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靜
一堂成功的英語課不能單純依靠教師的力量,需要教師和學生在良好的互動情況下共同努力實現(xiàn)。對于英語教學而言,課堂提問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提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其思考。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依然有部分教師不重視課堂提問或者占據(jù)課堂提問的主導地位,無法真正發(fā)揮提問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從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出發(fā),針對如何高效展開課堂提問提出一些看法,希望有助于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和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認為提問就是一種輔助課堂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帶來有價值的教學效果。因此,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一些英語教師所提問題并沒有深入銜接課堂教學內(nèi)容,往往是為了提問而提問,或者提問的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單詞聽寫、課文背誦等方面,導致整體的課堂提問時效性較差,過于隨意(陳建新 2022)。
課堂提問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動力,或者借助一些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這些提問過程都需要學生的參與才能圓滿完成。然而,在實際的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停留在“教師主導”層面,無論是提問內(nèi)容還是提問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始終忽視學生作為主體的重要性。另外,雖然部分英語教師看似提出了各種課堂問題,但是很大一部分提問采用了“自問自答”的教學方法,根本沒有和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互動,導致整體的英語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學生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
教學過程應(yīng)是一個有目的、靈活多變的過程,而一成不變的提問模式只會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也會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隨著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到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除了教會學生基本的知識外,更注重培養(yǎng)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的各項能力。然而,目前很多英語教師的提問缺乏新意,依然停留在簡單的是或否問題上。過于直白的提問方式讓整體教學過程沒有懸念,導致學生或者很直接就能給出答案,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回應(yīng)教師的提問。總而言之,提問類型單一,并沒有結(jié)合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進行巧妙設(shè)計。另外,在課堂提問的設(shè)計中,教師未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采用單一提問策略。如此一來,對于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而言,太難會影響課堂氣氛,太容易會失去提問原有的教學價值。
自新課標教學改革后,教育部大力提倡英語教師通過各種合理、有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課堂提問的設(shè)計中,教師可從學習內(nèi)容出發(fā),從初中生喜歡或者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切入點展開提問。這種趣味性提問的方式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更主動地加入新課時的學習和討論,以此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劉維軍2022)。
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Unit 7 Films的教學內(nèi)容與電影有關(guān),課文中給出了不同的電影類型介紹,如cartoon film、romantic film、hero film、western等,在新課開始前,為了調(diào)動班級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圍繞電影展開如下趣味性提問:
1.What movies do you like to watch?Can you tell me its name?
2.There is a movie in which the main character can spit spider silk.Do you know who he is?
在提問時,教師從初中生喜歡的某一種電影題材出發(fā),采用競猜性質(zhì)的提問展開互動,將本堂課的學習主題融入新穎、有趣的提問,吸引他們對“電影”這個話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比如,第2個問題中的“There is a movie in which the main character can spit spider silk.”帶有趣味性,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爭先恐后給出問題的答案,而且因提問內(nèi)容與單元話題吻合,可以吸引其更積極地投入接下來的學習。
學生的智力、知識、性格、可接受性和反應(yīng)不同,面對同樣問題時的感受也不同。新課標教學改革后,一直推崇整體化教學的先進理念,主張不落下一個學生,盡可能滿足班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提問設(shè)計中,教師要深刻認識到班級中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根據(jù)他們在英語學習能力方面的不同設(shè)計不同的問題,讓整堂課的提問更具有靈活性,可以兼顧全體學生(徐亞男 2021)。
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1 Dream homes的教學中,課本中給出了各種風格的房屋,介紹了不同學生各自喜歡的房屋類型并說明了原因。在這堂課教學中,教師從兼顧班級整體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shè)計了富有層次的問題:
針對基礎(ch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從課本詞匯入手進行簡單提問,幫助他們鞏固和記憶新詞匯,如“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styles of buildings in the textbook.Which one do you like?Which country does it come from?”這個提問相對簡單。學生只要認真聽講和仔細閱讀課文內(nèi)容,就可以輕松從教材中選出自己喜歡的風格。有的學生回答:“I like Big Ben.It comes from London,England.”簡單易懂的提問可以起到鞏固詞匯記憶效果的作用。
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從語言表達和技能應(yīng)用的角度進行提問,盡可能讓他們享有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如“Everyone has their own home,and the house style is different.Which room do you like best?Why?”這樣的提問兼顧單元中的閱讀板塊,使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可以模仿課本中的語言風格,并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組織語言。有的學生回答:“I live in the city center.There are five rooms in our family.I like my bedroom best because there are many books I like in it.I will have a good time in my bedroom every weekend.”
