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冬
(桐鄉市衛生學校,浙江 桐鄉 314500)
2022 年5 月6 日浙江省教育廳印發了《關于開展區域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工作的通知》,正式開啟了新一輪的中高職一體化課改的“浙江實踐”。2020 年浙江省公布的150 所“雙高”建設學校中,T 學校位列其中,正好符合參與院校為國家或省“雙高”學校(含“雙高”專業建設單位)的要求。T 校中職食品檢驗專業與高職院校相關專業開展有效合作已有10 余年,培養出的人才廣泛就業于浙江省的各類第三方檢測機構與食品企業,T 校食品檢驗專業采用中高職一體化的貫通式人才培養模式,并將影響力擴大至整個浙江省的食品檢驗專業,具有厚實的育人基礎。訂單班或冠名班的學生提前進入企業實習,優先享有錄用權,待遇優勢較其他方式培養的學生更明顯。
T 校在過去十幾年里,食品檢驗專業從每個年級1 個班擴至3 個平行班,學制從中專轉變為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在不斷改進,合作的高職院校也由1 所擴至3 所,合作企業達到20 余家,但隨著高職院校與企業的深度參與,人才培養中的問題也日益凸顯,主要表現為以下3 個方面。
食品檢驗專業的中職課程體系與高職課程體系一脈相承,課程設置趨同,內容重復,對于學生的職業能力卻是不同程度的遞進要求,中職要求學生取得中級工證書,高職要求學生取得高級工證書。如中職學校食品檢驗專業設置了食品化學、食品理化檢驗技術、食品工藝學、食品營養與衛生等核心課程,高職學校的對口專業同樣設置了食品化學、食品理化檢驗、食品工藝學與食品營養學等核心課程,不僅名稱上類似,而且內容上雷同,但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卻由中級變為高級,職業能力培養出現了斷層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中職食品檢驗專業學生在第三年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企業對于學生的技能標準達到正式工的要求,而現實情況卻是一方面校內的實訓考核標準偏重于考證與升學考理論要求,教師基本是來自學校內的專職教師,企業崗位經驗不足,對于行業與企業的新標準、新工藝與新方法接觸有限,不能及時將最新知識融入食品教學中,造成校企脫節,校內考核重心的偏向導致學生技能達不到企業標準。另一方面企業師傅的教學經驗不足,教學能力有限,無法將企業最新崗位標準與檢驗方法通過教學有效傳授給學生,企業也不愿投入財力、物力培訓頂崗實習的學生,造成師傅帶徒弟只是走走形式,徒弟不能在師傅這里學到真正的本領,因此學生在頂崗實習時只能從事簡單的基礎檢驗工作,技能強化不明顯。
在食品檢驗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才培養工作強調協調性,圍繞區域化的人才培養需求,充分發揮政、企、校多方協同作用,形成食品檢驗人才培養的合力,而中職學??梢詾楦呗氃盒J称啡瞬排囵B打下基礎,是人才培養多方協同形成合力的關鍵。T 校的中高職一體化食品專業開設較早,招生模式較成熟,人才培養體系較完善,但是對外交流機會有限,尤其是政校企三方協同合作有限,因此成果輻射影響力不大,影響人才培養模式的進一步更新優化。
鑒于以上問題與現狀,T 校食品檢驗專業創新了“三協同三融通”的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開啟了T 校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新征程,不僅助力了浙江省新一輪課改與學?!半p高”建設工作的推進,也為其他中職學校的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提供了參考依據?!叭齾f同三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由3 個方面構成:中高協同,標準融通;校企協同,崗技融通;專業協同,成果融通,具體見圖1。

圖1 中高職一體化食品檢驗專業“三協同三融通”的人才培養實踐體系Figure 1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actice system of "three collaborations and three integration" in the food inspection major of Integra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1.1 構建長效化、動態化的雙機制保障體系 通過面對面訪談與調查問卷發現,中職學校的教師與高職院校教師之間缺少有效互動與交流,中高職貫通職教委員會的成立,有利于實現雙方教師的面對面溝通,共同完成中高職一體化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具體做法為:(1)形成長效化溝通機制。充分利用線上交流平臺,通過釘釘、微信、騰訊會議等打通中高職之間的溝通渠道,線下利用中高職貫通委員會在每學期末舉辦教學論壇等交流會,促進中高職教師的面對面溝通,并在此基礎上邀請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內的食品企業和合作單位引入行業新標準、新工藝與新方法,形成長效化溝通機制。長效化溝通機制有利于中高職攜手統籌開發緊貼食品檢驗人才核心能力培養的課程,保障中高職的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教材和課程內容不重復,同時加入能力遞進培養的內容,以保證形成適合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標準和課程標準。(2)形成動態化管理機制。在教育行政部門監督下,成立中高職銜接管理機構,主要由學校領導、食品企業帶頭人、食品行業專家、職教專家、藥品食品檢驗專業教師代表等組成,制定銜接管理方案,明確中職學校與高職院校的精細化管理任務,形成“中職打基礎,高職提質量”的管理模式,并對其實施情況進行全程督導。同時,設置了動態化的管理措施和運行機制,對人才培養過程的管理形成“調研—計劃—實施—檢查—反饋—修正—再調研” 的動態化管理,根據上一階段任務完成情況,及時采取調整與改進措施,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2.1.2 設計有層次、分段提升的職業能力培養體系 設計以認知與實踐能力為橫向發展,“1+X” 證書升級為縱向遞進的職業能力培養體系,明確食品檢驗人才面向的崗位為食品檢驗、藥品檢驗與農產品品質控制崗位。對于中級工(中職階段),重點培養學生基礎的認知與實踐能力,包括計劃制定、創新思維、獨立思考、信息技術、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能力,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實現從初級職稱到中級職稱的發展。對應高級工(高職),在中職階段認知與實踐能力達標的基礎上,繼續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實現從中級職稱到高級職稱的發展。通過對中高職一體化食品檢驗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調查發現,學生的職業能力從中職的以了解與熟悉為主到高職的以掌握為主,體現了職業能力的分段遞進培養要求,具體見表1。

