,歐洲專利局占比為3.97%,其他國家占比為11.79%。這些數據反映了各國在區塊鏈技術應用上的不同程度和發展情況。中國在區塊鏈技術應用方面占據較大份額,顯示出了該領域在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而美國和韓國等國家也在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擁有相對較高的占比。同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歐洲專利局在整體占比中也占有一定比例,這表明國際組織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的研究和應用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五、互聯網視域下區塊鏈技術專利的發展方向與必然路徑
(一)發展方向
區塊鏈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手段與方式,早在21世紀初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研究的開端。近年來,在技術領域專利的申請速度不斷加快,申請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到了2019年,全球區塊鏈技術方面的專利申請數量更是達到了頂峰。這表明區塊鏈技術正在被全世界認可,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在相關領域意識到該技術的重要性。我國在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數量上位居世界第一,是該領域專利技術申請最多的國家,也是專利技術擁有的市場領先者。耳熟能詳的阿里巴巴、騰訊、IBM等企業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憑借自身在專利方面的創新性,始終堅持獨自研究的原則,為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專利申請與完善提供了保障。
從技術層面來看,區塊鏈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主要體現為數字信息處理技術、數據傳輸技術等相關方面。數字貨幣、身份認證等都是該技術主要的應用領域和范圍。采用加密安全密鑰、哈希算法,也是區塊鏈技術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中所衍生出的新技術和新手段。這些專利技術主要用于虛擬資產交易、數字簽名、信息存儲與檢索等,切實保障了數據、資產、信息等方面的安全,對相關技術領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保證意義。
從產業落地層面來看,我國的騰訊、阿里等作為區塊鏈技術的代表,在不同行業發展以及技術應用過程中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案。尤其在金融領域、供應鏈服務、醫療領域、運輸領域、民生領域等常見領域,都形成了比較規范的制度得以落實。
(二)路徑建議
1.相關機構加快布局專利且重視專利成果保護
當今時代,區塊鏈技術已經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從專利數量的角度來看,我國始終處于領先地位,并且大多數專利都是在最近幾年集中申請的。在國內市場布局專利方面,我國確實具有廣泛的市場份額。然而,與萬事達卡這類國際公司相比,我國在相關方面明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加大相關機構在未來布局專利工作的力度,注重保護專利對區塊鏈技術領域的成果。對于已經申請的專利,需要在市場和法律層面上給予雙重保護,切實提高專利本身的價值和作用。同時,還需要積極鼓勵相關企業進入到海外市場當中,借鑒國外相關企業的發展經驗,提高與之合作的能力。嘗試將我國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的成熟專利輸出到海外,優化海外專利布局,同時提高我國企業在區塊鏈領域專利保有方面的話語權和實際影響力。
2.重點支持區塊鏈基礎技術項目以及底層技術的研發布局
區塊鏈技術的產生和出現確實可以被視為顛覆性的技術手段,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進步。目前,各國政府和相關機構都廣泛關注并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研究。就當前區塊鏈技術領域的高水準專利而言,美國在一些核心技術領域確實具備強大實力。我國應重點加強對區塊鏈基礎技術項目的支持,并通過提高底層技術研發、優化專利布局,及時根據產業發展和市場變化調整研發路線,把握區塊鏈技術發展的熱點,形成新的技術布局格局。這樣可以提高專利技術的創新能力,提升相關專利質量,挖掘高價值專利,最終推動我國在相關領域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
3.加大區塊鏈領域基礎技術底層核心研發投入與人才培養
目前我國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大多數都是以企業為主的,所以商業性相對更強,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與相關機構之間的合作。所以在未來可以嘗試與各地區的科研院所加大聯系,增強合作的同時,注重對相關領域基礎技術、底層核心的研發投入,切實提高對區塊鏈技術領域人才的培養重視度。也可以嘗試與各地區高校進行聯系,打造產學研合作的模式,加強技術攻關,提高師資力量。加大關鍵性技術研究與投入。企業還可以為實訓工作的開展提供真實的案例場景,積極進行研究成果向商業成果的轉化,真正將區塊鏈技術的理論知識內容與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實踐經驗相結合,這樣就可以形成符合市場發展要求的協同發展對策與路徑,促進了區塊鏈技術在我國各領域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僅局限于數字金融、智能制造和數字資產交易等領域,更廣泛地涉及高精尖的發展領域。這些領域的發展表明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地位和話語權。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在區塊鏈技術的專利申請和保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為我國在世界范圍內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樹立了榜樣。但是在未來,我們需要挖掘更多與區塊鏈領域核心技術相關的創新,創造更多的專利。只有不斷加強底層技術研發,掌握熱點技術布局,才能夠真正推動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提高我國在區塊鏈技術專利布局和競爭方面的影響力。
作者單位:王小龍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江蘇中心
參? 考? 文? 獻
[1]孫佐,趙洪君,劉仲果.新型區塊鏈專利技術概述[J].吉林金融研究,2022(12):58-60+64.
[2]姚樂野,潘志博,李奕葦.多層級視角下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專利情報實證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07): 171-180.
[3]辜璐,葛鵬,王耀等.區塊鏈技術專利態勢研究與發展建議[J].中國發明與專利,2021,18(10):35-41.
[4]劉建明,顏學明.基于專利計量的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及關鍵技術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6):37-44.
[5]胡海容,石冰琪,周孟蓉.基于HHI指數和E指數的我國區塊鏈技術專利集中度測算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21,43(05):523-534.
[6]王靖嫻,閆亞飛,何梟.區塊鏈技術專利及其布局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21,43(05):497-510.
王小龍(1989-),男,漢族,江蘇南通,碩士,助理研究員,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江蘇中心通信部-發明專利實質審查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