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語言進行高效交流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應用能力?!半p減”背景下,在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用多樣化的方式改進和創新作業內容和形式,體現英語語言的特點,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其核心素養。
關鍵詞:“雙減”背景;初中英語;閱讀作業;優化設計
合理設計英語作業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半p減”背景下,明確了英語閱讀作業的設計方向,這就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改變以往單一的書面作業方式,在閱讀作業的種類和內容上進行創新,從而推動閱讀作業設計的改革,實現減負提質的效果。
1? ?“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作業設計的原則
1.1基礎性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作業設計方式,對作業的種類和內容進一步優化,以往,教師常常以探究性、創新性和開放性的作業為主,然而,很多時候,這些作業忽視了英語的基礎性知識。閱讀作業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對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習到的基本知識進行強化,包括單詞、句型和語法等內容。所以,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教師要遵守基礎性這一原則。
1.2適切性
在布置閱讀作業的時候,教師要確保作業的內容和難度與初中生的年齡階段、心理發展特征和認知水平相一致,作業難度太大或者太小,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所有的學習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布置適當的閱讀作業,使其既有一定的難度,又有一定的深度,符合學生的要求,通過這種方式真正推動作業設計的改革。
1.3豐富性
豐富性原則強調英語作業形式的多樣性,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自覺地減少書面作業的數量,增加一些新穎的、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閱讀作業,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這些作業中來,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在設計初中英語閱讀作業時,教師應該堅持豐富性的原則,在閱讀作業內容中加入綜合實踐類和語言實踐類的任務,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這樣才能不斷提升他們的語言實踐技能,體現英語學科的特點。
1.4創新性
隨著這一理念的提出,教師應改變布置作業的方式和內容,使英語作業與時俱進,具有創新性?!半p減”政策的實施明確了作業的內容、形式和數量,實現減負提質,體現作業的有效性已是當前教育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在布置閱讀作業時,教師應該以創新為根本,從現實生活中挖掘材料,把英語閱讀作業與社會熱點問題、學生的興趣以及生活周邊場景相結合,從而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展現語言的實用性功能。
2? ?初中英語閱讀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分析
2.1理念滯后,學生缺乏熱情
當前,教師常常布置大量的書寫作業,將英語閱讀試題融入閱讀作業的設計之中,導致作業數量多,質量良莠不齊。在具體的閱讀作業安排中,導致出現了“題海戰術”的現象,雖然這對學生的英語成績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卻忽視了英語語言的交際性和趣味性,導致學生在做完這些功課后,缺乏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
2.2作業形式單調,缺乏內容創新
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往往是單調的,沒有依據學生的需求設計相應的作業,忽視了學生的創造力。例如,部分教師喜歡安排朗讀和抄寫課文的作業,當然其也有優點,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但在具體的作業完成過程中,學生會覺得很無聊。教師只是利用現成的教材讓學生進行記憶,以提高學生的分數,缺少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這些作業最后都是以枯燥乏味的方式呈現,顯得有些急功近利,沒有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2.3未結合實際,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部分教師喜歡用教學輔助材料來布置作業,雖然教輔中也有一些優秀的資源,但是也有部分教輔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對此,教師在選擇閱讀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還有的教師在實際布置閱讀作業時往往重復性地讓學生學習一些他們已經掌握的語言知識點,對于學生不熟悉的知識點,在布置的閱讀作業中卻很少出現。與學習情況背道而馳的閱讀作業,既不能實現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又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4缺乏梯度,忽視學生差異
作業的設置應該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體現出梯度性和層次性,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然而,當前的閱讀作業往往要求學生反復做一些簡單的題目,忽視了學生的差異,降低了閱讀作業的效果,導致學生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
2.5評價單一,缺乏激勵
對作業的評估標準過于僵化,缺乏感情色彩,學生對作業的效果缺乏期望。例如,教師用分數來評估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和思考過程,不利于學生發現自身在學習方面的不足。這樣的單一性評價,還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自信和動力,起不到評價的實際作用。
3? ? 初中英語閱讀作業設計優化策略
3.1融入新理念,明確“雙減”要求,轉換傳統思想
為了適應“雙減”的新要求,教師必須適時地調整作業設計理念,認識到其對學生學習的促進意義。在這一過程中,不應該將“數量”作為閱讀作業的唯一目標,而應采用高質量、低數量、有目標的閱讀作業,以發揮作業的價值,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轉變學生學習的心態,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同時,減輕學習壓力。
