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恒,梁長威,梁曉云,徐紅,潘利花,黃超俊
(廣西南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科,廣西南寧 530023)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具有變異迅速,易于傳播且人群普遍易感的特點,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丁(D)四型[1-2]。每年流感都會發生不同規模的流行,在一定條件下,流感可能出現暴發或者局部流行,甚至造成世界性大流行[3],在過去的一百年內引起超過5次全球大流行,給全世界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和健康負擔[4]。流感是WHO第一個實行全球監測的傳染病[5],也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明確要求報告的丙類傳染病。近年來學者大多是對流感監測系統監測到的流感樣病例進行研究分析,對系統報告的流感病例研究較少,而通過對報告的流感病例進行研究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了解當地流感流行特征,以彌補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來源較為單一的缺點。本研究對南寧市2017—2021年5年內使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報告的流感病例進行統計分析,旨在掌握南寧市近年來流感流行規律,為制定流感的疫情防控政策提供數據支撐。
1.1 資料來源流感疫情資料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傳染病監測模塊”,2017—2021年人口資料來源于南寧市統計局。
1.2 方法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傳染病監測模塊”導出南寧市2017—2021年報告的所有流感病例信息,包括確診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并對病例的相關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和描述。
1.3 統計學方法使用Excel軟件建立南寧市流感病例的數據庫,并對數據庫資料進行整理;使用SPSS 2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符合偏態分布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間距描述;計數資料用頻數進行統計描述,發病率和構成比的比較分析及兩兩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
2.1 流行概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傳染病監測模塊”顯示,2017—2021年南寧市累計報告流感病例33 211例,平均報告發病率為78.01/10萬,報告死亡病例1例。從五年的流行情況來看,2019年報告的病例數最多,為12 060例,發病率為141.25/10萬;2017年報告的病例數最少,為1612例,發病率為19.86/10萬,2019年的報告數為2017年的7.48倍。南寧市流感發病趨勢呈波浪形,2017—2019年報告的流感病例數逐年上升,在2019年達到峰值,2020年回落至2019年的一半左右,2021年又上升至第二個峰值,不同年份報告的流感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 072.052,P<0.001)。對近五年發病率進行兩兩比較,結果顯示每年的發病率均與其他年份有差別。見表1。

表1 2017—2021年南寧市流感報告發病率和疫苗接種情況表
2.2 疫苗接種廣西免疫規劃信息管理系統顯示,五年間,南寧市累計接種流感疫苗1 006 428人次,年平均接種率為2.36%,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2017年最低,接種人數為139 556人,接種率為1.72%。2020年最高,接種人數為289 034人,接種率為3.30%。見表1。
2.3 時間分布五年間南寧市不同月份報告的流感病例數不同,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在每年的冬春季節(11月至次年1月)報告的病例數最多,11月病例數開始明顯上升,12月達到發病高峰,次年的2月后回落至低水平。這三個月報告的病例數占總病例數的73.67%。見圖1。

圖1 2017—2021年南寧市報告流感病例按月分布圖
2.4 地區分布五年間南寧市不同地區流感報告病例數差異較大,五縣十城區中報告病例數最多的前三位為西鄉塘區、興寧區和青秀區,報告病例數分別為7524例、7262例和3271例,占總報告病例數的54.38%。
2.5 年齡分布五年間南寧市報告的33 211例流感病例的年齡中位數為8(9)歲,2017—2021年年齡中位數分別為7(10)歲、6(13)歲、7(11)歲、6(17)歲和8(6)歲,2021年年齡中位數最大,為8(6)歲,2018年和2020年年齡中位數最小,為6(13)歲和6(17)歲。報告的流感病例以0~10歲組最多,共21 869例,占病例總數的65.85%;其次為11~20歲組,共6967例,占20.98%;第三位為21~30歲組,共1344例,占4.05%。報告的病例數隨著年齡的增大逐漸減少。見表2。

