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 張斌 李玲玲



摘 要:本文對湖南省團體標準化發展基本情況、演化進行了分析,指出了湖南省團體標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湖南省團體標準化發展的對策建議,為湖南省團體標準化工作開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決策依據。
關鍵詞:團體標準化,發展對策, 研究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2.013
基金項目:本文受湖南省2021年度標準化項目“湖南省團體標準化對策研究”資助 。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Association Standardization in Hunan Province
PEGN Tao1 ZHANG Bin1 LI Ling-ling2
(1. Hunan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2. Hunan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ssociation standardization in Hunan province,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ssociation standards in Hunan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ssociation standardization in Hunan province,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ssociation standardization in Hunan province.
Keywords: association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1 引 言
2015年3月,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1]的通知明確提出了培育發展團體標準的重大改革舉措。
2018年1月1日,新修訂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正式實施,新法賦予團體標準明確的法律地位,也為開展團體標準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制度保障。2019年1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民政部印發《團體標準管理規定》[2],為團體標準的管理提供了指導依據。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提出充分發揮社會團體在推動國內國際標準化協同發展、優化標準供給結構、加強標準制定與實施的監督以及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等方面的作用。
2022年,為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規范團體標準化工作,促進團體標準優質發展,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團體標準規范優質發展的意見》。同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22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從統籌協調、重點突破、改革創新、提升效能、國際合作、治理能力等六方面提出了框架性和方向性引導。
團體標準作為我國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不可缺少的作用,所以積極培育和大力發展團體標準勢在必行。
2 湖南省團體標準化發展現狀
2.1 基本情況
根據《湖南省“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十三五”期間,全省社會組織總量達3.7萬個。其中,參與團體標準建設的社會團體共91家,占比0.2%,包括省級社會團體39家,地級市級51家,區縣級1家。地級市社會團體中,長沙共18家、株洲7家、益陽6家、郴州4家、岳陽3家、懷化3家、婁底2家、常德2家、湘潭2家、邵陽1家、永州1家、張家界1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家;除衡陽外,團體標準建設基本實現全域覆蓋,其分布情況與地區產業經濟發展水平大體呈現正相關關系。
截至2022年3月,湖南省在全國團體標準公共信息平臺共收錄團體標準466 項,其中現行466項,廢止0項,涉及102種國際標準分類號分類,68種中國標準分類號,108種國民經濟分類;團體總數為91家。
目前,標準發布最多年份為2021年,共171件,發布最多的地區為長沙,共316件,發布最多的單位為常德市農學會,共62件;發布最多的國際標準分類為:植物栽培(65.020.20),共74件;發布最多的國民經濟分類為:蔬菜、食用菌及園藝作物種植(A014),共57件。總體情況上,2017年至2021年間,湖南省團體標準發布數量整體上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2.2 發布演化
2.2.1 湖南省團體標準發布演化情況
圖1中間曲線圖顯示了湖南省團體標準在2017至2021年間的發布數量及演化情況。其中曲線為年度變化曲線,反映了湖南省團體標準的年度變化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湖南省團體標準發布數量整體上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2.2.2 湖南省團體標準發布單位演化情況
圖1下方曲線圖顯示2017至2021年間的湖南省團體標準發布團體數量及演化情況。其中曲線為年度變化曲線,反映了中國團體標準發布團體數量的年度變化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團體標準發布團體數量整體上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2.2.3 湖南省團體標準研究關鍵詞演化情況
圖1上方曲線圖顯示2017至2021年間的團體標準中包含的關鍵詞數量及演化情況。其中曲線為年度變化曲線,反映了中國團體標準關鍵詞的年度變化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團體標準領域關鍵詞數量整體上呈現上升趨勢。
