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園園 于超
在電網建設過程中,工程造價控制貫穿于整個項目全過程,影響項目設計、決策以及施工等工作的落實,因此工程造價控制始終是電網企業和社會關注的焦點。輸變電工程估、概、預算涉及多個環節和參與方,有著周期長、技術要求高、綜合性強等特點,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突出的問題。
在市場經濟中,商品價格是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因素,價格變動是常態。部分長距離電網工程建設周期相對較長,受國際大宗商品中金屬價格波動影響較大,電網工程主要設備材料價格波動頻繁,直接影響輸變電工程造價。若設備材料價格上漲較快且設計工程量優化空間有限,可能會出現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的情況。
為了更加直觀地呈現主要設備材料價格的變化情況,變電工程以500kV 主變250MVA 和GIS 為例,架空輸電線路工程以塔材和導線為例,統計近十年來價格變化情況,如圖1 和圖2 所示:
圖1 近十年500kV 主變250MVA 和GIS 斷路器價格變化圖
圖2 近十年塔材和導線價格變化圖
由圖1 和圖2 可見,近十年來,受原材料價格變化及市場因素影響,變電主要設備和架空輸電線路主要材料價格波動頻繁,變化幅度均超過了30%。外部環境和國際形勢變化直接影響原材料價格,2019 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和地區局勢緊張影響,銅、鋁、鋅等金屬核算成本及國際油價上漲,電網主要設備材料價格持續上揚,導致多個輸變電工程出現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的情況。
電網工程設計一般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不同階段按照相應規程規范要求的深度開展設計工作。可行性研究階段要求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如技術、經濟等方面,以確定項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初步設計階段是對可研提供的方案進行進一步細化和修正,包括初步設計方案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等。施工圖設計階段主要是將初步設計成果進一步細化,完成施工圖的繪制和施工圖預算的編制等方面的工作。
設計深度是否滿足各設計階段的要求直接影響工程造價的控制。部分工程設計深度不足,主要體現在無法確定具體的方案或方案未細化,從而無法準確計列相應方案的費用。如架空輸電線路工程的索道運輸、機械化施工、余土外運等在設計階段一般無詳細方案,在工程實施階段通常由施工單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方案,造成前后費用差異較大。
隨著電網建設的快速發展,變電站站址的選擇越來越困難,架空輸電線路走廊也日趨緊張,輸變電工程建設場地征用工作越發復雜。目前在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的計量和計價方面,行業內尚無相關規范或文件規定。現行各地行政部門頒發的賠償文件缺乏時限性和針對性,且賠償標準與實際賠償單價存在一定差異,經常出現費用倒掛的現象。
具體來說,建設場地征用數量、清理費賠償種類、補償金額不夠精確,主要體現在線路工程房屋賠償、樹木砍伐面積不夠準確;賠償標準依據性不足,主要體現在征地、房屋拆遷單價提供的文件依據性不夠,僅為鄉、村級政府出具的針對電力工程的文件或函;壓礦及其他大額賠償費用計列無依據,僅為估列金額,無具體規模及費用測算依據。
鑒于《電網工程建設預算編制與計算規定》(2018 年版)中的其他費用不能完全滿足實際工程的需要,部分屬于工程必須發生的費用沒有包含在當前計價體系文件中。當此類費用需要發生時,如何根據費用性質和費用水平合理計列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其他費用存在新增項目或費用估列的情況,如跨越線路臨時停電過渡方案、停電損失費等為新增項目,站外電源和大件運輸等分部分項工程、施工降水和冬季施工等措施存在估列費用的情況,其他費用計列不規范。
為保證電網工程造價更加科學、規范、合理,加強工程估、概、預算等關鍵環節精準管控,針對電網工程造價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具體如下:
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等的相關規定,對電網工程估、概、預算的編制依據、定額和預規等行業標準的執行情況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進行規范,對比分析工程建設各階段的工程量、價格和費用,合理確定工程造價。
按照最新的信息價或者近期同類工程招標合同價計列是主要設備材料價格確定的主要原則。當設備材料價格波動較大時,由于時間間隔,可研估算、初設概算與施工圖預算編制期信息價之間會產生一定的差距。針對這種情況,應積極做好大宗商品的價格跟蹤,根據原材料的價格變化情況,對主要設備材料價格變化趨勢進行判斷,并及時反映在電網工程造價中。
