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






在一年級的教學實踐中,筆者依據一年級學生身心特點和《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設計并實施了體育家庭作業“游戲日歷盒”,從基本運動技能、健康教育、跨學科主題學習等作業內容入手,充分考慮了體育家庭作業布置的合理性、趣味性和便捷性,確定了一周一主題、一天一歷的體育鍛煉形式,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有效提升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與習慣。
一、“游戲日歷盒”體育家庭作業的設計
(一)“游戲日歷盒”的設計依據
依據《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游戲日歷盒”針對水平一學生設置相對應的體育家庭作業,涵蓋了該水平段學生應掌握的基本運動技能(如,跑、跳、爬等移動性技能;靠墻或墊上動作的非移動性技能;投、接等操控性技能)、以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為主的健康教育和跨學科主題學習的作業內容,為學生體能和專項運動技能的學練奠定良好基礎。
(二)“游戲日歷盒”的內容設置
1.一周一盒,運動興趣只增不減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于運動鍛煉還處于好奇和探索的階段,需采用生動有趣的運動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鍛煉興趣和參與度。“游戲日歷盒”一周一個主題,利用毛巾、樓梯、椅子、墻壁、礦泉水瓶等日常生活物品和設施,開發一系列游戲主題的鍛煉內容,包含了挑戰游戲、親子游戲、趣味游戲等,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體驗運動的樂趣(表1)。
“游戲日歷盒”主題作業的發布順序是根據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確定的。如,毛巾日歷盒是第一個發布的作業主題,究其原因是這一周的主題作業設計了兔子頂房頂、毛巾彈彈球、帽子接毛巾球、抓尾巴4個親子游戲,都是需要家長陪同一起完成的,趣味性較強,學生愿意玩游戲、喜歡玩游戲,在與家長或伙伴的玩耍中就完成了體育家庭作業(見圖1)。毛巾日歷盒能在一年級學生心中留下體育家庭作業好玩、有趣的印象,從而期待下一周的“游戲日歷盒”主題。如此設計的依據是心理學的登門檻效應,先對孩子提出較低的要求,待他們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揚、獎勵,然后逐漸提高要求,則更容易達到每天堅持完成體育家庭作業的目標。
2.一天一歷,鍛煉內容千變萬化
根據每周“游戲日歷盒”的主題設計每天的鍛煉內容,以日歷的形式展現。每天的鍛煉內容包括“熱身+游戲+拉伸”,一般是采用跳繩熱身、坐位體前屈拉伸,既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又能兼顧一年級體測項目的成績。以動物日歷盒為例(圖2),跳繩熱身、模仿動物行走游戲鍛煉、坐位體前屈拉伸,符合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能提高學生身體鍛煉效果,避免過度疲勞和損傷。
動物日歷盒的游戲部分,在每天完成的步驟上為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預留了極大的空間。第1步,先讓學生自己思考今天的動物應該如何爬行,思考后再看釘釘群里的動作說明視頻,并跟著視頻中的動作學練。如果學生模仿的動作比提供的視頻更像,可以在提交作業打卡時上傳至釘釘群,班內其他學生看到后也能學一學。如“毛毛蟲爬”,教師提供的視頻動作是從站位體前屈開始,雙腿直膝站立不動,雙手向前爬行至俯臥撐后雙腳直腿向前走至站位體前屈,以此模仿毛毛蟲身體一拱一拱向前蠕動的爬行動作(圖3-1);學生自己創編的“毛毛蟲爬”卻是匍匐在地面上依靠膝蓋和肘關節支撐完成向前蠕動,也模仿到了毛毛蟲爬的動作精髓(圖3-2)。
每個主題的“游戲日歷盒”下面都有“一周有話說”一欄,教師可以從中了解學生本周的運動數據與信息,如,1min跳繩個數,用于記錄和掌握學生體測項目情況;本周最喜歡的主題游戲,用來了解學生對每個主題的喜愛度,這樣便于第2輪發布該主題作業時,更換學生最不喜歡的主題游戲,從而保持學生參與鍛煉的熱情。
3.周末自主,運動方式包羅萬象
“游戲日歷盒”周六和周日的作業內容統一設計為2個:其一,設計一個與本周主題相關的小游戲,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又能增強鍛煉的趣味性,教師還能了解到學生的基本運動技能水平。如,在設計墻壁主題的作業時,筆者考慮到一年級學生完成靠墻倒立動作可能有一定難度,并沒有將這一動作放入主題作業中,但在周末學生自主創編的動作視頻中發現大部分學生都上傳了靠墻倒立的動作練習,有些學生是雙手撐地、雙腳緩慢爬上去;有些學生是依靠家長提握腳踝扶上去;個別學生可以自己打上去,倒立動作維持時間或長或短,但是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嘗試練習(圖4)。
