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玉芳
“人社部門組織企業招人,我用吃個早餐的時間就把工作找了。”近日,在廣元市利州區2023 年“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暨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服務季專場招聘會上,何君很快與廣元市利州區一家重點產業企業達成了就業意向。
隨著一年一度的“金九銀十”秋招季開啟,許多應屆生等求職群體開始找工作。為幫助廣大求職者順利就業,四川省人社部門加快“上新”更多穩就業促就業舉措,助力企業穩崗擴崗、推動創新創業帶動就業、保障重點群體就業,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與就業擴容提質、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助力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同學,你學什么專業的?想找哪方面的工作?”“同學,我們福利待遇好,提供免費住宿、崗前培訓等。”9 月25 日,2023 年四川省“智匯天府”雙一流高校秋季巡回招聘會四川大學站舉行,來自成都、綿陽、樂山等地的129 家企業參加了招聘會,提供崗位6000 余個。
招聘會現場。攝/本刊記者 張玉芳
在現場,企業代表向前來咨詢的高校畢業生耐心介紹崗位要求、福利待遇、企業文化等內容。為了吸引高校畢業生,各企業還在招聘廣告中打出了“提供住宿”“崗前培訓”“晉升渠道”等各種福利待遇。“我們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習能力。”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招聘專員李慶介紹,他們公司實習期實行保底工資制,本科生每月6000 元以上,雙學士學位每月6500 元以上,碩士研究生每月8000 元以上。
企業熱情攬才,高校畢業生也積極求職。即將畢業的研究生胥同學得知此次招聘會推出不少崗位,就和同學一起帶著簡歷來到招聘會現場。“這次招聘會提供的崗位很吸引我,我剛和兩家企業的招聘負責人談了,通過面試后,準備挑選一家中意的,簽三方協議。”胥同學說,現在有很多針對大學生的招聘活動,他要抓住機會,盡快就業。
在四川,像這樣組團招聘的形式并非個例,連日來,各地人社局結合工作實際,加強協作,如火如荼地開展了多場跨區域招聘會。如成都市雙流區人社局與眉山市東坡區人社局攜手舉行“雙流—眉山跨區域專場線上招聘會”,提供崗位千余個;成都市錦江區就業局與南充市就業局聯合舉辦“2023 年民營企業服務月區域協作前置招引‘南充·錦江’專項招聘活動”……
組團招聘會的開展也受到了求職者及招聘企業的歡迎。“對于企業而言,跨區域有利于發現人才,能更有效地找到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多家企業的招聘專員認為,跨區域招聘可以避免人才資源的浪費,有利于促進人崗匹配,讓企業和青年在求賢、求職間實現“雙向奔赴”。
“通過這種招聘會能夠了解不同地區的企業和崗位信息,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尋找更多的機會。”前不久,25 歲的小李通過跨區域招聘會順利找到了工作。她說:“在跨區域招聘會上,直接與企業代表交流,能夠降低求職成本,提升求職效率,也便于我了解、對比崗位信息。”
“第一次了解到內江生物制藥方面的公司,真是開闊了眼界。”9 月底,在2023 年內江市大學生“進園區、進企業”參觀活動中,內江師范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學生陳厚宏穿上專業的工作服走進了四川恒通動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參觀了該企業的自動化加工、檢測設備及現代化生產線,“零距離”感受企業真實的工作場景。
此次活動中,像陳厚宏這樣實地入企探崗的學生共有500 人,大家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不僅深入了解了企業的發展情況、崗位要求,也實地感受了工作環境和氛圍。同樣就讀于內江師范學院生物科學專業的汪宇浩家在遂寧市,在這次入企參觀中,他備受觸動。“通過這次到內江制藥企業參觀,讓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崗位環境和前景發展,也讓我想留在內江市就業。”
面對高校畢業生的熱情,四川恒通動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拋出了橄欖枝,公司人事招聘負責人王穎向高校畢業生詳細介紹了公司的企業文化、崗位招聘需求。“這樣的活動既給了企業一次展示的機會,也為企業后期儲備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企業攬才增加了渠道。”王穎說。
