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曦 滕州市第三中學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始終堅持對教育工作進行改革與深化,中學受其影響最為深刻。近年來,我國中學的辦學與管理模式更迭速度飛快,已經趨于完善,辦學與管理水平遠超改革開放初期。為了進一步提高學校財務管理水平,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早在2012 年、2015 年和2016 年,財政部先后出臺有關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活動的意見與規范。包括學校在內的各事業單位需要以其為指導,完善內控工作,并借助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來降低經濟活動風險,對潛在隱患進行管控,不斷完善自身管理系統,避免出現業務活動或經濟活動越過法律紅線的實踐。但實際上,對內部控制和經濟管理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很多,上述指導意見與規范指導2018 年才在教育領域完全落實。因此,我國學校內控工作起步較晚,進步較慢,很多學校的財務管理問題仍然十分突出,這主要表現在制度漏洞過多,以及內控落實程度較低等,需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探索針對性解決辦法,才能實現管理學校的目的,實現資源的最優分配,提高資金利用率。
學校屬于事業單位,其目的在于針對不同階段的青少年展開教育。現階段,我國公立學校中大部分由政府全額撥款,而隨著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不斷發生變化,中學在辦學性質方面也與最初大不相同,其除了要頂住競爭壓力外,還需要提高教學質量,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教職工人員專業水平。在如此繁重的任務影響下,傳統財務工作模式下的記賬報賬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校需求,只有改革創新,與時俱進,找到更加多樣化、符合學校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才行,還需要完善與內部控制相關的工作,以便規范內部經濟收支活動。
學校財務部門的防范與保障機制是否行之有效,決定了學校管理水平是否能帶動學校發展,更決定了內部控制結構是否完善,從中可以分析出:
1.加強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能夠讓經濟活動更加合法合規,確保所有經濟活動都不越過內控制度與國家法律,還能夠參照規定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大幅度降低學校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概率。
2.能夠大幅度提高單位資產安全系數。對財務管理和內控進行強化,加大對資產使用情況的監督力度,降低負面因素對資源分配的影響,降低資產風險。
3.能夠讓舞弊現象無處遁形。對財務管理行為的強化能夠讓財務制衡的效果更加顯著,讓教師在崗期間更加盡職,降低瀆職、舞弊、腐敗現象的出現率。
4.能夠降低財務信息中虛假信息的出現概率和總占比。從內控視角出發,落實財務行為,能夠打通部門之間信息壁壘,提高信息傳遞效率,并快速完成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分類,精準定位關鍵信息,及時分析,提出處理方式,最終提高分析報告的可信度與實用性。
目前,我國學校教育工作中,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所發揮作用幾乎相同,工作受到阻礙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意識匱乏。以某市某中學為例,目前財會部門工作人員依舊以“記賬報賬”“基礎核算”為主要工作內容,受傳統觀念掣肘過于嚴重,更是對現代化財務管理工作認知嚴重不足,不能正確從管理視角看待內部控制。實踐過程中,大部分基層,甚至部分管理層、決策層都認為財務部門才是內控的管理部分,其他部門只要做好分內工作就好,不需要參與內控,甚至對學校內控工作進度毫不知情,這不但會增加“踢皮球”“責任劃分不明”等現象的出現概率,更會導致財政資金使用觸犯法律,降低安全系數,這也會影響校園建設。
