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常態下,財會監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了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財會監督不僅有利于健全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而且有利于嚴肅財經紀律、維護財經秩序,更能推動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將財會監督職能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本文結合新常態下財會監督職能的變化及作用發揮存在的困難,提出積極轉變財會監督職能理念、完善財會監督體系、加強財會監督與其他監督的溝通協作等措施,以期為強化發揮新常態下的財會監督職能作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常態;財會監督;職能作用
會計改革發展以及會計理論研究是目前的重中之重,結合新發展形勢以及新常態下提出的基本要求,對會計監督職能進行分析,將其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至關重要。將財會監督和審計等其他監督職能融會貫通,是現階段新常態發展背景下財會監督的重要內涵[1]。對財會監督職能進行研究分析,將其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對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一、新常態下強化發揮財會監督職能作用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健全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
按照現有法律法規以及規定要求,保證財會監督的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將與其相關的財稅政策等落實到各環節中,保證財會監督在財政支出以及資源配置等各方面的監督職責體現出來。將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各環節中,促使黨和國家的監督體系能夠得到不斷完善和優化,對權力運行制約機制進行補充和完善,對監督管理機制進行構建,這樣才能將財會監督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2]。由此可以看出,財會監督工作有序開展是新時期背景下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的重中之重,對國家治理體系的完善和優化也具有實質性意義。
(二)有利于嚴肅財經紀律、維護財經秩序
通過不斷加強對財經領域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的財會監督,貫徹落實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求,將查前公示和查后公告在網絡上進行公開,提高透明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責令整改,做好違規違紀問題的通報問責和處理處罰,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實增強財會監督的社會影響力和威懾力,能夠推動各項財經法規和管理制度得到嚴格執行,切實提高了財經紀律的嚴肅性、震懾力,維護財經秩序。
(三)有利于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結合新常態發展現狀,各種不同類型的社會經濟活動在開展時,多數情況下都是以財務活動的方式為主,是經濟活動的重中之重,對于社會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可以提供動力支持,所以對財會監督提出的要求普遍比較高。而在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中,財務活動存在較多的問題,包括虛假數據、不規范行為等,這些與財會監督職能作用發揮具有密切聯系,部分問題帶來的后果較為嚴重,甚至已經觸碰到黨風廉政建設和法律法規等。
二、新常態下財會監督職能變化及作用發揮存在的困難
(一)財會監督范圍、領域不斷拓展
監督對象及內容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發生了一系列變化,與其相關的監督制度、范圍及方法等也會受到影響,無論是在監督內容、監督維度、領域等方面都在不斷的拓展。由傳統的賬實以及賬證等逐漸拓展到業務實質以及財會人員職業能力等方面實現全覆蓋監督,而在監督管理中,其重點也逐漸從事后監督朝著事前以及事中等關聯性事項角度著手實現全過程的監管。在監督時,也要必須保證各方之間能夠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關系,根據監管結果,及時反饋并納入到監管體系中,以此來實現縱向或者橫向的全覆蓋。
(二)財會監督目標要求更高
傳統財會監督重點針對會計基礎、會計核算、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等會計活動規范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在新時期背景下,財會監督不僅要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而且要以多種不同類型的方式,將經濟業務在實踐中的作用和價值體現出來。
(三)財會監督職能發揮存在的困難
一是傳統觀念影響較深,一直以來傳統思想觀念中普遍認為財會監督只是單純對已經發生的事件進行監督管理,只有在出現觸犯法律法規行為時才會進行處罰。因為對財會監督的錯誤認知,導致財會監督和財會管理之間的關系被嚴重割裂開,并沒有意識到監督在管理活動中的應用價值和作用,這種形勢下財會監督的深度和實施效果都會受到嚴重限制,無法將財會監督的職能作用體現出來。二是財會監督體系不完善,沒有形成一套系統的、可遵循的監督法律體系,與其他監督主體的合作機制體系,高素質、全能型的專業化監督人才體系,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過程監管、數據共享的信息化體系以及科學、合理、高效的管理體系。三是財會監督缺乏與其他監督互動,各個監督主體部門在監督管理中各有側重,均有點“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沒有建立聯動機制,跨領域監督存在一定的局限,且沒有與其他監督進行數據、信息和成果充分共享。四是財會監督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科技化的監督工具,監督檢查還在采用傳統的走訪、翻閱憑證和詢問座談等方式,工作效率不高,成效不理想。沒有及時與稅務、金融、審計等相關部門進行數據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島,導致信息浪費。
三、新常態下強化發揮財會監督職能作用的措施
(一)積極轉變財會監督職能理念
在新常態下,為保證財會監督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首先要做的一點是從領導干部到基層人員均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到財會監督對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及國家治理體系起到的重要作用,思想上加強對財會監督的重視,并堅決貫徹落實好中辦、國辦出臺的《意見》。更要積極轉變財會監督職能理念,打破傳統思想觀念中對財會監督職能的錯誤認識,從理念制度實現改革和創新,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觀念意識進行合理的構建,促使財會監督管理手段和工具模式等都可以得到及時的改革和創新,更好地滿足在新時期背景下財會監督工作中提出的個性化要求。積極研究拓展在新時代發展下財會監督的內容和外延,將頂層設計以及監督管理思想等作為重中之重,將事后監管變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監督。結合現有諸多因素、條件確定財會監督的具體方向和目標,這樣才能夠對現有技術手段進行完善和優化,保證現代化監督職能能夠充分發揮。
