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新城實驗學校 劉文富
項目式教學作為一種學生全過程參與的創新型教學方法,目標指向具有多重性,可操作性強、見效快,符合當前教育改革方向。項目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還能檢閱學生的學習成果,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強化對項目式教學的實踐和反思,以不斷優化教學過程,助力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想實現高效的教學目標,就要采用高效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活動的引領,這一過程不僅需要教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求教師掌握創新型教學方法的核心內涵和實施步驟,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學活動的開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項目式教學是提高課堂質量的一大利器,關乎學生的學習效率。但在實際應用時,由于教師對項目式教學認識不足,沒有深入研究項目式教學的開展優勢,致使開展該教學時,教師只是將簡單的任務布置給學生,忽視了學生在此過程中的主動性和探究性,沒有充分讓學生貫徹項目式教學實施過程的信息收集、問題方案解決設計、具體實施以及總結評價全過程,從而使項目式教學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其最大效力。
由于年齡較小,小學生受自身直觀思維的影響,對教師描述的抽象概念缺乏有效認知。這種缺乏趣味性的教學形式和內容使學生在被動聽講的過程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不能夠全身心投入其中。項目式教學注重學習的全過程參與,各個過程環環相扣、相互支撐,共同助力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入了解。如果學生在項目式教學開展的初始就缺乏學習興趣,那么就不能以良好的狀態高效地參與其中,導致參與度不高,項目式教學的優勢不能很好地發揮。比如,在項目式教學問題方案設計環節中,由于學生興趣不足,并沒有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對方案設計存在一定的畏難心理,導致學生只是機械地按照理論進行方案描述,缺乏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沒有實現高效參與,影響了項目式教學作用的發揮,降低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項目式教學是一個科學規范的整體過程,這一過程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項目式教學的開展需要從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學生學習情況等方面出發構建完整的項目式教學過程,但是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過于注重整體實施過程的完整,忽視了學生實踐過程的細節引導。對學生引導不足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生只是被動接受學習活動的安排,并沒有深入探究項目式教學的價值,影響了項目式教學作用的發揮。有的教師對學生的引導認識不足,發現學生的困惑后,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答案,并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忽視了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影響了項目式教學作用的發揮。
與傳統灌輸式的教學形式相比,項目式教學實施的難度更大,但獲得的效果更好。在當前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項目式教學開始廣泛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取得了優異的效果。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有效的評價總結,影響了項目式教學效果。項目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注重教學過程,認為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提升學生數學能力的關鍵,對之后的評價總結則不夠重視。由于教師沒有認識到總結評價的重要性,導致學生不能及時匯總有關的知識點,缺乏深刻的學習反思,無法給予之后的學習以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式教學效果。
項目式教學作為新課改背景下一種創新的教學形式,承擔著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性,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與傳統灌輸式教學形式不同,項目式教學更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主體體驗,以主體的參與性讓學生進行項目資料的收集、方案設計、實踐應用和總結評價,實現學生全過程參與。這種創新的教學形式更符合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是目前非常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項目式教學的運用,是目前教育發展的需求,也是教師需要關注的重要方面。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初始階段,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需要一個不斷積累與探索的過程。而目前的學習方式是建立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上的,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影響了小學生的成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項目式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了解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利用高效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和把握數學知識,從而實現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教師對項目式教學方式的認識和實踐運用能力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項目式教學并不是教師簡單布置任務,學生機械執行的過程,而是一個有計劃、有組織、有設計、有思考、有反思的系統性的學習過程。要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高效開展項目式教學,提升課堂效率,首先,教師應該認識到當前新課改對教學的要求和創新教學方式的必要性,加強對項目式教學的重視,認識到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優勢,從而為項目式開展提供有利的先決條件。其次,小學數學教師要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加強與其他教師的互動,從多方面掌握關于項目式教學開展的特征和實施要求,以在規范的引導下科學開展項目式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最后,教師要在不斷實踐中進行項目式教學的應用,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完善項目式教學實施策略,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高效學習,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提供有力保障。
