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制造“網感”:網紅城市的形成及其對人城關系的重構

2023-11-13 01:50:38楊揚
編輯之友 2023年2期

楊揚

【摘要】資本的縱向拓展、城市的內向更新以及移動智能媒體的多向賦能,共同驅動了網紅城市從概念到實踐的形成與推廣。依托新一代網絡傳播機制,網紅城市呈現出完整與碎片、真實且虛擬、崇古又尚新等與傳統城市形象不同的特質,進而在載體、行為、關系等方面系統性地改變了人與城市的互動模式。這一改變在數字化行為領域延伸了游客感知、進入、參與城市的方式,在具身化行為領域壓縮了感知的觸點與層次。一旦這種延伸與壓縮的平衡被打破,網紅城市將導致對差異化視角的收編、對城市整體功能的破壞以及游客與居民經驗的斷裂等一系列后果,由此使其無法對塑造網絡傳播時代城市美好生活發揮全方位、可持續的效用。

【關鍵詞】網紅城市 社交媒體 城市形象 視覺化轉向 文旅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687(2023)2-071-09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2.009

一、背景:城市空間與數字傳播的雙向作用

進入網絡傳播時代,城市居民和游客自主發掘、創建、分享城市信息的能力與意愿獲得極大提升,城市空間形態迎來了全新的呈現方式及傳播路徑。城市實體景觀在Instagram、Snapchat、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小紅書等大型社交平臺中得以再現、流轉及擴散,提供了感知城市的全新文本,生成了人與城市關聯、互動的特殊機制。與官方推出的傳統城市形象宣傳片不同,以短視頻、照片、HTML5等形式傳播的城市空間體現了民間視角、草根視角、多元視角下城市生活中最生動、最日常、最富差異性的一面。另外,這種由圖像和影像主導的傳播方式亦顯著地反作用于城市空間的規劃理念和設計思路。認識到網絡傳播平臺已然是城市品牌及地方文化獲得更多關注度的核心渠道,當前各地城市越來越重視視覺形象的優化、特色符號的建構和創意空間的營造,開始迎合網民的審美趣味推出一系列網紅景觀,以此豐富城市的地方意義,這一系列反應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與城市空間雙向影響、互為承載的扭結關系。

由文化地理學所開啟的社會科學研究的空間轉向揭示了解讀城市空間無法再僅僅考慮具象化的實體形態和外觀特征,同時要去探索再現背后所隱含的意識形態意義。[1]為此,城市空間的策劃人和設計師作為編碼者,把城市信息轉譯成媒介化的場景符號,推動參觀者通過沉浸式解碼構建城市形象。[2]唐·米切爾認為,文化景觀是人們長期權力斗爭中的話語表達,而空間意義也是一個被塑造、重塑及爭辯的社會過程,不同的人會對空間形成不同的詮釋。[3]

當前,城市空間已不僅僅是一種中性的、純物理的具象,如同文化形式一樣,是可供閱讀的文本,[4]受到公眾觀看方式的支配及影響。約翰·厄里和喬納斯·拉森認為,凝視是一種經過社會學習的看的方式,也是一種通過移動影像及再現技術建構而成的視覺印象,[5]目前公眾對城市所形成的感知大多是通過凝視網絡空間中的城市圖像、視頻等視覺符碼形成的。

本文試圖以網紅城市為考察對象,勾勒這一凝視的形成軌跡與生成特質,將其描述為一個由資本拓展、城市更新、媒介賦能等多維因素共同塑造、效應疊加所產生的后果,并作為網絡傳播時代的公眾意象,在載體、行為、關系等方面改變了人與城市的互動模式。

二、驅動:資本拓展、城市更新、媒體賦能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了擴張與增值是資本運動的核心邏輯。如果說流水化生產線、現代交通是資本通過壓縮單位商品所需必要勞動時間實現自身的擴張與增值,那么全球化、城鎮化則是資本通過擴展可用于生產價值的空間實現這一目標。隨著時間壓縮與空間擴展的程度在當前技術條件下逐漸趨于飽和,資本須通過尋求、制造新的中介用以維系自身運作,由此暫時性地消解資本過剩的危機。

基于這一總體思路,居伊·德波指出,隨著商品經濟向縱深發展,資本擴張與增值的中介已從商品、土地、勞動力、生產資料等轉向景觀——“作為一個直接塑造不斷增長的影像對象的發達經濟部門,景觀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生產”。[6]雖然未必是“主要生產”,但德波的景觀理論至少標識了資本在空間維度實施運作的一種新策略,即在向增量空間尋求橫向拓展的同時,還注重向存量空間尋求縱向拓展,通過對既已成型的空間的二次開發,發掘其中潛在的價值增長點。

與上述資本運作新策略形成呼應,通過有效的城市更新策略推動城市存量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以此激發城市內生活力,已然成為世界各地政府轉變城市發展方式、解決由規模化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的中心工作。尤其在我國,經過自改革開放四十余年的高速發展,城鎮化建設已從規模擴張階段進入品質提升、轉型階段。由此,在城市規模化擴張進程中一度被遺忘、冷落的老城區、廢棄廠房迎來了再生的契機。在城市更新的帶動下,城市道路、環境等基礎設施全面升級,面向新消費、新業態的區域規劃及配套政策持續落實,這也為吸引社會資本在這些區域進行垂直深耕提供了相對優質的硬件環境。如2016年夏天,上海衡復風貌保護區啟動城市更新工程,通過整治街面上破墻開店的不合規商鋪,修繕保護區內17.4萬平方米的歷史建筑,以助推打造適合漫步的歷史風貌街區。[7]而這一工程直接帶動保護區內武康路—安福路街區進一步聚集新興商業、精耕特色街景、厚植文化風貌,使其成為繼外灘、南京路、田子坊后上海又一知名旅游地。

