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文博 孔紫亮 張鵬飛 劉林芽 宋立忠 張洪



摘要:鐵路路基設計施工是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環節,對于確保鐵路運行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傳統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存在設計效率低、施工質量監控難、設計施工協調差等系列問題和挑戰,無法適應高效、精準、可持續的鐵路路基建設需求。BIM技術快速發展,其作為一種全新的設計和管理工具,已成為現代化鐵路路基設計施工的重要輔助技術,為鐵路路基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文章基于BIM技術的鐵路路基設計施工應用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其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研究發現,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具有提高設計精度、減少錯誤和沖突、優化施工管理等優勢,但在技術、組織管理、法律等方面存在諸多挑戰。而未來,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將向智能化、協同化和數字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鐵路路基;設計施工;BIM技術;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U213.1 文獻標志碼:A
本文引用格式:涂文博,孔紫亮, 張鵬飛,等. 基于BIM技術的鐵路路基設計施工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J].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23,40(5):106-119.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ailway Subgrad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Tu Wenbo,Kong Ziliang,Zhang Pengfei,Liu Linya,Song Lizhong,Zhang H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Protecting of Rail Transit Infrastructure,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China)
Abstract:Railway subgrad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ailwa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railway operations. However,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low design efficiency, difficult construction quality monitoring, po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ordination, which cannot adapt to the needs of efficient, accurate and sustainable rail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M technology, as a new design and management too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uxiliary technology for modernized railway subgrad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which brings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railway subgrad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railway subgrad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and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t found that BIM technology in railway subgrad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design accuracy, reducing errors and conflicts, and optimiz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However, there are a lot of challenges in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legal aspects. In the future, BIM technology in railway subgrad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will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intelligence, collaboration and digitalization.
Key words: railway subgrad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BI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tatus analysis; development trend
Citation format:TU W B,KONG Z L,ZHANG P F,et al.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ailway subgrad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based on BIM technology[J].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2023,40(5):106-119.
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一直是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環節,對確保鐵路運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傳統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存在設計效率低、施工質量監控難、設計施工協調差等系列問題和挑戰[1-2],無法適應現代高效、精準、可持續的鐵路路基建設需求。必須引入現代化的設計理念、技術手段和管理模式,以提升鐵路路基工程設計施工的質量、效率和可持續性。
近年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術快速發展,其作為一種全新的設計和管理工具,已成為現代化鐵路路基設計施工的重要輔助技術,為鐵路路基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顯然,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有很大的應用優勢。首先,BIM技術可將不同結構的設計信息整合以實現協同設計和交流,有效降低人為錯誤和重復工作,大幅提高工作效率[3]。其次,基于BIM技術的全方位模擬和分析可輔助設計人員開展設計方案比選和評估,并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提高設計質量。此外,施工方可基于BIM模型實時查看施工進度,并與其他相關方進行協同聯動以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監控和管理,提高施工管理質量[4-5]。最后,BIM技術可實現對大量設計和施工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包括土質情況、工程量計算、材料需求等,為相關部門提供準確全面的信息進行決策和規劃[6]。
