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 穆懷強 孫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關鍵是要作出制度性安排,依靠嚴密的責任體系、嚴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體制機制、有力的基礎保障和完善的系統治理,解決好安全生產領域的突出問題,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自2020年5月以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中心)聚焦運營管理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借鑒一流企業管理實踐經驗,結合自身管理現狀和提升需求,不斷進行安全管理機制體系創新,針對安全、環境、質量等專業管理領域,系統性開展了“三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大力推進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
“三化融合”基本內涵
“三化融合”管理體系,是由中汽中心結合自身管理現狀和管理提升需求所提出并實施的,以一體化為管理內容,以信息化為管理形式,追求精益化的管理結果,在“內容、形式、結果”三個層面實現相互融合的管理體系。
“三化融合”管理體系中的“三化”指“一體化、信息化、精益化”。“一體化”是指管理體系的內容層面,構建以安全管理體系為核心的“大安全”管理體系,橫向包括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及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等多項標準,縱向涵蓋集團總部和所有二級公司;“信息化”是指管理體系的形式層面,充分應用信息化系統實現管理體系運行的可視化實時監控、數據化報表分析、透明化信息處理;“精益化”是指管理體系的結果層面,管理體系建成后將力爭達到“充分、適宜、有效、效率、簡約、領先”的運行效果。
管理體系一體化
1.橫向搭建“一體化”開放框架,建立“大安全”體系
從多管理領域的橫向維度,“三化融合”管理體系中的“一體化”強調通過導入“大安全”“大環境”“大質量”理念,建立起一個開放式的管理框架,涉及多個管理標準并具備可拓展性。“大安全”旨在“將各類不確定性風險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包括: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 33000)、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O/ SAE 21434(道路車輛—汽車網絡安全工程)、ISO27040(數據存儲安全管理體系)、ISO26262(道路車輛功能安全)、ISO28000(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等;“大環境”旨在“實現可持續發展”,包括: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等;“大質量”旨在“滿足并超越顧客期望”,包括: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標準,IATF 16949(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ISO/IEC 17025(實驗室能力)等。
2.縱向理清“一體化”上下接口
從“集團—二級公司”兩級治理的縱向維度,“一體化”要求集團下屬各二級公司應在集團整體管理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識別、承接、細化、落實集團的相關管理要求,明確相關管理接口,結合二級公司各自的實際情況確定各領域管理方針和目標,在不同職能和不同層次上定義和管理相關過程,編制形成管理體系的各層級文件并有效執行。
結合科技型企業管理特點,按照優質、高效、環保、低耗和均衡的安全管理要求,構建了“大安全”管理體系。集團層面新制訂安全管理體系相關文件35項,涉及現場管理的15家二級單位累計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體系文件400余項,其中主要業務板塊通過有效落實安全管理體系,近三年年均累計排查風險隱患600余項,識別更新安全風險1000余項,組織各類HSE培訓3400余人次,各類安全險情、事故數量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管理體系信息化
1.“信息化”融入管理體系
“三化融合”管理體系中的“信息化”,是更為基礎和寬泛的概念,從整體上涵蓋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內容。在構建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相關管理體系的過程固化到信息化系統中,二者相互融合,讓信息化系統成為管理體系的重要表現形式。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和資源協同,在PC端或手機端實現體系管理的可視化實時監控、數據化報表分析、透明化信息處理,從而確保管理體系的運行效果。
2.安全管理信息化
建設HSE綜合管理平臺,該平臺以中汽中心HSE管理體系為建設基礎,覆蓋了安全生產標準化、雙重預防機制、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保護管理等相關要求,具備移動巡檢、隱患管理、事故快報、預警預測、統計分析、績效考核等功能,能夠起到合理配置資源、有效溝通信息、全面統計分析、實時監控預警等作用;搭建安全智庫,全方位積累安全知識,支撐“技術+管理”的融合落地;搭建安全生產駕駛艙,實現了分權限、分層級、分領域的可視化數據監控,支撐科學決策。另外,與中國電信公司合作,應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等信息化技術,建設智慧消防系統。將獨立運行的火災自動報警主機進行聯網,實現集中管理、遠程監控,并在同一平臺進行報警接收與處理,實現了消防報警信息點對點實時推送手機功能,在有效提升火災應急指揮處置能力與消防管理的智能化監控水平的同時,增強火災風險精準防控能力。
管理體系精益化
“三化融合”管理體系中的“精益化”,與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中的“精益”(Lean)概念有所不同,這里特指管理體系的運行結果,即“通過精益化管理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精益化”主要從“充分、適宜、有效、效率、簡約、領先”六大維度來衡量,其中,“充分”是指通過梳理組織機構,優化管理體系頂層設計,覆蓋相關管理領域的全部過程,實現管理全覆蓋、零缺口;“適宜”是指明確職責權限和接口流程,匹配集團管控與二級單位實施相統一的管理特點,適應現有規模、業務、資源和人員能力;“有效”是指通過優化集團層面管控和考核機制,做實二級單位相關管理制度及法人責任,確保管理規定得到有效執行;“效率”是指通過精細化管理,消除各類風險隱患,防止各類浪費,實現“降本增效”,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簡約”是指在確保關鍵過程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通過合并、刪減、分解等,使制度、文件、流程更加簡化;“領先”是指結合實際需求導入一些最佳實踐、最新方法和信息化技術,確保優化后的管理體系體現先進性。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主要聚焦四個方面:一是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確保關鍵過程風險可控,保證充分性;二是結合實際通過合并、刪減、分解等使原有流程更加優化和簡化,提高適宜性和簡約性;三是將管理體系要求通過信息化方式進行固化,提升有效性和效率;四是在管理體系和信息化建設中導入先進理念和方法工具,如精益管理、基于風險的思維、PDCA原則等,實現領先性。
在集團領導的高度重視與推動下,目前,集團各層級已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并連續兩年開展全集團的管理體系審核,及時對管理體系建設及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并針對性建立管理體系量化評價標準,每年對管理體系內審結果進行排名,在集團內部形成良性競爭氛圍,推動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
安全生產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安全管理永遠在路上。下一步,中汽中心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全面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大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安全管理水平持續提升,為集團安全生產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