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群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將“語文閱讀”作為重要概念提出,在“課程性質與地位”里強調“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語文課堂應成為學生精神世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成為他們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綠洲,成為他們心靈世界的一股清泉。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是美好的,是充滿詩意的,孩子也只有在詩意的課堂上,才能充分發揮詩意潛能。讓學生學會閱讀、樂于閱讀、享受閱讀,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快樂讀書吧、課堂教學
課外閱讀可以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小學語文教師也意識到了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深刻影響,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學生對我國文化的認知具有重要的影響,而語文課外閱讀又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多去讀一些課外的文學作品,不斷提高小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提升課外閱讀的效率,這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讓學生學會閱讀、樂于閱讀、享受閱讀。
一、學會閱讀,激發閱讀興趣
教師在常規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工作,讓學生能更加愿意進行課外閱讀,那就需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出發點,將有關的課外閱讀推薦給學生。如:在“草船借箭”閱讀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對“三國”知識更加感興趣。通過多媒體播放了一段描述三國時期的英雄短片,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推薦給學生《三國演義》書籍,讓學生在課外時間自主閱讀,不斷累積寫作素材,提高知識儲備至關重要。課外閱讀幫助和提高學生寫作素材的重要一環,通過開展課外閱讀工作不僅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生字,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寫作水平,增加寫作素材儲備。我會先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如推薦學生閱讀《三毛流浪記》,該故事主要講述無父無母三毛的貧困生活與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是一個典型關于人物的小說,并且背景描寫詳細,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進而推敲想像。
二、樂于閱讀,培養閱讀習慣
正確地解讀小學教材,把握編輯重點和意圖。《快樂讀書吧》倡導大量學生課外閱讀、加強課內外交流與溝通的重要著力點和載體,充分體現了由課內閱讀走向課外、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和空間的準確把握編排側重點和理念。我們必須要準確地把握教材的編寫重點和意圖,抓住教材編排的重點、著力點,如一年級的下冊《快樂讀書吧---讀讀童謠和兒歌》中,我會引導學生解讀部編版的教材:把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納入教學課程,這是教材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要求教師根據學情,創造性的利用和開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資源,把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引入教學課堂,引導中小學生充分體驗主動參與課外閱讀、分享參與課外閱讀的快樂。
三、享受閱讀,分享閱讀樂趣
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引導孩子整本書閱讀。《快樂讀書吧》之所以設置在每一冊第一單元的“語文園地”,是對整冊課外閱讀的一種引領、導向和活動都是召喚,因此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也同樣應該是指向于長遠性,活動的設計時也應該指向拓展性。一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讀書真快樂》,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一定要緊抓“快樂”二十四個字,活動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教學的趣味性,以更好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課外學習活動興趣能力為主。
四、結合實際,做好閱讀積累
閱讀是學習的基礎。閱讀能力的發展對每個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至關重要。我們應該盡可能地鼓勵家長參與到和學生一起閱讀的活動中,并做好讀書筆記,學會積累與運用的能力。學生從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閱讀,我會定期推薦適合學生年齡段的書籍給學生閱讀,學生每讀完一本書后,就完成一份閱讀記錄表,以此積累詞語及佳句。并且每天都會要求學生閱讀15分鐘以上的課外書籍,慢慢增長時間到半小時或1小時以上,讓學生也慢慢形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剛開始的低年級孩子會寫的字不多,要學生做的讀書筆記也比較簡單,主要有幾項:寫下故事題目,抄好詞、好句等,到了高年級,積累的詞語、句子就會多些,如此積累下去相信孩子們的語文素養一定會有所提高。?以下是我制作的一年級課外閱讀記錄表:
課外書籍閱讀記錄表
班級: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1.書名:????????????作者:
2. 我喜歡這本書的:(在□內劃√)
□ 人物有趣 ? 故事動人□ 許多新知識 □ 詞句優美 □ 其他
3. 這本書中我喜歡的好詞是(至少6個):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佳句是:(至少兩句。字跡規范工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讀了這本書我想要說的是(不限字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鏈接課堂內外知識,走向課外閱讀世界
吳忠豪教授說過:“讀書習慣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中的核心”。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包括閱讀習慣。現在不管從上到下,從專家到一線,都意識到課外閱讀和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通過閱讀教學,架起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橋梁,引導學生由課內走向課外,再走向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教學《快樂讀書吧---讀讀兒童故事》后,就推薦了《七色花》 、 《神筆馬良》 、《愿望的實現》等兒童故事,讓孩子們在閱讀的世界遨游。
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加強語言文字運用,必須從小養成積累的好習慣,養成閱讀課外書的好習慣,教師也要設計多樣的語言文字運用的訓練,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堅定不移地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上下足功夫,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一定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涂穎.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發展研究[J].赤子,2018(30):207.
[2]汪春秀.《快樂讀書吧》欄目設計與教學現狀分析[J].小學語文,2017(07-08):92-96.
[3]《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