“我們希望搭建政、企、校溝通交流橋梁,加深高校畢業生對內江產業發展現狀的了解,增強對內江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尋找自身職業規劃與內江發展方向的契合路徑,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留在內江就業。”內江市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蔡薇介紹,在活動前期,內江市人才交流中心精準策劃,根據搜集的學生求職意向和企業招聘需求等信息,進行精準匹配,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職業規劃和職業發展,提高企業人才引進質量。
除了組織求職者線下探崗,四川各地人社部門還采取了通過互聯網帶求職者線上探崗的新模式。
“直播間的小伙伴,大家下午好……”近日,綿陽市人社局開展了一場直播“探”崗活動。一臺臺機器高速運轉,生產有條不紊地進行……通過直播鏡頭,求職者能夠清楚地看到主播身后的企業生產車間的具體情況。為讓求職者更加直觀地了解崗位、選擇崗位,主播還帶著企業招聘經理走進生產線一一探訪崗位,解析崗位要求、薪資待遇等情況,更有一線員工在線傳授工作經驗。
招聘會現場。攝/本刊記者 張玉芳
人力資源服務促就業“校園行”專項行動暨“智匯天府”公共招聘進校園活動。攝/本刊記者 張玉芳
參觀現場。供圖/內江市人才交流中心
永安社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舉辦的招聘活動。供圖/邛崍市人社局
“有員工宿舍嗎?”直播期間,求職者發送留言與企業招聘經理積極互動。針對求職者提出的問題,招聘經理逐一解答。據統計,一個小時的直播活動,吸引了3 萬余名求職者關注,直播間收到簡歷11 份。求職者紛紛評論:“不出戶也能找到心儀崗位。”
“直播模式一開啟就收獲了求職者和企業的一致好評。”據綿陽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直播“探”崗活動是以直播形式探訪企業熱招崗位,讓求職者“云上”沉浸式體驗,為求職者與企業搭建了溝通橋梁,促進求職者實現“云”就業,幫助綿陽市重點人群實現更高質量充分就業。
當前,“線上+線下”的這種“雙線”入企探崗位方式已成為四川省各地促進就業的新舉措,不僅提高了求職者的精準度和滿意度,還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招聘服務。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招聘方式的壁壘,將企業和求職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求職者感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就業服務。
“今天聽了這個講座,讓我對‘職業生涯規劃’這個詞有了新的認識,就業也有了方向。”近日,內江市人社系統組織了“點亮生涯·走進校園”活動,職業規劃導師走進內江市科技開發學校,通過“專題講座”與“一對一咨詢”,助力學生明晰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就業方向,進一步發現自身優勢、挖掘潛在能力,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我們現場與職業指導老師進行了面對面溝通交流,老師解答了我對職業規劃方面的許多疑惑,也讓我的人生目標變得更加清晰。”聽完職業講座,學生劉曉梅說。
面對就業,內江師范學院英語專業學生黃梅同樣感到迷茫。在“點亮生涯·走進校園”活動中,通過與職業指導老師面對面溝通交流,黃梅不僅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有了更加明晰的方向,還學到了簡歷制作、面試技巧、如何參加社會就業實踐等就業實戰技巧。
為了進一步健全高校畢業生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體系,內江市人社局將就業服務端口前移,把職業指導工作室開進校園,目前已在內江師范學院、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等成立就業創業指導名師工作室,開設學生生涯規劃、就業教育指導和簡歷制作課程,培養學生就業主體意識,進一步引導青年群體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深化行業認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業觀、擇業觀,以更加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規劃未來的人生道路,從而為開啟適合自身條件、符合社會需求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基礎。截至目前,內江市已開展“點亮生涯·走進校園”職業指導和“智匯天府”就業指導講座8 場,共2000 余人次參與。組織市內高校開展就業指導“進支部、進宿舍、進家庭、進云端、進課堂、進企業”活動萬余次。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畢業生就業是重中之重。