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峰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確要求要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這為我們挖掘保護利用文化資源、在守正創新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哈爾濱市將大力挖掘特色文化資源的豐富內涵和當代價值,深入實施文化保護利用工程、文旅融合發展工程、文化數字化賦能工程、文化品牌傳播工程等“四大工程”,有效推進城市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方針,在深入挖掘哈爾濱市富集的歷史文化資源、推進歷史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的同時,著重在延續歷史文脈、實現歷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下功夫,通過賦予歷史文化資源新內涵,達到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文化繁榮發展的有機統一。一是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注重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構建立體保護傳承體系,夯實文物保護基礎。著力推進一批重點文物保護修繕工作,強化重點文物保護項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向上爭取有關部門支持,做好文化遺產的搶救性保護,延續城市文脈,提高城市歷史文化發展內涵。二是開發用好現有歷史文化資源。有效整合現有城市特色文化資源,重點抓好金上京遺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遺址、哈爾濱博物館群、中華巴洛克三期等重大工程中文物活化利用。堅決落實《哈爾濱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有效破解城中村、土地供應、環境污染等難題,與老舊小區改造、工業遺存利用、鄉村振興有機結合,通過文化紐帶延長上下游產業鏈,整合相關業態,打造留人留形留神韻、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高品質“詩意棲居地”。加快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影劇場等文化娛樂場所,建成市縣鄉村四級功能完備、各有所長的文化網絡體系。三是打造鮮明文化標識和文化景觀。全面提升哈爾濱大劇院、哈爾濱音樂廳等一批標識性建筑整體功能,加大其周邊配套開發力度,完善文化娛樂設施,傳承優秀傳統建筑文化,塑造城市時代新風貌,凸顯“創意設計”“冰雪文化”“歐陸風情”等文化特色。持續優化文化產業布局,為哈爾濱市的山川湖泊、城市田園等注入文化靈魂。
以加快推進“創意設計之都”“冰雪文化之都”建設為契機,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用文化基因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全力打造文化高質量發展的“哈爾濱樣本”。一是不斷提升品牌節慶活動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哈夏”音樂會、哈爾濱冰雪節、哈爾濱國際時裝周、哈爾濱啤酒節等重大節慶活動的全球影響力,擦亮“哈爾濱之夏”“冰雪大世界”等文旅IP項目,借助創意設計手段,賦予獨特文化內涵,打造獨具哈爾濱特色的文旅消費體驗新場景。在中央大街、太陽島、冰雪大世界等重要街區景區,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項目,增強互動性、吸引力。二是統籌推進區域文化產業協調發展。以培育國際冰雪、都市時尚、生態避暑、文化體驗等四大品牌產品為方向,融合鄉村、工業、研學、紅色、夜游、節慶等特色文旅產品,開發全域文旅重點產品體系。加大主城區資源要素向重點鄉村引流和導入,推動9 區9 縣(市)在城市更新、鄉村振興中發展文化旅游休閑街區,盤活文化遺產資源,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開展特色文化賦能行動。通過積極培育壯大創意設計產業、冰雪經濟市場主體,聚焦創意設計賦能冰雪經濟,將創意設計嵌入文化旅游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著力提升產品價值鏈和產業附加值。將現有文化資源與相關產業聯動開發,不斷增強文化創新融合發展動力,著力形成具有哈爾濱特色的文化發展格局。積極落實國家《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 年)》,打造“觀光工廠+文創產品”新模式,推動特色文化逐步深度賦能經濟社會創新發展。
按照國家文化數字化發展戰略,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應用。一是擴大數字賦能文化資源保護范圍。加強數字文化資源庫建設、數字藝術展示、文化資源沉浸式體驗等,擴大文化資源個性化、定制化、品質化的數字文化產品供給。探索形成地方特色文化數字化保護體系,為文化資源建立數字檔案,實現文化資源信息的永久保存和永續利用。二是加快數字賦能文化資源應用領域。廣泛利用數字技術,賦予數字符號跨界敘事能力,打造現實世界新型場景體驗活動。升級數字文旅產業新型業態,完善文旅產業“云、網、端”基礎設施。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文化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等各環節的應用,發展智慧旅游,推廣智慧旅游新場景應用范圍。利用數字更新業態,加強元宇宙等技術應用,嵌入文化內核,增加數字高品質演藝內容,突出數字文化創意元素,引導激發產業創新潛力,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三是加快建設智慧文旅系統。以市場化手段建設和運營哈爾濱智慧文旅云平臺,實現A 級景區、文博圖等場館的統一管理和運營,著力在消費、運營和治理等三個方面,實現哈爾濱文化資源供給、服務質量和治理效果的有效提升。
錨定打造“七大都市”奮斗目標,注重城市形象塑造與城市品牌宣傳推廣,堅持用文化為城市鑄魂,為城市提供豐富的文化滋養,講好“哈爾濱故事”,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一是不斷提升城市文化認同。增強文化認同感和獲得感,引導廣大市民講好哈爾濱故事,加強對市民大眾宣傳引導,通過不同場景、多元方式正向宣傳哈爾濱市地域文化,彰顯文化自信,舉全市之力對外講好金源文化、冰雪文化、音樂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故事,讓廣大市民都成為城市文化的宣傳員和形象大使。二是持續打造“冰城夏都”品牌。注重宣傳文旅資源,自覺打好“啤酒牌”“紅腸牌”“建筑牌”“鐵路牌”等品牌,提升哈爾濱市城市品牌的辨識度、美譽度。規劃打造一批國際級、標志性、大手筆、重量級的文化產品、文化地標和文化品牌,進一步提升哈爾濱市特色文化對外的傳播力、滲透力,讓世界領略哈爾濱文化特色、北國風韻和中國氣派。三是全面加強城市營銷推廣。升級改造文娛類特色演出場所、特色文化體驗館,打造地域特色文娛網紅打卡地,提升城市曝光率和知名度。同時,發揮節會賽事效應,利用冰雪節、“哈夏”音樂會、哈洽會等節慶賽事吸引關注,集聚人氣,拓寬文化交流渠道。加強國際交流合作,開展文物保護、參訪講學、學術研討、主題展覽等交流活動,積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內涵。四是加強文化研究智庫建設。統籌推進黨政部門、高校院所、企業和社會智庫協調發展,吸納域內外文化領域專家學者,建立常態化咨政機制,開展文化資源梳理、文化賦能城市發展等專題研究,為文化建設提供智庫支持,逐步提高哈爾濱市特色文化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