隨著技術進一步發展和應用深入,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并為我國鐵路高質量建設和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因此,進一步加強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的研究和創新,提高設計水平和施工質量無疑是交通運輸工程領域今后的研究重點[7-8]。本文對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的應用現狀進行了全面分析,并探討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案,明確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未來的發展趨勢,對推廣BIM在我國鐵路基礎設施設計施工更廣泛更深入的應用具有重要研究意義。
1 基于BIM技術的鐵路路基設計施工應用現狀
1.1 模型可視化與仿真
模型可視化功能是BIM技術的重要特點之一。工程師可結合三維數值化軟件對鐵路路基進行建模,實現對鐵路路基結構的直觀展示,使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和決策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溝通設計意圖,如圖1所示[9-10]。
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主流BIM三維數值建模軟件主要包含6類,如表1所示。結合以上BIM三維數值建模軟件,研究人員對鐵路路基建模開展了大量的模型可視化與仿真應用研究,主要分為3個方面。
1.1.1 基于BIM軟件的可視化建模
在初步設計階段,可利用BIM軟件創建實體模型,實現鐵路路基的快速化建構并進行直觀展示。Sheng等[11]利用Bentley Rail Track分別演示了數字地形模型、線路走向、橫斷面,以及三維模型的顯示方法,實現了BIM技術在鐵路路基應用的初步探索。Cao[12]以一條新建鐵路專線的測量數據為原始依據,采用Autodesk Civil 3D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實現了地形表面分析、邊坡設計和鐵路線路設計,初步探討了Civil在鐵路建模中的應用。李明等[13]采用Revit軟件對路塹邊坡支護結構協同設計應用,使得路塹支護結構三維可視化,進一步提高了鐵路路基支擋結構設計質量和工作效率。謝先當等[14]提出了一種對路基各部分結構進行分解,將參數化構件與不可參變構件結合使用,最后進行拼裝組合的路基建模思路,解決了OpenRail Designer在鐵路路基BIM設計中,構件建模工作量較大,路基構件庫擴充在短時間內無法滿足設計施工需求等情況,最后依托麗香鐵路路基工程,實現了基于BIM技術的鐵路路基工程施工建模可視化。劉祾頠[15]為實現站場路基BIM模型建模可視化,針對鐵路站場路基結構特點,結合BIM建模原理,基于Bentley平臺和建模關鍵技術研發了鐵路站場路基BIM設計系統,并先后應用于福廈鐵路、襄荊鐵路等一系列工程實踐中,驗證了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1.1.2 基于BIM軟件的二次開發
隨著鐵路路基設計施工的發展,單一BIM軟件的現有功能已經無法滿足鐵路路基模型可視化與仿真需求。基于BIM軟件的二次開發逐漸興起,以實現更精確、高效和符合鐵路路基設計施工標準的建模功能。劉厚強等[16]針對二維輔助設計軟件的不足,自主研發了一種三維鐵路路基設計軟件,基于OpenGL對鐵路路基本體及相關支擋附屬結構的模型二次開發,實現了路基部件的快速參數化建模,并成功應用于川藏線拉林段路基設計施工中。靳猛[9]依托銀西高鐵BIM試點項目,基于歐特克平臺進行二次研發實現了鐵路路基快速建模,提高了鐵路路基BIM模型可視化應用水平。柯子翊等[17]重點研究了站場路基模型的構建方法,根據鐵路站場的平縱橫設計資料,編制原型程序和路基模型剖切算法,成功應用于獨李北站實現了鐵路站場路基信息模型的快速建模和高效信息可視化提取。Pu等[10]提出了一種創新性方法實現由模型變化驅動的BIM更新技術,通過該方法可以實現對現有站場路基BIM模型的快速更新。總體而言,基于BIM技術的二次開發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可視化建模方面發展已較為成熟。
1.1.3 BIM+GIS的融合應用
BIM和GIS在鐵路路基模型方面有不同的側重點。BIM主要關注對路基主體結構的精細可視化,而GIS則更關注地理信息的全局整體管理。根據鐵路路基長大線狀結構特點,一些研究者進行了BIM+GIS融合應用的研究,以建立鐵路的三維場景。這種融合應用可以實現可視化和三維模型計算分析等許多功能,最大程度地發揮BIM+GIS在鐵路路基模型可視化與仿真方面的應用價值[18]。王明生和張振平[19]在分析了當前鐵路路基三維建模方法后指出路基三維建模技術和方法的關鍵和難點是路基三維建模過程中如何與地形三維模型進行交接、融合,其重點研究了在GIS環境下路基模型與地形模型的疊加問題,提出了利用GIS軟件實現鐵路路基的建模可視化和仿真方法。Wang等[20]在數據采集中引入無人機新的測量手段,提高勘測設計的效率,通過BIM模型數據和GIS信息集成和交互操作,地形數據進行疊加分析,用于支持排水設施BIM模型的建立,從而解決鐵路路基防護問題,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費。郭澤等[21]將BIM和GIS技術結合起來,實現了鐵路路基模型的可視化與仿真。通過利用數字高程模型與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對鐵路工程各部分結構模型進行參數化建模,建立了鐵路線路三維線狀地理環境,并將BIM與三維地理環境場景進行交互融合,結合某鐵路進行了應用,實現了三維場景的發布、在線瀏覽、空間分析等功能。張鈺等[22]結合基礎地形測繪資料和鐵路設計資料等數據,介紹了鐵路三維場景快速構建方法,包括三維地形模型創建、鐵路構筑物BIM模型快速生成、BIM與GIS融合、場景標注配置等。夏宇等[23]研究了鐵路線路BIM與GIS技術融合的三維場景的構建流程,選取蘭張鐵路項目中的永登至天祝段局部區域,應用遙感影像與地面高程信息數據,在InfraWorks平臺上建立了路段地形、路基主體結構物、附屬支擋結構設施等三維模型,實現了在鐵路線路三維虛擬環境中對不同方案進行比較和分析,沿著鐵路線路進行導航,模擬實際的場景,幫助決策者選擇最合適的方案等功能。
1.2 協同設計與沖突檢測
基于BIM技術的鐵路路基協同設計與沖突檢測是一種利用BIM技術進行鐵路路基設計的創新方法。在傳統設計方法中往往存在設計信息不完整、協調困難、沖突頻發等問題,而基于BIM技術的鐵路路基協同設計與沖突檢測可以提高設計效率,減少設計錯誤和施工風險。
Tang等[24]基于Python開發子程序,將Dynamo與力學經驗、路面設計指南相結合,對路基路面結構進行分析,為路基與路面分析協同一體化設計提供了創新性和實用性的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了長期存在的BIM環境下無法分析路面結構的缺陷,從而減少了在路面設計中的錯誤和重復等問題。孔國梁等[25]對AutoCAD二次開發后,利用其多視口,排水縱斷面自動化設計等功能,對鐵路路基排水平縱斷面協同設計并導入達索軟件共同完成鐵路路基排水溝BIM協同設計模型,提高了鐵路路基排水的系統性和信息化,對未來的應用提供了有益借鑒。卞友艷[26]研究了基于Bentley平臺的鐵路站場路基多專業協同設計解決方案,并成功應用于滬通鐵路BIM試點項目中,該研究對于促進鐵路站場路基協同設計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為相關領域的實踐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易菊香[27]以某高速鐵路工程為例,基于數字化技術及多專業協同技術形成的三維設計模型,實現了全方位、多角度查看、構件單元快速識別、構件與地形面數據化交互,從而使設計精度更高,提取的數量相對更精確。
