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哈爾濱市委
哈爾濱市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堅持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錨定建設東北亞科創中心、國家創新型城市目標,突出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文化創新、區域創新、制度創新,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創新發展大會決策部署,以創新增動能、優環境、促發展,努力使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創新鏈與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有效對接,切實把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協同創新,在項目審批、硬件建設、科研用地等要素保障上提供最大支持。哈爾濱工業大學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歷時5 年建設已投入試運行,成為國家首個航天領域大科學工程。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建設航天高端裝備未來產業科技園成功獲批。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4 個全省首批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生態圈已完成空間規劃布局、創新載體搭建、配套支持政策等實施方案,今年啟動建設重點項目37 個。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高水平建設哈大齊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創新載體,積極爭取國家實驗室、大科學工程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哈爾濱市落地布局。2023 年上半年,全市新增3 家國家級孵化器,全市備案孵化器總數達到146 家;全市登記技術合同2091 項,同比增長14.5%。大力推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和產業化,實施高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完善企業孵化、成長、壯大扶持政策體系,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和企業量質齊升。2022 年,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51戶,總數已達2302戶。2023年上半年,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670 項,力爭全年凈增高新技術企業500戶、轉化科技成果1000項以上。
堅持把調結構轉方式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集聚創新要素鞏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把優勢放大、產業做強,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突出產業支撐抓項目,創新完善項目謀劃、對接洽談、跟蹤落地等工作機制,強化項目建設全流程全鏈條服務。世界5G大會、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省黨政代表團“廣東行”等重大活動招商成效顯著,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國藥集團黑龍江中藥產業園等一批大項目新項目落地建設。2022年實施重點項目400 個,完成投資518 億元,是2021年的1.6倍。2023年計劃投資663.6億元的526個重點項目,1-8 月份,已開復工494 個,完成投資406.3 億元,投資完成率61.2%,比2022 年同期提高9.1個百分點。突出產業轉型抓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扎實做好“三篇大文章”,持續改造升級傳統產業,2022 年實施技改項目320 個,2023 年實施工業項目350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2023 年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1.4%,較上年同期提高2.8 個百分點。突出資源開發抓加工,聚焦“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強龍頭、補鏈條,重點加快玉米、水稻、大豆、畜產品、乳制品等“原字號”加工產業提檔升級。2022 年,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02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25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1292億元。
堅守文化特質,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市場思維和創新意識,推動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完善歷史文化名城、13個歷史文化街區和9 個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規劃,有序推進中央大街、中華巴洛克等街區改造更新利用,做好索菲亞教堂等600 多座歷史建筑登記造冊、修繕管理。依托99 處展館、遺址等紅色資源,推出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多角度展示哈爾濱紅色文化、金源文化、歐陸風情、冰雪文化、音樂文化,持續增強文化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促進文旅體融合,推動冰雪文化與冰雪旅游、冰雪體育、冰雪裝備等產業融合發展,辦好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加快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豐富劇院、音樂廳等場所活動,設立“哈爾濱音樂日”,放大“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品牌效應,充分展現“世界音樂之城”魅力。發展創意設計產業,積極構建松江兩岸創意設計產業生態圈,成功舉辦東北亞文化藝術創意設計博覽會,哈爾濱創意設計中心正式運營,創意設計市場主體達到5540 家,較2022年底新增541家。
堅持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以對俄合作、深哈合作為依托,加強對外經貿、交流合作創新,構建向北開放、向南合作新格局。持續深化對俄合作,積極對接俄羅斯市場需求,統籌推進通道平臺建設,加快臨空經濟區、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發展,用好二手車出口、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等政策,辦好第32 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第7 屆中國-俄羅斯博覽會等展會,擴大對俄經貿合作。2023 年上半年,全市對俄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21.7%,帶動全市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6.7%,位居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第一位。持續深化深哈合作,加快推進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建設,著力打造深哈對口合作升級版,深哈產業園注冊企業達到569 戶,累計完成投資48.3 億元,成為全國對口合作樣板。全市累計實施深哈對口合作項目148 個,完成投資396.5億元。

哈爾濱創意設計中心創意產品展廳(圖片由中共哈爾濱市委宣傳部提供)
堅持運用市場規律、市場機制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配套規劃和實施方案70 余個,出臺“臨空經濟區、綜合保稅區一體化管理”等改革創新政策20 余個,推動各項任務取得突出成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出臺《哈爾濱市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考核辦法(試行)》,對標全國一流,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辦事不求人”,創新推行企業信用“承諾即修復”、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等措施,2022 年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晉升至全國重點城市“非常高”組別。加快國企改革步伐,深入開展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將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資企業集團由14 戶整合為9 戶,實現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出臺《哈爾濱市支持民營企業家干事創業的若干措施》和《中共哈爾濱市委、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于振興發展民營經濟的實施意見》,推進領導干部包聯企業、包保項目全覆蓋。2023 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8.26 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數量2.4萬戶,占新登記市場主體比重由2022年同期的19.4%提高到29.3%,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10萬戶。
下一步,哈爾濱市將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關于新時代加快推動創新龍江建設的意見》,搶抓《新時代龍江創新發展60條》政策機遇,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發揮科技創新增量器作用,堅持不懈推動創新發展,為奮力譜寫龍江高質量振興發展和現代化強省建設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