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參
高職院校輔導員不僅肩負著促進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重要責任,還應該承擔起對畢業生就業服務、指導和管理的重要職責和任務。輔導員在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指導和管理過程中,要注重增強大學生的就業意識和就業能力,進行專業的職業規劃和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培訓,包括職業發展課程,參與就業創業指導講座,幫助應屆畢業生對大型企業的崗位要求信息、就業信息等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為大學生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高職院校輔導員要積極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幫助大學生理性分析職業規劃和創業方向,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學習和生活方面的管理。同時,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直接管理者和教育者,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引領作用。輔導員的工作職責之一是為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的服務指導。
高職院校輔導員要做好社會保障服務指導,強化畢業生人力資源管理意識,就要掌握當前大學生畢業后社會保障扶持政策,指導大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提供專業的社會保障制度服務,促進他們不斷優化專業實踐優勢,完善他們的職業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要積極引導畢業生認清自身情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避開就業誤區,培養畢業生良好的就業觀念。
高職院校輔導員應及時關注各官方網站信息,對社會服務保障制度和人力資源管理政策進行細致了解,并及時為畢業生推送與之相關的信息和政策。做到不落一人,將社會保障服務制度和針對性的條例進行篩選,將最新社會保障服務政策進行點對點推送,幫助畢業生把握住寶貴的機會。高職院校輔導員要幫助畢業生提前對接相關部門,開通失業畢業生求職登記小程序,通過線上、線下求助渠道,讓失業畢業生在戶籍、求職地辦理失業或求職登記。高職院校輔導員有責任和義務幫助畢業生完善實名信息登記,通過“一人一檔案”“一生一策”分類精準幫扶,建立精準就業匹配平臺。重點關注困難畢業生,優先提供就業援助,如職業指導、工作推薦信息和培訓機會。以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信息為基礎,調度推動完成離校未就業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指標,特別是實施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工作,推進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工作。幫助他們分析當前社會經濟環境,關注行業動態,掌握前沿信息,了解國家每年的就業政策,了解市場的實際需求等。例如,人社部印發通知,部署啟動2023 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以2023 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在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登記的失業青年為服務對象,強化政策落實、社會服務保障、畢業生勞動權益維護等。對當地政府發布的招聘渠道、求職體系和服務清單都要了然于心,為畢業生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因此,輔導員只有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才能為學生的職業規劃和身心成長起到引導和積極教育的作用。與此同時,通過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糾正其就業心態,樹立良好的職業價值觀,在校期間能夠積極學習專業技能,提高綜合素質,做到職業能力和職業核心競爭力“兩手抓”。
輔導員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通過強化他們的個人職業素養來提升畢業生的綜合競爭力。與普通本科院校的畢業生相比,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也具有一些優勢,例如,高職院校學生的思維比較靈活,而且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愿意接受基層的工作崗位,并通過自己的努力穩步提升。此外,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夠接受跨專業的工作崗位,學習能力強,適應性也較強,能夠很快地適應和學習與本專業不同的工作技能。
高職院校學生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以較好的適應能力和勇于挑戰的精神,開辟就業創業的新道路。只要學生有勇氣和信心,化壓力為動力,發揮自己的優勢,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和社會實踐能力,增強其就業競爭力。輔導員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積極配合高校進行企校聯合活動,推動高職院校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為他們尋求更多的鍛煉機會,促使他們能夠更早地接觸社會,接觸不同的工作崗位,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的同時,能夠學到不同工作崗位的工作技能。總之,輔導員的工作內容不僅僅是對學生的學習方面的監督和管理,而是要覆蓋到學生從入校到畢業的方方面面。職業教育本身就是一項長期的、持續性較強的,具有系統性的工作。輔導員應該尋求一種更高效的管理模式,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順利、及時地找到心儀的工作崗位。
高職院校輔導員應積極利用社會保障服務制度和人力資源管理條例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評價,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和認識自己,從而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使學生逐漸了解自己的優勢以及可能擅長的專業領域的特點,并結合自身優勢發展自己的專業興趣。專業的職業能力測評結果,作為畢業生職業規劃的輔助分析數據,根據評價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培訓和人力資源管理。學生專業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從入學到畢業,有必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職業方向和不同類別,建立一套全面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體系,加強就業創業技能培訓。例如,進行職業評估和職業生涯發展設計,使學生實現角色轉換,找到自己的職業興趣;高校輔導員應積極促進學生參與到校企合作、定向培養的機會中,為學生的職業體驗和實習經驗提供廣闊的平臺,增強學生實際工作崗位的實踐技能和工作經驗,不斷通過實踐完善工作能力、提升自我職業邏輯思維;高職院校輔導員應給予學生必要的求職指導、繼續教育指導、創業指導,引導學生能夠順勢而行,積極轉變角色和擇業方向,適應現實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實現優質就業的愿景。
高職院校服務人員應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知識結構,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指導能力水平。可是,目前部分高職院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不明確。大多數的輔導員比較年輕,沒有足夠充足的社會工作經驗,還有一部分是畢業后就直接從事輔導員工作,缺乏競聘經驗。作為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要具備不斷加強學習的基本能力,拓展自身的知識結構,增強人力資源管理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管理能力。輔導員也要了解當前經濟發展和相關社會服務政策,為高職院校學生指明就業道路,積極為學生爭取就業創業政策保障,積極引導畢業生自主創業。加強就業促進和指導,發掘一批典型的就業創業青年,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從事多渠道就業創業。例如,鼓勵高職院校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性組織進行鍛煉,積累個人的社會生活經驗,體驗各種職業和各種崗位,為他們畢業后的發展道路提供指路明燈。當代社會,科技高速發展,大學生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高職院校學生需要具備自主創新能力、豐富的理論基礎和敢于創新的勇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
輔導員要充分發揮出高職院校畢業生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和社會保障服務咨詢工作的積極作用,要密切關注網絡就業平臺,開拓新的就業資源。此外,還可以通過直播、云招聘、在線問答等方式開展各種促進就業的活動。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和學校的關懷,還可以讓他們接觸企業,積極主動求職。同時,輔導員還要關注各地線下招聘會和校園招聘活動,優先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落實就業優惠政策,推進校園公共就業服務開展,提供服務保障和平臺支持,引導供需雙方充分對接,幫助高校畢業生盡快實現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