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建 彭林敏 肖興米 劉倩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西 南昌 330199)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急癥,其臨床表現與癥狀類似于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點[1]。外科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的首選方案。由于該病累及血管范圍廣、手術操作復雜且時間較長,術后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預后[2]。因此,加強對主動脈夾層術后患者的護理干預,對于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快速康復理念是由丹麥學者KEHLET等提出的一種以促進患者康復為目的,涉及多個學科的治療模式[3]。近年來,隨著快速康復理念在臨床各科疾病康復中的應用,其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治療和護理手段。本研究對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患者實施基于快速康復理念的綜合護理,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選取93例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主動脈CT血管造影診斷為A型主動脈夾層;②年齡>18歲,學歷初中以上,術前評估無嚴重基礎疾病,急診接診48 h內完成主動脈夾層手術;③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術后出現嚴重并發癥,術后病情不穩定不能配合康復護理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6例)和觀察組(47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MI)及病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所有患者均采取主動脈夾層手術治療并順利完成手術。術前全面評估患者營養狀態、心理狀態、心肺功能及基礎疾病,并給予對癥處理、心肺功能及體能鍛煉。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包括病情監測、用藥指導、并發癥預防及護理、心理調節、生活指導、定期復查等。觀察組患者給予基于快速康復理念的綜合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 術前護理
術前開展相關健康教育,積極采取心理干預,緩解其情緒狀態,降低手術應激反應;術前準備要充分,給予鎮靜、止痛、降壓等治療,同時積極做好備血等工作,積極做好急診手術的準備;術前1 d晚上飲用800 mL葡萄糖水。術前6 h禁食,2 h禁水,術前2 h口服碳水化合物250 mL[4]。
1.2.2 術中護理
室溫控制在25 ℃,對患者非手術區域進行保溫,同時,補充液體均加熱至36.0~37.0 ℃,沖洗蒸餾水保持在37.0~40.0 ℃;術中限制性補液,穩定液體輸入速度,減輕心臟負擔,降低應激反應[5]。
1.2.3 術后護理
①術后鎮痛:疼痛是影響術后康復的重要因素。主動脈夾層手術患者創傷大、帶呼吸機時間長,故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在術后立即采取胸帶固定創口,呼吸機治療期間遵醫囑持續泵入止痛藥物。撤機拔管后采用自控鎮痛泵,按需求進行鎮痛。②呼吸道管理:術后基于患者精神狀態、體溫、肺功能等生命體征決定是否拔除氣管插管,若清醒后生命體征穩定,則盡早拔管脫離呼吸機,不定時協助患者拍背、排痰。排痰困難者,采取霧化吸入輔助患者排痰,必要時采取排痰機排痰,保證患者呼吸通暢。指導患者吹氣球進行呼吸肌訓練,促進肺功能康復。③早期拔管:主動脈夾層術手術復雜,相較于其他外科手術,患者術后會攜帶動、靜脈導管,胸腔引流管,鼻胃管,導尿管等多種引流管或導管,增加患者不適感,還可能增加術后并發癥、感染等風險。在保證手術效果及充分引流的基礎上,盡量為患者創造早期拔管的機會,促進術后患者快速康復。④飲食指導:基于快速康復理念核心觀點,早期進食有助于刺激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在患者術后拔除氣管插管2 h后給予患者適當飲水,在無嗆咳、可正常吞咽的情況下,經口給予患者流質飲食,并逐漸向半流質飲食再到正常飲食過渡。⑤早期康復訓練:長期臥床可增加血栓形成風險,造成全身及四肢肌力減退,不利于身體機能恢復。每日協助患者開展床上被動活動雙下肢、翻身拍背等,每日3次,每次約20 min;氣管插管拔除后,立即進行下肢主動屈伸練習,每日3次,每次約20 min;拔除氣管插管后第2日開始,鼓勵患者在床上做踝泵運動,協助患者開展床旁活動,每日3次,每次約20 min。訓練時注意固定好各種引流管路,避免造成脫落。
①觀察記錄呼吸機脫機時間、進食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導尿管拔除時間、ICU住院時間等。
②兩組患者術后感染、神經系統受損、腎功能損害、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③護理滿意率。依據Likert Scales問卷調查[6]表進行滿意度評價,該量表適用于一般人群的滿意度調查,信度系數為0.822。量表總分0~100分。90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50~69分為一般;低于50分則為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本組患者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本研究中患者呼吸機脫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拔管時間、ICU 住院時間等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分布,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患者并發癥、護理滿意率等計數資料以頻數或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呼吸機脫機時間、進食時間、引流管拔管時間、尿管拔管時間均早于對照組,ICU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呼吸機脫機時間、引流管及導尿管拔除時間、ICU 住院時間等臨床指標比較(d,)

表2 兩組患者呼吸機脫機時間、引流管及導尿管拔除時間、ICU 住院時間等臨床指標比較(d,)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n(%)]
主動脈夾層的發病原因是由于主動脈壁內膜出現破口,導致血液流入動脈壁中層后形成夾層血腫,引起主動脈內膜與中膜剝離,出現動脈中膜結構異常后所致的一種嚴重的心血管急癥,具有發病急、進展迅速等特點,一旦處理不當,將威脅患者生命安全[7]。主動脈夾層手術作為該病的首選方法,對于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因受到手術創傷、術后多器官缺血缺氧,再灌注損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術后并發癥較多且恢復較慢,造成患者住院時間延長、住院費用增加,給患者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心理負擔[8]。因此,需加強主動脈夾層患者術后護理干預。研究表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可縮短主動脈夾層手術患者住院時間、減輕患者應激反應、降低臨床并發癥等,起到加速疾病康復的作用[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呼吸機脫機時間、進食時間、各種拔管時間等均早于對照組,ICU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相較于常規護理干預,基于快速康復理念的綜合護理可使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術后呼吸機脫機、引流管與尿管拔管時間提前,縮短ICU住院時間。FENG等[10]研究表明,快速康復理念可使得主動脈夾層手術患者引流管、尿管等拔除時間提前,降低術后并發癥。王慧慧等[11]、陸海霞等[12]的報道結果顯示,快速康復理念能縮短主動脈夾層手術患者術后ICU住院時間,加速患者病情康復,降低患者治療費用。本研究結合主動脈夾層患者術后不良影響因素,對患者實施了包括術后鎮痛、呼吸道管理、早期拔管、早期飲食指導以及早期康復訓練等在內的綜合護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
術后并發癥是導致主動脈夾層手術患者出現病情反復,阻礙患者康復的重要影響因素[13]。有報道指出,因主動脈夾層手術創傷大,在術后疼痛、心理應激刺激下,患者術后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影響術后康復。此外,由于部分患者術后臥床時間長、康復訓練依從性差等,導致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多發,進而阻礙患者術后康復[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神經系統受損、腎功能損害與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總發生率為8.51%,明顯低于對照組。結果表明,基于快速康復理念的綜合護理可降低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術后并發癥。同蘇云艷等[15]相關報道結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研究通過加強對患者術后鎮痛、早期拔管、排痰及早期康復訓練等綜合護理,從而降低了患者術后并發癥。
綜上所述,基于快速康復理念的綜合護理可降低A型主動脈夾層術后患者并發癥風險,促進患者康復,縮短ICU住院時間,護理滿意率高,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