(二)對財會監督體系進行完善和優化
結合目前提出的諸多要求,要對財會監督法律、監督主體、監督人才,信息化以及管理體系等進行完善和優化,第一,從直觀角度來展開深入分析時,將財會監督與其他監督管理方式進行對比,財會監督中并沒有對現有法律進行合理編制,在具體監管措施實施中,基本上是以各種不同類型的法規條文或者行業管理規則為依據,缺少統一的規范化管理體系,其系統性以及法治權威性并不是很強。參照《預算法》《會計法》《稅法》等涉及到的法律,科學合理構建一套財會監督法律體系,實現財會監督更高層次的立法,使財會監督有法可依。第二,對財會監督管理法律法規以及管理體系等進行完善和優化,對新時期背景下的財會監督管理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構建,促使其能夠實現更高層次的立法。對現有法治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保證各種財會監督措施落實到位,對符合要求的各種條例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確定財會監督工作的具體操作規程,以此來提高財會監督的規范化水平[3]。第三,完善和優化財會監督人才體系,培養一批高素質、專業化、全能型的財政財會監督人才領頭軍,并將稅務、審計、銀行等相關部門,及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中介行業等優秀財會人員召集起來,組成一支業務能力強的專業化財會監督人才隊伍。第四,完善和優化信息化體系,充分利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中央直達資金系統”“地方財政運行監測系統”等財政系統,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監督體系,并將這些系統與監督主體內部系統相融合,完善數據共享體系。第五,制定科學、合理和高效的管理體系,針對財會監督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財會監督管理機制,秉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規范財會監督行為,形成廉政、高效的作風,更好地發揮財會監督職能作用。
(三)加強財會監督和其他監督的溝通協作
財會監督應當加快建立與其他監管主體間的溝通協作機制、良好的協調配合聯系,積極協調人民銀行、銀保監局和證監局等監督主體單位,推動形成分工明確、協調有序、監督有效的財會監督工作新格局。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協調的方式在頂層設計以及法治體系等各方面,實現有效的配合,這樣才能夠在實踐中完善和優化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信息等進行綜合分析,保證信息之間能夠形成有效溝通和交流,完善現有的成果共享機制,提高數據信息的利用率,同時要加強上級對下級監督的力度,以聯合行動等方式形成良好的信息鏈條,保證各手段之間能夠建立有效互補,促使監督管理的整體效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四)加強財會監督信息化建設
因財會監督內容以及目標等都在不斷拓展,現有的監督管理手段和方式不斷改革和創新,對信息化建設水平要求越來越高。財會監督的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是新時期背景下的重要發展趨勢,將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手段充分應用于財會監督的信息采集、數據存儲、數據挖掘、信息共享和實時監管等環節,以提高財會監督的效率和效果,最終目標是實現財會監督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財政部門應不斷完善和改進當前使用的“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預算執行監督”“中央直達資金系統”“地方財政運行監測系統”“財政部統一報表系統”等系統,加強預算編制、預算調整和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實現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過程的監督。同時將財政這些系統與稅務、證監、銀監等其他監督機構的系統相融合,形成一個全新的財會監督系統,將所有內容全部納入到信息系統中,對符合要求的智能化操作系統進行合理構建,保證各項技術之間能夠形成有效連接,促使現有諸多內容可以實現高效結合。讓各個監督主體都能夠從系統中提取它們領域開展監督需要的數據,并將監督成果反饋到系統中,實現信息的高效共享,以現有的信息技術為依據,可以促使監督職能實現穩定的轉型和升級,將業務受理等諸多內容融入其中,以大數據或者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依據,保證財會監督在檢查、核查等各項工作中可以實現集約化操作,這樣有利于促使財會監督的升級和轉型速度的推進。
(五)加強財會監督人才隊伍建設
針對財會監督人才缺乏的窘迫現狀,應當加強財會監督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加強各級財政部門人才隊伍建設,將編制向財政部門傾斜,充實財政部門監督人員。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政治理論、專業理論和業務技能培訓,全面掌握財會監督的重要性、總體要求、主要目標等重要內容,提升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一批高素質、專業化、全能型的財政財會監督人才領頭軍,牽頭指導財會監督工作。二是將稅務、審計、銀行等相關部門、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中介行業、國有和私人企業等優秀財會人員召集起來,充分利用國家高層次財會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平臺,加強高素質、復合型財會人才培養,組建一支高水平、專業化的財會監督人才專家庫,以備抽取開展專項財會監督行動工作。三是給予會計師事務所等行業的政策支持,培養一批優秀的第三方財會監督機構,提高執業水平,輔助財政更好地發揮財會監督職能作用。
四、結束語
財會監督一直以來都是財會在實現職能轉型升級發展時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新常態發展背景下,受到國際形勢的變化,國內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家反腐倡廉及國家治理體系完善和優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對財會監督的要求逐漸提高,財會監督的目標也朝著更加合理、合規的趨勢轉變和發展。所以,要在黨和國家現有監督管理體系的應用背景下,將財會監督的作用和價值體現出來,為后續財會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同時,要結合目前的發展現狀,對先進技術手段進行引進和利用,實現對財會監督職能的改革和創新,為其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這樣不僅能夠將財會監督在新常態下的優勢特點發揮出來,而且可以提高財會監督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3-02-16(001).
[2]陳泥.構建“五元一體”財會監督體系護航高質量發展《廈門市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實施方案》出臺[N].廈門日報,2023-06-28(A04).
[3]王菲菲,趙竹明.新時代關于推進財會監督工作的思考[J].西部財會,2023(07):27-29.
作者簡介:江維會,女,1991年11月生,漢族,貴州盤州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預算管理、財會監督。
(六盤水市鐘山區財政局,貴州 六盤水 55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