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龍頭。根據工程階段、工程性質、工程復雜程度等,按照設計規程規范相關要求狠抓設計深度,提升設計成品質量。對于存在技術難點或特殊情況等重大問題,組織力量進行重點攻關。對于特殊的技術問題,積極組織業內專家進行專題討論,確定工程主要技術原則。
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點,不同地區賠償標準差異較大,屬地公司對工程建設所在地的政策等情況更加了解,因此建議屬地公司對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嚴格把關。設計單位技經專業應在工程估、概、預算編制前開展收資工作,主動與屬地公司聯系,收集最新的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賠償文件依據;在估、概、預算書中合理計列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賠償項目,費用標準符合規定。
其他費用中預規以外的項目是審計的重點內容,為規避審計風險,建議規范其他費用的計列方式。同時建議定額編制單位在其他費用中增列其他項,確保費用計列的合理性。工程實際確需發生但預規中未包含的其他費用,建議有針對性地開展費用專題研究,作為費用計列的依據,并為后續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電網工程造價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變電、線路、通信、技經等各個專業,各專業間溝通協作,緊密配合,重點關注技術經濟指標,確保各項指標的合理性。技術專業對影響工程造價的建筑、安裝等工程量進行把控,技經專業對價格水平和費用標準進行把控。各專業人員加強溝通,共同實現工程造價精準管控的目標。
為進一步實現造價精準管控的目標,結合電網工程造價管理的新形勢與新要求,研究和探索造價全面控制的新思路、新手段和新方法,可以從以下多個方面入手:
造價控制指標是電網工程造價宏觀管控的重要參考標尺,可以用來合理約束電網企業準許成本,監督電網公司造價管控效果。建議將造價控制指標與輸配電價成本監審及電價核定有機銜接,發揮造價控制指標對投資控制的指導作用。這樣既有利于實現電網企業對輸變電工程造價精準管控的目標,又能滿足國家輸配電定價和成本監審精細化的要求。
通過設置工程造價精細化管控量化指標,在工程投產后,分析各建設階段不同類型工程造價的合理性。量化指標可包含竣工決算較初設概算偏差率,關鍵技術經濟指標變化率等,偏差率和變化率越小,表明工程造價控制的效果越好。結合當年主要設備材料價格的變化情況,給出造價精細化管控量化指標的合理區間,對超出區間范圍較多的地區和項目進行重點分析。
隨著電網建設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如裝配式建筑、機械化施工等,在計價過程中往往沒有現成的定額可以套用,或者現有定額計價體系中費用標準尚不明確。針對出現的這類新問題,建議適時開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標準設計方案及費用標準研究,納入行業補充定額或企業定額范疇,為后續工程估、概、預算提供依據。
對于已完成可研估算和初設概算的輸變電工程,積極跟蹤后續施工圖預算和竣工結算的情況,掌握反映工程實際造價水平的相關資料,并與初設概算進行對比分析,為以后類似工程設計階段造價水平的控制起到指導作用。
建議開展全過程造價咨詢,通過系統的、連續的造價咨詢服務,有效提高工程造價控制水平。通過開展項目可研估算、初設概算、施工圖預算、招標工程量清單及限價、竣工結算、造價分析的全過程造價管理,更好地實現造價精準管控。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運用數字化信息技術,創新工程造價管控手段,開展系統化、精細化的電網工程造價管理。建議業主定期通報已建工程造價數據信息,為后續類似工程提供參考。不斷積累輸變電工程技術經濟指標數據,利用數字化手段,對不同類型工程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當擬建一個新的輸變電工程項目時,與已建工程進行多維度技術條件及經濟指標對比分析,做到有的放矢,進一步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基于對已投產輸變電工程技術和造價基礎數據的分析,建立一套系統、科學、層次明晰、能夠反映輸變電工程建設主要階段特性的技術經濟數據庫,促進造價分析成果轉化,提升應用價值,創新工程造價管控手段。
電網建設新形勢下對輸變電工程造價的精細化管理要求,給造價管理工作和技經工作者帶來了巨大挑戰。理清輸變電工程造價管控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實施建議和控制策略,有助于提高電網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市場活力,推動電力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