如果說城市更新奠定了資本向存量空間拓展的物質基礎,那么網絡傳播技術則進一步形塑了這新一輪空間拓展的運作思路。特別是在移動智能媒體時代,散于世界各地的用戶得以實現實時連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并形成了時空壓縮的現象,公眾通過影像、視頻及直播等流媒體形式即可實踐旅客凝視,而網絡中的游記及點評則進一步強化了人們對于城市的想象及聯想。這種視覺消費結合了美學品位、歷史底蘊和文藝氣息,為城市空間增添了無形的價值。

在歐美社會,以Instagram為代表的圖像式社交媒體正在成為城市形象傳播的重要陣地,其具有高度視覺化的媒介屬性,鼓勵用戶通過圖像捕捉精彩瞬間、記錄美好生活,[8]同時不斷引導受眾在城市意象中尋找符合精確美學的拍照背景,將城市設計引向視覺化建構形態。在我國,抖音、快手等移動短視頻平臺開始成為城市形象傳播的重要渠道,重新塑造了網民對于城市形象的感知及態度,短視頻平臺更注重內容素材的網感化和可視化,所呈現的場景具有生活化與個性化的特點,內容元素大多涵蓋美食、建筑、文化、音樂、民俗等,體現了碎片化時代所倡導的短、平、快的傳播特性。[9]

綜上可見,依托移動智能媒體及其身后的互聯網平臺,打造宜傳播、可增值的凝視對象,成為當前資本深度改造城市存量空間的主導思路,而網紅城市則是該思路落地的產物。由此,資本的縱向拓展、城市的內向更新、移動智能媒體的多向賦能三類因素交織演進,共同驅動了網紅城市從概念到實體的形成與推廣。

三、特征:作為網絡傳播時代的公眾意象

凱文·林奇認為,城市形象是“一種公眾意象,即外部物質世界的心理感受以及自身文化背景互相作用相結合而產生的綜合印象”。[10]可見,作為公眾意象的城市,是客觀實體與主觀感受相互映射、充分融合的產物。而網紅城市即可被視為網絡傳播時代的一種公眾意象。就其實體而言,離不開對特定城市空間的構造;就其感受而言,也離不開移動智能媒體對該空間的再構造。與傳統城市意象不同的是,這種再構造的底層邏輯,不再依循某種歷史積淀、文化共識、政治訴求,而是座架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之上的網絡傳播機制,因此顯現出與傳統城市意象不同的呈現方式,包括完整與碎片、真實且虛擬、崇古又尚新等具體特征。

1.完整與碎片

在移動傳媒時代,城市形象的塑造及傳達更加完整、飽滿,社交媒體所呈現的信息下沉至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正在放大城市中的所有特色文化,美食、景觀、方言等內容都被社交平臺一一記錄并廣泛散播,每個城市的特性及個性均得以高度再現。趨于碎片化的圖片及短視頻正在成為城市形象塑造的新媒介、新載具,城市音樂、本地飲食、景觀景色、科技感設施正在成為城市立體形象的集中體現,這些由普通民眾記錄且上傳的信息,微小且零散,體現出了深度、距離和歷史意識的消解,是后現代主義文化放棄傳統線性敘事、追求零散化小敘事的集中呈現。

媒介用戶總是會著重關注一些帶有審美特色的地點和物體,加之修圖軟件的美化和修飾,社交媒體中的城市意象更趨于精致化與理想化,與真實的城市景象產生了一定的錯位。因此,普通網民作為自媒體平臺的受眾、傳播者和把關人,他們基于自我展示的需求選擇特定的城市景象進行記錄,也導致映射于網絡中的城市形象難免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和片面性。

2. 真實且虛擬

在移動社交媒體中,記錄城市生活的人多是普通市民或旅客,因此所呈現的城市信息具有平民化的視角,能充分展現出最本真的城市生活,描繪出最松弛、最原生態的市民群像,再現人與人、人與城市間的情感聯系和社交互動。同時,現有的攝影攝像技術能夠從不同的觀賞視角及拍攝模式來再現城市風物,實現多層次、多維度、多視角的現實資源掘取,表達了公眾日常生活中升華出來的共識性認知,最大限度還原了生活場景。[11]另外,多個角度、景別的切換可為觀看者提供真實的視覺效果,讓城市形象的傳播方式更加立體化。

