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承菊 彭貞英 郭可銀
重慶市暨華中學校教育集團成立于2021 年1 月,分設暨華中學、花石中學、悅港中學和悅來中學四個校區,形成了“1+N”(1 所龍頭學校,多所新學校)的協作型集團辦學模式。集團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35歲及以下)占比60%,近三年入職的教師占比25%。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能站好講臺、引領教研的優秀骨干教師,是集團校取得高效、優質發展的關鍵。為此,重慶市暨華中學校教育集團積極采取措施,拓寬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路徑,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素養。
集團校授牌以來,龍頭校暨華中學行政班子成員在楊華校長的帶領下,率先訪問考察了悅來中學、悅港中學兩所分校,根據調查研究所獲知的情況,組織召開了“暨華中學教育集團成員校合作發展”專題研討會,深入解讀相關文件精神,學習發達地區集團化辦學經驗,弄清各校實際,交流思想,統一認識。在此基礎上,確立了“立德樹人,協同發展,共同進步”的集團發展理念,在德育共建、新教師培訓、學科教研、課程開發、中考備考、考試檢測等方面達成共識。同時,成立了集團校合作發展辦公室,由各校黨政辦主任擔任聯絡人,互通信息,相互聯系,搭建起集團校全方位合作發展的橋梁。
此外,集團還制定了《重慶市暨華中學教育集團管理章程》《重慶市暨華中學教育集團五年發展規劃》《重慶市暨華中學教育集團德育共建合作方案》《重慶市暨華中學教育集團教學教研工作方案》,明確發展方向,明晰工作職責,確定集團發展重點;成立教育集團管委會、專家督導組、中心教研組,建立校際管理、教師培訓、教學科研等考核機制,召開校長辦公會、職能處室工作協調會,建立集團校QQ 工作群,完善管理制度與工作流程。
德育共建,成果分享,是集團化辦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青年教師作為班主任的主力,在德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暨華中學著力打造“和雅潤心”德育模式,充分發揮龍頭校作用,以活動為載體,組織開展集團校卓具特色的德育活動。例如,2022 年6 月,暨華中學校教育集團舉辦了“潤心鑄魂 和雅育人”第二屆“我的教育故事”演講暨答辯比賽,來自集團各校區的9 位青年班主任分享了各自的教育故事,動情的演講深深地感染了現場的每一位教師。此外,集團校還開展了專題德育講座、“青藍結對活動”、“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等活動。同時,圍繞重慶市暨華中學教育集團的德育共建工作,加強集團校際德育交流與合作,以青年班主任的班級為窗口,打造“文明尚禮、和雅育人”德育特色文化,著力提升青年教師德育水平。
在教師培養方面,作為集團龍頭校,暨華中學充分發揮重慶市新課程新教材示范校、新課程校本教研示范基地的輻射作用,主動承擔起組織者的責任,會同各校相關部門,結合青年教師的發展現狀制定計劃,以教研活動為抓手,切實開展提高教學質量、提高青年教師教研水平、促進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系列活動,全力打造以“和樂啟智,篤學尚進”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
集團每學年固定開展名師講座、青年教師大賽、新教師入格課展示、骨干教師精品課展示等教學教研活動。以2023 年上半年為例,暨華中學教師發展中心在悅港中學、暨華中學分別組織開展了集團校初三年級中考學科復習研討會,集團各校青年教師紛紛上場獻課,展示了新時代青年教師的專業素養。除課堂觀摩外,還有專家點評課、復習專題講座等環節,對青年教師進行深度引領和幫扶,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為提高教育集團辦學水平,在開展集團校之間實踐活動的同時,集團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國家級、市區級和校級課題研究,目前,教師主持或主研國家級課題5 項、市級課題12 項、區級課題17 項。集團校以課題為引領,充分利用青年教師理論基礎好、學習能力強的特點,激發青年教師科研熱情,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有效提高了青年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
根據國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策部署,2020 年,重慶市暨華中學教育集團與成都市雙流中學教育集團結成合作伙伴,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兩大教育集團之間的教研活動。2022 年9 月,暨華中學、雙流中學在線上進行了共研課題“新高考背景下成渝雙城中學學科融合教學模式共建研究”的開題活動;9 月至12 月,暨華中學與雙流中學教育集團、成渝149 聯盟聯合舉辦了4 次“單篇小說閱讀教學”線上培訓觀摩活動;10 月,暨華集團主辦了149 聯盟政治學科節。2023 年4 月,雙流中學教育集團龍校長等黨政領導一行來到暨華中學開展新高考新課程交流活動。5月,兩大集團開展了以“現代文閱讀敘述視角研究”為主題的語文教研活動。雙方在教學教研、課題研究、集團管理等方面的深度交流,為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在一次次展示和歷練中,青年教師逐步成長為教育教學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