第一,控制好作業量。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已擁有一定的英語知識儲備,他們的思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那么,僅憑背誦與抄寫這種單純的作業形式,不但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反而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容易導致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因此,閱讀作業設計講究的是精細度,而不是數量。在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要盡量把知識點與現實生活、有趣的故事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對故事的分析、信息的歸納、情感的交流,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融入課后作業中,從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以“ Colours and feelings”為例,當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應培養學生利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從生活場景交際中感知包括happy,sick,scared,tired等情緒所表達的實際內容,并做好相應的記錄,讓學會在正確的語境中進行各項表達活動。
精選作業內容。作業設計的優化必然需要豐富作業的素材來源,強調教材知識與課外各種資源的有機結合,教師可以利用某個影視劇片段或者繪本故事來與教材內容結合,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豐富作業形式及內容。讓學生不再處于被動狀態,積極地在作業中提升自己的英語語言能力,其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會不斷加深,最終通過作業對知識融會貫通。
3.2滿足學生需求,更新作業內容
教師在布置閱讀作業時應注意從下三點:第一,設計課堂問答,檢驗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反饋中得到有效的信息,從而對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進行分析,并對后續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調整。第二,通過對所學知識的整合,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拓展英語單元主題知識。第三,利用課堂上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實現學以致用。
教師通過布置閱讀作業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揮主體性。以“Big plans for the weekend”為例,在課后,教師可以設計和組織一些交際類作業,并引導學生組成小組圍繞單元話題展開討論,讓學生通過交流更好地理解單元話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小組成員間的溝通會讓每個學生樂于傾訴自己的感受,并且對其進行探討,最后在共同協作的過程中,團隊的每個人都能獲得知識與經驗,加強課堂上的詞匯和句式運用。
3.3重實踐,堅定生本思想,引導應用分析
英語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消化吸收的同時,提升英語語言實際運用能力,讓他們能夠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面對“雙減”政策的相關要求,教師要重視設計實踐類的閱讀作業,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索及解決問題的機會,這樣才能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另外,由于英語知識比較復雜,又缺乏實際的運用環境,學生不容易理解英語中的知識難點,因此,教師可以將英語知識融入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如調查研究、表演、合作等。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作業,將學生實際操作的熱情和自主性激發出來,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以“It doesnt matter!”為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對自己的親人、鄰居等進行采訪,了解他們的職業及對應特征。隨后,學生能運用所學到的英語知識,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理想,從而增強自己實現理想的決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英語作業中更好地鞏固英語知識。
總之,在“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設計要與時俱進,讓學生在多樣化的作業內容和形式中感受語言的魅力,并在此基礎上對語言進行內化。因此,想要讓英語閱讀作業設計真正減輕學生的負擔,教師既要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又要適時地拓展作業資源,重新設計作業的目的和形式,強調英語語言的實踐意義,并通過分層的作業設計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黃小麗.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話題復習課模式的探究[J].英語廣場,2021(33):125-127.
[2]袁紅梅.初中英語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策略[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21(4):198-200.
[3]任巖.初中英語雙線混融教學的設計與應用[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1(3):139-144.
[4]包睿.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3):70-71.
[5]李翔.初中“薄弱?!庇⒄Z作業有效性設計的實踐探究[J].英語廣場,2020(24):125-127.
基金項目: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一般課題(城鄉接合部初中生英語閱讀素養提升的策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S2022﹞GHB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