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酒泉市北苑學校 馬文能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酒泉市實驗小學 張建華
大數據時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學習數據,這些數據的采集與分析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為教師提供更加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對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大數據時代下,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大數據分析手段,從數據中提取教學信息并進行有效整合分析。基于此,本文討論大數據在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創新中的應用價值和存在的問題,并深入探討創新路徑。
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大數據分析手段能夠提供豐富的資源,通過分析各種數據可以使教師獲得更多的教學資源,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有效整合和處理,將豐富的教學資源更好地應用于教學中,并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大數據時代下,教師應將大數據分析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斷豐富其應用手段和方式,從數據中提取有效信息。與此同時,教師還應通過對大數據分析手段的運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水平,并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使教學目標得到高效實現。總之,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大數據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并不斷提高自身信息能力和信息素養。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接受的是統一的教學內容和統一的教學進度,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因此,在語文教學時,教師應采用分層教學,通過大數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分析,然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其學習需求的教學計劃。在初中語文分層教學中,教師需先了解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認知水平,然后將教材內容以分層方式展現給學生,再由教師與學生通過網絡或課堂進行溝通和交流,使其在數據分析下進行自主學習,滿足其個性化需求,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偉大的悲劇》分層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大數據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析,然后結合語文課本內容和班內同學提供的數據資料,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計劃。這樣一來,能夠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應充分利用語文教學資源,將大數據分析工具更好地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同時,教師應將大數據理念和技術充分融入教育改革中,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大數據時代下,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并對數據信息進行搜集和整理,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分析,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實際需求。此外,教師還應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分析結果對教學活動進行及時調整,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和輕松。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比較傳統,在課堂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灌輸和講授,忽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是造成初中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會在課前將內容重點、難點等提前講清楚,再讓學生按照自身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進行自主學習,導致初中生在課堂中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降低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具體教學中,部分教師還缺乏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較為單一,而且存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學生沒有獲得良好訓練和實踐機會等問題。這些都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阻礙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語文學習建立在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感受和理解的基礎上。但在實際初中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只是一味講授,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感悟和反思,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注重講解課文內容,沒有對課文進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導致學生難以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而且部分教師只注重背誦課文,沒有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思考和感悟。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強化對學生知識感受的引導和培養,引導學生進行感悟、思考和反思,以提升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目前,許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課堂知識講授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缺乏全面、客觀、科學的評價,容易造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影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為此,教師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水平,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需要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開展分組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需要結合不同班級和學科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并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過程表現和最后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
在大數據時代,教育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發展趨勢,也是大數據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的重要體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有效的大數據教學環境,及時獲取學生學習數據和學習動態;需要對所需的大數據平臺進行選擇,以便為教學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教學信息。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智慧教室構建以大數據平臺為核心、融合多項技術手段的學習環境,包括虛擬現實技術、智能多媒體設備等。當學生進入教室后,教師可以將平板電腦、投影儀、電子白板等多媒體設備作為課堂教學工具輔助學生學習,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平臺收集與篩選學習資源,以更加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數據;利用網絡平臺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總之,在構建大數據教學環境時,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學實際選擇相關平臺進行構建。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收集,并通過大數據分析和處理,明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和特點,從而指導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更有價值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此外,教師還需要通過數據分析,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需求,以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規律與特點。
例如,在《沁園春·雪》教學時,通過大數據分析,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深入體會“江山如此多嬌”“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四月芳菲盡”等詩句所體現的豁達和樂觀精神,部分學生對“山回路轉不見君”這句詩也沒有很深的體會。于是,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時提問:“你們對這句詩有什么理解?為什么沒有體會到這句詩的樂觀精神?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學到這種豁達、樂觀精神?”通過大數據分析與交流,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從而為教師制定更加精準的教學內容提供依據。
又例如,在《蘇州園林》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對蘇州園林整體布局與建筑特色進行分析和研究,利用大數據對不同文體的特點進行了解和分析,從而為制定更加符合教學實際需求的教學方案提供依據。
總之,大數據技術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數據信息資源,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數據,進而明確學生對教學內容和學習方式所提出的不同需求,從而更加精準地設計教學方案。
大數據時代,通過整合網絡和期刊、圖書等教學資源,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由于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可以將網絡上的一些優秀教學資源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課堂內容。例如,在《安塞腰鼓》教學時,教師可以收集與整理網絡上關于安塞腰鼓的相關資料,然后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針對性講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掌握更加全面豐富的語文知識。例如,在《背影》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搜集一些關于父愛的文章,或者搜索“父親”“愛”等相關詞匯。教師則可以借助網絡查找一些優秀散文視頻,讓學生對文章內容產生深層了解。
利用大數據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是為了更好地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工作進行有機融合,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教學資源。因此,教師需要對數據進行精準篩選,并將優質的學習資源呈現給學生,實現學習目標的準確定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故鄉》教學時,“故鄉的景物”是文章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文章中存在大量的生僻字、復雜語句以及無明顯中心思想和中心事件的內容。除此之外,文章中還出現了多處作者對景物進行描寫的語句,并且這些描寫方式是比較固定的,還要求學生掌握文中蘊含了作者怎樣的復雜情感。基于此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到的各種信息進行精準篩選,從而為學生提供更精準、有效的學習資源。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備課過程中將文章所蘊含的作者復雜情感以及人物性格、命運等內容進行充分挖掘,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教學資源;通過“閱讀《故鄉》(節選)”這一學習任務單,借助大數據分析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的相關信息。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是“滿堂灌”,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課堂效率也難以得到提升。在大數據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創設情境,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積極地學習。

例如,在《趙州橋》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大數據技術創設課堂情境,讓學生能夠更加形象地感受趙州橋的宏偉與壯觀;在《鄉愁》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大數據技術創設情境,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課文所蘊含的美學思想,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以增強,能更加積極地投入語文學習中。
在大數據技術背景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以此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例如,在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想象之翼”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閱讀找到本單元收錄文章中靈活生動的詞語句子進行標注并進行仿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語文課程內容,選擇合適的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如電子白板、多媒體、視頻等工具,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借助視頻制作軟件錄制語文課堂上發生的一些有趣或有意義的故事視頻,并在下次課堂教學時播放給學生觀看。
可見,利用信息技術對語文課程內容進行創新和整合,并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課程內容的興趣,并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大數據時代,網絡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需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將網絡教學和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有機融合。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并根據教學計劃調整自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保證學生能夠扎實地掌握語文知識。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收集與課堂有關的素材或資料,并對其進行分類和整理。在網絡收集素材時,教師需注意選取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內容,使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平臺快速獲取素材。
總而言之,大數據對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需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了解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構建教學環境、指導教學設計、整合教學資源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