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永,孫瑞莉,師永志
(1. 河北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2. 河北農業大學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1)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強調,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培養新一代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創新培訓組織形式,探索田間課堂、網絡教室等培訓方式,鼓勵農民就地創業、返鄉創業。在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主體,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在農民持續增收、農業產業發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思想觀念、創業資金、創業素養以及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問題,新型職業農民面臨著較高的創業失敗風險。創業失敗學習能力可以降低新型職業農民再創業失敗風險,提升再創業績效。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測評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把握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的優勢和薄弱環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有助于新型職業農民再創業成功。
目前,創業能力評價和組織學習能力評價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的評價研究仍處于初始階段。徐銀香等[1]提出了提高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的對策,但并未對創業失敗學習能力進行界定和評價。查成偉[2]建立了企業員工失敗學習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但未針對新型職業農民創業這一對象。基于此,本文將界定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的概念,借鑒組織學習能力以及創業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思路構建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價的理論框架,基于河北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的樣本數據,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創業失敗學習能力進行評價研究。嘗試打開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的黑箱,豐富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價研究。同時,構建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的測評指標體系,評估新型職業農民的創業失敗學習能力,從而有助于提高新型職業農民再創業成功率,增強農村地區的創業活力,為形成良性的鄉村創業生態系統提供參考。因此,本研究對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新型職業農民”的提法最早見于201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2017年《“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指出,新型職業農民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并達到相當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人員。
學界也對新型職業農民進行了較多的探討。朱啟臻和聞靜超[3]認為,新型職業農民是市場主體,他們把農業作為長期的職業,具有高度的穩定性、社會責任感和現代責任觀念。王昭等[4]認為,新型職業農民是將農業作為產業進行經營,并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規則來獲取報酬,以期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劉真真[5]認為新型職業農民指的是懂得農業、熱愛農業與農村,并善于農業生產、經營以及管理的人才。結合國家已有文件的規定和相關學者的觀點,本文將新型職業農民界定為主動選擇農業作為職業,對農業有熱情和使命感,能夠通過農業科技創新開展農業專業化生產經營活動,具備較強的市場意識,較高的科技文化素質和一定管理技能的農業從業人員。