從周末提交的作業中,教師能夠收集、下載學生創編的游戲或動作,用以替換第2輪作業布置時刪去的學生不喜歡的游戲。如,墻壁游戲主題學生提交的創編游戲有對墻吹小紙片(保持小紙片不掉落)、墻壁摸高(墻壁用便簽紙標記高度,縱跳拍紙條)、立臥撐擊掌等學生自己創編的游戲或動作。
其二,和家人一起進行戶外運動,從學生提交的打卡視頻來看,包含了散步、騎車、跑步、游泳、爬山、輪滑、籃球、足球、飛盤、放風箏等,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運動方式。
4.理論加持,知識與品德潛移默化
“游戲日歷盒”不僅注重學生的基本運動技能的鍛煉,同時關注健康知識的學習和體育品德的培養。每周游戲日歷背面都有“體育與健康知識”的互動作業,內容涵蓋了認識身體關節、你會做眼保健操嗎、為什么跑步完不能馬上坐下、正確坐姿與站姿、洗手七步法等健康知識,以及腳與起跑線的位置、做游戲遵守規則等規則意識、體育品德的培養。在每周的游戲日歷中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供思考材料引導學生在體驗游戲的同時遵守規則,學生在學習健康知識和培養體育品德的同時感受其中的樂趣和意義,從而達到對其進行潛移默化教育的效果。
二、“游戲日歷盒”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
(一)“游戲日歷盒”的實踐路徑
“游戲日歷盒”的實踐路徑如圖5所示,從前期作業設計與發布,到中期完成與上交作業,再到后期作業的評價與反思實現了體育家庭作業實施路徑的閉環,對學生起到了正向激勵與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建立每天運動的良好習慣,發展基本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
(二)“游戲日歷盒”的實踐策略
1.學生示范,人人拍攝,提高學生打卡的參與性
每天的體育作業打卡任務均有游戲說明視頻,每個視頻時長約10~50s不等,視頻由全班學生輪流拍攝完成。每星期五中午5名學生集中拍攝下一周的主題游戲示范視頻,幫助其他學生更好地理解游戲方法與要求,此舉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練效果,又增強了其參與感和自信心。
2.雙重獎勵,三維評價,保持學生鍛煉的積極性
實踐證明,物質+精神的雙重獎勵可以持續地激發學生鍛煉的動力與熱情,一年級的學生往往會根據短期的可預見結果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如堅持每天鍛煉。每天完成釘釘打卡的學生可以在《星星成長軌跡》評價手冊體育學科“參與情況”一欄獲得一顆星,一周獲得7顆星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張抽獎券,星期五中午可以在班主任處兌換由學生發展中心提供的獎品;每月累計25顆以上星星的學生評為本月“體育之星”。學生每天“涂星星”自評、家長每周簽字評價、體育教師不定時瀏覽釘釘線上視頻點評,不僅能夠從多個角度評價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正面的鼓勵和支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激發其更好地表現自己。
3.兩輪驅動,雙線推進,提升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效性
兩輪驅動,每一輪共10周,十大主題的游戲日歷盒完成第1輪后,根據學生實踐情況加以改進,再進行第2輪作業布置,一個學期開展兩輪,幫助學生鞏固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延長記憶時間,提高學生鍛煉的熟練度,有助于其在未來技能學習中不斷提高表現。
雙線推進,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體育家庭作業布置形式,學生可以提交線上作業,并督促自己及時完成,同時方便教師進行監督和反饋,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的錯誤和不足,有助于提高作業成效。
(三)“游戲日歷盒”的實踐效果
通過兩個學期的“游戲日歷盒”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實驗班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幅度明顯,學生參與率持續升高。在學校2023年春季田徑運動會中,取得一年級競賽項目60m跑、100m跑、200m跑、投壘球前3名的學生69.1%來自實驗班,一年級團體總分冠軍、亞軍均是實驗班。從2022下半年與2023上半年學生體檢數據分析對比得出,實驗班學生超重肥胖率下降,尤其是女生超重率降幅明顯。實踐數據證明,“游戲日歷盒”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能夠幫助學生增強體質、提高新陳代謝率、消耗多余脂肪,提高體育綜合素養水平。
——責任編輯:楊浪、王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