表2 2017—2021年南寧市報告流感病例按年齡、性別分布頻數表
2.6 性別分布五年間南寧市報告的流感病例中,男性18 589例,女性14 622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別比為1.27∶1。不同年份男女發病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3.328,P<0.001)。經兩兩比較,2019年和2020年男女構成相同,與2017年和2021年不同;2018年和其他年份分布相同。見表2。
2.7 職業分布五年間,南寧市報告的流感病例中前三位為學生、散居兒童和幼托兒童,共占總報告病例數的86.81%。其中學生病例17 210例,占總報告數的51.82%,散居兒童6111例(占18.40%),幼托兒童5509例(占16.59%)。
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據統計,全球每年有5%~15%的人會感染流感病毒,可致使20萬~30萬人死亡[6]。我國是流感高發地區之一,每次流感疫情暴發都可能導致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給我國衛生系統帶來巨大的負擔[7-8]。因此總結和掌握當地流感的流行規律能為開展流感防控工作和應對流感暴發疫情提供重要依據,有助于減少當地人民群眾的經濟負擔和健康負擔。
從南寧市2017—2021年每年報告的病例來看,南寧市流感發病趨勢呈波浪形,不同年份報告的流感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每年的發病率均與其他年份有差別,可能是因為不同年度的流感病毒流行的優勢毒株有所差異所致[9],不同的毒株在人群中的傳播能力不同,同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從國家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新冠肺炎防控的相關文件,提升了居民的個人防護意識和減少了人員流動,由于新冠肺炎和流感都是經呼吸道傳播的傳染病,因此降低了流感的流行和傳播,導致2020年流感病例報告數下降較快。雖然報告的病例數呈波浪形,但是報告的病例數總體上表現出增長的趨勢。這與吳迪報道的廣州市2017—2019年報告流感病例逐年增加的趨勢相一致[10]。筆者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隨著健康中國理念的不斷普及,人民群眾對自身健康狀況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在出現發熱、咳嗽等流感樣癥狀時,主動求醫的人數在不斷增加,因此醫院報告的流感病例數也隨之上升。二是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高鐵動車等交通工具的不斷普及,便利快捷的交通方式加大了不同地域人員的流動,造成了流感病毒的進一步擴散,導致流感的感染人數增加。三是在2019年底我國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后,南寧市嚴格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及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體溫監測和預檢分診工作,有序引導發熱病人到發熱門診就診。并出臺“禁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及沒有規范設置發熱門診的其他醫療機構收治發熱病人”和“禁止零售藥店售賣退熱藥”等措施,使醫療機構能最大限度發現發熱病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流感病人的就診率和報告率。四是南寧市近年來不斷加強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定期對各縣區流感防控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提高了各醫療機構就診人群中流感病例的網絡報告率。
經過研究發現南寧市流感病例的報告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冬春季節高發,夏秋季節處于低流行水平,這與廣東[9]、上海[11]等我國南方省份流感呈現為冬季和夏季雙峰的活動規律[12]有所不同,這可能是因為其他研究的對象是以流感監測系統監測到的流感樣病例而非系統報告的流感病例。
西鄉塘區、興寧區和青秀區三個城區報告的病例數占南寧市總報告病例數的54.38%,是因為這三個城區是南寧市的主城區,城區人口數量多,大學和大型醫院多分布在這三個城區,高鐵站、火車站、大型汽車客運站也基本在這三個城區,人員流動性大,因此報告病例數較多。
南寧市報告的流感病例中以20歲以下青少年為主,占報告病例總數的86.83%。每年報告病例年齡中位數一直處于6~8歲之間。學生、散居兒童和幼托兒童共占總報告病例數的86.81%。這與貴州省[13]、重慶市[14]、湖北省[15]、河北省[16]等地區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是因為這一年齡段的青少年以學生為主,中小學生及幼兒由于抵抗力弱、人群密集等原因,造成流感發病率顯著高于其他人群[17-19]。
近五年報告病例中男女構成比例有差異,且每年均是男性多于女性,是因為病例主要集中在20歲以下的人群,在此年齡段人群中,男性的社交及外出活動多于同年齡段的女性,人群的流動性大于女性,因此感染流感的風險更大。而鄭雅旭和顏玉炳等[20-21]研究發現流感病毒在男性和女性流感樣病例(ILI)中的表達并無差別,性別不構成影響ILI檢測陽性率的因素的結論,南寧市報告的流感病例中存在男性多于女性的情況可能與就診的ILI人群中男女比例不同造成,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求證。本研究發現2019年和2020年男女構成相同,與2017年和2021年不同;2018年和其他年份分布相同的情況可能也與就診的ILI人群構成存在一定的關系。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已知的應對流感的最簡單和有效的手段,兒童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流感的發病風險,對其他人群也可起到間接保護作用,以減輕更廣泛的社區流感負擔[22]。但是人群主動接種流感疫苗的意識不夠,我國流感疫苗整體接種率僅有2%[23],近五年南寧流感疫苗接種率僅為2.36%。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多個國家均推薦6月齡~18歲兒童為流感疫苗優先接種對象[24]。而上海、貴陽等地的研究表明2020年兒童的流感疫苗接種率在50%左右[25-26];2015—2017年珠三角地區醫務人員流感疫苗接種率僅11.84%~17.39%[27];上海市僅31.2%的基層醫護人員有流感疫苗接種史[26];如此低的疫苗接種率遠達不到對群體的保護效應,很容易出現流感的流行和發生暴發性疫情。
根據南寧市流感流行特征,在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中,一是要重點加強對學齡前兒童和學生的流感防控工作,與教育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嚴格落實晨午晚檢工作;加強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病因追蹤登記;學校加強通風和消毒;及時處置學校流感暴發性疫情。二是在流感流行期間及時對流感樣病例病原學結果進行分析,找出流感流行的優勢毒株,并提出相應的防控意見。三是加大流感疫苗接種知識宣傳,提高流感疫苗接種率,提倡在流感流行前接種流感疫苗。四是疾控部門要加強對醫療機構的指導,提高醫療機構對流感樣病例及重癥病例的敏感性,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五是加強流感防病知識的宣傳普及,增強公眾預防意識,降低流感發病率。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一是雖然在研究中發現不同年份報告的流感發病率有差異可能與流感病毒的活躍程度有關,但從系統報告的病例信息中未能獲得不同年份南寧市流感流行的優勢毒株的種類,未能做出進一步的分析。二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有部分病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特別是在流感癥狀較輕時往往不選擇前往醫療機構就醫,而是自行服藥或者依靠自身免疫力抵抗,本研究無法獲得此類病人的相關信息,可能會對研究的結果造成一定的偏差。三是由于本研究僅為系統報告的流感病例,下一步將通過與南寧市ILI監測結果進行對比,以期獲得更加準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