鐵路路基工程與橋梁、隧道等各專業接口間存在大量接口設計,BIM技術便于在各專業間開展協同設計工作,通過專業間的碰撞檢測,篩選出有效碰撞點,各專業接口協調設計與碰撞如圖2[28]。相關學者對路基各專業接口協同設計與沖突檢查也做了研究應用。張鈞達[29]應用BIM技術對鐵路路基與隧道過渡段接口、鐵路路基與站后各專業間接口、排水設計的接口等進行了協同設計優化。劉彥明[30]在銀西高鐵項目中選擇了兩站一區間作為BIM技術協同設計應用工程,重點研究了橋隧工點、特殊路基工程和過渡段的接口協同設計與沖突檢查等方面,優化了設計流程,提高了協同設計效率和質量。胡文麗[31]運用MicroStation Connect Edition對鐵路路基的聲屏障結構模型進行BIM協同設計,在Project Wise協同設計平臺上實現了數據共享和碰撞檢查等功能,采用二次開發的插件以及Navigator軟件進行碰撞檢測和實景展示。該協同設計應用顯著減少了圖紙設計中的差錯和遺漏等問題,有效避免了施工階段的多次返工,為鐵路項目設計及施工過程提供了高質量服務。
1.3 數據采集與處理
BIM技術在鐵路路基數據采集和處理方面可為鐵路設計施工提供全面、準確和可靠的數據支持。三維掃描是BIM技術中常用的一種數據采集方式,它利用激光掃描儀或者相機等設備對鐵路路基進行掃描,獲取路基三維點云數據,這些點云數據可以準確地反映路基相關結構形狀、尺寸和細節,并用來構建BIM模型[32]。當需要對范圍的地區進行航拍和數據采集時,可采用無人機技術搭載激光雷達、相機等設備快速獲取大范圍區域的高分辨率影像和三維點云數據[33]。將點云數據和攝影數據導入BIM軟件進行整合分析,可生成真實的三維路基模型,進一步將路基模型與其他相關數據如GIS數據、地質勘探數據等進行集成,以提供更全面的設計施工應用支持。夏艷軍[34]利用激光掃描技術對高鐵路基進行數據采集,獲取路基三維空間信息的點云數據,經過融合處理后獲得對應的大地坐標,研究算法提高了數據處理精度。劉孟涵[35]采用航拍測量技術采集高分影像數據,經過多項處理,得到了數字高程模型及影像圖,進而應用于BIM鐵路項目來模擬真實三維環境,為路橋隧等專業的協同設計提供設計依據,從而提高鐵路建設信息化水平。岳忠翔[36]利用無人機技術進行數據采集,根據現場地質勘察得到的地質數據,導入地表模型中,生成該地區三維地質模型,根據該地質模型和地表高程確定抗滑樁深度及位置,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方案的經濟合理性,有效降低了路基邊坡竣工后可能出現的滑移、開裂等質量風險。林國濤等[37]針對各專業協同設計難,路基設計不精確等問題,提出了綜合運用傾斜攝影和激光雷達技術收集工程地質調繪數據、GIS數據等一系列數據,用以快速建立道路及各專業模型的信息融合體,提升了我國道路設計數據采集技術手段。劉曜瑋等[38]基于無人機+BIM技術優化了道路工程施工計量過程中的數據采集及處理等環節,分析無人機+BIM技術在數據采集與處理應用中的優勢,并提出了一套用于道路工程施工計量的新方案,對提高數據采集效率、數據精度和決策處理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BIM技術還可以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施工數據采集與處理,及時發現和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如圖3所示。
梁策等[39]研發了一款結合北斗衛星定位與BIM技術的路基連續壓實信息系統。系統集成了路基壓實數據采集與處理、質量數據結果可視化展示等多項功能,實現對鐵路路基壓實質量的實時監測與控制,滿足了鐵路路基數字化施工的需求,對BIM結合北斗技術進行施工數據采集及質量控制具有參考價值。盧春房等[40]以朔黃鐵路為背景,融合應用人工智能、BIM+GIS、北斗、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對鐵路路基邊坡和隧道與路基接口處仰坡的穩定性進行了實時監測和反饋。趙敏聰等[41]在哈大鐵路客運專線路基施工項目中利用Real-time kinematic測量技術和3DGPS系統對路基施工的攤鋪厚度、平整度等施工質量數據進行實時采集控制,以確保路基施工過程質量,還采用了CCS900壓實系統實時采集和監測現場路基施工壓實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1.4 施工管理與優化
隨著我國鐵路建設行業的快速發展,施工技術、材料、數據不斷更新,傳統的管理模式已很難服務現代化鐵路路基施工。BIM技術可以支持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并已成功應用于鐵路建設項目的管理,其中鐵路工程管理平臺框架如圖4所示。基于BIM的鐵路施工管理與優化技術應用研究主要圍繞施工建設與組織管理、施工安全與風險管控、施工資源管理、施工進度管理等方面開展。
在施工建設與組織管理方面,王同軍[8]基于BIM管理技術的應用,提出了一種創新的鐵路工程建設與組織協同管理模式,明確闡述了鐵路工程建設管理的內涵,建立了鐵路工程管理總體框架,并成功應用于鐵路工程多項目、多專業、多任務的建設實踐過程中。張乃樂等[42]為提高施工組織管理質量和效率,通過開發無人機影像和BIM融合技術,提出了一種針對鐵路線路建設施工組織智能化管理的方法。該方法實現了自主巡檢施工現場,識別施工機械設備出勤和工作情況、分析施工進度等施工過程管理。鮑榴等[43]提出了一種鐵路建設管理一張圖管理模式,并研發了基于BIM+GIS的建設管理一張圖系統,在京雄高鐵試點進行了應用。該系統能夠在一張圖上將BIM、GIS模型和工程建設等多源異構數據集成展示,并滿足了信息建設與組織管理精益化需求。韓寶劍等[44]依托京雄城際鐵路四電施工項目,基于BIM+GIS數據集成技術,搭建一體化鐵路施工管理平臺,該管理平臺具備三維電子沙盤、接觸網智能預配信息管理、施工安全和質量管理等功能,可實現鐵路施工各階段管理數據的整合和不斷優化。該項目基于BIM管理與優化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鐵路施工全產業鏈數字化、信息化應用水平。
在施工安全與風險管控方面,康振江[45]基于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特點提出了采用BIM技術進行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采用三維模型、施工工藝模擬等方法,及時發現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各種危險因素,從而達到預防工程安全事故的目的。同時,結合已有的工程實例、工程事故信息構建工程風險信息數據庫,為鐵路施工的風險分析提供多種危險源信息,對工程建設進行風險評估、風險分類和辨識工作。張欽禮等[46]提出了利用BIM技術優化鐵路施工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以解決現行安全管理強度大和施工保障不足等問題。采用Revit軟件完成鐵路工程項目模型的構建,并結合BIM模型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該安全管理方案通過預先采取針對性安全措施,以實現高效、可靠的鐵路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安全管理。
在施工資源和進度管理方面,張建平等[47]針對現行施工資源及成本管理方式存在人為監控不及時,無法精細化管理等問題,運用BIM技術,建立4D(3D+施工進度)動態施工資源信息模型,發現和解決工程施工資源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沖突,避免出現工程超預算,及時保障資源供給。張毅等[48]為解決鐵路工程設計施工中信息傳遞困難和項目參與各方無法共同利用BIM技術進行管控的問題,研究了BIM與傳統的施工進度和物料等項目管理技術,并研發了一種基于BIM的鐵路工程項目管理系統。該系統應用于大瑞鐵路,極大提高了模型數據共享能力和工程建設管理水平。
1.5 質量控制與檢測
