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各個行業都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而信息傳遞和集成也逐步呈現出智能化和先進性的特點。隨著會計工作與業務環境的日益復雜化,企業財務會計必須向管理會計轉型,而在財務共享視域下,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問題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企業必須在實施財務共享的基礎上,強化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從而使管理會計工作更有效、更具智能化特征。本文重點分析了財務共享與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基本理念,根據現實情況對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在發展財務共享服務的大背景下遇到的一些現實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推動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真正實現智能化發展。
[關鍵詞]財務共享;管理會計;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7.020
[中圖分類號]F275;F23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7-0070-04
0? ? ?引 言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企業應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管理會計工作中,使其成為管理會計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財務共享是財務信息化的基礎,在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業務范圍越來越廣,信息和數據量也井噴式增長。基于財務共享的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能夠很好地解決企業財務戰略高度不夠,財務與業務分離,資源占用和資源消耗過大,財務成本不斷上升,集團化企業財務風險不斷增加等問題。然而,很多公司在實施財務共享和管理核算方面,都受到內外部環境、信息技術水平以及專業人員能力等因素的制約。本文對我國企業在實施財務共享與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建設方面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不同的視角提出了對策建議,希望能對其他公司在財務共享視角下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有所幫助。
1? ? ?財務共享與管理會計信息化概述
1.1? ?財務共享模式
在大型集團企業里,進行財務共享,是指把基本、簡單和重復的財務工作集中到一個共用中心,并且采用標準的業務處理流程。在財務服務方面,企業能夠運用信息技術來科學、公正地管理財務內容;企業可以運用科學的方法對財務數據進行有效的收集和深入的分析,從而形成一份綜合的財務報表;完成數據處理后,將信息通過電腦軟件共享到其他部門,在此基礎上,實現對企業資產的實時監控,為企業的管理決策提供了依據[1]。在財務共享模式下,財務從業人員不但要突出自身的業務能力,而且要提高自身的溝通能力。
1.2? ?管理會計信息化
管理會計必須充分利用各類資源,不斷地進行創新和優化。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在尋求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擴大規模,增強自身的業務能力,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管理會計在企業的運作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通過對以往的業務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有效地控制現有的業務,及時地彌補管理中的缺陷。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我國各個行業的信息化進程都在加速,管理會計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和創新。不同行業的企業因其屬性不同,其財務數據特點也不盡相同,因此,不同行業的企業應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管理。企業財務人員只有把會計工作和管理工作有機地聯系起來,才能保證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正常運轉。
1.3? ?財務共享與管理會計信息化的關系
管理會計信息化具有普遍性、集成性、動態性、漸進性等特征,因此,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必須不斷地獲得信息、建立完整的管理體系,而財務共享可以從信息獲取和制度建設兩個層面促進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二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財務共享模式的建立,使得傳統的人工核算向成本管理信息化轉變,即通過財務共享,自動獲取財務數據,統一成本核算流程,提高成本核算效率。
2? ? ?財務共享視域下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整體流程設計合理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財務共享業務流程以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為基礎,運用信息技術將三個要素進行整合,以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式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然而,由于公司內外部環境改變,導致整個流程的流程規劃不清晰,流程節點標準不統一,流程信息規劃不順暢等問題日益突出[2]。比如,在報銷業務過程中,由于流程節點的崗位設置不合理,導致異地分支部門的財務合規性、票據真實性等都要經過部門的初步審查,而下一步轉到財務部門,則需要再次進行審核,造成兩個崗位職責重復。由于各部門的業務不同,報銷的標準也不一樣,各部門之間的業務流程不一樣,導致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
2.2? ?信息系統效率低下
運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時,需要有較多的會計和財務信息支持,并引進SAP系統、OA系統、銀企直聯等信息系統,使其具有一定的功能。但是,在SAP等系統的實際使用中,由于系統的操作界面過于煩瑣、表單資料不充分、整體流程設計不合理,導致信息傳遞效率不高,沒有形成統一、系統的信息化體系。在企業內部,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處理,導致了系統的數據質量下降。企業財務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無法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自動化管理,必須經過業務人員的審核,從而導致會計信息口徑不一致的可能性比較大。由于企業的業務范圍很廣,數據量很大,各個環節都是獨立的,這導致財務人員工作量增加,信息處理的效率和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管理會計無法為企業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2.3? ?管理方式不能適應信息化的發展