有關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的研究尚處于初始階段。徐銀香等[1]提出了創業失敗教育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大學生創業失敗學習能力,并未對創業失敗學習能力進行界定和評價。查成偉[2]建立了企業員工失敗學習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界定了失敗學習能力的概念,但未針對新型職業農民創業這一對象。因此,學術界尚未形成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的概念,本文結合組織學習能力、創業失敗、創業失敗學習、失敗學習能力的概念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創業失敗學習能力進行界定和詮釋。陳國權等[6]認為組織學習能力是組織成員作為一個整體不斷獲取知識、改善自身行為和優化組織體系,以在不斷變化的內外環境中使組織保持可持續生存與健康和諧發展的能力。狹義上講,創業失敗是指企業的破產和倒閉,而Cannon &Edmondson[7]將創業失敗定義為,在企業創立和管理過程中,企業實際績效與創業者預期目標或期望結果的一種偏離。徐永萍[8]認為創業失敗學習是指創業者在總結和反思失敗原因的基礎上,吸取失敗的經驗、教訓,改變已有認知框架、提升創業能力的一種動態學習過程。查成偉[2]認為失敗學習能力是指企業員工對從組織內外獲取的失敗經驗進行系統反思,并改善、調整自身行為模式和優化組織體系,以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降低失敗風險,提升組織績效的能力。
結合以上文獻,本文認為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是指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后,進行反思與總結,調整、改善經營方式并且優化自身知識體系,以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降低創業失敗風險,從而提高再創業績效的能力。
鮮有學者對創業失敗學習能力進行評價研究,本文主要從創業能力評價和組織學習能力評價兩方面進行文獻梳理,為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價指標設計提供參考。
目前,創業能力測度的研究主要涉及自我效能和自我評估兩類。其中,自我效能評價指標體系有五維度[9]和六維度[10]兩種創業能力測度指標。自我評估的創業能力測度體系包括機會識別、過程體驗、概念性能力、人力能力、政策性能力、使用特定領域內工具和技術的能力6種能力[11]。此外,以上研究主要涉及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關于組織學習能力維度和測量量表,不同的學者具有不同的視角,但他們都回答了組織學習能力要通過哪些維度來衡量以及又通過什么樣的量表衡量的問題。Sinkula等[12]基于市場信息視角,從“學習承諾”“共同愿景”和“開放的心智”3個維度來衡量組織學習能力。陳國權等[6]基于組織學習過程的維度,提出了組織學習應具有的9種行為和相應的9種能力。吳價寶[13]基于組織學習促進因素維度,從建立學習型組織的管理實踐角度構建了7個評價維度、35個指標的組織學習能力評價測量體系。云紹輝等[14]基于組織學習風格維度,從敏銳的環境洞察力、鼓勵試驗、信任與開放的交流環境、領導支持并參與學習、系統地解決問題、適宜的組織學習風格6個維度建立組織學習能力測量量表。基于以上組織學習能力維度及測量量表,學者們采用多屬性和多目標決策方法、運籌學方法、統計分析方法、模糊數學方法、智能化評價方法等對組織學習能力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創業能力評價和組織學習能力評價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價研究尚處于初始階段。鮮見新型職業農民創業的評價研究,導致難以反映創業者創業失敗后的創業反思和失敗心理認知,而創業失敗學習能力測評能夠彌補這一缺憾。
基于查成偉[2]、高俊山等[15]、劉興鳳等[16]、徐鵬等[17]、王小輝[18]、楊貴梅等[19]、段肖陽[20]和辛曉漪[21]等人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思路,本研究以創業能力、組織學習能力、失敗學習能力的經典文獻的高頻率指標為重點,梳理相關文獻并結合新型職業農民的特征確定評價指標,共確定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9個維度的指標體系,具體如下:學習基礎條件A(具備支持學習的環境a1、具備電子學習手段a2、支持及時學習a3),認知能力B(創業失敗學習態度b1、創業失敗學習信心b2、創業失敗學習認識程度b3),反思能力C(總結經驗和反思不足能力c1、善于從以往事情中探索出規律性知識c2、善于對失敗的創業活動進行反思c3),發現能力D(善于對創業活動的經營管理提出質疑d1、能發現創業活動中存在的問題d2、能發現創業活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d3),執行能力E(會對創業失敗原因進行歸納與總結e1、再創業時調整經營方式e2、會進行糾正式學習e3),系統解決問題能力F(科學方法使用度f1、決策程序和理性f2、看問題長遠性f3),實驗和創新能力G(新思想接受程度g1、創新精神g2),逆境奮起能力H(成就動機h1、風險承受能力h2、承受挫折能力h3、意志力h4、情緒穩定性h5),預警能力I(危機意識i1、信息獲取積極性i2、對環境變化敏感i3)。
為對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進行評價,本研究采用定性與定量結合的層次分析法來確定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價指標的權重。
首先,根據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指標體系建立層次結構,按照層次分析法的步驟構造成對判斷矩陣。邀請2名新型職業農民創業者、2名三農問題研究專家和3名企業家對各指標的重要性進行評判,從而得到一級指標的判斷矩陣,如表1所示。
表1 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一級指標判斷矩陣及權重
其次,計算單排序向量及一致性檢驗,通過軟件算得λmax=9.134,CI=0.017,RI=1.460,CR=CI/RI=0.011<0.1,權重向量W=(0.032 5,0.048 6,0.085 1,0.142 9,0.257 8,0.085 1,0.047 5,0.215 4,0.085 1) ,通過一致性檢驗。因此,該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價各一級指標的權重是合理的。