施工質量的控制與檢測是保證路基工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目前利用BIM對路基施工質量控制和檢測主要集中在路基填筑壓實過程,在地基處理、邊坡防護、排水設施等方面的研究較少。王薇[49]結合現場試驗段的路基壓實與質量控制全過程實施,通過北斗定位系統和BIM實現了路基施工的實時碾壓和檢測。該系統可自動完成施工工程量統計,直觀顯示施工進度、壓實狀態和壓實質量信息,實時控制發現問題并整改。王春明等[50]通過使用BIM技術,將設計數據轉化為可視化的模型,提供給施工人員參考,準確地進行路基填筑工作。將BIM技術與智能壓實設備結合使用,實現模型到施工的聯動,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壓實遍數和壓實程度符合設計要求。這種數字化連續壓實BIM技術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誤差和糾正。趙龍等[51]在西成線江油北站路基壓實施工項目中設計了一套符合BIM管理的軟硬件結構,解決了路基壓實施工過程中檢測速度慢、效率低、工作量大等問題,并研究了基于路基壓實的BIM模型自動生成算法,將BIM模型引入到路基壓實施工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馬源等[52]通過定性分析,研究了智能壓實質量評價指標的變化規律,結合Abaqus軟件的二次開發,在路基土智能壓實過程中實現了質量指標參數的動態監控。劉呈斌等[53]在鐵路建設施工階段分析了鐵路路基填筑施工過程質量關鍵控制因素,研究了基于BIM技術的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與檢查方法。該方法在麗香鐵路路基填筑施工中進行了實踐應用,施工質量達到了良好效果。隨著智能施工和路基質量控制的應用,大量的現場數據亦隨之產生,如何利用這些數據來提高路基質量也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問題。邱永平等[54]總結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數據融合方法,對多個現場監測終端的數據進行自動、快速的數據挖掘。二是關于如何通過使用數學算法和一些物理模型來更有效地使用大數據的關鍵功能預測,以預測一些場景,如沉降發展、邊坡穩定性、路基動力響應等。
2 BIM技術在鐵路路基工程中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2.1 技術方面
鐵路路基設計施工涉及大量數據,包括地形、測量、結構設計數據等[55-56],不同參與方使用的BIM軟件和數據標準不同,將會產生數據兼容性問題,并導致數據交換困難。如何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并基于BIM技術高效處理和管理以上大規模數據是首要難題。統一數據標準和命名規范是有效方式,其可確保各參與方使用相同標準進行數據交換和共享,如采用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作為通用的數據交換格式[57-59]。另一方面,可采用云計算和分布式計算技術,提高數據處理和存儲的效率,利用數據壓縮和優化算法,減輕數據存儲和傳輸的負擔。同時,建立完善的數據管理系統,確保數據的及時更新和共享[44,60]。
隨著施工過程的進行,BIM模型還需同步更新,以反映實際施工情況。然而,模型更新同步的過程可能存在延遲和不準確性,更新之后的模型結構尺寸會發生變化,導致BIM模型無法拼裝成為整體結構。Pu等[10]結合站場路基施工提出了一種局部BIM模型更新方法,但其仍存在部分信息無法修改難題。在保證BIM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對路基BIM模型進行實時更新還面臨巨大挑戰,需進一步結合新技術或二次開發進行探索。
2.2 組織管理方面
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的應用可提供更高效和精確的組織管理,但因路基設計施工分部分項工程繁多,如何實現各分部分項工程的協同施工和信息共享,管理和更新設計施工中涉及的圖紙、材料、施工計劃等信息,并跟蹤項目實施進度是BIM技術在鐵路工程應用中面臨的重要挑戰[47-48]。
構建BIM協作管理平臺實現鐵路路基設計和施工參與方間的協同工作和信息共享;構建標準統一的信息庫,實現信息集中管理、信息實時更新、項目進度實時審批和跟蹤是當前深化BIM技術在組織與管理方面的主要方式。王萬齊等[61]通過采用開放的標準和工作流程,并利用中立的協同平臺,提出了一種基于OpenBIM的鐵路工程協同管理模式,在京張高鐵項目中進行了實際應用。該模式對鐵路工程施工數據信息進行全面管控,最大化發揮了BIM的應用價值。張紅勇等[62]針對國內鐵路工程建設信息化管理存在缺乏統一的企業信息化架構指導,難以服務于現代鐵路工程建設信息化應用,對鐵路工程的數字建造平臺的理論和實現方法進行研究,搭建了鐵路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并在某高海拔鐵路進行了數字建造應用,驗證了數字建造在提高鐵路工程建設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有效性。
目前BIM技術在鐵路工程組織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缺乏統一的信息管理平臺,導致信息分散、不統一,難以進行全面的協同管理和數據共享;協同設計和合作的流程和工具還不夠完善,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和協作平臺,導致各方之間的合作效率低下,可能出現信息不一致、溝通不暢等問題;BIM技術的應用需相關人員具備一定的技術和管理能力,然而,目前鐵路工程中缺乏相關人員的培訓和人才支持,導致在實際應用中,人員可能不熟悉BIM技術的操作和應用,影響BIM技術在鐵路工程組織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2.3 法律合規性方面
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必須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然而,當前對BIM技術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缺乏明確的規范性指引,導致在實際應用中存在法律風險[63-64]。
BIM技術的應用涉及大量數據和信息,其中包含著設計師、建筑師等多方的知識產權[65]。在信息共享的過程中,知識產權的保護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尤其是在合作設計中,如何保護各方的知識產權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此外,部分BIM存儲數據和信息具有高度敏感性,可能包含個人隱私等敏感內容。在數據的采集、存儲和共享過程中,如何防止數據泄露和濫用。同時,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涉及多方的合同關系和責任劃分。BIM技術的應用可能改變項目參與方之間的法律責任和風險分擔方式,如BIM模型中一旦出現設計問題、數據丟失、信息傳遞差池等情況,可能導致工程延誤或損失會給項目帶來巨大風險,當模型管理者、項目負責人和其他參與方之間的職責模糊時,責任將無法清晰劃分[66]。
需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強數據的加密和訪問權限管理,并在合同中明確各方在數據分享和使用中的責任與義務,規范技術應用,確保各方的權益得到保護。
2.4 經濟效益方面
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的應用可提高設計效率、施工協調性、施工質量和安全性,從而提高項目的整體經濟效益[67]。但就當前BIM技術應用現狀而言,無法實現模型的順利傳遞,即無法實現設計、施工和運維階段的一體化,導致項目不同階段會出現重復投資,且引入BIM技術需額外考慮到相關的技術和人員培訓成本,以及與傳統設計施工方式的銜接和協調,其價值是長期的,短期內很難直接計算出經濟價值,以上問題的客觀存在阻礙了BIM技術在多數項目建設中的推廣應用[68]。
為解決以上難題,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勵和推動BIM技術在鐵路工程中的應用[69]。《“十四五”鐵路科技創新規劃》明確提出在國家鐵路建設與發展“十四五”規劃期間,深入推廣鐵路信息模型技術。但以上仍需鐵路路基設計施工參與各方統一認識,推動BIM技術在項目設計施工階段的綜合管理,并配備適當的技術力量和資源,協助項目推廣BIM技術,逐步擴大其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廣度和深度。
3 基于BIM技術的鐵路路基工程發展趨勢
對BIM技術在鐵路路基工程中的技術發展與創新方面作出以下展望。