表1 食品檢驗專業職業能力遞進培養要求 單位:%Table 1 Requirements for progressiv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food inspection Unit:%
由此確定能力的分段遞進目標為:中職以培養高素質食品藥品檢驗勞動者為主,培養基礎性、達標性、單一性的職業中級能力;高職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為主,培養專業化、綜合化和復合化的職業高級能力。中高職一體化食品檢驗專業職業能力遞進培養目標具體如圖2 所示。在“效益最大化”理論指導下,對接“1+X”型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中高職貫通委員會制定適合本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將行業最新的職業標準、企業標準、崗位標準等引入教學,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及課程標準,統一中高職食品檢驗人才培養標準,實施適用于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效銜接中高職食品檢驗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能力培養與評價標準。
通過搭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柔性聘請20 余名企業及高校專家,設置了“中—企—高—企—崗”的五段遞進課程體系以及能力培養體系。在“具身認知”與“知行合一”理念指導下,校企雙元交替育人的產教融合環境中,重構食品檢驗專業的課程內容,依據真實的食品企業檢驗崗位內容,形成項目化教學。
2.2.1 應用真實企業任務,開展項目化教學 中高職一體化食品檢驗專業實施了項目化教學,中職課程對接高職課程標準,重構教材內容,開發了模塊化重構的特色活頁式教材。以綜合型高技能食品檢驗人才的培養為目標,開展項目化教學。食品檢驗核心課程依托虛擬仿真平臺和學生成長平臺,搭建多種智慧教學支架資源,在行業專家與企業導師共同成立的教學指導委員會的精確指導下,將“1+X”考證要求與內容融入課堂教學中,實現課證融通;依托技能競賽形式鞏固考證關鍵點,通過“金牌檢驗工”與“奮進實驗員”等的評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質保量地完成崗位任務。圍繞“1+X”考證要求,以真實企業任務為核心,實現學習內容與崗位職責的對接、實訓基地與生產場地的對接、學習過程與工作流程的對接,開發特色教材,融入行業新標準、新工藝、新方法,形成具有本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以綜合型高技能人才培育為目標,每一門專業課程都實施項目化教學,教學中應用PDCA 螺旋遞進教學模式。將教與學有機結合[1],PDCA 螺旋遞進教學模式沿著任務 “計劃—執行—檢查—改進”的路線,使教學全員圍繞任務高質高效運行。
2.2.2 設置五段遞進式課程,深化校企合作 通過中職到企業、企業到高職再到企業最終到崗位的 “中—企—高—企—崗”五段遞進、校企雙境交替育人模式,中職、高職、企業共同培養中高職一體化食品檢驗人才。依據人才培養目標,緊緊圍繞“精通食品性質與檢驗原理” 的知識目標、“精準檢驗流程與檢驗方法”的技能目標、“精護食品安全與技能回饋”的素養目標設置食品檢驗專業課程標準,設計以認知與實踐能力為橫向發展,“1+X”職業資格證書升級與職業能力提升為縱向遞進的“中—企—高—企—崗”五段遞進課程與能力培養體系,見圖3。