管理學校經濟活動的職能部門就是財務部門,其分內工作主要包括對財產和資金的管理,建設并完善內控制度、制作憑證、編制年報等,其根本目的是為學校的長久發展提供保障。新出臺的會計制度改革從2019 年開始實行,這對學校財務管理環境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也需要相關從業人員具備更高的職業水平。除了行業轉型加速外,管理理念也要進行現代化改革,從業人員必須提高自身技能水平與創新能力。但對從業人員的嚴要求也讓復合型財會人員短缺的問題暴露出來,學校嚴重缺少適應性人才,在崗人員的綜合素養也較為欠缺。更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之后,“平行記賬”與“雙報告”進一步提高核算難度,而大部分在崗人員的知識來源是單位培訓,若學校沒有及時開展培訓工作,就會導致在崗人員對政策變動了解不足,并持續使用過時的知識結構與理念開展業務,不但降低其可靠性,更會降低工作效率。總而言之,現階段大部分新時代財務管理隊伍參加工作時間較短,本就缺少工作經驗,在生疏的情況下讓其創新更是天方夜譚,但也不能因此就直接套用其他學校的管理辦法,也不能完全沿用傳統管理辦法,必須突破傳統掣肘,提高財務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學校因其獨特的資金收支路徑,導致財務工作過于煩瑣且頻繁重復,財務人員若過分重視記賬等基礎工作,很容易導致工作方式不合規,這主要表現在保障機制建成后難以落實,制度漏洞較多難以完善等。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學校已經開始在財務管理模式上探索新道路,財務管理的精細化水平也在穩步上升,但諸如制度建設欠缺等硬性問題得不到解決,制度和規定都難以落實,財政資金得不到保障,安全性與利用率都處在低水平,加上審核、責任、流程管理等工作也頻頻出現問題,都會導致財務管理職能無法發揮作用,內控也“有章不循”。
通過實地調研可以發現,我國部分學校過于注重形式上的內部控制,很多內部控制制度制定得非常細致,幾乎可以作為典范供其他事業單位學習,但深究后就會發現其可行性較為欠缺,這會直接導致控制活動與本意脫離,經濟行為受到阻礙。以某地某中學預算控制活動為例:最開始,學校會合理規劃分配給財政部門的資金,以便提高資金分配合理性,但由于缺少預算管理部門的參與,加上內部控制制度中沒有針對預算活動進行管理,導致財務人員只能站在本部門角度,片面完成預算工作,全面預算管理成為天方夜譚。預算工作結束后,又沒有對其執行展開跟蹤與控制,缺少管理機制,執行情況的監控存在欠缺,偏差、舞弊的出現與發現存在較大時間差,執行結果可信度不足,預算績效缺少評價。這種只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的行為,會直接導致結果失之公允。還要注意的是,部分學校不夠重視內部控制報告。2017年,財政部提出,事業單位要提高對內部控制報告的重視程度,并加大對報告的分析力度,以便發現潛在問題,精準定位風險點,提前作出預案,并積累經驗,完善制度,充分發揮內部控制作用,建設更加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讓監督工作落到實處。但在實踐過程中,大部分學校只要求財務人員草草填寫內控報告,其他部分則完全不參與、不關注、不合作,這導致內控報告過于片面和零碎,無法從中定位風險點,無法充分發揮內控報告作用,潛在風險得不到有效管控,在缺少預案的情況下,內控監督更是流于形式。
學校要想修補財政管理漏洞,健全內控制度,就必須從決策層入手,改變其對現代經濟活動的認知,盡快讓基層人員認識到,新時期財務管理有別于傳統會計核算的新型會計工作,需要運用現代化財務思維,實現單位內部的全員參與,構建行之有效的監督與制約體系,從管理與教學兩處著手,雙管齊下提高學校運作效率。在實踐中需要:
首先,建立更加符合學校需求的領導體制,提升財務管理地位,將其納入學校內控制度與內部運營管理中。領導層要確立權利核心,讓優秀員工組成工作小組進行針對性財務管理,全權制定決策、進行監督。工作小組應直屬于上級領導,避免舞弊事件的發生;
其次,要在學校內部建立現代化財務管理風氣,提高教職工意識,盡可能讓全員都參與內控活動,主要包括預算控制和風險控制等。領導層應該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全員培訓活動,對教職工尤其是財務在崗工作人員進行教育,使其能夠從更深入的角度理解全面風險管理等知識,并在后續工作中將其用于實踐。