現代傳媒技術所倡導的媒介凝視也引導公眾更加關注城市生活中娛樂、休閑和熱鬧的一面,奇觀化、狂歡化的城市景象往往更能獲得公眾的注意力,這導致人—地感知發生了變化,地方意義變得不再真實。事實上,城市中流行的網紅景觀,其形成機制中最關鍵的一環來自虛擬社群中的輿論聲量,特別是在當下,城市景觀是在不斷傳播和互動中被感知、理解和消費,其所塑造的地方感是虛假的、象征性的,只能帶來視覺消費和自我彰顯的價值。[12]在移動傳媒工具的操弄和控制下,人們鮮少依據在地實踐建立自身對地方的認知與共識,而是依靠大量的媒介評論來想象城市的各細節,正如徐菁菁所談及的那樣,網絡時代的打卡式旅游最可怕的地方恰恰在于,可能是帶著某種成見出發的,忽視了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自己不斷重復前人的路,從未走過自己的路。[13]

3. 崇古又尚新

網絡空間中,城市中的歷史遺跡是大眾關注的焦點,通過想象與片段的記憶,大眾鄉愁、懷舊的心情被建構和消費。陳志梧認為:古跡文物的保存本身就是一種“想象空間的生產”,是人們對某歷史和文化再詮釋,從而利用前一代人遺留下的痕跡以生產出可以附著的現世意義,并讓人們進行各種閱讀與想象的文本。[14]媒介受眾在凝視古跡文物時,其興趣并不是獲知歷史知識或緬懷先人,而是希冀能夠得到一種可以去想象、探索和懷舊的特殊時刻,從而幫助個體更好地接受和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安撫緊張而焦慮的內心。今天,文化遺產、名勝古跡、非遺傳承、民俗活動等開始成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是公眾對城市產生興趣和向往的新動力。如在抖音平臺的宣傳和推廣下,河北正定的榮國府和隆興寺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標,南京剪紙、云錦織造技藝、刻印印刷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始受到網友關注,同時抖音也推動著具有西安本地特色的摔碗酒、毛筆酥、肉夾饃等產品相繼走入公眾視線。此外,公眾亦高度關注傳統文化被高科技激活的生動實踐,人們喜于看到科技創新給城市形象帶來的新氣象,以此感受歷史文物和現代文明的完美融合。在抖音平臺上,大雁塔上演的中國龍光影秀成為爆款內容,聲音、影像、燈光的交錯配合重現了盛世大唐的光華和風采,西安厚重的文化和獨特的地景都囊括其間,體現了古老與時尚、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景象。

新技術正在為城市創造更多新穎有趣的互動區域,帶來多姿多彩的公共空間,并推動新興景觀成為一個城市的資本聚點和流量中心。如近年來裸眼3D屏幕開始登錄北京、上海、成都、重慶等地,并迅速成為各大城市的熱門打卡地。以成都太古里商圈的3D裸眼視頻為例,其屏幕上出現過破屏而出的“機械手”、萌感十足的熊貓、科幻世界的飛船等意象,呈現出的畫面有清晰逼真的視覺效果,與周圍建筑群相融合,為用戶帶來了沉浸式的觀看體驗和震撼的視聽沖擊力。這種新穎的藝術表現形式可強化街區的活力、彰顯城市的魅力、體現城市發展的生命力,因此迅速成為城市形象中一張重要的視覺名片。

四、形成:人與城市互動模式的系統性重構

移動智能媒體為城市傳播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渠道,改變了城市的設計方案和規劃思路,促進了線下和線上兩個看似獨立的空間相互影響,深度融合。而傳播、設計、規劃空間中任何一個維度的調整,無不內在地依托于對人與城市互動模式的構造。正如大衛·哈維所指出的,空間關系與空間再現的激烈重組改變了時空關系,“逼使我們進入了新的物質實踐和新的空間再現模式”。[15]就此而言,網紅城市的出現標識了網絡傳播時代“資本—地方—技術”對人與城市互動載體、互動行為、互動關系的一種系統性重構。

1. 互動載體:奇觀截取先于脈絡體驗

網紅城市建設過程中,由于不可避免地受互聯網思維的影響與收編,城市愈發熱衷于通過激活文本、圖像、視頻的信息流動來標識自身的獨特性,確保城市中的景觀設計具有可供網民討論和分享的價值,甚至成為社交媒體中的話題標簽以獲得病毒式營銷的效果,將游客對城市文化脈絡的綜合體驗轉變成一種對城市視覺奇觀的片段式截取。

有學者認為,為讓建筑影像更適于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建筑設計要遵守以下規則:場所的對比度越大,色彩越多、越極端,同時擁有越多的異國情調,所形成的圖像吸引力就越大。[16]在201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科切拉音樂節上,七個高聳的、鮮艷的仙人掌雕塑充當了游客自拍照的背景;建筑于中國臺灣嘉義布袋海邊的高跟鞋教堂由320片藍色玻璃構成,高17米、寬11米,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觀賞打卡;澳大利亞珀斯的藍色船屋位于天鵝湖邊的長棧道上,整個小屋充滿著夢幻浪漫的文藝氣息,成為許多游客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在社交媒體的影響下,網紅城市孕育了許多脫離功能、無視造價的建筑,只為提高城市的“多巴胺濃度”,[17]通過販賣一種高顏值的景觀來刺激、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以增加自身在媒體上的曝光度。至于這一景觀與鄰近空間的協調、對文化脈絡的揭示、除視覺外現場體驗的品質,都被拋擲為次要因素。