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四川省各地人社部門也積極開展了形式豐富的就業指導活動。在成都市,成都市武侯區人社局與成都大學聯合舉辦了“2023 年金秋招聘月暨百日萬企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組織服務專員仔細“診斷”學生制作的簡歷,耐心詢問學生的就業方向,并通過了解學生的性格及興趣愛好為他們提供就業參考;在涼山州西昌市,舉辦了人力資源服務促就業“校園行”專項行動暨“智匯天府”公共招聘進校園活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通過為學生辦一次講座、結一批對子、做一次指導、改一次文案、投一次簡歷、安排一次面試的“六個一”服務,努力促進畢業生“穩就業”……這些就業指導服務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就業指導,幫助高校畢業生更好地了解職場,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又多了一個求職平臺和渠道,出門幾分鐘就能體驗到就業服務,更方便快捷了!”“給我們海納人才提供了更多機會,我們會開發更多市場化社會化崗位,積極吸納就業。”9 月中旬,在成都邛崍市永安社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啟動儀式暨首場招聘活動現場,企業云集,人頭攢動,氣氛熱烈,不少求職者與企業簽訂了意向性就業協議。求職者和企業招聘代表紛紛表示,永安社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的啟動,既拓寬了企業招才引智渠道,又推動求職者實現就近就地就業。
據了解,受求職者、招聘者認可的永安社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是邛崍市著力打造的特色就業載體,通過“城區+產業功能區+社區”的“多引擎”模式,構建公共人力資源服務“多引擎”格局,為當地群眾打造“15 分鐘就業服務圈”。
“永安社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的建設與啟用,是壯大穩就業發展基礎的有效行動,標志著邛崍人力資源服務又邁出重要一步。”邛崍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聚焦高質量、特色化人力資源服務,旨在解決園區實體產業、重點企業等招才引智、用才留才問題,為廣大勞動者開辟求職就業的全新途徑。永安社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將于每周五定期組織開展現場招聘活動,為廣大求職者供給優質崗位資源,助力廣大求職者在“家門口”就業。
邛崍市以永安社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為著力點,打造起“15 分鐘就業服務圈”,雅安市蘆山縣則聚焦產業發展,全力構建“一周回一次家”的優質就業服務半徑,促進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
“當時一來,就看中這家企業,待遇好、環境好,立刻簽約。”在蘆山湘鄰紡織有限公司工作的寶興縣農民工舒顯萍就是蘆山縣人社局打造“一周回一次家就業服務半徑”的受益人之一。如今,她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離家近,待遇也好,扣完社保后,還能拿3000 多元。”
成都市武侯區人社局與成都大學聯合舉辦“2023 年金秋招聘月暨百日萬企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供圖/成都市武侯區就業局
“探索人力資源區域協作新模式,是蘆山縣人社局打造‘一周回一次家就業服務半徑’的有益探索。”蘆山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做好助力群眾就近就地就業,蘆山縣下足繡花功夫,實行了農民工實名制動態管理,全面掌握蘆山籍農民工情況;搭建了蘆山縣、雨城區、天全縣、寶興縣、滎經縣“四縣一區”人社系統戰略合作平臺,向農民工精準推送重點產業崗位;執行了“縣級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服務機制,覆蓋實施“敲門行動”“送崗下鄉”,把崗位信息、招聘會送到群眾“家門口”;為缺工企業和各類求職者搭建面對面溝通平臺,提供高效便捷的人力資源供求服務。
整合各類就業資源、加強崗位信息化管理、落實就業政策支持……在打造“就業服務圈”中,人社部門立足職能職責,加強就業服務工作,積極推動就業服務向基層下沉,為勞動者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就業服務的同時,也為當地企業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支撐,在金秋,將人社溫暖送到企業,送抵求職者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