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松 梁文科 (博士) (山東工商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5)
自20 世紀90 年代我國資本市場開始發展以來,盈余管理領域便成為學者研究的熱點,學者從盈余管理的動機、影響因素、手段、研究方法、經濟后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是鮮有文獻從盈余管理演化角度進行趨勢分析。基于此,本文使用CiteSpace 工具,從發文機構、學者、關鍵詞共現、關鍵詞突現以及關鍵詞時間線等角度對中國知網(CNKI)CSSCI 收錄的1999—2021 年盈余管理領域文獻進行了分析,通過對過去22 年的相關文獻的脈絡梳理,在總結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未來研究的趨勢提出預測。
本文通過檢索《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將條件主題設置為 “盈余管理”,其他為默認設置,共檢索出23 018篇以盈余管理為主題的文獻,由于本文是針對國內現有期刊的研究,所以選擇學術期刊選項,由于CNKI 中最早一篇關于盈余管理的論文是1999 年9 月陸建橋發表于《會計研究》的《中國虧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實證研究》,所以把期刊出版期間設置為1999—2021 年,結果共篩選出11 422篇論文,其中CSSCI 論文2 822 篇,本文僅選取來源類別為CSSCI 的學術期刊。
本文采用CiteSpace 為主的研究方法,首先將要分析的文獻轉換格式后按照要求導入CiteSpace,然后對關鍵詞、突現詞、時間線等做可視化圖形分析。另外時間分布和核心作者分析是基于CNKI 的數據可視化功能。
本文將2 822 篇文獻根據發表時間順序繪制曲線圖,如下頁圖1 所示。可以看出,文獻數量趨勢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99—2012 年,這個階段關于盈余管理的論文逐年上升,到2012 年達到193 篇;第二個階段是2013—2021 年,在這個階段研究文獻數量呈波動上升的趨勢,其中2021 年發文數量最多,為240 篇。第一階段是由于上個世紀90 年代我國資本市場開始起步后,市場的發展帶動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上市公司操縱盈余管理的動機、影響因素等。第二個階段,我國資本市場日益繁榮,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也愈發多樣和隱蔽,讓更多的學者將研究視角集中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策略和手段分析上,例如關聯方交易、資產減值、會計政策選擇及其變更、會計估計等。雖然監管部門的監管措施也日益完善,但企業盈余管理仍有很大空間,盈余管理未來依舊是學術界探討的重要領域。

圖1 文獻數量趨勢圖
本文分析的2 822 篇文獻共分布在254 個期刊,當信息源密度較高時,為了快速查找信息源,節約時間提高效率,通常會使用布拉德福定律確定核心期刊。埃格發展了布拉德福定律,提出布拉德福核心區數量計算法,即r=2ln(eE·Y)。式中,r 為核心數量,E 為歐拉系數= 0.5772,Y為最大載文量,此處為228。將數據代入計算可得r=12.01,取整得12。按發文量順序整理成表,如表1 所示。這12 種期刊載文量1 138 篇,占總數的40.32%。

表1 我國盈余管理研究主要刊物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盈余管理這一領域的文章主要發表在財會類、審計類期刊,這恰恰說明了盈余管理的兩個方面,一是管理當局操縱盈余管理,二是監管者降低盈余管理操縱空間。
本文利用CNKI 的數據可視化功能整理出了1999—2021 年盈余管理領域發文量9 篇及以上的作者、單篇被引頻次1 000 次以上的第一作者,結果分別如表2、表3 所示。通過分析表2 和表3 可以發現,張俊瑞、李延喜、李彬、吳聯生、林鐘高、曲曉輝等學者是該領域的高產作者;陸建橋、陳小悅等作者的發文引用量都在2 000 次以上,說明這些學者在盈余管理領域有較大影響力。

