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3-04-10
基金項目:2023年貴州省青年發展研究課題“貴州省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價值及路徑研究(QNYB2330)”、貴州大學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項目“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價值及路徑研究(GDGJYJ2023019)”之階段成果。
作者簡介:周勝強(1990—),男,四川宜賓人,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
[DOI]10.19810/j.issn.1007-4767.2023.05.011
摘 要:元宇宙開啟了精神資源開掘的新生態,元宇宙可在精神生產力效率提高和生產關系優化向度賦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理論上,元宇宙在推進精神文化數量積累和質量升級中彰顯著技術正當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為新向標將元宇宙技術工具性引向發揮正向作用的價值目的性。在實踐中,元宇宙在對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升級、生產高效化和共享式分配中發揮技術優勢。在價值面,元宇宙具備服務于人的精神生活的價值合理性,在黨的領導下強化元宇宙滿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價值導向,指向實現全民的、全面的和持續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關鍵詞:元宇宙;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數據;技術;邏輯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4767(2023)05-0097-07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1]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發達精神生產力基礎上的以全體人民為主體的富裕,是人民思想道德、科技知識、文化素養和精神修養全面富裕,是形式多樣化、個性化的漸進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組成部分,表現為全體人民在現實社會關系中的心理、情感及價值需求獲得切實滿足,在生產生活中充滿歸屬感、幸福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實踐上要求社會精神生產力的充分發展,精神分配消費層面的公平正義,從而形成充分均衡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狀態。新時代科技創新是實現精神共富的動力,元宇宙是現代化技術的集成,對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價值。元宇宙具有現實生成性,CMCA—MCC發布的《元宇宙產業宣言》將元宇宙定義為“前沿數字科技的集成體”,元宇宙“是什么”是動態開放的實踐問題,需在運用中定義。《中國元宇宙白皮書》指出,“元宇宙是平行于現實世界的一個虛擬世界或者說數字世界。”[2]兩個世界通過人的數字化相互影響,人的數據化是人在元宇宙的孿生存在形態,發展出人的新社會關系,現實人與虛擬人、AI的關系成為人認識自我的新課題。元宇宙的最終形態是促進虛實的融合共生,人可以生活在元宇宙社會關系中完成身份確證、進行生存和創造性實踐,獲得精神生活需求滿足。因此,元宇宙可在精神生產力提高和生產關系優化向度賦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為技術的元宇宙推動精神生產力要素變革,提高精神生產效率,提供更充裕的精神生活內容。同時元宇宙去中心化的生產關系推動共享式分配,優化精神生活公平,促成更普惠的精神消費形式,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處理效率與公平關系,合力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基礎。
一、理論邏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為向標指引元宇宙發揮正向作用
元宇宙在精神成果數量積累和質量升級中所作的貢獻彰顯技術正當性,元宇宙的基礎設施、終端設備和內容應用三大主體部分搭建完善是賦能精神共同富裕的技術前提。人的精神生活數字化為元宇宙提供了社會基礎,元宇宙在技術升級中創造更多精神產品,將大眾精神需求期待現實化。然而技術具有兩面性,元宇宙工具化會帶來隱私數據的監管問題、資本控制的虛擬貨幣與現實經濟聯動的經濟風險、權力轉移侵蝕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問題以及沉浸體驗潛藏數字成癮的個體精神危機。因此,元宇宙只有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引下遵循有利于人的精神生活發展邏輯,才能對人的精神發揮正向作用。
(一)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標導引元宇宙避免技術異化
