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亞
摘要:思維能力是指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從已有的閱讀材料中找出信息的本質,并對其進行分析、推理、判斷,最終得出結論的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要根據文章的信息分析和理解作者的觀點,并根據文章的線索解決問題,這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思維能力。文章從教學實際出發,結合對思維能力的理解,闡述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意義,并提出了一些培養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思維
思維能力是一種獨立的、有價值的、批判性地思考問題的方式,它強調尊重他人,用理性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即基于事實、邏輯、道德和法律的理性分析。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領域的重點之一。
1?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閱讀是語言學習的重要內容,是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然而在實際閱讀教學中,學生通常只關注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文本信息的獲取和理解,忽略了對文本信息的深層次加工與思考。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一種理性思維活動,需要學生對文本信息進行解讀、分析、推理、判斷、評價等。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對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引導教師對閱讀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使其符合高中生心理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有利于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高中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創新意識;有利于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1.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及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除了要掌握相應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外,還需要對文本信息進行解讀,即分析文本信息的結構、層次、邏輯關系等,理解文本信息的深層含義。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促使其對文本信息進行深層次加工,提升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內容,對文本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正確理解和分析問題。此外,通過思維培養還能有效降低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焦慮感,使其更好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
1.3有利于激發高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促使其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引導其積極參與閱讀教學。高中生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思維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對其將來的成長與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此外,培養思維能力還能促使高中生積極思考自身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學習目標。
2?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存在的問題
2.1教師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認識不足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教師也在努力探索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重視程度不夠,仍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不能做到有效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生的思維還停留在對文章表面意思的理解上,不能對文章進行深入分析,難以對文章內容形成深刻的印象。由于教師和學生對培養思維能力的認識不足,在教學中很難做到有效培養。
2.2教師的課堂提問模式運用得不夠靈活
傳統的課堂提問模式多以教師“問”為主,導致教學過程過于機械化。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個人理解來提問,并沒有科學依據和理論支持,無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內容,對問題缺乏深入思考和分析。在提問過程中,教師過分強調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性,忽略了答案的合理性、科學性、深刻性。這種提問模式缺乏思考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3教師缺乏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意識
在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成為重點。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認為只要讓學生記住單詞和語法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深入研究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失去對文章深入理解的動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但是通過閱讀能力測試可知,高中生在理解文章時已經具備一定的邏輯能力,能夠從不同角度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但是不能夠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度分析。這樣會導致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無法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所以需要教師加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
3.1在教學活動中設置質疑環節
質疑是一種能夠讓學生發散思維的重要方式,是培養學生思維的基礎。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多設置一些質疑環節,讓學生能夠對文本進行思考,對閱讀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對觀點和結論進行質疑。例如,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在課堂上設置問題:“課文包含哪些內容?它的作者是誰?”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有很多疑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提問設計教學活動,如可以讓學生閱讀文章,或者讓學生圍繞書中的主題展開討論。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閱讀內容有整體認識,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2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
高中生正處于思維發展階段,在發展過程中,其思維能力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高中生在學習英語時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教材、教師和學生本身等。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能夠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技巧。教師要充分了解教材的內容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并據此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和探究。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與生活相聯系,讓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中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同時培養其思維意識。
思維是一種綜合的思維形式,包括分析、評價、推斷等多種思維能力。閱讀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深入探究。
3.3通過問題引導學生主動質疑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會設置一個教學目標,然后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來進行學習,導致學生缺乏主動性。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學生能夠主動質疑,是培養其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利用好閱讀材料,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與思考來理解文本。
3.4通過課堂活動發展學生的思維
思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課堂活動,在課堂活動中,學生可以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質疑,對他人的觀點進行分析和判斷,以此培養思維能力。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開展課堂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創設課堂活動,讓學生說出對文章的看法。然后,學生說出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會、討論會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對別人的觀點進行分析和判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去思考、質疑、反思,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3.5設置課堂討論,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改背景下,閱讀教學不再是傳統的教師單向講解,而是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在相互幫助、相互學習中提升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合作基礎。在討論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提問,多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需要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積極思考和分析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自學能力,使他們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思考。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課堂討論,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相互討論,在討論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聽、認真想,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教師要善于挖掘文本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讓他們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要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見解;要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讓他們在課外閱讀中吸收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付宇婷.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2.
[2]朱嘉.在高中英語閱讀中培養學生思維的策略探究[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2(10):55-57.
[3]劉勝男.在高中英語閱讀中培養學生的思維[J].海外英語,2022(5):179-180.
[4]李倩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技能的行動研究[D].聊城:聊城大學,2021.
[5]譚栽花.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思維能力培養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21.
[6]葉燕婷.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的調查研究[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21.
[7]楊紫薇.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實證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