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家長主題沙龍作為家校共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家校共同體的建設意義重大。我校家校心育中心在未來家校共育體系下積極構建家長主題沙龍實施模型,明確其內涵,厘清家、校、社各自職責與功能,梳理家校共育的主題,重原則,明流程,讓家長主題沙龍回歸學術研討,真正實現家校社協同育人。
[關鍵詞] 家校共育體系;家長主題沙龍;實施模型;協同育人
未來家校共育背景下,學校是主體,家庭是共同體,社會是協同?!吨腥A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下文簡稱《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公布,體現了新時期大教育觀背景下育人生態的重構?!都彝ソ逃龠M法》明確了家庭教育在家庭、學校、社會三方之間的權責分配,建構了家庭主體、國家支持、社會協同、法律保障的家庭教育責任體系。
從小學學段到初中學段的學生,身體和心理都產生了急劇變化,情緒相對不穩定,容易引起親子之間的矛盾與沖突。而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大多缺乏專業的心理知識與應對策略,部分家長在行為上容易陷入簡單粗暴的境地。雙向疊加,讓矛盾沖突愈演愈烈。我們深知,良好的親子溝通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態、個性塑造、品格養成甚至未來的事業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家長的需求,家長主題沙龍著力解決家長的親子焦慮和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諸多問題,以其短、平、快的特點成為家長們的好幫手。
一、未來家校共育體系下家長主題沙龍的內涵
未來家校共育體系是指以學校為主導,家庭與社區協同,通過健全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工作機制,創新開展家校社共同育人活動,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指導,以助力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
未來家校共育體系下家長主題沙龍是指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利用家長主題沙龍,針對各年級或班級部分學生在成長中出現的個性問題,進行“私人定制”服務,點對點地進行問題研討,解決家長或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家長主題沙龍具有家長參與人數少、問題小、研討深的特點。
二、未來家校共育體系下家長主題沙龍的探索
(一)實施模型
圍繞家長主題沙龍,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初步形成了敞現問題—聚焦問題—深追問題—解決問題這四個環節的實施模型,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
1.敞現問題
敞現問題這一環節先將參與的家長分成若干小組,圍繞本次家長沙龍主題,家長把自己的問題或困惑寫出來,在小組內進行表達和討論,篩除與本次沙龍無關的或過于宏觀、短時間難以解決的問題,每組由一位家長代表發言。
2.聚焦問題
聚焦問題主要由主持人傾聽小組代表發言,收集大家的問題,并就問題進行歸類分析,明確問題的類型和方向,再次征求家長意見,鎖定本次沙龍要解決的共性問題。
3.深追問題
深追問題由主持人引導家長們思考共性問題的根源或本質,家長們思考討論后發言,進行問題深研,班級導師或年級導師也參與討論,各方觀點深入碰撞,尋求可能解決的途徑和辦法。
4.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這一環節由各方觀點碰撞后,在不斷地否定和修正中慢慢清晰問題的根源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再由專業的心理老師或家庭咨詢師給予指導。
(二)實施原則
1.共建共享原則
家長主題沙龍不是也不可能由一方來完成,需要各方共同搭建平臺,籌措各類資源,實現共建共享。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形成家校社的合力,家長主題沙龍活動才能持續和深入下去。
2.話題開放原則
保證話語權是家長主題沙龍成功的關鍵。傳統的家長主題沙龍活動是班級或年級根據自身需求設計好話題,家長被動參與,積極性不高。未來家校共育體系下家長主題沙龍活動的話題根據家長調查問卷的結果和學生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選擇,來確定沙龍活動的主題。讓每個參與者都有話可說、有話想說,還可以拓展著說、深入地說。班級導師和年級主任只是以同伴者的角色出現在沙龍中。
3.以生為本原則
以生為本即以學生的成長作為家長主題沙龍的基本原則。我們的目標是助力學生成長,避免把家長主題沙龍變成吐槽大會,切實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沙龍要聚焦學生成長中的問題,更多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方法和策略。
4.尊重保護原則
在敞現問題環節,不免出現個別孩子或家庭的隱私問題,家長主題沙龍的所有參與者要保護孩子或家庭的隱私,不在公眾場合隨意交流,涉及姓名、班級一律隱去,在交流中不打探學生或家長的隱私,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不受侵犯。