項目式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體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在更加貼近學生性格特點的基礎上安排教學活動。考慮到小學生直觀思維的特征,教師要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產生沉浸式體驗,帶動學生投入接下來的教學。情境創設的前提是教師要深入教學內容,掌握教學主旨,結合項目式教學創建既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又能實現教學目的的合理情境。在這一真實的情境中,學生可以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索,從而進一步明確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接下來的項目式教學的開展提供一個有利的環境,保障其高效進行,實現知識的有效銜接。
例如,在青島版五四制小學一年級數學“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存錢罐,并設置具體的情境:“小明媽媽生日要到了,小明將自己珍藏很久的存錢罐拿出來,想要將里面的錢取出來,給媽媽買一份生日禮物。”其次,教師可以將存錢罐中的錢倒出來,這時就遇到了一個問題:“存錢罐里一共有多少錢呢?”面對這個疑問,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辦法解決問題,思考如何確定金錢數額。有的學生想到先將不同的錢進行分類,再計算總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其中的幾種錢幣你最熟悉的是哪一種?能說出它的數額嗎?”通過所創建的具體情境中問題的提出,學生可以明確本課的教學目的是認識人民幣的不同單位元、角、分,并能夠進行換算。教學目的的明確有助于之后項目式教學的開展,實現學生高效參與。
項目式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生的參與實踐,學生只有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才能獲得更深刻的感悟,取得更高效的學習效果。要想開展項目式教學,教師在明確教學目的和核心問題的前提下,要設計合理的項目式教學方案,并以此為依據安排學習活動。對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只有經過知識的探索和實踐應用,逐步推導出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才能在實踐中掌握所學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以明確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設計和實施項目教學方案,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索時間,讓學生全身心投入項目開展過程,深化項目式教學的開展重點,在實踐中強化項目式教學開展流程,并以此指導之后的學習活動。學生的主體性是實現項目式教學開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效的學習過程,助力小學數學課堂高效開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青島版五四制小學一年級數學“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認識”教學中,本課的教學主題是幫助學生掌握厘米和米的概念,并能夠估算物體的長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關測量工具的搜集,掌握厘米和米所代表的實際長度,并以此作為推斷其他物品長度的依據,為之后實踐應用的開展提供有利的先決條件。確定好項目設計方案后,學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掌握的信息和收集到的工具進行實踐。有的學生用直尺量出了1厘米的距離,之后想用直尺量出1米的距離,以對比1厘米和1米的差別,但是試過之后發現尺子太短了,不能量出1米的距離。這時,學生本能地感嘆1米的距離好長啊,然后接著想辦法量出一米的距離。有的學生拿出自己家的卷尺,經過通力合作,終于以桌子為基礎量出了1米的距離。這時,學生對厘米和米的概念有了進一步了解,對1厘米和1米有了直觀的感受。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照教室內的物品,讓學生思考不同的物品用哪種長度單位描述更合適。學生通過思考和動手測量的方式不斷強化對厘米和米的認識,實現了數學知識的掌握和實踐運用。
項目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課程資源為支撐的探索過程,其特點是將教學活動設計成一個可實施性和操作性較強的活動。這個過程包括三個層次:一是明確主旨,由知識到技能;二是對問題進行探究并解決;三是進行深化總結與反思,提高學習效果。深化總結作為項目式教學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是深化學生學習內容的重要保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后總結反思是學習效果的提升,也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策略,對學生深入掌握知識點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深化總結反思,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認識到自己在開展項目式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思考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思維轉變節點,從而以此為指導進行知識體系的重構和學習方式的完善,實現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例如,在青島版五四制小學一年級數學“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認識”教學中,學生通過采用不同的工具測量身邊的物品,已經初步掌握了厘米和米的概念,并能夠合理選擇長度單位進行物體的描述。實踐過程的完成并不是項目式教學的終結,而是學生深化學習內容的起點。在學生完成實踐應用后,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項目式學習過程的總結和反思。學生需要整理項目式學習完成的整個流程,思考自己在各個環節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產生的感悟,比估測物體長度時選擇的長度單位是否正確,思考自己選擇的依據,明確自身的問題,從而在之后的學習中進行改正。同時,教師要在學生自己總結反思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的評價,組織學生針對存在的問題展開思考,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項目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既是一種教學方法,又是一種教育理念和思維方式。項目式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速度,促進其個性發展,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為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了解該模式的優點以及不足之處,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改進,以確保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滿足當前教育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