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盛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區域性軍民融合蓬勃發展。2012 年,教育部和原總參謀部聯合下發《關于做好定向培養直招士官試點工作的通知》,截至到2019 年,在全國18 個省市自治區,共49 所國家核定的地方高校為部隊培養定向士官人才[1]。
對于士官生培養機制與政策、培養理念、培養標準、培養質量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地方院校大多還處在逐步的探索與完善中。例如,姚瑞就定向士官人才培養模式包括培養工匠型士官人才、提高士官生軍政素養、打造準校園軍營等進行了有益的探索[1];吳峰對士官生培養機制建設、目標定位、體系構建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研究[2]。
為了能夠更好地為部隊培養合格的技能人才,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與方法進行研究,探索出一種“符合部隊士官人才培養需求”的教學模式。BOPPPS 作為一種成熟的教學模型,其通過構建模塊化的教學閉環反饋鏈,促進了規范化教學,獲得廣泛應用。在地方高校對士官生的培養過程中,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課程為例,將BOPPPS 模型應用于教學設計與實施,以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探索出一條適合地方院校定向士官生培養的教學模式。
士官生的培養由于自帶士官屬性,同普通生培養目標有所區別,其培養特點如下。
1.培養年限特點
士官一般采用的是“2.5+0.5”的培養模式,在學校學習理論文化知識兩年半,部隊崗位實習半年[2]。在校兩年半的時間里,士官生需要完成基礎的文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學習,之后會經歷半年的部隊崗位實習。
2.教育屬性特點
士官教育屬于任職教育,不同于普通生的學歷教育,更注重個性化定制和精準化培養。在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服務強軍目標的指引下,定向培養士官院校按照“士官優先”原則組織教育教學。
3.職業要求特點
士官職業要求政治思想過硬、軍事素質良好、專業技能扎實,且具備堅定的從軍職業發展目標。政治思想教育是士官生培養的核心,軍事素質是基礎,專業技能是重點。
4.專業設置特點
士官生所學專業依據部隊軍技改革需求開設,進入部隊后根據所學專業從事相應工作。定向培養士官院校會依據部隊實際專業技能需求來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使得定向培養的士官生真正做到“訂單式”培養,滿足部隊對士官人才隊伍建設的需求。
5.課程設置特點
士官培養課程設置按照“軍政訓練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五大模塊構建士官培養課程體系,部隊軍技標準對接課程教學標準。
基于士官生培養的特點,專業課教師需要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上進行探索與創新以便符合士官生培養特點。
BOPPPS 模型由加拿大教師技能培訓工作坊創建并采用的一種教學設計模式,是北美國家諸多名校比較推崇的一種教學過程模型,我國以國防科技大學為代表的大學也引進了BOPPPS 教學模式[3]。該教學模式以學生深入參與式學習活動為著力點,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進行了改革,受到廣泛關注。BOPPPS 教學設計六要素[4]。
1.引入(Bridge-in)階段,教師通過鮮明的實例或者有趣的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思考,使其專注于即將學習的內容;
2.目標(Objective)階段,教師傳達給學生清晰的學習目標,且目標可觀察、可衡量。
3.前測(Pre-assessment)階段,教師通過小測試或者其他方式,了解學生的興趣與能力,獲悉需要復習的先備知識,同時調整內容深度與進度。
4.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階段,教師通過小組討論,情景模擬、角色扮演、項目分析、實際操作等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深度參與知識構建。
5.后測(Post assessment)階段,教師通過選擇題、簡答題等課堂測試手段,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是否達成教學目標。
6.總結(Summary)階段,教師總結課堂內容,幫助學生整合學習,和學生對學習結果進行反思,找出不足和差距,預告下次內容。
對BOPPPS 模型在士官培養過程中的實際效果進行評估與改進,摸索出一套“符合部隊士官人才需求”的教學模式,更好地為部隊培養士官人才。
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課程是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的核心課程之一,教師將士官生培養特點與BOPPPS 教學模式的要求有機結合,對該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進行改進,探索出一條更好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課程授課方法。
結合士官生培養特點,在課程引入階段充分融入思政內容,對士官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在思政內容上選取我軍在網絡與信息化建設領域取得的成績,增強士官生的科技自信與文化自信,同時也激發士官生對計算機網絡知識的學習熱情。

教師需要將課堂教學目標清晰準確地傳達給學生,根據課程相關章節的授課目標,同部隊的崗位技能要求相結合,明確告知士官生在本堂課上所需掌握知識要點、重點、難點。如目前部隊常用某國產網絡設備的作用與性能,對應本課程對應章節的某些知識點,并且進一步將知識點具體化、可觀察、可衡量。通過明確課堂授課目標,使學生能夠迅速抓住學習目標與重點,同時明確學生能夠學到什么,學到什么程度能夠達到滿足未來崗位的技術能力要求。
通過課堂溝通,了解學生對于網絡知識的興趣點,通過提問等方式進行課堂現場測試,了解學生對前期知識的掌握情況。結合相應章節中涉及到的部隊網絡應用知識點,對前期所學知識進行復習,并實時調整課程進度、難度,為后續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參與式學習方式作為本課堂授課的核心過程,圍繞參與式教學來進行課堂教學過程的展開。在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的前提下,了解學生前期掌握知識程度基礎上,將授課內容和知識點分解為相應的任務,同時將學生進行分組,將相應的任務分配給各小組。小組內部以及不同小組之間圍繞知識點進行討論、實操、演示等方式,最終解決問題或完成相應的任務。教師則督促每個學生盡量參與到知識點的討論,或者完成相應操作過程的演練,同時在整個過程中進行一定的引導、示范,最終使學生能夠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經過參與式學習過程,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學習成效、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通過觀察各小組討論過程與實操過程,查看學生相應任務的完成情況,判斷學生是否能夠通過本次學習與實操過程,總結出本次課堂所學知識要點、重點,并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問題進行分析并解決,最終鞏固學習成果。
在課程結束階段,教師將本次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歸納,幫助學生整合知識點,點評課堂上各小組的優點與不足。引導學生總結課堂收獲并分享學習心得,同時反思不足,預告下次課程內容并要求學生提前預習。
BOPPPS 教學模式在本課程的教學探索與應用中,在以下方面取得收獲。
士官生是為我國的國防事業服務,政治合格是首要要求,同時要求軍事素質良好、專業技能過硬。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將士官生培養要素融入BOPPPS 教學設計模式中,發揮BOPPPS 先進教學模式優點,為部隊培養出政治合格、技術過硬、軍事素質優良的專業技能人才。
目前地方院校使用的教材,不能夠完全匹配士官生人才培養需求,需要專業課教師在日常備課過程中,根據部隊專業技能要求,適當增減相關知識點,對教材內容進行二次開發。最后利用教研室團隊的力量,對課程內容進行梳理與篩選,同時開發相應的線上教學資源。
在士官生培養過程中,對涉及到的理工科課程引入BOPPPS 教學設計模式,進行教學實踐與探索,總結出適用于本課程的課堂教學方法,豐富教師教學手段,提高授課質量。
本文根據定向士官生的培養特點,將BOPPPS 教學模式應用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專業課程教學,對士官生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與研究。在應用BOPPPS 教學設計模式過程中,明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踐行定向士官培養院校“理實一體”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提升教學效果;在定向士官生培養過程中,增加部隊定制化專業技能知識,增加部隊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軍士,為國防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