(三)實施流程
1.問卷調查,了解家長需求
家長主題沙龍要基于真實問題的解決,因此主題的選擇非常重要。為了全面了解我校不同學段學生的真實問題,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通過微信群進行發布,了解學生家長的真實需求。
經過調查問卷數據統計,不同學段的家長重點關注的問題一是“雙減”之下的學生學業與素養發展,二是親子關系即學生與家長的共同成長。我們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設計了不同年級的沙龍主題。
如,一年級:“雙減”政策下家長如何支持低年級學生學業和素養發展;四年級:中年級家長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八年級:中學生家長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
2.發布公告,征集沙龍成員
在確定好主題之后,我們開始在微信群和公眾號發布公告,征集對此次沙龍主題感興趣的成員。同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家長建立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我們邀請了社區家庭教育指導師或學校心理教師作為指導老師到場答疑解惑。
3.組建團隊,細化實施方案
確定好沙龍成員之后,我們開始組建團隊,細化方案。首先,在沙龍成員中征集主持人、記錄員,選擇有主持經驗的家長做主持人,保證活動順利推進。其次,組建沙龍委員會,召集大家商量沙龍的具體事宜和基本流程。最后,細化實施方案,從活動準備到活動流程一一細化落實(如下表)。
4.推進實施,破解共性問題
家長主題沙龍的目的是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因此,在活動實施過程中,首先要按照流程逐步推進實施,營造輕松的氛圍,消除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隔閡,讓家長暢所欲言;其次,要有觀點碰撞,不同觀點的碰撞才能激發解決問題的靈感火花,需要主持人的適時掌控;最后,要有對問題更深入的剖析和追問,更要有策略、觀點的梳理與總結。這樣才能真正破解學生的共性問題,形成集體共識,打通家庭教育的思路,提升家長解決問題的能力。
5.分享提煉,總結有效策略
在家長主題沙龍推進實施的過程中,由大家研討達成的集體共識還要進行分享提煉,形成有效策略。一要有理論指導。沒有理論指導的教育實踐缺乏學理支撐,行而不遠。沙龍委員會可以在心理老師或家庭促進會講師的指導下完成理論支撐。二要有實踐檢驗。策略是否有效,只有回到實踐中檢驗才能證明。我們通過大多數家長行動反饋,確定行之有效才能成為家庭教育指南。三要進行邏輯梳理并形成文字。對沙龍成果進行總結,逐步形成家庭教育指導性文件進行宣傳和
推廣。
三、未來家校共育體系下家長主題沙龍的思考
家長主題沙龍聚焦學生成長的熱點、難點問題,鼓勵家長與家長、家長與教師、家長與社區指導老師或心理老師交流思想、分享經驗,這種交流方式有利于實現家校社的同頻共振。未來家校共育體系下家長主題沙龍還可以呈現多樣的形式、多樣的生態和多樣的資源,真正實現家校社協同育人。
(一)家長主題沙龍形式的多樣化
未來家校共育體系下家長主題沙龍除了班級、年級的主題沙龍之外,還可以有更多的形式。從范圍上來講,還可以根據需要舉辦小組、學校、社區的家長主題沙龍。當然,組織形式上還可以更加靈活多樣,如即時性家長主題沙龍,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等不同樣態的家長主題沙龍,這樣更有利于真實問題的及時解決。
(二)家長主題沙龍生態的多元化
未來家校共育體系下家長主題沙龍要有多元化的生態。家長與校長、家長與學生、家長與社工、家長與家庭指導師或高校教授、家長與行政職能部門人員等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多元組合,形成新的沙龍生態,推動家長主題沙龍的健康發展。
(三)家長主題沙龍資源的最大化
傳統的家長主題沙龍因為受限于場地、人員和時間,往往容易陷入走過場的境地。未來家校共育體系下家長主題沙龍打破時空的界限,既可以線上線下,也可以走出校園、進入社區,加強家校社合作,形成共育合力。
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北區學校家校心育中心聚焦“6+2”八項家校心育活動,把家長主題沙龍作為一項日常工作納入常規管理,切實加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三維聯動,加大家校共建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改進家庭教育觀念,提升家校共建實效,優化教育發展生態,促進學校與教師、家庭與學生的共同成長,努力建設心育共同體,推進學校內涵式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飛,張鳴珊.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家校共育探索[J].中小學班主任,2021(23).
[2]張晨暉.班級家長沙龍:新時代家校共育模式探析[J].現代教學,2021(18).
[3]董巍.銜接互助式家庭教育沙龍實施策略探究[J].遼寧教育,2020(08).
歐陽偉? ?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北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