圖3 中高職一體化食品檢驗專業“中—企—高—企—崗”五段遞進課程與能力培養體系Figure 3 The five stage progressive course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syste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enterprise-high vocational collegeenterprise-post" for the food inspection major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食品理化檢驗技術是中職階段的核心課程,在教學中融入食品檢驗工中級證書考證內容,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食品檢驗人才面向的崗位為食品檢驗、糧油農產品檢驗與農產品品質控制等崗位,課程三維目標設定為“精通性質、精準檢驗、精護食安”的“職業三精”目標,考核標準融合中職到高職的學生升學率與中職階段與高職階段的“1+X”職業資格證書考證通過率。每個項目評選出“金牌檢驗工”,學期末評選出“奮進實驗員”,以此激勵學生提升技能,為高職階段取得食品檢驗工高級證書打下基礎,同時圍繞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真實檢驗,實現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緊密聯通,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緊密連接。通過“校企雙元交替育人”的培養模式,真正提升中職學生的崗位技能,為高職培養“1+X”型高技能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高職、校企基于人才培養理念共識,進行廣泛深入的校企合作,三方協同制定育人新樣態分享溝通機制,促進學術研究與教育教學成果反哺人才培養,保障中高職一體化食品檢驗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化。
2.3.1 專業協同,形成雙考評價體系 質量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考核評價對人才培養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在PDCA 螺旋遞進的教學模式下,中職學校聯合高職院校攜手食品企業針對食品檢驗專業設計全程質控、雙考結合的考核評價體系,以食品理化檢驗技術為例,見表2。中高職教師、企事業導師、行業專家等多方協同設計出食品專業核心課程的評價指標,將“1+X”考證內容包括農產品食品檢驗工(中級、高級)、農產品檢驗工(三級、四級)、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內審員(三級)等融入了項目化教學評價體系中,利用課前的“診斷性評價”、課中的“過程性評價”與課后的“總結性評價”“增值性評價”,形成全程質控的評價體系,結合升學考通過率與考證通過率形成雙考評價體系,創新中高職一體化人才的評價體系。
食品檢驗專業依托中職、高職學校聯合當地企事業單位等包括第三方食品檢測機構、大型菊花生產企業、粽子企業、榨菜廠,進行廣泛深入的校企合作,由中職學校攜手高職院校牽頭成立“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形成區域規劃,合作開展教師與學生培養、標準制定、技能鑒定、專業建設、基地建設、課程開發、項目研發等活動。同片區的中職學校食品檢驗專業與對口高職院校相關專業合作,與大型綜合食品企業、當地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第三方食品檢測機構等20 余家單位聯合,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實現資源共享。
2.3.2 成效顯著,提升升學率與考證通過率 在質控化的人才培養過程中,T 校中高職一體化食品檢驗專業的學生考證通過率與升學率得到有效提升。項目化教學關注到學生的增值性評價,實驗總評的評價機制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組員間的評價和教師評價,在實驗教學結束后,教師利用PTA(基本要素分析)量表合理的系數分配實驗積分和平時成績的權重后,得到學生最終的實驗成績。一學期結束時匯總每個學生的實驗成績,并做成圖表,進行一次年終“表彰大會”,其中本學期PTA 量表分數進步最大的3 名學生被評為“奮進實驗員”,鼓勵學生以同樣的動力學習其他專業課程,獲得延伸鍛煉。例如1909 班的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共分為6 個項目,每個項目都由若干個任務組成,學期結束時,通過對6 個項目的PTA 量表分數進行統計,統計出1909 班的3 名“奮進實驗員”,其增值性評價如圖4 所示,顯示了學生在雙考評價體系下,專業技能不斷提升,達成了崗位技能六強的目標。

圖4 “奮進實驗員”的增值性評價結果Figure 4 Value added evaluation results of "endeavour experimenter"
此外,質控化的評價體系中本專業學生的升學考通過率與“1+X”職業能力資格證書考證通過率是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2018 年至2022 年5 年間T 校食品檢驗專業學生的升學考通過率與“1+X”考證通過率進行統計,發現5 年間T 校食品檢驗專業的升學考通過率提升了15 個百分點,“1+X” 考證通過率從2018 年的不足60%升至2022 年的100%(見圖5),成效顯著。中職階段培養的“1+X”型技能型人才增多,為高職階段取得高級職業能力證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顯示出“三協同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應用于中高職一體化食品檢驗專業的優勢明顯。

圖5 中高職一體化食品檢驗專業近5 年的升學考通過率與“1+X”考證通過率統計結果Figure 5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passing rate of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the passing rate of the "1+X" certificate for the food inspection major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ast five years
2.3.3 成果融通,擴大人才培養輻射影響 中職、高職學校依托產學研一體化平臺,與企業行業專家組成學術委員會,定期開展產學研交流活動,建立“有共識,有共建,有共享”的交流機制。學術委員會組織同一片區的中職食品檢驗專業統一規劃食品檢驗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標準,形成區域化的人才培養方案,有效推動區域聯動與合作。T 校通過與高職院校食品專業的合作,開展人才培養理念、路徑與策略的廣泛學習和借鑒,幫助合作院校食品專業構建特色專業課程體系和師資培訓體系,革新教學方法,較快地提升教學質量和社會聲譽,取得顯著的效果。T 學校食品檢驗專業教師2021 年與2022 年連續兩年獲得省級中職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同時獲得2022 年全國中職院校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并與高職院校食品教師聯合培養學生,15 名學生在高職階段參加省級創新創業大賽,并取得省級三等獎。
在T 校的中高職一體化食品專業人才培養中創新地應用“三協同三融通”的實踐體系,加強了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的交流,加深了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有效實現了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助力了浙江省新一輪課改與學校“雙高”建設的推進,并為其他學校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