以上各種層次化提問的設(shè)計滿足了班級中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需求,使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問題,從而不斷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也使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在提升性提問中更好地發(fā)揮,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
課堂提問并不是只有一次。在面對一些具有理解難度的英語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采用遞進性提問的策略,由易到難逐步幫助學生打開思緒,利用問題啟發(fā)他們的思考空間,從而達到活躍其思維的教學目的(陳月 2018)。
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Unit 2 Great people中有一篇文章The first man to walk on the moon,講述了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偉大人物的傳奇故事。為了幫助學生逐步深入了解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教師在不同的閱讀教學階段展開如下提問: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問題:“Now more and more scientists can go to the moon for research.The moon is no longer strange to us.Do you know who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go to the moon?”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帶有懸念的提問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主動閱讀新文章。
在閱讀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提取重要信息,教師提問:“When was Armstrong interested in space?In which year did he land on the moon?”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將文章中前三段的內(nèi)容進行有效串聯(lián)。學生為了提取正確答案,需要逐步探索和整理,從大量信息中歸納自己想要的內(nèi)容。
在閱讀結(jié)束時,為了呼應(yīng)主題,教師提問:“Why is Armstrong a great man?”通過開放性提問可以讓學生回歸單元主題。同時,學生經(jīng)過整體閱讀,在心中有明確的答案,如“Because he is not only the first person to step on the moon,but also his exploration and persistence in science is the direction I want to learn.”等。教師層層遞進,從表面現(xiàn)象入手,帶領(lǐng)學生逐漸深入思考文章的內(nèi)容,從而促進他們思維分析能力、歸納能力的不斷提升。
深度學習是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對知識進行批判性思考,利用已有知識體系將新內(nèi)容進行整合的一種學習模式,也是素質(zhì)教育改革后各學科教師大力提倡的一種教學理念。對于初中英語教學而言,可以采用引導性的課堂提問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斷主動探索和研究深層次的內(nèi)容,提升理解能力和應(yīng)用能力,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李文娟2013)。
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Unit 7 Shopping時,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jīng)初步接觸過該單元的很多內(nèi)容,對購物的常用詞匯和句型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師補充和拓展了關(guān)于購物的日常問答。英語學科注重融會貫通,需要學生靈活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歸納、總結(jié),提高他們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如關(guān)于購物中常用的招待用語,課本中給出了句子“Can I help you?”,但除了這個句型外,英語中還有其他同類的詢問語句。因此,在這個常用句型的歸納中,教師提問:“When we go shopping,the salesperson usually asks us with the sentence pattern‘Can I help you?’Besides this sentence pattern,what other similar question patterns do you know?”經(jīng)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結(jié)合日常購物經(jīng)歷及英語口語表達知識儲備等,給出諸如“What can I do for you?”“What do you want?”等句子。在歸納、總結(jié)的過程中,學生會給出一些錯誤信息,這時,教師可以從專業(yè)化的角度進行分析,詳細講解一些有關(guān)英語語法及口語應(yīng)用方面的注意事項,并利用規(guī)范化的表格等方式將同類詞匯、句型等整理在一起,幫助學生系統(tǒng)化地記憶和使用。
學習是一個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對于英語課堂提問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除了英語教師的提問方式和內(nèi)容要講究新穎外,還需要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角度出發(fā),開展一些拓展性、開放性的提問活動,將學生的思路從課本的有限內(nèi)容中解放出來,激勵他們結(jié)合自身的認知和想象思考問題,并表達合理見解。
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3 Online tours中提到一個非常時髦的詞匯“線上旅行(Online tours)”,并給出了一篇借助計算機進行線上旅行的文章,帶領(lǐng)學生足不出戶開始一場有趣的旅行。當今社會,信息化技術(shù)的普及讓很多看似不可能的東西變成了現(xiàn)實。對于“線上旅行”這種新穎的方式而言,有利有弊,課文中并沒有給出相關(guān)分析,但是在教學結(jié)束后,教師結(jié)合學生使用電腦的具體感受,提出如下問題:“Online travel is a very interesting thing.Have you all experienced it?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way of traveling?”既立足課本,又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引導學生從單元主題要素出發(fā),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如有的學生認為:“I think online travel is a good way.Usually,we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go out.We can use online travel to meet our wishes.Moreover,this way of travel costs less,and we can see all kinds of novel scenery.”;有的學生持不同的看法:“I don’t think online travel is my favorite way of traveling.Although online travel can see scenic spots around the world,it is a virtual experience.I prefer to go to the scenic spots I like personally.”。
由于很多文章存在一定的爭議性和開放性,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遵從新課標理念中“融合課外資源”的教學要求,通過各種拓展性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擺脫教材的束縛,立足某一個知識點給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讓他們的思路變得更加開闊、通透,同時提高其英語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提問類型、方式、內(nèi)容千變?nèi)f化,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材需求、教學目標、學生興趣等元素合理設(shè)計課堂提問,激活課堂,讓所有學生都關(guān)注和積極探索英語世界。同時,為了提高英語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加強對課堂提問技巧的學習,從學生個體的角度出發(fā),認真研究每一種提問藝術(shù),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真正發(fā)揮課堂提問在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方面的作用,實現(xiàn)讓學生從提問中得到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