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為目標為元宇宙技術創新提供了新向標。一方面,強化元宇宙崛起的網絡技術理性。元宇宙吸納技術創新為人的精神生活服務,要致力于促進技術集群模塊的整體成熟,包括人工智能發展和高寬帶、低延遲的5G網絡普及,VR、AR等終端設備更新。技術集成指向交互體驗升級,算力改進、算法升級及應用創新的支持使得元宇宙成為網絡進化的新形態,成為硬件技術、數字文化和精神心理方面虛實融合的形態。在腦—體—機交互技術支撐下,虛擬與現實通道在市場交易、社交和游戲環境中已經生成,在人機交互的神經感知上亟待腦機接口等新技術突破,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賦予腦—機交互的能動性,元宇宙技術理性拓展著精神生活的空間和創新精神生活實現形式。另一方面,以成熟的技術工具作為人精神內容豐富化的動力。精神生活豐富化反饋強化元宇宙技術理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元宇宙技術邊界的融合。元宇宙作為虛實技術融合生態,需持續推進虛實聯動技術的突破,推動其在文化產業革新、精神消費升級和虛擬空間治理領域技術的跨界運用。元宇宙抽象化的概念炒作不僅脫離技術理性而且忽視了發展元宇宙的核心技術研發,造成虛擬經濟泡沫和技術新風險而走向技術異化。元宇宙順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新向標,需要將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導向實體方面,加強對落后地區和邊緣群體的公共數字化精神文化產品供給,建構普惠型元宇宙新形態,這是元宇宙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方向。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實現邏輯嵌入元宇宙超越資本邏輯
元宇宙市場主體基于用戶數據以市場化算法進行經濟價值挖掘,以交互技術的沉浸感官快樂吸引數據流量,驅動數據生產和流通來創造價值增值,追求數據資本積累,形成隱性的新數字勞工剝削,資本過度擴張而物化人的精神生活。因此,元宇宙精神資源發掘要處理好利用資本和限制資本的關系,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實現邏輯嵌入元宇宙建構過程,在元宇宙建構的經濟基礎、宏觀調控及治理過程中全面超越資本邏輯。元宇宙實際運行邏輯由所有制關系決定的,元宇宙數據資源公有制建構是實現黨的領導的經濟基礎,提升國有資本在元宇宙研發和布局中的控制力,是政府實現精神生活資源宏觀調控和駕馭元宇宙資本的關鍵。需要突出元宇宙技術基礎建設的國家力量,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布局正改善算力基礎設施,支持5G網絡、云計算和區塊鏈底層技術發展,提升元宇宙精神生產力,保障國家對元宇宙具備治理能力及落實精神共同富裕戰略意圖的硬件支撐。還需要通過治理過程的制度嵌入規范數字資本市場,《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就強調要“構建文化數字化治理體系,完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體制,強化文化數據要素市場交易監管”[3]。完善數字化治理體系能夠有力規制資本邏輯擴張,引導合理健康的數據文化消費行為,以治理驅動元宇宙服務于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從而超越資本邏輯。
(三)構建面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元宇宙精神共同體
在快速變革的現代社會中個體精神家園面臨重構,元宇宙為人提供新的精神生活方式,元宇宙精神共同體將成為個體獲得精神依歸的空間載體。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4]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為元宇宙精神共同體構建提供向標和機遇,錨定精神新向標的元宇宙衍生出多元精神生活、培育出具有信息素養和科技價值觀的個體,元宇宙精神生活秩序建構將原子化的個體規范起來,使個體回歸集體而形成共同情感依存,由此生成多層次、多元化精神共同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承認元宇宙精神共同體的差異性和層次性,建成分布式、去中心的元宇宙精神治理結構,不斷提升元宇宙精神空間價值認同。元宇宙精神共同體是在精神共同富裕目標指引下,成員間在共建中形成共享和認同理念,在精神上相互依存,精神生活需求的虛實融合要求元宇宙精神共同體維度完善升級。這種元宇宙精神共同體超越虛擬社交、游戲、網絡二次元等個體精神滿足,是“數字孿生”中虛擬人和現實人的精神生活富裕的融通,進入元宇宙精神生活的虛實共生階段,虛擬空間精神與現實空間的精神融匯為精神共富來源,在虛實共生的元宇宙精神共同體生態中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二、實踐邏輯:元宇宙賦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創新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5]元宇宙推進的虛擬與現實的聯結性,其實是對網絡維度的進階,實現單一虛擬維度向現實維度擴容,建構虛與實“二元分立”向“二元合一”的融合元維度。用戶生成的大數據是元宇宙算法運行的基礎,數據化的現實人和虛擬化的數字人的建構基礎都是具體的人。人成為技術工具與精神價值融通的核心節點,元宇宙的初級發展進程是由人構成的現實世界發展的能動映射。元宇宙的社會化進程與現實化程度是同步進行的,充分的數據流是元宇宙現實化的技術基礎。元宇宙算法設計只有確保用戶體驗感機會公平,調動廣大的社會基層群體參與共建的自主性,才能生成繁榮共生的元宇宙生態。元宇宙圍繞用戶為中心的技術路徑,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人本邏輯路向相通,構成元宇宙賦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邏輯基礎。