1) 5D BIM。5D BIM是在3D模型的基礎上加入時間(4D)和成本(5D)信息,實現對施工進度和成本的模擬和優化[70]。通過模擬和優化,可以預測和評估不同設計施工方案的效果,包括結構強度、水流模擬、風險評估等,減少后期的修改和成本。5D BIM將在提高施工效率和控制成本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2) BIM與物聯網的融合。BIM技術與傳感器、無人機等物聯網設備相結合,可實現對鐵路路基施工過程的實時監測和管理[71],包括實現對施工設備和材料的追蹤和管理,提高施工質量和安全性。BIM與物聯網的融合可在鐵路路基工程中提供更準確、可靠和高效的施工技術,改善施工管理、施工質量的各個方面。
3) BIM與數值分析軟件的融合。BIM融合有限元軟件技術的研究已逐漸應用在土木工程研究領域[72-73],鐵路路基設計施工難點眾多,結合有限元軟件可以分析鐵路路基工程受力特性,模擬不同荷載條件下的結構行為,評估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確保其具備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未來,BIM融合有限元軟件的應用可為鐵路路基工程帶來更安全、更可持續的設計、施工和管理。
4) 數據集成和共享。數據的集成和共享是BIM技術發展的必然方向。BIM模型可以整合各種數據源,包括GIS、地形數據、材料屬性等,以建立更全面和精確的模型。同時,BIM模型的共享將促進不同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協同合作,提高項目的整體效率和質量。
5) 智能化和自動化。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和學習,BIM已可以自動識別和糾正設計中的潛在問題,提供更精確和可靠的建模結果[74]。未來,BIM技術與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結合,實現設計施工任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是重要的創新發展方向。
6) 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VR和AR技術可為鐵路路基設計和施工提供更直觀、沉浸式的體驗[75-76]。通過VR創建虛擬的工程環境,工程師可進行沉浸式的體驗和評估。AR可將BIM模型疊加到實際工程現場,幫助施工人員準確理解設計意圖和施工要求,提高設計和施工的效率和質量。
7) 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隨著BIM模型產生的數據增多,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的重要性也將增加[77]。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發現工程項目中的模式和趨勢,提供更準確的預測和決策依據,優化項目的進展和成果。
4 結論
1) 目前基于BIM技術的鐵路路基設計施工應用研究主要包括模型可視化、協同設計與沖突檢測、數據采集與處理、施工管理與優化、質量控制與檢測等方面。利用BIM技術可實現對鐵路路基結構進行直觀展示并優化施工管理,提高效率減少施工風險。
2) 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施工中仍面臨技術、組織管理、法律合規性和經濟效益等方面的挑戰。針對現有挑戰應加快深入BIM技術的研究應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強化認識及管理,為鐵路路基工程可持續發展提供解決方案。
3) BIM技術在鐵路路基工程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BIM技術在鐵路路基中的應用研究仍處于初期階段,在數據集成和共享、智能化和自動化、虛擬和增強現實以及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發展,這些發展將為鐵路路基工程帶來更高效、可靠和可持續的設計、施工和維護過程。
參考文獻:
[1] 孟存喜,鐘祥水,卞祖經. 鐵路勘測設計一體化、智能化的研究與關鍵技術[J]. 鐵道標準設計,2006(S1):212-214.
MENG C X,ZHONG X S,BIAN Z J. Research and key technology of railroad survey and design integration and intelligentization[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06(S1):212-214.
[2] 劉輝. 季節性凍土地區高速鐵路設計施工技術[J]. 鐵道工程學報,2017,34(10):1-10.
LIU H.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 speed railway in seasonal frozen soil region[J].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2017,34(10):1-10.
[3] 盧祝清. BIM在鐵路建設項目中的應用分析[J]. 鐵道標準設計,2011(10):4-7.
LU Z Q.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BIM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11(10):4-7.
[4] 朱江. BIM在鐵路設計中的應用初探[J]. 鐵道工程學報,2010,27(10):104-108.
ZHU J.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BIM in railway design[J]. Railway Engineering Journal,2010,27(10):104-108.
[5] BIANCARDO S A,VISCIONE N,CERBONE A,et al. BIM-based design for road infrastructure: a critical focus on modeling guardrails and retaining walls[J]. Infrastructures,2020,5(7):59.
[6] BENSALAH M,ELOUADI A,MHARZI H. Overview: the opportunity of BIM in railway[J]. Smart and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2019(2):8.
[7] 王同軍. 智能鐵路總體架構與發展展望[J]. 鐵路計算機應用,2018,27(7):1-8.
WANG T J. Overall architectur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intelligent railway[J]. Railway Computer Application,2018,27(7):1-8.
[8] 王同軍. 基于BIM技術的鐵路工程建設管理創新與實踐[J]. 鐵道學報,2019,41(1):1-9.
WANG T J.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BIM technology[J]. Journal of Railway,2019,41(1):1-9.
[9] 靳猛. 基于歐特克平臺的鐵路路基BIM設計技術研究[J]. 鐵道標準設計,2020,64(7):59-63.
JIN M. Research on BIM design technology of railway subgrade based on Autodesk platform[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0,64 (7):59-63.
[10] PU H,FAN X,LI W,et al. Realizing a quick partial BIM update of subgrade in railway station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23,149(9):04023073.
[11] SHENG X,LUO H,WANG P. Application of Bentley power rail track software in the BIM railway design[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4,587:1091-1094.