本杰明·施耐德認為,在城市空間,人們對拍攝和分享所有東西的渴望催生了一種新的城市游樂場文化,為此企業專注于創造一系列可在社交媒體上成名的視覺誘惑物,打造各種流行的沉浸式藝術混合體,策劃越來越多的品牌創意活動。[18]網紅城市中的餐廳、書店、酒吧、奶茶店等都更加重視創意空間的營造,越來越多的公共空間出現了高度風格化的室內裝飾或外立面藝術以吸引旅客打卡拍照。城市空間中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約定”的色調搭配,如INS工業風、北歐簡約風,其被選擇的核心標準亦是能否在網絡空間產生高顏值的吸睛效果,尤以粉紅色最受熱捧。在色彩意象或聯想方面,粉紅色本身就有較為明確和固定的文化意義,經常與幸福、可愛、美麗、溫柔、甜美、活潑、溫馨、粉嫩等詞匯聯結,[19]而在城市空間中使用粉紅色,能夠營造出愛與溫暖的氛圍。如美國梅爾羅斯大道上的Paul Smith旗艦店以粉紅墻而聞名,成為眾多旅客來到洛杉磯一定會打卡拍照的網紅景點。受到萬千Instagram用戶追捧的“冰淇淋博物館”,更是將粉紅色的概念推到極致,店內涂滿了粉紅色的油漆,里面充斥著各種冰淇淋主題的物件,其所營造的空間和氛圍為拍照提供了絕佳場景。我國云南澄江撫仙湖畔的粉紅沙灘,也是因為浪漫唯美的照片和視頻而成為社交平臺上的熱門旅行打卡地,短期內為景區帶來了繁榮,但最后被曝出真實景觀與照片上的模樣差異較大,為此口碑不斷下滑;貴州綠博園的粉黛亂子草在開花時像粉色云霧一樣美麗動人,吸引人們前去打卡,由于大量游客進入花海拍照,景觀最終呈現出了東倒西歪、光禿禿的場景,與想象中相差甚遠。

大眾審美文化向視覺奇觀轉變的趨勢亦影響了城市中博物館的設計與裝飾。一方面,博物館更加注重外觀的美化與修飾,布羅德博物館在洛杉磯開業時就在Instagram上引起了轟動,骨瓷白的玻璃纖維與混凝土一起呈現出的帶孔外殼,讓它的外觀既像一塊拉長、變了形的威化餅,又像一個巨大的白色蜂巢或一臺奶酪刨絲器,令人浮想聯翩。另一方面,博物館也更加注重作品的視覺效果及交互效應,草間彌生的作品《無限鏡象之屋——百萬光年之外的靈魂》中,在一間鏡面小屋中裝飾了猶如浩瀚星河般閃爍的LED彩燈,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震撼,同時這里也非常適合自拍,用戶只需一摁快門就能看到自己的照片,照片上的人像或許正漂浮在宇宙中,或有好多個自己,人物的鏡像被不斷復制,[20]帶給人靈魂出竅的奇幻感。東京TeamLab無界號稱全球首座數碼藝術博物館,除讓公眾可以全身心地體驗以大型投影、互動科技、聲光效果為特色的數字藝術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讓人拍照打卡,在10 00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內,奇幻絢麗的影像成為數以十萬計手機的獵物。[21]網紅博物館現象在我國也日漸普及,梵高星空藝術館、失戀博物館等新式空間以及其所帶來的交互藝術體驗展、潮拍體驗展等,通過搭建趣味化的布景、營造夢幻化的場域以及在社交媒體上制造噱頭和構建話題,從而觸發人們的好奇心,激發人們的社交表現欲,引來了眾多網友打卡。

值得關注的是,傳播的視覺化轉向影響到了城市中的餐廳、書店、酒吧、奶茶店等創意空間的設計,店家巧妙規劃店內的軟裝、整體布局,設計店內的墻面、地板、家具、色調、配飾等,讓店內呈現出高顏值、時尚感的空間氣場,從而為客戶提供別樣的消費體驗。社交媒體出現之前,室內設計師會首先關注空間對人的影響,其次才會考慮到空間在照片中的呈現效果,但目前越來越多的餐廳出現了大膽、媚俗的墻壁藝術和夸張的室內裝飾,吸引人們紛紛拍照留念,如位于舊金山的休閑古巴餐廳Media Noche以獨特的地板花紋而聞名,室內鋪設了一種由粉色和綠色組成的復古花紋地磚,無論是對稱拍,還是對角構圖,拍出來都有種別樣的美感,還有些旅客會拿著食物拍或是手比V字對著地磚拍照,或僅僅是腳出鏡用地磚做背景,都意外地好看,店里鋪了三四種圖案的地磚,讓用戶能夠換著花樣拍個夠。[22]舊金山一家名為The Riddler的香檳酒吧,外墻上畫了一瓶剛剛開瓶的香檳壁畫,從中還能看到香檳隨著木塞一起噴了出來,很多年輕人會到這里拍香檳淋頭的照片,然后發送到社交平臺上。

目前,上海、北京、深圳、成都等地都涌現出了大量網紅餐廳、酒吧、飲品店,其多具有新穎的門店裝潢和精致的菜品設計,如北京的曼聯夢劇場餐廳將足球元素融入服務各環節,故宮冰窖餐廳有濃重的歷史文化氣息并推出了故宮創意菜品、上海的Cooperland多事之丘有花園老洋房的格調,網紅露臺餐廳Terrace&view洋溢著熱帶國家的氛圍和故事感,其依托社交媒體在較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關注。