表2 我國盈余管理領域發文量9 篇及以上的作者

表3 單篇被引1 000 次以上的第一作者
關鍵詞是從文獻題目、正文、摘要中提煉出來的能夠表達論文主題特征的詞匯。關鍵詞共現分析可以直觀反映學科研究的熱點、主題的分布等。本文運用CiteSpace 文獻計量軟件,將文獻中出現的關鍵詞出現頻次繪制關鍵詞共現圖譜,如下頁圖2 所示。我國盈余管理研究領域的高頻關鍵詞依次有“盈余管理”“公司治理”“審計質量”“審計費用”“審計意見”“上市公司”等,這些關鍵詞在圖譜中作為關鍵詞的樞紐,與其他關鍵詞一起共同構成盈余管理的熱門研究主題。下頁圖2 左上角N=741,表示節點數即關鍵詞741 個;E=1 374,表示關鍵詞之間連線1 374 條;密度=0.005 說明各關鍵詞之間關聯性不強。節點的大小可以反映頻次高低,節點越大表示頻次越高,則代表關注熱度越高。

圖2 關鍵詞共現圖譜
為了更清晰展現關鍵詞詞頻和中心性,將頻次前15 位的關鍵詞生成下頁表4 盈余管理研究高頻關鍵詞和中心性列表。中心性大于0.1 的節點會被認為很重要,從下頁表4 可知,“盈余管理”“公司治理”“上市公司”“審計質量”“盈余質量”這5 個關鍵詞的中心性大于0.1,是盈余管理研究的熱點。

表4 盈余管理研究高頻關鍵詞和中心性列表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盈余管理研究重點主要圍繞兩個方面,一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在公司治理時重視盈余質量,眾多學者如張祥建、徐晉(2006)等從盈余管理的原因、動機及測度方法視角。李明輝(2014)從動因、影響因素以及經濟后果視角進行了闡述;盈余管理的影響因素有監管政策、會計準則、審計質量、內部控制質量、股權結構等;經濟后果可以分為對未來業績的影響、對融資成本的影響以及對市場價值的影響等。張祥建(2006)認為于“契約磨擦”與“溝通阻滯”是盈余管理產生的內在機理;盈余管理的動機大致可分為資本市場動機、契約動機和政治成本動機;測度方法主要有應計利潤分離模型、特定應計利潤模型和頻率分布模型。二是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和審計質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推動具有監管價值的看門人(證監會、新聞媒體、治理層等)抑制盈余管理。如宋菲(2020)認為會計準則導向影響盈余管理方式的選擇。呂夢(2021)發現審計總監與審計委員會任期重疊時間越長,公司盈余質量越高。李曉月(2020)的研究發現新審計準則情境下,審計質量進一步提升,加強了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監管。邢春玉(2020)發現被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上市公司更傾向于進行盈余管理。市場透明化程度的提高能抑制盈余管理。
突現關鍵詞是指一定時間內突然出現的頻次較高的關鍵詞。通過關鍵詞突現可以大致判斷該研究領域熱點問題的演變歷程,并預測研究的未來趨勢。通過運用CiteSpace 的突現功能,形成按時間順序排列的盈余管理領域前30 的突現關鍵詞,結果如圖3 所示。可以看出,二十多年來盈余管理研究領域也在發生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基礎理論研究階段(1999—2012 年),在這一階段,突現詞主要是“上市公司”“利潤操縱”“實證研究”“關聯交易”以及“影響因素”等,學者主要探討的是盈余管理產生的原因、動機、測度方法等,手段主要為實證研究。研究發現上市公司實施盈余管理的動機大致可以歸納為資本市場動機、契約動機、避稅動機三個方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經濟后果可以分為正面效應和負面效應,正面主要是平滑利潤,樹立良好企業形象,降低契約成本,提高企業價值,傳遞企業業績良好的信號;負面效應主要是不利于資源配置和構建和諧企業文化,影響企業長遠發展。二是領域擴展階段(2013 至今),在這一階段,突現詞有“政治關聯”“媒體關注”“商譽減值”“投資效率”“審計費用”“審計風險”“內部控制”等,盈余管理的研究重點向公司治理、審計風險等領域轉變,例如,王福勝(2021)從媒體誘發異常關注的視角,認為網絡媒體報道會致使相關信息搜索量增加異常,這會給公司管理層造成輿論和心理壓力,管理層更容易產生迎合市場的盈余管理動機。盧煜(2017)認為商譽減值信息具有價值相關性,且其價值相關性的高低受到盈余管理動機和內外部監督機制的影響。王聞達(2016)認為企業真實盈余管理行為會影響企業投資效率。曹瓊(2013)研究了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的相關性。宋英慧(2017)認為審計費用受真實盈余管理顯著正向影響,程昔武(2018)則印證了宋英慧的觀點,認為真實盈余管理增加了審計風險,且對注冊會計師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收費決策具有顯著影響。在這一階段研發投入資本化也成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視角較上一階段更為開闊。
運用CiteSpace 的聚類功能,將關鍵詞進行類別劃分,本文選擇了前10 個最大的聚類,生成如圖4 的聚類圖譜。可以分為#0 盈余管理、#1 審計質量、#2 股權質押、#3公司治理等。聚類#0 盈余管理是最大的聚類,包含“兩權分離”“治理結構”“公司治理”“操縱性應計利潤”,從這個聚類大體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出現的原因和盈余管理操縱方法。聚類#1 審計質量包含“審計意見”“審計費用”“制度環境”“非審計業務”“內部控制水平”“盈余管理程度”等二級關鍵詞,注冊會計師審計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是可能成為阻止惡意盈余管理發生的最重要看門人之一,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是投資者決策的重要參考,較高的審計質量可以使盈余更為穩健,而制度環境和內控水平則可能成為注冊會計師收費的參考標準之一。聚類#2 股權質押包含“控股股東”“ 代理成本”“ 融資約束”“ 信息不對稱程度”“ 信息披露”“ 信息操作”“ 大客戶盈余管理”等二級關鍵詞,我國的上市公司多數都是國有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會導致經營者為了追求更高的報酬而實施盈余管理。