(一)元宇宙動態升級人精神生活的需求
元宇宙技術升級帶動用戶精神生活需求智能化轉型升級。首先,元宇宙升級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滿足渠道。從視覺的感官刺激到交互認知層面再深入到沉浸式認同的身份構建,圍繞人的精神層次實現從淺層渠道到深度渠道。元宇宙從概念到現實吸納著“M世代”的數字原住民向元宇宙遷移,在元宇宙場景中尋求精神食糧和生活意義,元宇宙“精神移民”享受著超越現實世界精神生活升級的增長速度。其次,元宇宙賦能用戶主體地位以滿足用戶精神需求。通過算法技術挖掘加重數據增速在元宇宙形態進化中的權重,數據增速的基礎本源來自用戶數據化“產消”,去中心化算法賦予個體用戶主體地位,這是元宇宙用戶驅動的底層邏輯。在以用戶為主體的“產消合一”中精準滿足用戶精神需求,在技術上鞏固著人民作為推動精神世界發展的歷史主體地位。再次,元宇宙豐富了人的社會關系,拓展了精神生活需求升級的社會基礎。元宇宙精神生活的關鍵特征是身份、沉浸感和多樣性。身份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產物,個體精神生活升級的第一步也是完成自我身份確認,人不僅是物質存在更是精神生活的自覺存在。對“我是誰”的回答需置身于自我的社會關系,實在的我、意識的我都歸于社會的我。元宇宙的社會化進程突破中心化的身份標識,以去中心化標簽豐富人的身份層次,使人在多元社會關系情境中滿足多樣化精神生活需求。
(二)元宇宙推進精神內容生產高效化
精神文明發達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馬克思指出,“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中蘊含著巨大的革命力量”。[6]元宇宙技術變革將對精神生產范式產生革命性影響。精神生產的大眾化為均等化分配的共同富裕奠定了群眾基礎。一是元宇宙催化精神內容生產“產消”結構的成熟。元宇宙進一步釋放了消費者加入生產者隊伍的革命意義,使得“產消”生態更加成熟。用戶身兼生產者與消費者雙重角色,虛擬與現實雙重身份,在算法的內容質量標準驅動下,高質量的精神文化內容得到推廣和引流,以涵養元宇宙良好內容生態。UGC(用戶生產內容)和MGC(機器生產內容)是元宇宙主流方向,“產消者”在精神生產中彰顯自主意識的崛起,“產消式”生產精神內容的潛力得到挖掘。二是元宇宙推進精神生產模式的大眾化。元宇宙擴大了精神生產主體的范圍,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邊緣群體經過算法技術的價值挖掘,不受社會身份和物理邊界限制,都可作為數字勞動者在生產空間活躍。元宇宙放大了精神生產主體的自主權力,在權力意識實現、自我精神滿足和現實利益兌現多重吸引下,多元用戶主動進入生產角色,由此引發精神生產的大眾化方式普及。三是元宇宙技術革命提高了精神生產效率,高效化內容生產為質的均衡奠定了量的基礎。元宇宙的精神生產范式遵循生產的邊際成本遞減、邊際收益遞增的規律,越多人參與數據生產帶來越多價值收益。當前亟需重點提升規模化海量數據計算效率進而擴大再生產效率,AI、云計算及交互感知等技術可融合推進精神生產時空數字化、算力設備便攜化、算法技術精準化,元宇宙技術集成有力助推精神生產智能化及高效化。
(三)元宇宙多中心化價值流通賦能精神資源共享式分配
精神資源分配是實現精神共同富裕的關鍵環節,元宇宙通過時、空、人的數字化構建三維空間,在虛實融合空間通過智能算法設計建構共享式分配對接人的精神生活消費。首先,元宇宙精神資源分配規則建構區別于市場化分配規則。工業文明中的經濟差距造成精神生活“貧富差距”,信息文明中“數字鴻溝”造成精神生活分化。市場價值規律要求分配以效率為準則,遵循排他性規則。而元宇宙采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公平透明的分配方式,主張去中心化自治分配,形成利益相關者的共享分配模式,多中心化分配的元宇宙追求空間價值最大化,遵循非排他性共享原則,凸顯了精神文化產品的公共性,越多人參與享用價值越大。其次,元宇宙為促進民眾公平享受精神資源,為消除精神貧困提供技術支持。大數據的精準分析為政府主導的二次分配提供目標指向,元宇宙中區塊鏈技術調動社會力量公平公正參與推進共同富裕三次分配,DAO組織形式更加透明,去中心化分配關系體現公平價值指向。以興趣愛好為主觀要素的去中心化標簽進行社會關系空間重塑,打破了以財力、職業和專業的中心化標簽的內容分配。去中心化的分配關系推動著精神消費的大眾化、多樣化趨勢。再次,元宇宙推進普惠型精神消費模式生成。元宇宙的區塊鏈技術支撐分散的價值傳遞,“去中心化”區塊鏈是元宇宙創造公認的資產和身份的技術基礎,使得多中心的價值自由流通和協作更加高效,防止元宇宙走向少數平臺主導的壟斷模式。元宇宙可將精神文化資源基于區塊鏈開放共享,避免精神文化資源被大型平臺壟斷,區塊鏈保障了用戶擁有和使用數據權利,提供了邊緣群體共享精神文化發展成果的技術渠道,技術、規則與組織支撐的精神資源共享式分配催生普惠型精神消費,共享式分配打通了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關鍵環節。
三、價值邏輯:元宇宙強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旨歸
恩格斯指出:“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7]元宇宙的突破發展有著適應社會需求的價值,元宇宙賦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超越技術的工具性價值。元宇宙為人的價值服務是終極邏輯依歸,要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貫徹元宇宙技術創新之中。
