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中學秦州分校 朱惠玲
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學校教育的發展,我國教育教學領域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如多文本教學、跨學科教學、整本書閱讀等。教材容量不斷拓深,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大的挑戰。對高中生而言,多學科學習、多容量的教材內容,不僅增加了學習的難度,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終身持續性學習。因此,教師要不斷探索出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認知和學習效率。針對高中語文教學,情境教學不啻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既可以深度還原課文的內容,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較重,不僅要學習必修內容,還要學習部分選修知識,因此教學進度普遍較為緊張。部分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會加快講課的速度,而過快的講課速度并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層理解和吸收。同時,高中語文文言文內容數量有所增加,學生背誦的難度越來越高,而教師的講課速度較快,沒有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時間進行背誦。長期下來,學生需要背誦的課文積累得越來越多,任務越來越重,完成的欲望越來越低,導致基礎知識掌握得越來越不牢固。因此,如何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當堂理解、記憶,以及如何引導學生運用圖片、聲像、音樂等形式消化、吸收課堂所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部分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只會機械式死記硬背,課文、作文雖然看了很多,但還是不會應用,逐漸對學習語文失去了自信。學生失去自信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所學內容一知半解,理解不到位;寫作時無從下手,無法還原單元的教學重心;即便是可以寫出完整的作文,也無法得心應手地應用所學的多種寫作手法,難以寫出飽含深情、富有深刻內涵的優秀作文。加上教師在批閱部分題型或作文時,給學生評判的分數較嚴,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預期,較大的心理落差逐漸導致部分學生產生自我懷疑,長此以往會失去學習自信。
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是引導學生還原課堂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模仿教材片段、模仿課文角色內容,設身處地理解角色性格、情感,進一步理解創設這種角色的寫作手法,逐步地由角色化為自己,一步步重樹自信心。
高中教學課業壓力大,為提高學生的成績,教師往往布置許多課后作業,節假日也會布置多套卷子。但多學科下來,學生始終保持著高度緊繃的狀態,幾乎沒有放松的時間,無法達到有效作業的效果。甚至部分學生的作業態度敷衍,抄襲作業,難以自主鞏固、復習課文內容。
因此,分能力、分層次、分類別、分量化、尊重并還原學生的真實能力,還原學生的真實興趣,以思維導圖提煉式、卡片歸納復習式、簡單類同鞏固式以及以PPT多重手法復合式等形式布置作業,助力學生還原課堂教學知識點、教學步驟;還原課文教學角度、教學手法等,不斷強化學生對已學知識的鞏固、積累、提煉、消化,這樣既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也可以使學生真正消化并鞏固已學知識,進而學有余力地學習自己未知的那一部分知識。
因材施教指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授課方式。針對內容簡單、學生理解起來較容易的知識,教師可以采取傳統的聽、說、讀、寫教學模式。針對難度系數較大的學習內容,如篇幅較長、知識點較多、較復雜,此時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的方法,充分運用圖片、影像、音樂、多媒體等手段,采取朗誦、話劇表演、角色扮演等形式授課,既能節省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也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興趣、理解與記憶,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幫助。
例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一課《毛澤東詞二首》之一的《沁園春·長沙》,這首詞是學生步入高中以來需要背誦的第一首詩詞。《沁園春·長沙》氣勢磅礴,寫出了一代偉人指點江山的氣魄,讀來震撼人心。因此,在講解這首詞時,為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毛主席創作時的心境,教師可以開展情境教學,讓學生穿起長衫,模擬、想象青年毛主席在橘子洲頭創作詩詞的情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入情境,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放層林盡染的ppt,描繪文中情景,加上其他“恰同學少年”的配合,使其快速進入狀態。了解了偉人的心境之后,學生在背誦這首詞時不僅理解準確,而且情緒到位。
利用多媒體開展輔助教學的好處在于,能夠通過播放視頻、音頻等內容直觀地吸引學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情境。因此,在應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載量的多樣性、豐富性為學生播放背景音樂、投影圖片、影視動畫、微課引導等內容,使學生更好地進入情境,啟迪思維,深化情感。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祝福》教學時,這篇課文通過對祥林嫂悲劇命運的描寫,表達了封建禮教對女性的壓迫及不公正的待遇。新時代學生對“封建思想,封建的倫理道德對于女性的迫害”的理解通常是一個籠統和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師可以在授課時播放《祝福》電影片段。學生在觀看影片的同時被帶入故事情節中,被祥林嫂悲慘的命運吸引,使學生更具體、深刻地理解“封建思想,封建倫理道德的虛偽和冷酷”,進而激發學生認真讀書。
在應用情境教學法時,角色扮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的參與感。角色扮演即在班級中選取部分學生依據教材中的內容扮演相應的人物,進行情境重現。