圖4 關鍵詞聚類圖譜
選擇CiteSpace 的時間線功能,得到圖5。圖5 中的節點代表關鍵詞,連線代表關鍵詞之間的聯系。其中#0 盈余管理、#2 公司治理、#6 審計質量等方面體現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重點,與現階段資本市場繁榮、投融資活動不斷增加的態勢有關。盈余管理的重點,以 2012 年為節點,由盈余管理產生的原因、動機、測度方法探討和實證研究成果階段向多視角關注公司治理,監管革新研究階段轉變。

圖5 關鍵詞時間線圖譜
本文通過使用CiteSpace 將CNKI 中的2 822 篇盈余管理CSSCI 文獻分析后可得出以下結論:
文獻統計方面:發文量自2013 年開始呈波動上升趨勢,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繁榮,預計近期內總體發文量仍繼續增加;發文期刊主要是《會計研究》《審計研究》等財會類、審計類,也有《管理世界》等管理類期刊。高產作者眾多,發文量超過9 篇(含9 篇)的作者有29 位。
研究熱點和趨勢:上市公司治理、審計質量等方向是目前盈余管理領域的重點。研究熱點主要圍繞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展開,也包含監管者監管措施對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突現詞的研究層面,盈余管理研究大致分為關注理論基礎研究(盈余管理的動機、影響因素)、領域拓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深度挖掘)兩個研究階段。
通過對盈余管理研究情況的梳理可以看出,資本市場繁榮使得盈余管理領域的研究空間依舊廣闊,未來可從以下方面深入展開:法律法規的制定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很大,可在抑制盈余管理尤其是針對上市公司監管的法律法規方面開展研究;會計準則未來會進一步向國際趨同,會計準則的進步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值得深度研究。另外,近年盈余管理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對公司治理、審計質量等研究方面,未來應從更開闊的視角進一步加強對盈余管理機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