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 湖北省襄陽市第四中學
在湖北省襄陽市,有一所聞名全國的省級示范高中——襄陽四中。走進學校正門,“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務祖國和人民”14個大字映入眼簾,這是襄陽四中一直以來堅持的辦學理念。近年來,襄陽四中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為全國各地知名學府、社會各領域輸送了大量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人才。能長期保持“高位運轉”,得益于學校對體育的重視、對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重視。
我國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學原校長蔡元培先生曾說:“完全人格,首在體育。”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離開教育的體育是不牢固的,青少年體質健康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只有充分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讓學生在體育中增強體質、健全人格、享受樂趣、錘煉意志,才能讓學生“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務祖國和人民”。如今,“無體育不四中”的口號已成為師生的精神烙印。
“母校變化很大,給我的感覺很奇妙。”作為學校第一屆畢業生,中國科學院院士熊有倫在時隔近70年后回到母校參觀,看到煥然一新的校園,他十分激動。2019年落成的襄陽四中新校區為學生提供了專門的運動場地——綜合體育館內的恒溫游泳館、乒乓球館、籃球館、羽毛球館對學生免費開放;東、西兩個運動區設有標準天然草田徑場、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戶外運動空間。
每天清晨,朝氣蓬勃的四中學子伴著悠揚的鈴聲,在操場上列陣跑操,用運動開啟美好的一天。“在寬敞的校園綠茵場上奔跑,酣暢淋漓,運動完整個人都感到神清氣爽!”高三學生劉怡君說。雖然學業緊張,但她仍然保持鍛煉的習慣,除了跑操、體育課等集體活動,還參加了足球社團。為了豐富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體育素養,學校開設了籃球、足球、羽毛球、排球、游泳等多個體育社團,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運動需求。很多學生周末放假都不愿意回家,因為學校為學生開放了圖書館、體育館、周末影院、綠色網吧等,讓學生在學校也能度過一個充實的假期。
除了不斷完善場館建設,學校還引進了豐富的運動設備,例如學校健身房內配置了綜合智能跑步機3臺、動感健身單車2臺、組合力量訓練器1臺;東運動區設有賽事控制中心和體質測試專室,配有賽事監控設備和體質健康測試器材等;西運動區設有單雙杠、攀爬架、戶外健身設施等,并設有專門的器材室,對運動器材進行分類儲備。
完備的體育設施和場館為學生的個性化運動提供了條件,豐富的社團課程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為選拔優秀的體育后備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礎,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強勁引擎。學校堅持把面向全體學生的群體體育活動與培養、選拔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有機結合,通過課余體育訓練、競賽、主題活動等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各類體育社團的學員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發展特長,并組成學校代表隊,校籃球隊在襄陽市中學生女子籃球聯賽中斬獲冠軍、男子籃球聯賽中獲得亞軍,校足球隊在襄陽市校園足球男子聯賽中獲得冠軍。在襄陽市第21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中,由非體育特長生組成的襄陽四中田徑代表隊收獲了2枚銀牌、1枚銅牌的好成績,他們在賽場上不畏強手、奮力拼搏、迎難而上,充分彰顯了學校“文武兼修、全面發展”的體育理念。在師資隊伍配備上,學校從北京體育大學等體育專業院校引進高素質體育人才,不斷壯大體育教師隊伍,目前學校共有專職體育教師14人,其中有高級職稱的10人;多名教師獲得了湖北省好課堂、湖北省體育教學技能大比武、襄陽市體育優質課等比賽的一等獎。
體育的價值和作用可轉化為讓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磨煉意志“四位一體”的育人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學校積極舉辦各類特色體育活動,讓“快樂體育”成為學生緩解身心壓力、激活成長動力的“金鑰匙”。
“80華里遠足”活動是學校的傳統項目,也被稱為“行走的教育”,截至目前已連續開展了15屆。每年春天,惠風和暢,學生們在教師的帶領下踏上征程。他們跨過壯闊的漢江,漫步迷人的綠洲大道,最終到達魚梁洲中央生態公園,開展“培育英才林,爭做棟梁人”主題勞動教育活動;或者從學校出發,徒步穿越半個襄陽城,欣賞沿途優美風景,探訪古隆中風景區。在徒步過程中,學生們互相鼓勵,向著終點邁出堅定的步伐,不僅鍛煉了體魄、磨煉了意志、學習了知識,還讓自己“追求卓越”的身影深深印在青春的記憶中。
為了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釋放學生的學業壓力,學校除了每年舉辦大型秋季田徑運動會,還專門為學生舉辦小型趣味運動會,項目由學生自定,讓他們盡情展現自我。學生們有的表演漢服走秀,有的跳起了“小雞恰恰舞”,趣味十足的運動會幫助學生放松了心情,為迎接未來學習生活中的挑戰積蓄力量。每年的秋季田徑運動會也是全校師生展現精神面貌和綜合素質的機會,學校堅持“藝體融合”,舉辦特色開幕式入場式,設置豐富的比賽項目,讓學生感受體育的魅力,充分展示團結奮進、拼搏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質。
此外,學校還積極舉辦各類體育主題活動,例如每年“運動嘉年華”學校都會組織“奔跑四中”校園迷你馬拉松、籃球賽、足球賽、排球賽、乒羽團體賽、跳繩團體賽等,實現“三大球三小球”全覆蓋、全校學生人人有項目。其中,“奔跑四中”校園迷你馬拉松活動由“奔跑中國”系列馬拉松賽事運營商提供技術支持,采用馬拉松地毯式系統為比賽準確計時,每名參賽選手佩戴雙芯片計時號碼布,賽后舉辦頒獎儀式,讓學生從體育運動中收獲樂趣、成就感和儀式感。
學校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將“全面育人”作為體育教學目標,緊緊圍繞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進行教學內容、方式和評價體系的改革,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學業成就協同發展。
在開齊開足體育課的前提下,學校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發豐富的體育校本課程,讓學生在體育中了解自我、悅納自我、成就自我。例如,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開設網球運動與鑒賞、羽毛球運動基本技戰術等特色校本課程,高二年級增設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課程,并在專業教師和教練的帶領下開展專項學習,包括體育技能、教學性比賽和體育賽事鑒賞等。

此外,學校還定期開展“體育健康知識大講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大健康觀、大體育觀,為學生終身運動、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體育健康知識大講堂”通過講座幫助學生認識和預防常見的運動損傷,了解和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飲食、規律作息、科學運動等,做到體育技能練習與健康知識學習的有機融合,全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讓學生深刻認識到體育運動不是一時之需,而是一門終身必修課,讓體育的育人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更好地為學生健康成長賦能。
體育的價值不僅是強身健體,還在于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感、意志力、吃苦耐勞精神。學校將“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運動理念深植學生內心,吸引廣大學生走向操場、走到陽光下,引導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增強體質、健全人格、涵養精神,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在2023年的全國兩會上,筆者提出了“關于加強體育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從改變師生和家長的“體育觀”出發,探索推動高中體育更好發展的有效舉措,讓師生、家長樹立“無體育不健康、無體育不強國”的理念。未來,襄陽四中將繼續堅持學校特色,深化體教融合,堅持體魄與人格并重,助力學生成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