角色扮演采取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改變了以往較為沉悶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在進行表演或者觀看他人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身心得以放松,還有利于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既豐富了自身想象,又進一步增強了自主探究學習意識。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課《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六單元第一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學時,文章涉及孔子與其弟子等多人對話,在講解時,教師可以選取幾名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演繹時要注意人物微妙的表情、細節、動作以及情感的把握。尤其是“子路率爾而對曰”“夫子哂之”“舍瑟而作”“夫子喟然嘆曰”等一系列細節描寫,這些都能引發學生對人物性格的細膩揣摩,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涵。
選入教材的每一篇文章,不管是中國傳統的文言文,還是現當代名家名著,都能夠教給學生一定的道理。這些作品往往是社會生活的縮影,能在作品中剖析社會現實,理解古人的智慧,明白做人的道理。高中生人生經歷較少,涉世未深,需要一定的道理來指導其行為。因此,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用現實生活映照作品,聯系古今,還原生活本質,歸納每一篇文章帶給我們的道理,使學生學有所得。
例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第一課《詩經兩首》中的《氓》,這篇文章通過“氓妻”的愛情成長,借助于比興手法,通過桑葉的變化及斑鳩的變化,告誡男子要忠于愛情,同時也警醒女子不要沉湎于愛情。留下那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把氓妻性格的剛烈、清醒,并沒有受到封建禮教對女子束縛的影響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本課教學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所見、所聞,口頭表達,既加深對課文氓妻的尊重和理解,也促進學生改變自我價值的認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學生進入情境中學習時,對于故事性較強的內容,在演繹的過程中容易加入自己的情感,這會導致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出現偏差。因此,在學生演繹時,教師需在旁邊對其進行指導,防止學生的理解出現外延、偏差。
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多選自《戰國策》《史記》等史實記錄名篇,學生在情境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歷史,嚴格按照課本中的內容進行演繹,避免搞笑、避免荒誕。課文中每一位人物的形象都是立體的,學生在還原情境的過程中會更深刻地理解、感受人物形象的豐滿性。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第二課《荊軻刺秦》教學時,該課講述了荊軻刺秦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文章涉及的眾多人物形象都是立體而多面的。在演繹的過程中,學生需避免荒誕、搞笑,要將荊軻的英武俠義,剛烈率直;太子丹的多疑、短淺;樊於期的赤誠、無畏;秦武陽的外強中干等神韻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來。通過表演,學生懂得還原情境,尊重歷史的可貴性,也更深刻地理解眾多人物栩栩如生的性格。
由于情境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的氣氛較為活躍,但有時課堂秩序會相對混亂。這種情況會導致部分學生“濫竽充數”,甚至抓住這個機會說話、打鬧,背離了情境教學的初衷。情境教學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方式而不是便利學生說話的一種途徑。如果教師不能維持好課堂秩序,就會流于形式。因此,在應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一定要維持好課堂秩序,要時刻觀察每一名學生的狀態,因勢利導,通過提問、表演、接龍等形式對其進行提醒。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二課《中國現代詩兩首》教學時,學生最熟悉的是徐志摩先生的《再別康橋》。這首現代詩影響深遠、流傳甚廣,也是學生需要背誦的一首新詩。學生要了解這首新詩,就要先了解徐志摩先生的生平,其中涉及徐志摩先生的感情經歷。高中生正處于情感發育的初始階段,對情感等一系列話題較為敏感。因此,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放些輕音樂再配以名人詩朗誦,也可以放些電視劇的節選片段,幫助學生進入角色,放松身心,隨音樂、隨鏡頭進入詩歌深處。
情境教學是一種全新的可以改善師生關系的教學方式。在情境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不再只是師生關系,而是一起還原情境的朋友關系。在根據情境進行演繹時,利用師生之間的年齡差、學識差以及學生先天的活潑、好學、與時代接軌等差異化,學生可以向教師請教自身對知識的困惑,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思考問題。這種方式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促進師生之間學術上的交流,對拉近師生關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二課戴望舒先生的《雨巷》教學時,不同的人對《雨巷》這一首詩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學生認為這首詩是一首愛情詩,丁香花一樣的姑娘指作者愛慕的女孩;有的學生則認為這首詩不屬于愛情詩,作者更多抒發的是對人生的苦悶。由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見解,因此在演繹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分歧。所以,教師可以和學生積極交流探討、查找學術資料,利用課后時間共同上網查找,還原兩種狀態討論,也可以組織甲方、乙方辯論,在這種經由深度探討統一意見后的情境教學,學生的理解會更深刻。
綜上所述,隨著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教師需要探索出一種與學生相適、相配,并能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全新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以一種自主、直觀、親切、高效的教學模式貼近學生生活和認知、貼近課堂。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因材施教還原情境、利用多媒體輔助情境、注重角色扮演再現情境、注重聯系社會現實升華情境,同時注意情境的高度還原、課堂秩序的維護以及師生共同參與等情境還原模式共同促進學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