[12] CAO B.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forward design of railway subgrade[J].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Urban Planning,2022,4(5):1-5.
[13] 李明,曹博,白朝能,等. BIM技術在鐵路路基防護中的應用[J]. 建筑,2022(2):78-80.
LI M,CAO B,BAI Z N,et al.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railway subgrade protection[J]. Architecture,2022(2):78-80.
[14] 謝先當,劉厚強,翟連吉. 基于Bentley平臺的鐵路路基BIM正向設計研究[J]. 鐵路技術創新,2020(4):43-49.
XIE X D,LIU H Q,ZHAI L J. Research on BIM forward design of railway subgrade based on Bentley platform[J]. Railway Technology Innovation,2020(4):43-49.
[15] 劉祾頠. 鐵路站場BIM設計系統關鍵技術研究[J]. 鐵道工程學報,2022,39(6):84-89.
LIU J C. 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BIM design system for railway stations[J].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2022,39(6):84-89.
[16] 劉厚強,易旭鵬,朱聰. 基于BIM的三維鐵路路基建模應用研究[J]. 鐵道標準設計,2015,59(7):20-23.
LIU H Q,YI X P,ZHU C.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with BIM technology in railway subgrade[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15,59(7):20-23.
[17] 柯子翊,蒲浩,李偉,等.基于廣義六面體的站場數字路基模型構建方法研究[J]. 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9,16(8):1913-1922.
KE Z Y,PU H,LI W,et al. Research on the modeling method of railway station digital subgrade model based on general hexahedron[J]. 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9,16(8):1913-1922.
[18] 王宏遠. 鐵路路基BIM與GIS融合應用技術研究[D]. 蘭州:蘭州交通大學,2022.
WANG H Y. Research on BIM and GIS fus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 railway subgrade[D]. Lanzhou: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2022.
[19] 王明生,張振平. GIS環境下鐵路路基三維建模方法研究[J]. 鐵道運輸與經濟,2008(1):54-56.
WANG M S,ZHANG Z P. Study on roadbed 3D mod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IS[J].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nd?Economy,2008(1):54-56.
[20] WANG H,DUAN X,HAN F. Research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side slope along railway subgrade based on BIM+ GIS[C]//Nanjing:Nanj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aulic and Civil Engineering & Smart Water Conservancy and Intelligent Disaster Reduction Forum,2021.
[21] 郭澤,譚衢霖,戴澤宇,等. 基于WebGIS的鐵路線路三維場景構建[J]. 鐵路計算機應用,2022,31(5):22-27.
GUO Z,TAN Q L,DAI Z Y,et al. Construction of railway line 3D scene based on WebGIS[J]. Railroad Computer?Application,2022,31(5):22-27.
[22] 張鈺,董鳳翔,趙亮亮,等. 基于BIM+GIS的鐵路三維場景快速建立方法研究[J]. 鐵路技術創新,2021(4):27-31.
ZHANG Y,DONG F X,ZHAO L L,et al. Research on rapid establishment method of railroad three-dimensional scene based on BIM+GIS[J]. Railroad Technology Innovation,2021(4):27-31.
[23] 夏宇,譚衢霖,蔡小培,等. 鐵路BIM應用三維線路場景構建研究[J]. 鐵路計算機應用,2018,27(7):95-98.
XIA Y,TAN Q L,CAI X P,et al. Railway BIM applied to 3D line scene construction[J]. Railway Computer Application,2018,27(7):95-98.
[24] TANG F,MA T,ZHANG J,et al. Integrating three-dimensional road design and pavement structure analysis based on BIM[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20,113:103152.
[25] 孔國梁,蘇林,李頂峰. 鐵路路基排水BIM設計方法研究[J]. 鐵路技術創新,2016(3):42-45.
KONG G L,SU L,LI D F. Research on BIM design method of railroad roadbed drainage[J]. Railway Technology Innovation,2016(3):42-45.
[26] 卞友艷. BIM技術在滬通鐵路站場路基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 鐵道標準設計,2020,64(9):6-9.
BIAN Y Y.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design of roadbed of Hutong Railway Station[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0,64(9):6-9.
[27] 易菊香,薛宇騰,黃新文,等. 基于數字化技術的鐵路路基三維信息模型算量方法研究[J]. 鐵道標準設計,2023,67(10):94-100.
YI J X,XUE Y T,HUANG X W,et al. Research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model of railroad roadbed 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y[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3,67(10):94-100.
[28] 李琬荻. BIM技術在鐵路路基設計中的應用[J]. 鐵路技術創新,2022(4):87-91.
LI W D.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railroad roadbed design[J]. Railway Technology Innovation,2022(4):87-91.
[29] 張鈞達. 鐵路路基工程BIM技術應用研究[J]. 鐵路技術創新,2020(3):56-60.
ZHANG J D.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railroad roadbed project[J]. Railroad Technology Innovation,2020(3):56-60.
[30] 劉彥明. 基于Bentley平臺的鐵路橋梁BIM設計系統[J]. 鐵路技術創新,2017(1):12-14.
LIU Y M. Railroad bridge BIM design system based on Bentley platform[J]. Railway Technology Innovation,2017(1):12-14.
[31] 胡文麗. BIM技術在高速鐵路工程聲屏障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 鐵道標準設計,2021,65(8):166-170.
HU W L.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design of the sound barrier of railway engineering[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1,65(8):166-170.
[32] 李亞東,郎灝川,吳天華. 現場掃描結合BIM技術在工程實施中的應用[J]. 施工技術,2012,41(18):19-22.
LI Y D,LANG H C,WU T H. Application of field scanning combined with BIM technology in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J]. Construction Technology,2012,41(18):19-22.
[33] 盧玉韜,韓春華,曾鵬. 基于BIM的無人機橋梁檢測實施方案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7,9(2):73-77.
LU Y T,HAN C H,ZENG P.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program of UAV bridge inspection based on BIM[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2017,9(2):73-77.
[34] 夏艷軍. 基于激光雷達的高鐵路基正常高測量方法[J]. 鐵道工程學報,2018,35(12):7-10.
XIA Y J. The measurement method of normal height for high speed railway foundation based on laser radar[J].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2018,35(12):7-10.