2. 互動行為:感知、進入、參與的豐富與收縮

城市影像實踐因其基于數字時代的地理媒介,正在呈現出身體在場、即時即地、感官綜合、滲透日常、自我在多重空間中往來穿梭等不同于大眾媒介的特質。[23]如今,這種影像實踐正在延伸并泛化為個體感知、進入、參與建構網紅城市空間的主導邏輯,從而在人與城市之間創造一種新型互動行為。這一行為具體包括鎖定、在場、標記等不同環節。首先,這種互動總是始于游客通過對網絡平臺信息的篩選,鎖定了某一目標對象(所謂“種草”)。其次,游客必須通過消費某一產品或服務、親臨某一空間、目睹某一景觀、品嘗某一食物,實現對目標對象切身的在場(所謂“拔草”)。最后,游客須要返回網絡平臺,通過直播或分享定位、自拍、攝影等信息,對在場行為進行數字化、影像化的標記,由此完成這一行為的閉環(所謂“打卡”)。通過鎖定、在場、標記三個環節的次第展開,個體與城市的互動就從親臨、目睹、品嘗這種具身化的現實行為拓展至搜索、自拍、攝影、直播、定位、分享這種數字化的虛擬行為,并使虛擬行為成為現實行為意義充分實現的必要條件。因此,個體與城市互動所能調用的感官趨于多樣,所能跨越的空間趨于多重,所能觸及的意義趨于多元,以此豐富了人感知、進入、參與建構網紅城市空間的觸點與層次。

得益于對地理媒介的應用,個體與城市互動的觸點與層次得以豐富,然而這種豐富更多地發生于數字層面,而在具身層面,受虛擬行為流動性高、追求新穎的影響,游客真切地感知場所、觀察事物的意愿與能力均趨于弱化,由此壓縮了人與城市具身互動、現實互動的深度與廣度。求新求奇是人對城市空間無法隱匿和克服的欲望,這種欲望通過網絡空間對現實空間的表征與形塑愈發凸顯和張揚。如今,人們已無法在瀏覽網頁和游覽城市之間劃定清晰的界限,人們在網絡空間形成的更新快、刺激強的視聽習慣,倒逼城市空間呈現出與網絡空間相仿的敏捷開發與持續創新的特性,其試圖營造類似的感官體驗,持續吸引公眾注意力。如在多倫多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些新奇的城市意象來吸引公眾打卡,如貝里公園的寵物噴泉、朱恩·卡伍德公園的粉色迷宮、釀酒廠區的黃色思考表情符裝置等都曾陸續在社交媒體走紅,多倫多市也得以持續在網絡空間中獲得熱度和關注度。

社交媒體時代,城市激發公眾通過多種創意方式探索空間的結構和形態,游客能夠通過新穎有趣的瀏覽形式——爬上、進入、環繞、橫穿、站立等各種姿態來與景觀進行多元互動,從而更好地體驗空間的獨特魅力。在現有的城市設計中,設計師不斷改變現有設施的功能、材質、顏色和形態,不斷強化設施的易用性和趣味性來激發用戶的參與,如反光表面就是建筑、雕塑和受眾進行互動的一種表現介質,紐約哈德遜城市廣場的網紅地標樓梯塔Vessel受到印度階梯井的啟發,外形既像蜂巢又像松果,深銅色的金屬表面把結構形體映襯得特別立體,拋光的外觀映照出地面上來往人潮與周遭景物的倒影,創造出讓人著迷的景致。同時人們可通過多種互動方式來感受這座建筑的魅力,在攀爬、探索、遠眺等活動中感受創意空間帶來的新鮮體驗感和獨特性。芝加哥千禧公園里的地標性雕塑云門是一個以液態水銀為靈感的無縫不銹鋼塑像,168塊反光不銹鋼板焊接而成的曲面鏡體,原本是想用來反射出公園里及周邊城市的各種后現代建筑,有趣的是,每當游客走過塑像時,其映像似照在了哈哈鏡里面一樣,這為公眾提供了有趣的互動體驗,云門開始成為當地人拍照合影的熱門景點。

3. 互動關系:嵌入地方與擁抱全球共存交織

社交媒體中網紅城市形象的再現載體多是具有本地文化內涵的優質特色產品、特色景致、標志性建筑等,這些城市形象都在努力發掘更多的在地價值,以此成為下一個吸引游客的熱門景點。全球化浪潮下,地方文化并未完全妥協,其態度可被微妙地概括為“它通過抵制被送往一個范圍更大的集體,建立文化交流的障礙而堅持一種歷史悠久的地方性”,[24]而傳媒機構更加珍視地方文化的獨特性、差異性、不可替代性,以此滿足受眾“當代朝圣”的內心訴求。2019年Instagram社交平臺上獲選最受網友歡迎的旅行目的地中,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南非等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國家及地區名列前茅,這些地方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富有創意的飲食文化和豐富多彩的市民生活,能夠充分喚起目標受眾的關注并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社交網絡僅單純地致力于恢復現代化進程中被弱化的個體與地方的有機關聯,在對網紅城市的呈現方式和敘述技巧進行分析后,可從中窺視出全球化意識形態在其中的滲透、規訓及影響。全球化本身包含著一整套權力裝置,試圖在文化產品的生產中削平差異性,創造出一種雙方受眾都能接觸與認可的第三類文化產品,促使文化的親和力超越國家、宗教和歷史的界限而達到認同的最大化。正如有學者總結的:“當代大眾文化體現的是一種在全球化時代所形成的共同的情緒、共同的趣味、共同的感受、共同的經驗,也是一種全球化的想象。”[25]