(一)以站穩人民立場的元宇宙促進全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人民立場的元宇宙須在黨的領導下建構,作為技術的元宇宙其立場取決于運用掌控主體,作為虛實融合社會的元宇宙其立場則取決于內容主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中元宇宙運用過程和目的統一于人民主體性。首先,將堅持黨的領導原則貫徹至元宇宙建構之中。元宇宙主體框架中的基礎設施要耗費巨大資源,國家將數字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在國家“新基建”投資中核心就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集中資源支持芯片技術、操作系統、區塊鏈等核心技術研發,有利于搶占元宇宙技術前沿陣地。基于元宇宙硬件和軟件的發展,在內容應用中開啟新一代數字經濟,作為國家駕馭元宇宙為人民服務的技術基礎,以滿足全民數字生活新期待。其次,要持續鞏固元宇宙維護人民精神利益的公共價值屬性。元宇宙內在復雜的社會關系超越了私域空間,元宇宙的數據隱私權利、價值觀念傳播和精神產品生產都與全體人民利益密切相關,代表人民利益的黨和政府要限制私利性在社會思想宣傳領域過度擴張,防止資本逐利驅動帶來的技術負價值,預防出現“精神鴉片”“精神失序”等公共精神危機。最后,“中國式元宇宙”精神資源覆蓋全民。在黨的領導下多元共建“中國式元宇宙”,《2022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就明確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8]。發揮人民在精神資源創建中的主體地位,國家要統籌推進各區域、各民族和各領域共建人口規模巨大的元宇宙,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元宇宙,助力凝聚大團結的精神力量。元宇宙打破人精神交流交融的時空界限、身份界限,“破壁”精神圈層固化和文化區隔,打造元宇宙全民精神生活圖景。
(二)以指向人民美好生活的元宇宙追求全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人民對元宇宙的發展有著美好憧憬,人民美好精神生活將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供給中得到全面滿足。一是打造人民美好精神生活元宇宙體驗的現代標桿。以元宇宙技術集成全景呈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應然狀態,全新技術營造沉浸式體驗、高沉浸的場景,以多種技術協調配合生成標桿效果。從虛擬呈現到現實標桿需要“數實融合”,元宇宙技術重心投放到促進人的生產生活和精神消費的實體產業發展,將美好精神生活的技術運用場景轉換為現實精神生產力。二是以“元宇宙+”更新個體精神生活綠色健康的現代標準。當前算力、數據儲存和顯示設備等設施屬于高能耗,綠色發展要求元宇宙走低碳綠色道路,未來可通過智慧算法、合理布局產能實現低能耗、低污染的元宇宙產業,補齊工業時代精神生活的高能耗短板。健康元宇宙的智慧醫療、AI制藥、智能手術以及數字化智能療法更新了人健康生活的現代化標準,元宇宙+生物芯片促進人的健康生活管理和高效診斷,腦機接口對于精神疾病治療有巨大潛力,元宇宙推進著生命健康產業的突破發展,現代化的綠色健康精神生活更新了個體全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標準。三是以包羅萬象的元宇宙內容鞏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全面性。元宇宙為市場等活躍主體提供了更為廣闊便捷的精神資源創作空間,元宇宙包容百花齊放的精神成果,是一個全面豐富的精神世界。多樣內容自由創造并非自由主義,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元宇宙精神內容創造,結合優秀傳統精神文化滋養人的精神世界,防止資本在精神場域無序擴張,減少精神內容生產的市場盲目性,避免精神消費兩極分化,增強元宇宙精神生活均衡性。特色與大眾、傳統與現代、國際與國內豐富的精神資源在元宇宙中交融,涵蓋全面精神內容和核心價值引領的元宇宙助力實現全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三)以維護人民精神利益的元宇宙制度助力持續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通過以人為本的元宇宙制度建構助推可持續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彌合元宇宙資本市場意識形態和人民精神公共利益的沖突。一是行政主體出臺產業政策激勵,調動多主體參與元宇宙產業發展機遇。精神文化大數據建設的制度化充實元宇宙精神文化產業增量,《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就指出“到2035年,建成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中華文化全景呈現,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9],數字成果將成為精神生活共富的持續內容來源。二是行政及司法主體的剛性監管制度出臺,持續凈化元宇宙精神生活。網絡相關法規可作為元宇宙內容凈化的法律基礎,《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要求提升主流價值在算法推薦中的權重。針對管理層面的主體責任制度,《關于進一步壓實網站平臺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的意見》強調,互聯網行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維護國家利益”[10]。