用同樣的方法求得二級指標的判斷矩陣及權重并對其進行一致性檢驗,得出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價所有指標的權重(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具體包括:學習基礎條件A(0.032 5)/(a1(0.008 1),a2(0.008 1),a3(0.016 3));認知能力B(0.048 6)/(b1(0.014 4),b2(0.008 0),b3(0.026 2));反思能力C(0.085 1)/(c1(0.021 3),c2(0.021 3),c3(0.042 5));發現能力D(0.142 9)/(d1(0.028 6),d2(0.028 6),d3(0.085 7));執行能力E(0.257 8)/(e1(0.051 6),e2(0.051 6);e3(0.154 6));系統解決問題能力F(0.085 1)/(f1(0.016 8);f2(0.026 5);f3(0.041 8));實驗和創新能力G(0.047 5)/(g1(0.015 8);g2(0.031 7));逆境奮起能力H(0.215 4)/(h1(0.030 8);h2(0.061 5);h3(0.061 5);h4(0.030 8);h5(0.030 8));預警能力I(0.085 1)/(i1(0.017 1);i2(0.034 0);i3(0.034 0))。
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價的目的旨在把握其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的程度,剖析其存在的問題,為提升創業失敗學習能力提供依據。為此,本文以河北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的樣本數據為例,考察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現狀。調查問卷以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進行,線上主要通過問卷星獲取樣本,線下主要通過實地調查、自填問卷的方式收集數據。其中,線上方式獲取樣本188份,線下方式獲取樣本67份,兩種方式共獲取樣本255份,剔除無效樣本28份,得到有效問卷227份。此外,信度和效度檢驗表明,該問卷的Cronbach’s a系數為0.917,可見,問卷的信度良好。問卷效度檢驗表明,KMO值為0.921,Bartlett球體檢驗的顯著性概率為0.000。可見,問卷的效度也符合統計學要求。
本文基于模糊數學為基礎的FCE模型,量化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各個評價因素的實施效果。采用五等級的評價體系,根據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問卷并進行調研,即以河北新型職業農民為研究對象,根據以上數據收集樣本,對二級指標數據量化并做歸一化處理,從而得到FCE決策評判表,如表2所示。根據相應指標權重對新型職業農民總體的創業失敗學習能力進行模糊綜合評價。
第一,建立指標評價集。主準則層(一級指標)評價指標集為: L={A,B,C,D,E,F,G,H,I},其中L為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價指標集,A為學習基礎條件,B為認知能力,C為反思能力,D為發現能力,E為執行能力,F為系統解決問題能力,G為實驗和創新,H為逆境奮起能力,I為預警能力。次準則層(二級指標)評價指標集此處以學習基礎條件為例:A={a1,a2,a3},其中a1為具備支持學習的環境,a2為具備電子學習手段,a3為支持及時學習。
第三,進行一級模糊綜合評價。此處以認知能力為例,對其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從認知能力所屬的二級指標創業失敗學習態度、創業失敗學習信心和創業失敗學習認識程度開始綜合評價值計算,由表3確定模糊綜合評價的關系矩陣R2。
表3 對認知能力的調查結果統計
根據以上內容可知,認知能力權重向量B=(0.297 2,0.163 8,0.539 0),本文選擇使用M(. , +)算子將矩陣相乘得綜合評定向量:
K2=B×R2=[0.2972 0.1638 0.539]×
=[0.003 0.012 0.101 0.492 0.393]
同理得到綜合評定向量:
K1=[0.003 0.010 0.140 0.531 0.316]
五星組滑坡坡度較陡,坡度達30°~35°,相對高差30 m左右,滑坡前緣由于修建房屋形成臨空面,前緣陡坎2~4 m高,邊坡土體為含碎石粉質粘土和破碎的強風化泥灰巖,結構松散,易失穩。
K3=[0.019 0.075 0.182 0.463 0.262]
K4=[0.017 0.050 0.099 0.458 0.377]
K5=[0.007 0.019 0.153 0.520 0.302]
K6=[0.002 0.012 0.096 0.502 0.388]
K7=[0.025 0.056 0.098 0.492 0.329]
K8=[0.003 0.020 0.125 0.499 0.353]
K9=[0.003 0.017 0.142 0.486 0.352]
第四,進行二級模糊綜合評價。根據矩陣K1,K2,K3,K4,K5,K6,K7,K8,K9綜合建立模糊評價關系矩陣R。
由表2提取主準側層因素的權重向量A=(0.032 5,0.048 6,0.085 1,0.142 9,0.257 8,0.085 1,0.047 5,0.215 4,0.085 1),計算綜合評定向量:
B=A×R=[0.032 5 0.048 6 0.085 1 0.142 9
0.257 8 0.085 1 0.047 5 0.215 4 0.085 1]×