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企業的內部管理不僅不能促進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反而會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在管理思想和機制上,企業內部管理系統的優化和調整是以管理狀態為基礎的,但在企業的經營中,由于對管理會計的信息化要求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調整,使得企業的經營方式與信息系統的構建不相適應。在管理會計信息評價中,由于缺乏與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相匹配的評價機制,導致企業財務信息系統的構建過于形式化,建設的成效不理想。此外,財務共享模式下的管理會計信息化,涉及大量的信息和數據,如果數據被人篡改、盜用,將會對企業的管理決策造成不利影響。面對激烈的競爭,如果決策失誤,將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甚至可能導致企業被市場淘汰。
3? ? ?財務共享視域下完善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3.1? ?優化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框架及流程
一方面,財務共享中心包括資金結算、會計核算、報表編制、稅務申報等多個業務模塊。它通過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財務管理流程,減少了冗余和低效的工作環節,提高了財務工作效率。在數據輸入方面,財務共享中心采用集中化、標準化的方式進行數據采集,各個業務模塊的數據經過初步處理后,統一匯入共享中心的數據庫進行存儲,這種數據輸入方式確保了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同時也大大簡化了數據處理的流程。通過利用數據挖掘算法,從大量數據中自動找出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這些信息和知識對于企業決策具有重要價值,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業務情況,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此外,通過專業的數據分析工具和方法,將數據庫中的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信息。比如,通過預算與實際數據的對比分析,發現預算執行中的問題;通過歷史數據趨勢分析,對未來的業務發展做出預測。這些信息對于企業決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科學合理地運用這些方法,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和效果,從而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3]。
另一方面,要對現有的管理流程進行全面的梳理,明確各個環節的運作情況。這需要深入理解企業的財務管理流程,包括各項會計活動、報告生成和數據分析等。對現有流程進行梳理有助于企業找出存在的問題和遭遇的瓶頸,為后續的流程重組提供基礎。同時,在明確現有流程的基礎上,企業要對各項會計活動和相關環節進行標準化管理。這包括制定統一的會計處理規則、數據輸入格式、數據交換標準等。這樣可以減少因人為因素導致的數據誤差和混亂,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和準確性[4]。此外,在流程標準化的過程中,企業積極引入自動化技術是提高效率的關鍵。例如,可以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數據自動收集、處理和分析。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數據處理的速度和準確性。此外,在實施新的標準化流程后,企業還需要對其進行持續的優化和監督,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進行適時的調整和改進,確保流程始終與企業發展需求相匹配。同時,企業通過對流程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可以確保流程被嚴格遵守和執行。
3.2? ?強化管理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一是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企業要與高等教育機構合作,設立管理會計專業,或在經濟、會計等相關專業中增加管理會計的課程,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管理會計專業人才。企業可以定期組織內部培訓,提高財務人員對管理會計理論和實踐的掌握,通過專業課程、研討會、在線學習等方式,讓員工了解并掌握管理會計工具和方法。二是要引進高端人才。從會計師事務所、高等院校等機構引進經驗豐富的管理會計人才,通過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推動企業管理會計水平的提升。企業應設立管理會計的職業發展路徑,明確不同階段的職責和要求,鼓勵財務人員向管理會計轉型,提升其在企業決策中的地位。同時對在管理會計工作中表現優秀的員工給予適當的獎勵,激勵更多員工積極參與管理會計工作。
3.3? ?強調信息公開
在建設管理會計信息化工作平臺的過程中,必須堅持“財務共享”的策略,并進一步挖掘和運用先進的技術和軟件。通過建立一個科學的數據共享中心,可以為財務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傳輸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和渠道,并以先進的技術為依托,建立一個開放、透明的管理環境,以達到信息的智能化和開放性。同時,可以根據該系統建立網上審批、申報機制,既能節省時間,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為以后的財務審計和分析提供載體。
3.4? ?不斷地加強技術手段的應用
在大數據時代,財務共享的需求不斷擴展到企業的每一個方面,無論是對財務服務還是對管理會計,都必須進行信息化改造。在這種模型中,財務數據、財務管理以及財務組織中的各環節都要用科技手段進行科學、高效的資源整合,形成“賬務+報銷+資金+平臺”的管理會計管理模式[5]。通過持續運用現代科技,可以極大地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企業對風險的控制和預警,也可以極大地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還可以打破財務壁壘,為企業的財務工作帶來新的價值。
4? ? ?結束語
總之,財務共享是現代企業集團實現經濟管理、實現經濟轉型的必然選擇,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財務共享業務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從財務共享的角度出發,針對存在的問題,從框架設計、流程優化與專業化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優化建議,以期為企業建設管理會計信息化提供借鑒。
主要參考文獻
[1]張磊.財務共享視域下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研究[J].財會通訊,2022(11):144-149,155.
[2]鄭麗紅,彭旭.基于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實施策略探討[J].現代商業,2022(15):172-174.
[3]王艷麗.財務共享視域下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研究[J].財經界,2022(21):128-130.
[4]麒正祥.財務共享視角下的管理會計信息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22,37(26):74-76.
[5]彭文平.財務共享環境下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2(20):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