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海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廣西 桂林 541004;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4)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1]。創新再次被提到新的高度,因為當代“國際競爭新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上”[2]。青年學生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開展面向青年學生且富有特色的“雙創”教育,是高?!半p創”教育的新課題。
傳統“雙創”教育課程的系統性、針對性、創新性不足,“雙創”課程“看起來重要,做起來不重要”,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日益趨于邊緣化的境地。2001 年,為應對產業結構升級與調整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瑞典林克平大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以及瑞典皇家工學院,共同提出了新的工程教育模式——“CDIO”模式?!癈DIO”工程模式的思路為“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即包含了構思、設計、實施、運行4 個基本環節,具體做法:以產品為導向,讓學生體驗從構思到成品的全過程,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CDIO 工程模式對當前中國“雙創”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一是解決“雙創”課程如何教。以CDIO 工程模式為基礎,從整體上構思(conceive)“雙創”課程,在內容上設計(design)教學內容,以CDIO模式實施(implement)教學,最后對課程的運行(operate)進行評價總結,四個環節實現了“雙創”課程與工程教育相結合,有利于提升創新創業課程教學的效果。二是解決“雙創”課程內容如何設計。由于全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各高?!半p創”課程開展的情況也不一樣,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難免會出現理論與實際脫節的情況。對于西部地區的高校來說,什么樣的內容才是合適的,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CDIO 工程模式正好提供了這方面的思路,即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結合地區、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教材,因地制宜地進行教育。三是解決教學過程如何實施。CDIO 工程模式以項目形式進行課程設計,按照團隊角色賦予實施教學,以模塊化和互動式進行課堂教學等,能夠打造出生動、有趣、有料的課堂教學。四是解決“雙創”課程的評價機制如何制訂。在CDIO 工程模式下,教師對學生上課結果的評價是重點,學生經過“雙創”課程學習是否有所成長,在這里能夠得出相對客觀的評價。
“雙創”教育的改革,必須“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3]。對于CDIO 工程模式下的“雙創”課程改革,桂林航天工業學院(以下簡稱“學?!保┻M行了實踐探索。
“雙創”課程改革是學?!岸蝿摌I”戰略的重要內容,是全局性、發展性、緊迫性的大事。根據CDIO 工程模式理念,必須系統構思(conceive)課程改革規劃,學校為此集中資源、調配力量,從整體上推進課程改革,制訂出了以“123”為核心的改革規劃,即建設1 個人文素質與創新創業學院,將原來分散在二級學院的人文素質與“雙創”課程集中起來,建立起專門的“雙創”學院;建立2 支教師隊伍,擁有國家級創業指導師資格的“雙創”教師負責創新創業基本理論知識的講授,具有高級職稱、博士學位的專業課教師負責創新創業實踐的具體指導,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與專業相結合,提高創新創業的效果;共建3 處創新創業教育、實訓基地,學校建設了人力資源、市場營銷、財務會計等多個創業技能實訓室,各二級學院建設了機械、電子、物流等大學生創新實踐工程中心,建設了近3000 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業園、孵化基地,保障“雙創”實踐活動的開展。在校外建設了“卓翼科技在線創新實現中心”“他拍檔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學院”“中科創業學院”等校企合作平臺,實現從教育實訓直接到創業就業的對口實踐,大大推動創新創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內容設計(design)上,結合西部地區“雙創”教育的現實情況,以及學生的具體條件,學校集合校內外資源打造了“專屬教材”。2019―2020 年,學校組織編寫了“專屬教材”《創新·創業》,成為學?!半p創”課程教學的指定教材。專屬教材嚴格按照CDIO 工程教育的理念來編寫,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針對性。教材共有8 章,即“創新人才的基本素質”“創新思維模式”“創業的基本認知”“創業團隊與項目”“創業資源與資金股權”“創業市場與營銷策略”“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辦新的企業”,基本邏輯思路:創新理論—創業知識—創新創業大賽—創業實訓四個環節(模塊),與CDIO 工程模式的理念一一對應。章節設置“創業新知”為引子,通過“案例故事”引入本章的主題,每一個小節設置“課堂活動”,最后設置“思考與練習”,避免滿堂灌的情況出現。教材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在每節的“拓展閱讀”部分穿插了學校相關的“雙創”教育政策,突出了專屬教材的特征。