[35] 劉孟涵. BIM地形建模技術在高速鐵路測繪中的應用[J]. 鐵道勘察,2019,45(3):9-12.
LIU M H. Application of BIM terrain modeling technology in high speed railway surveying and mapping[J]. Railway?Survey,2019,45(3):9-12.
[36] 岳忠翔,羅俐,王全,等. BIM技術在山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 施工技術,2019,48(S1):244-248.
YUE Z X,LUO L,WANG Q,et al.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mountain expressway project[J]. Construction Technology,2019,48(S1):244-248.
[37] 林國濤,孫增奎,肖斌,等. 綜合無人機、GIS、BIM技術的道路設計研究[J]. 公路,2021,66(3):23-26.
LIN G T,SUN Z K,XIAO B,et al. Research on roadway design by synthesizing UAV,GIS and BIM technologies[J]. Highway,2021,66(3):23-26.
[38] 劉曜瑋,郭婧娟. 無人機航拍與BIM技術相結合的公路工程量計量技術研究[J]. 項目管理技術,2020,18(10):98-103.
LIU Y W,GUO J J. Research on highway project quantity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mbining drone aerial photography and BIM technology[J].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ology,2020,18(10):98-103.
[39] 梁策,王萬齊,蔡德鉤. 基于BIM和北斗衛星定位的路基連續壓實信息系統研究[J]. 鐵道建筑,2017(7):104-107.
LIANG C,WANG W Q,CAI D H. Research on continuous compaction information system of subgrade based on BIM and Beidou satellite positioning[J]. Railway Construction,2017(7):104-107.
[40] 盧春房,馬戰國,蔡超勛. 重載鐵路線路設備智能感知體系框架研究[J]. 鐵道建筑,2022,62(8):1-6.
LU C F,MA Z G,CAI C X. Research on the framework of intelligent sensing system for line equipment of heavy railroad[J]. Railway Construction,2022,62(8):1-6.
[41] 趙敏聰,白鵬程. 哈大鐵路客運專線路基數字化施工工藝[J]. 鐵道標準設計,2012(5):52-55.
ZHAO M C,BAI P C. Digitalized processes for construction of Harbin-dalian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roadbed[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12(5):52-55.
[42] 張乃樂,錢進,王文濤,等. 基于無人機影像與BIM技術的鐵路施工組織管理智能化應用[J]. 鐵路技術創新,2022(4):7-13.
ZHANG N L,QIAN J,WANG W T,et al.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of railroa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drone image and BIM technology[J]. Railway Technology Innovation,2022(4):7-13.
[43] 鮑榴,楊斌,楊威,等. 基于BIM+GIS的鐵路工程建設管理一張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J]. 鐵道標準設計,2021,65(5):55-60.
BAO D,YANG B,YANG W,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key technology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BIM+GIS[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1,65(5):55-60.
[44] 韓寶劍,劉紅良,閆軍.BIM+GIS數據集成在京雄城際鐵路四電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鐵路,2022(12):50-57.
HAN B J,LIU H L,YAN J . Application of BIM+GIS data integ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four power supply of Beijing—Xiongan Intercity Railway[J]. China Railway,2022(12):50-57.
[45] 康振江. 鐵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特點及提升管理的措施[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23(10):16-18.
KANG Z J. Characteristics of railroad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management[J]. Urban Construction Theory Research,2023(10):16-18.
[46] 張欽禮,王雅.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鐵路工程安全管理體系研究[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7,13(12):174-178.
ZHANG Q L,WANG Y. Research 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railway engineering based on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J]. China Safety Produc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17,13(12):174-178.
[47] 張建平,范喆,王陽利,等. 基于4D-BIM的施工資源動態管理與成本實時監控[J]. 施工技術,2011,40(4):37-40.
ZHANG J P,FAN Z,WANG Y L,et al. Resource dynamic management and cost real-time monitoring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based on 4D-BIM[J]. Construction Technology,2011,40(4):37-40.
[48] 張毅,黃從治,朱聰. 基于BIM的鐵路工程項目管理系統應用研究[J]. 鐵道工程學報,2019,36(9):98-103.
ZHANG Y,HUANG C Z,ZHU C.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IM[J].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2019,36(9):98-103.
[49] 王薇. 鐵路路基連續壓實技術質量控制研究[J]. 鐵路工程技術與經濟,2021,36(3):42-46.
WANG W. Study on quality control of continuous compaction technology on railway subgrade[J]. Railroa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Economy,2021,36(3):42-46.
[50] 王春明,李柏林,楊植. 數字化連續壓實BIM技術在重載鐵路工程路基填筑中的應用[J]. 路基工程,2018(4):178-181.
WANG C M,LI B L,YANG Z. Application of digital continuous compaction BIM technology in roadbed filling of heavy railroad engineering[J]. Roadbed Engineering,2018(4):178-181.
[51] 趙龍,閔世平,趙亮亮. BIM模型在路基壓實檢測技術中的應用[J]. 鐵道工程學報,2015,32(4):36-41.
ZHAO L,MIN S P,ZHAO L L. Application of BIM model in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subgrade compaction[J].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2015,32(4):36-41.
[52] 馬源,方周,韓濤,等. 路基智能壓實關鍵控制參數動態仿真及演變規律[J].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52(7):2246-2257.
MA Y,FANG Z,HAN T,et al. Dynamic simulation and evolution of key control parameters for intelligent compaction of subgrade[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21,52(7):2246-2257.
[53] 劉呈斌,董鳳翔,謝先當,等. 基于BIM技術的數字化路基填筑施工過程控制研究[J]. 鐵路計算機應用,2019,28(6):59-63.
LIU C B,DONG F X,XIE X D,et al. Digital subgrade fill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trol based on BIM technology[J]. Railroad Computer Application,2019,28(6):59-63.
[54] 邱永平,張東卿,劉菀茹.“大數據”在鐵路路基工程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 高速鐵路技術,2017,8(3):16-19.
QIU Y P,ZHANG D Q,LIU W R.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design[J]. High-speed Railway Technology,2017,8(3):16-19.
[55] DANIEL Q,MAIRA P,RAMON S,et al. Influence of topographic data in 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projects using BIM[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Part A: Systems,2023,149(6):4023036.