第五,對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進行量化評價。為了量化創業失敗學習能力,本文借鑒百分制劃分思想,將評語集中5個等級進行賦值(非常差:0~60分,較差:60~70分,一般:70~80分,較好:80~90分,非常好:90~100分)。組中值對于各組數據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因此將賦值矩陣C賦值為:C=(C1C2C3C4C5),其中C1=55,C2=65,C3=75,C4=85,C5=95。再將綜合評定矩陣B與賦值矩陣C相乘即可得到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估值L,即L=BC=(0.008 0.027 0.128 0.495 0.343)×(55 65 75 85 95)T=86.455。對新型職業農民各級指標對上級指標的加權分數及加權扣分進行計算,結果見表4。
表4 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得分
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估值為86.455,根據表4的評價標準,新型職業農民的整體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較好。這表明新型職業農民具有較好的創業失敗學習能力,有利于其再創業成功。
根據表4的相對權重扣分,學習基礎條件的相對權重扣分最小,是創業失敗學習能力中最優秀的指標,這表明新型職業農民具備學習所需的環境和設備,滿足創業失敗學習的基本條件。然后是實驗和創新能力,說明新型職業農民的實驗和創新精神良好,具備一定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最后是認知能力,新型職業農民的認知能力較為良好,表明新型職業農民在創業失敗后愿意進行反思與學習并且有信心找到應對方案。
新型職業農民的反思能力、系統解決問題能力和預警能力在一級指標中處于一般水平,這些能力雖然不是十分薄弱,但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和改進,其中c3、f3、i2和i3應當重點關注和提升。關于反思能力,新型職業農民在今后應當試圖對失敗的創業活動進行反思和總結;關于系統解決問題能力,新型職業農民在決策時應當從長遠角度出發,培養其前瞻性思維;關于預警能力,新型職業農民應當對環境變化保持較高的敏感性,同時積極獲取內外部的環境信息。
根據表4,執行能力的相對權重扣分為3.49,是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中最薄弱的環節。新型職業農民應當注重提升其執行能力,尤其是應當進行糾正式學習,即在創業失敗后,針對自身的不足進行相關學習。逆境奮起能力的相對權重扣分為2.92,也是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中較為薄弱的一面,其中應當重點提升其風險承受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更加關注新型職業農民的心理。發現能力的相對權重扣分為1.94,在創業失敗學習能力指標中也相對薄弱,所以在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的創業失敗學習能力時應當注重發現能力,使得新型職業農民能夠發現創業活動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總體來說,新型職業農民的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較好,其學習基礎條件、實驗和創新能力、認知能力較為良好,但其執行能力、逆境奮起能力和發現能力較為薄弱,需要重點關注并提升,同時也應當進一步提升和改進其反思能力、系統解決問題能力和預警能力,從而提高新型職業農民的綜合能力,提高其創業失敗學習能力,以幫助新型職業農民再創業成功。
本研究基于創業能力、組織學習能力、失敗學習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礎上結合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和特性,通過對高頻指標的篩選和補充構建了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本研究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失敗學習能力的指標權重,根據河北省的調研樣本數據,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創業失敗學習能力進行模糊綜合評價。研究發現新型職業農民的整體創業失敗學習能力較好,其學習基礎條件、實驗和創新能力、認知能力良好,但其執行能力、逆境奮起能力和發現能力較為薄弱,需要重點關注并提升,反思能力、系統解決問題能力和預警能力一般,需進一步培養提升。
第一,新型職業農民應當注重提高其執行能力。新型職業農民不應把創業失敗當作職業生涯的終結,要辯證地看待創業失敗,找出創業失敗的原因并進行糾正式學習,主動從失敗中改變,對于不合理的經營方式要及時調整,對于不熟悉的政策、技術等要加強學習。第二,提高新型職業農民的逆境奮起能力,重點提升其風險承受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要擴大農業保險的種類,提高收入保險的限額,從而提高新型職業農民的風險承受能力。公眾媒體應當著力塑造寬容創業失敗的文化氛圍,通過互聯網等平臺宣傳失敗再創業成功的典型案例,發掘其堅忍不拔的創業精神,緩解社會對創業失敗的偏見,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從而降低新型職業農民對于創業失敗的抵觸情緒。第三,提高新型職業農民的發現能力。應豐富農民創業培訓內容,政府應當與高校開展合作,將創業失敗學習作為創業培訓的重要內容,使得新型職業農民具有反思能力和質疑精神,以幫助他們發現創業活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新型職業農民在創業過程中應當樹立發現意識,積極對創業活動面臨的環境進行判斷,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