《關于防范以“元宇宙”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要求守住元宇宙安全合法底線。三是元宇宙行業主體的自治制度完善,包括元宇宙產業委發布的《元宇宙產業宣言》《元宇宙產業自律公約》等。行業主體自覺提出了元宇宙堅持以人為本和美好數字生活的理念,成為元宇宙貢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柔性約束。相關制度體系規范著多元主體在元宇宙落實人本理念,有利于形成黨的領導、政府激勵、協同治理和人民共享的元宇宙精神資源開發格局。生成符合人民精神利益的成果產出、公平分配和健康消費的元宇宙精神生活生態,為全體人民持續增長的精神生活需求貢獻充裕的精神產品,推動人民精神生活持續共富。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
[2] 龔才春.中國元宇宙白皮書[M].北京:北京信息產業協會,2022:30.
[3] 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EB/OL].(2022-05-22)[2022-05-26].http://www.gov.cn/xinwen/2022-05/22/content_5691759.htm.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9.
[5]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07.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648.
[8] 李克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摘登)[N].人民日報,2023-03-06(03).
[9]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J].廣播電視網絡,2022(6):6.
[10] 關于進一步壓實網站平臺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的意見[EB/OL].(2021-09-15)[2022-10-01].http://www.cac.gov.cn/2021-09/15/c_1633296790051342.htm.
Triple Logic Analysis of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the Metaverse
and Spiritual Life
ZHOU Shengqiang
(School of Marxism,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0, China)
Abstract:? The metaverse has opened up a new ecosystem for the exploration of spiritual resources, which can empower spiritual life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spiritual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In theory, the metaverse demonstrates technological legitimacy in promoting the accumulation and quality upgrading of spiritual culture, and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serves as a new indicator to guide the instrumental nature of metaverse technology towards the value and purpose of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In practice, the metaverse plays a technological advantage in upgrading people's spiritual needs, achieving efficient production, and sharing distribution. In terms of value, the metaverse has the value rationality of serving people's spiritual lif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it strengthen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metaverse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eople, aiming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and sustainable spiritual prosperity for the whole people.
Key words: metaverse; common prosperity in spiritual life; data; technology; logic
[責任編輯:王方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