例如,在講授了第一章第一節“創新人才”的相關知識后,便引導學生進入“拓展閱讀”,學習“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4],讓學生掌握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涵。專屬教材兼顧了知識性、理論性和創新性,突出了學校特色,能夠讓教師更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實施(implement)是第三個環節,教師如何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實施教學,是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學校摸索了一套成熟的教學方法。一是以項目形式進行課程設計,教師依托專屬教材設置課程目標、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成果產出等具體內容,根據每個部分又設定相應的目標和計劃,如此層層深入下去,直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二是按照團隊角色賦予實施教學,對所授課程學生進行分組,參照創業者的七大角色進行角色賦予,如首席執行者(CEO)、技術員(CTO)、市場員(CMO)等,學生按照上述角色承擔相應的角色及任務。教師提前安排圓桌教室進行授課,方便小組進行頭腦風暴;通過討論、交流來促進教與學的互動,增強課程教學的趣味性、啟發性和實用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三是以模塊化開展“雙創”課程教學,分為“理論模塊”“實踐模塊”“競爭模塊”三個部分。理論模塊指理論教學部分,由教師+小組代表主導的模式,即由教師講授部分內容、小組代表參與講授、教師進行引導的方式教學;實踐模塊指實踐實訓課程的開展,由創業導師、企業管理者、職業經理人等進行現場指導,增強學習的效果;競爭模塊中各小組進行演練比賽,課程最后進行商業畫布、實踐實訓比賽,以此檢驗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
教學評價(operate)是最后一個環節,這個環節的核心是“檢驗”。按照32 學時標準為例,CDIO 工程模式下的課程改革,實行了理論16 學時+實踐16 學時的課程設計,制定了相對客觀合理的評價機制。一是在理論教學環節,根據理論課程教學內容制定考核標準,主要從4 個方面進行評價:學生考勤(10%)+商業畫布模式設計(10%)+創業計劃書(20%)+項目路演(20%),60%。這4 個方面的評價囊括了理論教學的內容,突出了理論教學的重點。在4 年的課程教學改革中,基本上都嚴格按照這4 點來進行評價。二是在教學環節,由教學單位和二級學院一起制定實踐教學的評價標準,這個評價標準也從4 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調查報告(10%)+專業知識講座(10%)+創新創業項目(10%)+專業創新活動(10%),40%。實踐教學評價標準,結合了學生所學專業的特點,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讓學生所學的知識落地,助力創新創業實踐的達成。在評價比例上,理論教學的比例(60%)超出了實踐教學的比例(40%),這看起來似乎很不合理,有側重理論而輕實踐的意思。實際上,對于西部地區的高校來說,通過課程教學直接轉化創新創業的可能性不大,獲得成功的概率也相對較少。因此,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并參加適當的實踐鍛煉,對學生來說是比較能夠接受的,同時也更有利于教學的開展,能使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
CDIO工程模式下的“雙創課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新時代要求“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凡是不利于實現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5]因此,必須總結課程改革取得的成效,找出不足之處,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從成效方面來看:自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學校的“雙創”課程教學有了很大進步。課程教學的實踐基地被授予自治區(省級)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專屬教材連續4 年被指定為專用教材,共有1 萬余名學生使用教材,并對教材給予了好評;“雙創”教學師資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學團隊”,多次代表學校參加自治區比賽,有教師在比賽中獲獎;在“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西選拔賽、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等重要創新創業大賽中,學校多次獲得金獎、銀獎,項目指導教師多人獲得自治區級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在學?!岸蝿摌I”的發展戰略下,創新創業教育從課程教學、項目申報、學生就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步,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實訓實踐基地、校企合作平臺等的建設也取得了很大發展。
存在的不足之處:一是CDIO 工程模式在“雙創”課程教學改革中的相關問題有待深入研究,尤其是在CDIO 工程模式下“雙創”課程與專業課程的融合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在孵化重大創業項目、打造精品創業案例、助力地方產業發展上仍顯不足,“雙創”課程教學改革落地實踐的效果與東部地區高校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三是CDIO工程模式下的“雙創”課程教學改革的成果推廣有待加強,同時吸收西部地區其他高校成功經驗的力度尚且不夠。以上這些不足都需要不斷改進,要在深化CDIO 工程模式改革中加以完善和優化,打造出CDIO 工程模式下的“雙創”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