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
在上海自貿區成立十周年之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以下簡稱上海監管局)回顧上海自貿區銀行業保險業十年發展歷程,總結十年來金融支持上海自貿區建設的先進經驗和成果,展望上海自貿區在新起點上續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上海自貿區掛牌后,原銀監會和原保監會分別出臺了八條支持上海自貿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形成最早推動上海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的制度框架。在此基礎上,上海監管局圍繞市場準入、特殊業務授權、統計風險監測出臺多項配套制度,有力加強監管政策引領。
上海監管局出臺一系列市場準入簡化措施,不斷提升監管效能,促進銀行保險機構在上海自貿區集聚發展。例如,將上海自貿區內的銀行和保險分支機構及高管、航運保險運營中心相關準入事項由事前審批改為事后報告;推出中外資銀行市場準入報告事項清單;實施航運保險產品注冊制改革;等等。截至2023年6月末,上海自貿區內銀行機構數量為588家,其中法人機構49家,分行級機構121家,分行級以下機構418家;保險機構數量為135 家,其中法人機構16 家,分公司級機構54家,分公司級以下機構65家。
針對上海自貿區獨特的機構設置和賬戶體系,上海監管局授權上海自貿區內銀行擴大開展離岸業務,允許其通過自由貿易賬戶開展同業業務和理財業務,并對投資標的、賬戶托管和投資人資格作進一步規范。截至2023年6月末,轄內共有49家銀行金融機構建立了自由貿易賬戶核算體系,自由貿易賬戶資產總計1.06萬億元。
上海監管局建立健全上海自貿區事中事后監管工具箱,以“重點跨境業務定期監測+新產品動態報備+重大事項及時報告”等三項基本監測手段為依托,構建上海自貿區特色報表監測制度,不斷提升上海自貿區業務的風險防控水平。
上海監管局堅持對標最高標準,充分發揮上海自貿區改革“試驗田”作用,通過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以先行先試的壓力測試為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重點圍繞促進自貿區投融資便利化,上海監管局創設“創新監管互動機制”,以“一事一議”的評估方式對創新業務給予支持。例如,針對自由貿易賬戶發放的非居民并購貸款,在通過機制評估后,上海監管局適當放寬并購貸款比例、期限等方面的限制,更好地與國際規則保持一致,為“走出去”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截至2023 年9月,轄內機構通過該機制支持的創新試點項目合計達46個,涉及金額超1100億元。
重點圍繞匹配金融供給與科技企業需求,上海監管局與臨港管委會共建“科技金融創新試驗基地”,試點實施一批新產品、新工具、新模式。一是通過試點機制,在全國率先將設在臨港的金融租賃公司的租賃物范圍,擴展到集成電路產業鏈設備。截至2023 年9 月,已落地金額為2.6 億元,為集成電路企業融資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渠道,進一步增強上海在支持長三角乃至全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的輻射作用。二是依托試驗基地,探索開展科技金融創新試點,支持銀行機構采用更加“柔性”的做法,支持滿足更多“硬核”科技企業和科研人員的金融需求,切實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三是推動臨港管委會組建金融專家庫,深化產學研融合,破解科技企業項目總投匡算準確性等難題。
重點圍繞實現對產業風險的精準保障,上海監管局打造臨港新片區科技保險創新引領區,指導保險機構主動對接科技產業需求,加大定制化、專屬化產品開發力度。一是推動全國21 家保險機構在臨港新片區設立中國集成電路共保體,為集成電路產業“量身定制”全面創新風險保障方案。截至2023年6月末,中國集成電路共保體已為19家集成電路企業提供保險保障共計1.9萬億元,累計賠款2.3 億元。二是率先推出面向小微企業的普惠型網絡安全保險,通過“保險+服務+科技”的新模式,可以覆蓋小微企業80%以上的日常網絡安全風險。

上海監管局堅持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更好地發揮上海自貿區示范引領、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推進上海自貿區建設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一帶一路”倡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決策部署更好地聯動發展。
一是推動落地一批首創性對外開放項目。全國首家專業再保險經紀公司、首家外資再保險法人機構、首家外商獨資保險控股公司、首家獲準擴展經營范圍的外資保險經紀機構、全國唯有的五家外資控股理財公司等一大批首創性項目均落戶在上海自貿區。二是加快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上海監管局與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施細則》,推動七家再保險運營中心獲準在臨港新片區開業,打造再保險“國際板”,開設面向全球的再保險交易市場,加快實現我國再保險市場由“單向開放”向“雙向開放”的轉型升級。
一方面,上海監管局支持機構“引進來”,打造“一帶一路”投融資服務中心。上海監管局批準約旦阿拉伯銀行、阿布扎比第一銀行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銀行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國內第一家分行,截至2023 年9月,共有14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外資銀行在滬設立了5 家法人銀行、13 家分行和6家代表處。另一方面,上海監管局引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推動金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走出去”。依托上海自貿區金融政策優勢,上海銀行保險機構通過貿易融資、跨境銀團貸款、內保自貿貸、工程保險再保險聯合體等金融產品,為客戶提供便利化的跨境金融服務。
一是加強監管聯動,不定期進行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合力推進上海自貿區更高水平的制度開放和創新發展。二是支持五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附屬公司在上海開展股權投資業務,重點參與臨港新片區建設和長三角區域的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和協調發展。三是支持轄內銀行對接蘇、浙、皖三地的兄弟分行,共同為當地企業提供金融產品與服務,創造協同開放紅利。截至2022年末,上海轄內銀行通過自由貿易賬戶為蘇、浙、皖三地企業提供貸款余額近3億元。
展望未來,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貿區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解放思想不停步、改革創新不懈怠、攻堅克難不退縮,開展更高水平開放的壓力測試,為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助力上海自貿區闖新路、開新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自貿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