近些年,我國香港的彩虹邨、嘉咸街壁畫、益昌大廈等城市景觀在Instagram平臺上走紅并成為當地的熱門旅游景點,從中可窺視出全球化對香港城市文化的沖擊和影響:彩虹邨的顏色和造型十分別致,令人聯想到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筆下的斑駁絢麗的作品;嘉咸街壁畫由藍底的墻面搭配彩色的方塊建筑層層堆砌而成,搭配有層次感的階梯,是西方街頭文化和涂鴉藝術在香港的在地化延伸;益昌大廈的走紅不僅源于獨特的造型,更因其曾在《攻殼機動隊》和《變形金剛:絕跡重生》等好萊塢大片中出現而被世界觀眾所熟知。

網紅城市中,人與城市的互動關系既是嵌入的、地方化的,也是脫域的、全球化的,從而體現出以混雜化和普世化為特征的全球文化樣態,這種樣態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促進了多元文化的整合與雜交,因此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和團結更廣泛的網民群體。藝術家科萊特·米勒是“全球天使之翼計劃”的發起人,其在洛杉磯市中心創造了一對真人比例的彩色翅膀,短時間內便吸引了大量名人和網紅前來打卡拍照,并迅速在網絡上獲得廣泛關注。作為一種互動式街頭藝術,“天使之翼”已延伸至日本橫濱、德國漢堡、澳大利亞悉尼、肯尼亞內羅畢等數十座城市中,米勒在每一個地方所繪成的天使翅膀都不太一樣,會針對不同國家、不同區域所帶來的靈感去設計屬于當地的“專屬翅膀”。天使翅膀作為都市中的公共裝置藝術,實現了城市特色、歷史文脈與全球時尚的融合統一,不僅保證了“天使之翼”這一文化品牌的鮮活度,還激發了在地居民的文化需求和潛能。

五、后果:個體視角、城市功能與地方經驗的消逝

上述網絡城市帶來的人與城市互動模式的重構,拓展了游客感知、進入、參與城市的方式,幫助其更加沉浸式地體驗地方文化,然而這種拓展與幫助是以忽視城市脈絡、弱化具身現實行為、復刻全球化表達機制為代價的。如果不能有效平衡網紅城市的這種收益與代價,那么將導致一系列得不償失的后果,即由代碼控制個體導致差異化視角的收編、由圖像定義世界導致城市整體功能的破壞,以及由景觀消解地方導致游客與居民經驗的斷裂。

1. 代碼控制個體:差異化視角的收編

自數字技術出現并推廣以來,很多學者將當今社會生活控制的核心指向代碼:讓·鮑德里亞認為,過去那種通過目標設定來管理的社會控制,現在已讓位給“通過預測、擬真和不確定的突變并通過代碼管理的社會控制”;[26]文森特·莫斯可認為,“軟件界定空間、界定特性,并且體現律法”。 [27]相較于基于實體的控制,基于代碼的控制范圍更廣、滲透性更強、顆粒度更細,試圖將個體的一舉一動及其所關注、表達的一點一滴都收編于若干高度中心化的技術框架下。

在此背景下,作為物理空間的網紅城市同樣內在地印刻了代碼控制的痕跡。在網絡傳播平臺的助推下,網紅景點、商店與UP主、品牌方、場地運營方合作,發起話題、制造熱點,引導公眾按既定框架完成“鎖定—在場—標記”閉環,在用戶自行生產內容的同時,打通了景點、商店的營銷鏈條,進而實現平臺的流量聚合。這一看似三贏的聯動局面卻潛藏著一種不對等的生產關系,即用戶生產內容既受制于景點、商店的營銷邏輯,也受制于平臺的流量邏輯,總體處于被詮釋、被架構的態勢。如西餐公司Wagas在上海武康路開過五家菜系大同小異、品牌名卻不一的西式簡餐店,以迎合年輕人排斥連鎖化的傾向,但這并不意味著其背后不存在單一的系統。再如“一生一定要去一次XX”“在XX必做的50件事”“情侶必去”等同質化、類型化敘事視角,更限制了個體觀察城市、表述城市的自主性、創造性與想象力。在此意義上,打卡一詞的本義——員工自行對上下班時間的機械化記錄,也許在新的語境中從未真正地消逝過,這也從另一層面體現出了代碼邏輯、資本邏輯正在潛移默化地侵蝕與剝奪民眾的休憩時間。