財務管理需要全體領導和部門負責人的關注。因此,學校必須完善梯隊結構,并吸納、培養復合型人才,不斷提高財會團隊的專業水平,盡可能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與內控工作效率。具體如下:
第一,建立健全培訓機制。將培訓工作劃分為理論與實踐兩部分,前者以講授式為主,后者則要通過考核實際工作方式來進行。這能夠有效轉變財務人員的身份,將財務部門轉變為主導部門。在崗人員通過講授傳播經驗,并在實踐中拓展思維,進行創新;
第二,提高培訓成本,加大教學力度,通過內部溝通將部門與部門聯系在一起,并根據各個部門工作特點,開展專題講座與專家講座,還可以與其他學校交流學習,以“交換生”身份參與實踐,建立經驗梯隊;
第三,培訓內容應該全面且豐富,對于其他部門的從業人員,不應該只停留在財會基礎知識,還需要使其簡單涉獵經濟學、新政策等內容,以提高學校整體的綜合素質與管理水平,為現代化財務管理奠定基礎。
分析財務管理內核可以發現,充分發揮財務管理作用的根本,就是在規范程序內盡可能突出管理等職能,在財務部門會計人員工作內容的基礎上,再建立新的方案以便確保管理效果長期有效,尤其需要逐條對應管理準則,避免工作效率與質量下降,具體如下:
首先,學校要引入現代化工作手段,如智能財務等新時代財務軟件,同時搭建共享平臺,將重復工作與煩瑣工作交給計算機來完成,這既能夠減輕財會人員工作壓力,也能避免人為操作出現失誤;
其次,學校要建立評價指標,確保財務管理規范,對實踐過程中的所有管理行為進行評價,包括階段性評價與總評,定期查看相關制度的落實情況,以及各個部門的配合情況,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并責令整改。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學校都存在財務管理制度現代化水平較差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校需要對現有制度進行改進,提高其可行性與合理性。具體如下:
首先,要明確劃分權、責、利,并搭建合適的分級機制,還要根據新出臺的會計制度,提高對成本核算的重視程度,提高預算工作質量,搭建適合本校的規章;
其次,對現有監督檢查體系進行查缺,多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補強,提高監督管理體系的動態化水平,引進問責機制與關鍵指標,提高評價的客觀性;
再次,要讓部門之間產生牽制,拉近部門之間的聯系,使其相互監督約束,進一步提高收支效率與教育資源分配的合理性,搭配風險評估機制,對資源分配進行監督,及時發現潛在風險,根除腐敗與舞弊行為;
最后,要建立現代化監督體系,主要對內控報告進行監督,確保其結構公正客觀,有參考價值。
學校必須制定明確的內控目標,該目標既要符合學校經濟實際情況,又要符合學校的經濟屬性,同時兼顧社會效益、運轉效率、學校規模、教學質量等。我國學校的主要任務是教學,一切活動都是圍繞教學展開,因此內部控制目標應該與教學相關,并將重點放在對教育活動、經濟活動的規范,以及反腐反舞弊等方面,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填充內控內容。
如某地某學校在2019 年推出內控手冊,從學校本身與教育業務流程方面對業務流程進行細化,不斷填充和刪改文件內容,至今已經得到非常成熟和完善的內控手冊,其用流程圖的方式,將內控執行的過程與手續表現出來,簡潔清晰且全面,經辦人能夠使用該手冊快速了解工作流程,以便上手操作,這對提高工作效率有著巨大幫助。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完善財務管理,是我國院校的關鍵任務之一。內控制度與單位教學活動強相關,其是否健全決定了學校經濟業務能否順利開展。所以,高校必須提高對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根據本校實際需求與實際狀況進行分析,腳踏實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可以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加強財務管理梯隊建設、全面更新內控手冊等方式提高財務管理質量,加快內控建設速度,并為內控制度的落實提供保障,為高校的長久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