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玲 李陽春
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中職電子電工專業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也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提升中職電子電工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與水平,需提升整體教學質量與效果,以使中職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
關鍵詞:中職;電子電工;教學效果;有效途徑
一、引言
中職學校主要致力于為具體崗位培養專業型技術人才,電子電工專業的目標是學習電子技術和電氣工程方面的知識。但由于中職學校的學生年齡較小,對于知識的接受和消化可能存在障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引導地位,扮演著幫助學生融入學習氛圍并激發學習興趣的角色,這是中職學校教師應該探究的問題。本文對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二、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現狀
電子電工專業實踐性較強,但實踐也需要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來支撐。將理論知識與具體的實踐相結合,能夠最大程度地達到電子電工教學的最好效果。雖然中職電子電工教學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首先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電子電工專業知識量很大,相對來說也比較復雜,由于中職學生年齡較小,思維邏輯能力較薄弱,且沒有系統學過有關電子電工的知識,基礎知識比較薄弱。所以,電子電工知識對于中職學校學生來說可能學習會有較大的難度。相對于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強,對知識的理解相對困難,理解速度較慢,對于復雜繁瑣的電子電工知識理解起來更加困難。電子電工專業涉及的專業名詞較多,很多術語晦澀難懂,中職學生對一些專業性的術語只停留在表面理解,而不能深入把握其內涵。中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水平問題極大地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效果,教師在理論知識講解方面投入的時間過多,導致實踐時間減少,影響學生的實踐效果。學生在理論知識方面存在問題的一部分原因是中職學校學生缺乏自信心,在入學之前的成績較差,對知識學習缺乏動力。另外很多中職學生對現狀過于滿足,缺乏主動性。
其次是教師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中職學校的教師都從高等學校畢業,具有專業的電子電工知識,但在實踐能力方面仍存在不足。實踐能力是電子電工專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是為實踐服務的。因此,很多時候都存在著教師自身對實訓過程不夠理解的問題,對學生的指導存在問題,導致電子電工教學效果便不盡如人意。另外,教師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不缺乏創新,始終保持單一的教學方式,知識傳授也比較枯燥,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對電子電工知識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而只是簡單地進行知識傳輸,導致學生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缺乏吸收,教學質量不佳。許多中職教師還不能形成正確的教學心態,不能正確地對待中職學校的學生,教師按照對普通學生一樣對中職學生進行教學,沒能充分分析中職學生的特殊性,缺乏因情況而異的具體分析,導致電子電工教學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
最后便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足以及實踐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的問題。教師課上講授的理論知識是需要運用到實踐之中的,需要去車間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掌握每一個步驟。然而,學校的教學設施不足,導致學生在進行實踐作業時步驟不夠完善,學生無法全方位地進行實踐。另外,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可能沒有特別注意教授學生實踐安全問題,以及作業過程中的細節,導致實踐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細節方面的疏漏,安全方面產生問題,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提高電子電工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一)根據學生水平調整教學內容
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水平和知識儲備能力都較低,電子電工方面的知識也沒有基礎。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做的便是基礎性知識的講授,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在學習較困難的知識時更加容易。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要有選擇性地進行講解,重點講解基礎性的知識,并且進行多次的復習和檢驗,鞏固學生對電子電工知識學習的成果。基礎知識的學習是后續學習電子電工更復雜知識學習和提升實踐能力的關鍵。因此,教師要注重在電子電工基礎知識的講解時,更新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在基礎性知識中融入有趣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新興的科技手段與教學融合,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采取有效的方法來提升學生對電子電工專業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合理,根據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逐漸調整教學內容的難度。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消化程度進行分層教學。如果整個班都采用同一個進度,可能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策略,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分別制定不同的計劃和任務,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為主要目標,讓學生學習基礎性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注重知識的遞進性以及知識之間的聯系性,讓學生理解前后所學知識的關系,并能夠利用理論知識更好地指導實踐。教師還需注意,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以電子電工專業教材課本為基礎,注重整合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階段性地為學生講解,并對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進行提煉,在教學計劃中準備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以較為簡易的方式呈現出知識點,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從而培養學生對電子電工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根據課程特點更新教學手段
電子電工專業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而是應與本專業的特殊特點相結合,以多媒體技術為輔助。電子電工專業的學習本身就涉及電子產品、電子設備等內容,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也是教學環節的一部分。教師要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的教學資源和具體的實踐展示。在車間實踐過程中,學生由于角度問題或者對知識熟悉度不夠,可能會出現實踐錯誤,使得學生未能充分掌握實踐原理。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全方位地為學生展示實踐過程,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知識。另外,一些必修課程如電工制圖、網頁制作與設計,都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好多媒體工具,使學生掌握多媒體使用原理,這也是電子電工教學的一部分。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實用案例,選擇和教材知識相匹配的案例給學生觀看,并讓學生分組進行案例分析。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明確案例中所涉及的電子電工知識。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觀察力和合作能力,還吸引學生更加投入進電子電工知識的學習,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另外,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如互聯網。利用互聯網搭建一個班級平臺,教師可以在平臺中分享電子電工知識的相關資源,并向學生推薦一些電子電工知識學習網站。教師和學生可以在平臺討論并解決問題,學生之間也可以對教師分享的知識進行探討。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創新評價方法,對學生存在的不足進行及時性地指導。互聯網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比較成熟的教學方式之一,中職學校跟隨教學改革也逐漸把互聯網教學作為教學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師要對互聯網教學有一個成熟的認知,合理地使用互聯網平臺,利用高科技平臺更高效率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授,提升課堂效果。總之,教師不能執著于傳統單一的教學手段,要與時俱進,合理使用當前豐富的教學資源,熟悉互聯網技術,利用互聯網技術有效地進行教學。電子電工專業包括電子產品的相關知識,其包涵的范圍也相對廣泛,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寬闊的視野,及時更新教學手段,讓教學手段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內容。