[56] 劉昭,鄧運成,李鳴. 一種基于BIM模型的鐵路站場線路結構數據提取智能算法[J]. 鐵道標準設計,2023,67(10):70-78.
LIU Z,DANG Y C,LI M. An intelligent algorithm for extracting railway station yard line structure data based on BIM model[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3,67(10):70-78.
[57] 蔡靖,王瀚雪,戴軒,等. 基于IFC標準的場道結構信息模型存儲與傳遞方法研究[J/OL].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1-13. [2023-09-02].https://doi.org/10.13700/j.bh.1001-5965.2022.0815.
CAI J,WANG H X,DAI X,et al. Research on storage and transfer method of airport pavement information model based on IFC standard[J/OL].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1-13.[2023-09-02].https://doi.org/10.13700/j.bh.1001-5965.2022.0815.
[58] GAO G,LIU Y S,WU J X,et al. IFC railway: a semantic and geometric modeling approach for railways based on IFC[C]//Osaka:Osaka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in Civil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2016.
[59] PU H,FAN X,SCHONFELD P,et al. Extending IFC for multi-component subgrade modeling in a railway station[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22,141:104433.
[60] 施平望. 城市軌道交通BIM數據資源共享服務平臺[J]. 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23(3):96-100.
SHI P W. BIM data resource sharing service platform for urban rail transit[J]. Modern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2023(3):96-100.
[61] 王萬齊,李達塽,李飛. 基于open BIM的鐵路工程建設協同模式研究及應用[J]. 鐵道運輸與經濟,2022,44(9):130-138.
WANG W Q,LI D Z,LI 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open BIM-based collaborative code for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J].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y,2022,44(9):130-138.
[62] 張紅勇,左睿,衛佳佳,等. 鐵路工程數字建造平臺建模方法與應用研究[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23(11):133-137.
ZHANG H Y,ZUO R,WEI J J,et al. Model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digital construction platform[J].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Design,2023(11):133-137.
[63] WONG P,LAI J.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BIM):insights from collaboration and legal perspectives[C]//Kuala Lumpur: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2.
[64] 劉枬,張媛杰,鄧禾,等. BIM技術應用的法律問題[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9,11(6):36-41.
LIU Y,ZHANG Y J,DENG H,et al. Legal issues of BIM technology application[J].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9,11(6):36-41.
[65] 李明宇. BIM技術著作權法律問題研究[D]. 沈陽:東北財經大學,2022.
LI M Y. Research on legal issues of BIM technology copyright[D]. Shenyang:Northea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Economics,2022.
[66] 劉枬,徐程程,肖青,等.基于BIM應用的我國工程合同部分條款的變更探討[J]. 建筑經濟,2021,42(9):28-32.
LIU J,XU C C,XIAO Q,et al. Discussion on the modification for some clauses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contract based on BIM application[J]. Construction Economy,2021,42(9):28-32.
[67] 陳一鑫,馬少雄,徐宏. BIM技術在既有鐵路車站站改工程施工階段的應用研究[J]. 鐵道標準設計,2018,62(8):123-126.
CHEN Y X MA S X,XU H.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reconstruction of existing railway stations[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18,62(8):123-126.
[68] 紀博雅,戚振強,金占勇. 基于外部性分析的建筑業BIM應用阻礙及對策[J]. 施工技術,2014,43(3):84-87.
JI B Y,QI Z Q,JIN Z Y. Obstacl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IM application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based on externality analysis[J]. Construction Technology,2014,43(3):84-87.
[69] 徐駿,李安洪,劉厚強,等. BIM在鐵路行業的應用及其風險分析[J]. 鐵道工程學報,2014(3):129-133.
XU J,LI An H,LIU H Q,et al. Application and risk analysis of BIM in railway systems[J].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2014(3):129-133.
[70] 董洪學,陳景雅. BIM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18,35(1):32-36.
DONG H X,CHEN J Y.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M in highway engineering[J].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2018,35(1):32-36.
[71] HAN T,MA T,FANG Z,et al. A BIM-IoT and intelligent compactio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advanced road compaction qualit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J]. Computers?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22,100:107981.
[72] 徐凱,劉驚灝,蘇謙,等. 基于BIM精細設計模型融合FEM的鐵路高邊坡穩定性分析[J]. 鐵道標準設計,2023,67(9):36-41.
XU K,LIU J H,SU Q,et 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railway high slope based on fine BIM design model and FEM[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3,67(9):36-41.
[73] 李枝軍,安景峰,盧鎮林,等. 基于橋梁BIM模型的力學分析與融合應用技術研究[J]. 南京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44(6):647-653.
LI Z J,AN J F,LU Z L,et al. Research on mechanical analysis and fus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bridge BIM model[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22,44(6):647-653.
[74] 鮑躍全,李惠. 人工智能時代的土木工程[J]. 土木工程學報,2019,52(5):1-11.
BAO Y Q,LI 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civil engineering[J].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019,52(5):1-11.
[75] 王志偉,馬偉斌,于進江,等. 基于BIM+VR的沉浸式地下高速鐵路車站疏散演練場景構建關鍵技術[J]. 鐵道建筑,2022,62(12):153-157.
WANG Z W,MA W B,YU J J,et al. Key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on of immersive underground high-speed railroad station evacuation drill scene based on BIM+VR[J]. Railway Construction,2022,62(12):153-157.
[76] 張超,何越磊,路宏遙. 基于BIM+移動增強現實的高速鐵路工務智能維修技術研究[J]. 鐵道標準設計,2021,65(12):44-49.
ZHANG C,HE Y L,LU H Y.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high-speed railway based on?BIM+Mobile augmented reality[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1,65(12):44-49.
[77] 陳華鵬,鹿守山,雷曉燕,等. 數字孿生研究進展及在鐵路智能運維中的應用[J].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21,38(4):27-44.
CHEN H P,LU S S,LEI X Y,et al.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digital twin in intelligent railway operatio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2021,38(4):27-44.
第一作者:涂文博(1989—),男,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獲得者,研究方向為土與結構相互作用。E-mail:wenbotu@126.com。
通信作者:張鵬飛(1975—),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江西省高層次高技能領軍人才培養工程人選,研究方向為軌道結構及軌道動力學。E-mail:zhangpf4236@163.com。
(責任編輯:姜紅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