2. ?圖像定義世界:城市整體功能的破壞

雷吉斯·德布雷認為,計算機打破了圖像的從屬地位,使圖像“繞開了存在與表現的對立”,[28]不再僅僅是現實世界的再現與表征,而是創造了一種與現實連接的新型關系。[29]由此,世界進入了一種海德格爾所稱的圖像時代。[30]這一時代,城市空間演進的內在邏輯正在從生產、生活、生態等各類功能的實現,逐漸讓位于如何成為圖像以及如何傳播圖像,從而使空間內外部結構都更加注重引起公眾在視覺上的驚奇,讓設計師往往容易忽視對休憩、餐飲、購物、學習等各類具身活動的承載,這才是空間之為空間的“活”的根基。以網紅城市的建筑選材為例,一些設計師開始將顏色和感覺作為選擇材料的基礎,而鮮少考慮材料是否耐用、是否容易染色、是否會導致反光等。再如擁有裝潢豪華的店鋪、造型獨特的食品,是很多網紅打卡地的標配,而很多游客受訪表示拍過照就不會再去第二次了。這些一窩蜂擁上來的網紅項目往往僅關注短期的商業效應,而遺忘了這種商業效應的背后,這些項目能否帶來城市經濟的持久活力,能否增進游客對當地城市文化原真性、整體性的了解,能否與周遭社會環境和人文生態有機銜接。

此外,過于強調網紅化設計,讓建成環境的意義只變成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如果空間長期缺乏機構和集體的使用,公共空間的概念及功用就會消失或異化,甚至轉變成為一個僅為身體提供預定規則和編排運動的舞臺。[31]作為社會生活交往的重要場所,公共空間的價值在于促進城市中不同階層、職業、性別或種族的個體進行溝通與交流,以此推動社會間的理解和融合。但公共空間中點綴著大量的網紅景點,為年輕人的“曬客”活動提供場所和動機,引導受眾在城市進行更加淺表化的圖像消費,影響了青年一代對公共生活的認知和參與。

3. 景觀消解地方:游客與居民經驗的斷裂

社交媒體為公眾提供了一個美學至上的感官世界,人們可從中隱藏自身的恐懼以及屏蔽所有丑陋的事物,從而達到完美圖片中的理想社會,為此一些城市不得不對公共空間開始進行“消毒”和規范化處理,以消除視線中所有異常的、無關的或不合時宜的內容。然而奇觀對社會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對于地域性文化無疑是強烈的沖擊,[32]有時甚至忽視或嚴重侵犯了當地群眾的利益。值得一提的是,獨特的建筑造型或城市地景的確能夠通過游客的社群分享帶來流量以及新聞,為從業者和地方政府帶來熱度,但也會導致居民隱私泄露、生活設施被占據等復雜問題。

如我國香港益昌大廈和彩虹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由于空間狹小,旅客的到訪已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為此很多居民紛紛貼出告示禁止訪客隨意攀爬拍照。再如重慶十八梯因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而被追捧為網紅景點。雖具有高度本地化的歷史氣韻與生活風貌,但其房屋破損、管制缺乏、秩序混亂,已然是一個落后的城中村。可見,被網絡、用戶與影視作品景觀化的,不僅是地方,還有地方的居民。在長久居住其中的人與暫時停留其中的人之間,網紅城市應當促進這兩類人的城市經驗的對話、融合與互動,而非助推二者的斷裂與區隔。

六、結論與反思

網紅城市將人們對文化的想象、情感的訴求、新奇的渴望,以更加符號化、可視化的方式融入城市景觀設計中,其不僅為公眾提供了豐富的媒體敘事,更吸引了大量受眾前往媒體朝圣,以通過與空間的具身接觸進行“移動編舞”。[33]網紅城市的形成動因與意象特征展示了移動社交媒體為青年一代記錄和了解城市生活提供新工具和新視角,勾勒出更加立體化的城市形象,也推動著城市生活的展現形態更加真實、豐富和飽滿。另外,網紅城市的形成與后果也映射出,隨著后工業時代城市功能由生產性城市向消費性城市轉型,基于網絡傳播規律的運營思維,其收編與支配的對象正在從個人、家庭、場所拓展至社區、城市這種大尺度的空間單元,促使社會加速形成以符碼為中介的社會關系。

本質而言,網紅城市的興起與發展,是互聯網演進與城市發展這兩條線索、兩個空間、兩類邏輯深度互嵌、協同創新的產物(具體形成機制及后果見圖1),導致不得不面對和處理如下問題:在追捧網紅城市的過程中,受驅動的是開放地探索他者還是封閉地欣賞自我?體驗到的是一種差異化美學還是一種同質化話語?最終向往的是多樣態的城市內里還是單向度的技術形式?如今,這些看似對立的選項已然處于并存、循環、融合的關系,人們所應當爭取的是維系這一關系本身不讓其中一端壓制、操縱、取代另一端,由此在實現網絡傳播時代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進程中,使網紅城市發揮更加綜合而持續的效用。

參考文獻:

[1] 梁炳琨,張長義. 地理學的文化經濟與地方再現[J]. 地理學報,2004(35):81-89.

[2] 程雪松,許壯壯,羅翔. 藝術為城市策展——公共藝術視角下的城市規劃展示理念及策略[J]. 城市發展研究,2020,27(9):35-40.

[3] Don Mitchell. The lure of the local: landscape studies at the end of a troubled century[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1, 25(2): 269-281.

[4] 王愛民. 地理學思想史[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289.

[5] John Urry, Jonas Larsen. The Tourist Gaze 3.0[M]. London: Sage, 2011: 1-2.

[6] 居伊·德波. 景觀社會[M]. 王昭鳳,譯.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5.

[7] 許冰清.“上街”:頂流新消費品牌的新冒險[J]. 第一財經周刊,2021(12):76-83.