(三)根據具體情況提高實訓能力
電子電工專業非常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技術的提高也是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完成的。如果希望學生具備良好的實訓能力,教師自身也應具備較高的技術。許多教師畢業于師范專業,可能實訓能力仍存在不足。中職學校要解決教師實訓能力較低的問題,可以對電子電工專業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在培訓中提高教師的實訓能力。同時,中職學校還應積極向教師分享電子電工行業的最新發展情況,幫助教師了解電子電工行業的發展現狀。只有教師具備較強的實訓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實訓,修正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校可以定期組織電子電工專業教師去工廠進行參觀學習,了解當前電子電工行業發展現狀,跳出教材和具體理論知識的限制,在具體實踐中獲得經驗,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
教師具備較強的實訓能力之后,便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實訓。對于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的學生來說,實訓更多的是在學校所建立的實驗室中進行,實訓場所也是學校按照工廠實際所準備的。但許多學校仍然存在實訓實驗室設施不完善,質量不佳等問題。實訓是電子電工教學的重要內容,如果教學設施存在問題,實驗結果便可能會出現誤差,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學校對于實驗室的設備問題要尤為重視,選擇質量好且比較完備的實訓設施。學校對實訓基地的設施也要進行日常的維護,定期的檢查和清理是十分必要的,在發現設施有所損壞之后及時地進行維修,避免學生進行實訓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或者影響實驗結果。此外,實訓基地還應為學生提供無時間限制的服務,以免因為時間原因打斷學生的實驗,影響實驗結果。在進行電子電工實操過程中,需要學生進行共同合作,但是全部學生進入實驗室又可能會產生混亂的情況,因此,教師在進行實訓之前,應對班級同學進行分組,分組實訓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在分組實訓的過程中,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進行實踐操作。此外,學校還應注重為學生提供更高水平的實訓平臺,例如與校外企業進行合作,讓學生到工廠進行實訓。工廠的基礎設施比學校實驗室中的更加完善,也能讓學生近距離地感受到電子電工在實際中的運用,從而使學生對未來就業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同時,工廠中的工作人員具備實訓經驗,能夠在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或者出現錯誤時進行指導。
實訓是電子電工必備的課程,只有改善實訓環境,完善實訓的設備,并加強對實訓的指導,才能使實訓課程達到良好的效果,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強專業性,以更好的專業技能去適應未來的就業崗位。
(四)根據中職學生特點改善教學環境
中職學校的學生存在分數低、學習水平低的問題,在教師講解的時,不能凝聚注意力,對于較復雜繁瑣的專業知識很多學生都聽不懂,久而久之,學生便會產生抵觸心理,進而放棄學習。同時,周圍環境的影響也使得中職學生會產生許多負面和抗拒的心理,家庭和教師對學生的言行和態度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中職學校的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和道德行為,積極地引導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和教學環境。讓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只有正視學習,才能在電子電工的課程中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地引導學生,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要耐心解答,及時發現學生生活中的異常,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在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身心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措施,讓學生都參與進課堂氛圍中來。教學環境的改善首先可以從課堂氛圍開始,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全班學生融入學習中,教師要更新教學手段,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交流探討中感受電子電工課程的魅力。只有學生對電子電工的學習產生興趣,才能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對待中職學生要有耐心,很多中職學生可能不熱愛學習,并且思想上也存在許多問題。教師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也不能因為學生學習能力較低就輕視學生,而應針對學生的問題來制定解決方案,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在一次次的糾錯之后能夠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水平。并且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當今社會,電子電工行業的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具有高水平的專業人才,更需要具有創新性,能夠跟得上時代步伐的專業人才。所以,中職學校教學環境的改善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進行提升。在具體的實訓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錯誤,教師首先要保障學生的安全,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給予及時地指導,并且讓學生了解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認真了解電子電工行業的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子電工專業是目前中職學校重視的專業之一,也是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技術之一。因此,中職學校應當在日常的教學中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實訓的指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質量是中職電子電工教學中需要關注的問題,這直接影響著中職學生是否具備專業化和高水平技能,關系著學生在未來崗位中的競爭力以及電子電工行業發展的前景。為了滿足這些要求,中職學校應不斷改進實訓設備并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訓平臺,教師也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鄭和玲 李陽春 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
參? 考? 文? 獻
[1]郭丹.提高中職汽車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效果方法研究[J].湖北農機化,2019(15):57.
[2]王瑞菊.中職電子電工類課程實訓教學效果的優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5):141-142.
[3]李梅珍.研究中職電子電工教學效果的有效性[J].報刊薈萃,2017(07):115.
[4]崔張妹.提高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6(23):165.
鄭和玲(1985.11-),女,江蘇南京,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電子電工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