[8] 崔亞楠. 國內圖片社交媒體的品牌傳播策略分析[D]. 河北大學,2017.

[9] 周曉彤. 基于移動短視頻的城市形象傳播策略[D]. 山東師范大學,2019.

[10] 凱文·林奇. 城市意象[M]. 方益萍,何曉軍,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5.

[11] 沈陽. 網紅城市如何一直紅下去[J]. 人民論壇,2019(30):130-131.

[12] 牟慧錠.“網紅審美”與城市地方感重塑——以重慶黃桷坪社區為例[J]. 新聞前哨,2020(2):27-30.

[13] 徐菁菁. 未知的旅行[J]. 三聯生活周刊,2022(3):40-42.

[14] 陳志梧. 動員記憶,創造城市:社區歷史保存的初步提綱[C]//臺灣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第五次古跡修護技術研討會專輯. 1992:83-95.

[15] 包亞明.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8.

[16] Dia News. Designedforinsta: How Instagrammability influences Architecture[EB/OL].[2019-08-01].https://di-a.de/en/articles-news/designedforinsta-how-instagrammability-influences-architecture/.

[17] 燒腦時刻:你聽說過城市多巴胺嗎?[EB/OL].[2017-09-26].https://www.sohu.com/a/194736652_744403.

[18] Elana Eden.Rise of the Instagram City[EB/OL].[2018-01-03].https://www.planetizen.com/news/2018/01/96521-rise-instagram-city.

[19] 吳妮妮. 服飾色彩偏好之影響因素:以粉紅色為例[D]. 臺灣輔仁大學,2008.

[20] William Grimes. Lights, Mirrors, Instagram! #ArtSensation [EB/OL].[2013-12-03].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131203/t03kusama/.

[21] 亞洲各地景點踏上網紅之路[EB/OL].[2019-08-05].http://discovery.cathaypacific.com/how-these-asian-destinations-became-instagram-famous/?lang=zh-hans.

[22] Casey Newton. Instagram Is Pushing Restaurants to Be Kitschy, Colorful, And Irresistible To Photographers [EB/OL].[2017-07-20].https://www.theverge.com/2017/7/20/16000552/instagram-restaurant-interior-design-photo-friendly-media-noche.

[23] 斯科特·麥夸爾. 地理媒介:網絡化城市與公共空間的未來[M]. 潘霽,譯.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1-5.

[24] 邁克·費瑟斯通. 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現代主義與認同[M]. 楊渝東,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34.

[25] 車美萍. 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文化形態[M].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160.

[26] 張一兵. 擬像、擬真與內爆的布爾喬亞世界——鮑德里亞《象征交換與死亡》研究[J]. 江蘇社會科學,2008(6):32-38.

[27] 文森特·莫斯可. 數字化崇拜:迷思、權力與賽博空間[M]. 黃典林,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87.

[28] 雷吉斯·德布雷. 圖像的生與死:西方觀念史[M]. 黃迅余,黃建華,譯.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252.

[29] 孫瑋. 我拍故我在 我們打卡故城市在——短視頻:賽博城市的大眾影像實踐[J]. 國際新聞界,2020(6):6-22.

[30] 馬丁·海德格爾. 世界圖像時代[M]//孫周興. 海德格爾選集.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899.

[31] Fabiola Fiocco, Giulia Pistone. Good Content VS Good Architecture: Where Does "Instagrammability" Take Us?[EB/OL].[2019-12-16].https://strelkamag.com/en/article/good-content-vs-good-architecture.

[32] 丁凡,伍江. 全球化背景下以大型文化事件引導的城市更新研究[J]. 城市發展研究. 2020,27(8):81-88.

[33] 蔣曉麗,郭旭東. 媒體朝圣與空間芭蕾:“網紅目的地”的文化形成[J]. 現代傳播. 2020(10):12-17.

Creating a "Sense of Internet": The Formation of Internet Celebrity Cities and Their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Cities

YANG Yang(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The vertical expansion of capital, the inward renewal of cities and the multi-directional empowerment of mobile intelligent media jointly drive the formation and promotion of Internet celebrity cities from concept to entity. Relying on the new generation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he Internet-famous cities presen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tegrity and fragmentation, real and virtual as well as advocating ancient and new, different from their traditional counterparts. In terms of carrier, digital behavior and relationship, these characteristics systematically change the interactional mode between people and the city and further extends the way of tourists' perception, entry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city. In terms of embodied behavior, it compresses the contact and level of perception. Once the balance between extension and compression is broken, the Internet celebrity cities will cause the incorporation of differentiated perspective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city and the rupture of the experience of tourists and residents, because of which they cannot play the all-round and sustainable roles in shaping better urban life in the era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Internet celebrity city; social media; city image; the shift of visualization; culture-oriented tourism communicat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AV色 综合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女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亚洲嫩模喷白浆| 天天操天天噜|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日韩美一区二区|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亚洲无码电影| 91网址在线播放|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男人资源站|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67194亚洲无码| 日韩第一页在线|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av在线无码浏览|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不卡二区|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99手机在线视频| 日本www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无遮挡AV|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有专无码视频| 欧美日韩v|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1024国产在线|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日韩|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99这里精品|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午夜a视频| 欧美高清三区|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日本午夜影院|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本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