2.3 發展現狀
2.3.1 湖南省團體標準發布地區排名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等國家級發證單位的統計數據,從圖2中可以看出,發布數量最高的地區為長沙,數量為 316件,占全部文獻數量的67.81%。其次為常德,發文量為87件,占全部文獻的18.67%,排名第三的地區為郴州,發文量為 12 件,占全部文獻的 2.58%。
2.3.2 湖南省團體標準發布團體排名
湖南省2017至2021年間的團體標準發布最多的團體為常德市農學會,數量為62件,占全部文獻數量的13.30%。其次為湖南省茶葉學會,發文量為43件,占全部文獻的9.23%。排名第三的機構為湖南省環境治理行業協會,發文量為32件,占全部文獻的6.87%。
2.3.3 湖南省團體標準國際標準分類排名
湖南省2017至2022年間的湖南省團體標準國際標準各分類數量及其分布情況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湖南省團體標準按國際標準分類最高的為植物栽培(65.020.20),數量為 74 件,占全部文獻數量的 15.88%。其次為茶(67.140.10),數量為51件,占全部文獻的 10.94%。排名第三的分類為術語學(原則和協調配合)(01.020),數量為33件,占全部文獻的7.08%。
3 湖南省團體標準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團體標準有效供給不足
雖然湖南省團體標準發布數量和發布單位數量整體上都呈現上升趨勢,但湖南省團體標準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高質量的團體標準數量仍然較少,采納實施的程度偏低。新興產業團體標準缺失、高新技術產業團體標準占比低。
在20個湖南省工業新興產業領域中,我國共計發布6692條團體標準,涉及國家級團體以及31省地方團體。其中,國家級團體發布標準2737件,浙江省846件,廣東省791件(包含深圳市160件),北京市621件,山東省337件,上海市291件,湖南54件,位列全國十四,中部第二。湖南省54件工業新興產業團體標準中,涉及工程機械、生態綠色食品、新型能源與電力裝備、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程等9個領域,未能實現20個產業領域全覆蓋。
3.2 社會團體自身建設參差不齊,團體標準質量不高
部分社會團體自身在標準化人才培養、管理機制、專業素質等方面良莠不齊,未能及時準確地把握市場和創新對技術標準的需求,導致制定的團體標準水平參差不齊,標準質量也存在較大差異。
部分社會團體由于動機不純,過于追求發布標準帶來的轟動效應和宣傳效果,對標準化工作本身并沒有扎實的基礎,研制出來的團體標準存在標準編寫不規范、標準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直接影響了該團體標準的應用和實施效果[3]。
3.3 團體標準實施的激勵機制和氛圍尚未形成
嚴格來講,團體標準的實施主體是各類市場化程度高、技術創新活躍的企業,影響企業是否執行團體標準的主要因素包括:該標準能否有效提高本企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政府監管部門是否認可本企業執行該標準、執行該標準是否能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或者不增加太多成本等。
目前,在對企業標準化人才建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團體標準第三方評價、認證認可、標準化獎勵資助機制等方面,還沒有形成激勵企業積極主動采用相關團體標準的合力。
3.4 市場主體需求不同
根據行業發展的特點,社會團體中會員規模差距較大,會員單位對自身生產、管理和服務的規范,要求的迫切程度也落差很大。有些行業領軍企業如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直接同國際接軌,致力于制修訂國際標準;有些規模以上企業制定并執行高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有些企業積極執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剩下的大部分中小規模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更談不上開展標準化工作。
4 團體標準化發展對策建議
4.1 建立獎勵激勵機制,提升團體標準創新發展水平
標準化管理部門應出臺團體標準制修訂、團體標準試點示范、標準創新獎管理辦法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政府和相關行業部門應在產業政策、政府采購、合格評定或認證認可及檢驗檢測等工作中引用團體標準機制[4]。同時將相對成熟的團體標準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一樣納入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通過試點體現團體標準價值,增加企業認同度。
比如,湖南省工信廳為進一步推進湖南省綠色設計產品評價工作,推動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加快提升湖南省制造業綠色化水平,將湖南省技術標準創新促進會、湖南省綠色制造產業聯合會、湖南省節能研究與綜合利用協會等社會團體制定的團體標準,經評審后納入湖南省綠色設計產品標準庫,作為湖南省綠色設計產品評價的依據。
4.2 創新標準監管模式,完善省級團體標準管理體系
加強與產業相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產業技術聯盟的工作聯動,統一協調推進團體標準實施。聯動開展團體標準制定、宣貫、實施、監督、評價等工作,最終形成閉環;鼓勵地方企業共同制定團體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規范,明確制定原則,嚴格制定程序,完善團體標準自我聲明和信息公開制度。
建立第三方評估、社會公眾監督和政府監管相結合的評價監督機制,推動團體標準制定主體誠信自律。從經濟和社會影響等維度對其進行評價,確認標準推廣和實施的成果,對該標準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環境影響等進行評價,各團體在團體標準實施效果評價方面要自覺接受評價和監督。
4.3 圍繞重點產業領域,加快推動高新技術團體標準的制定
《湖南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的重點發展領域是高端裝備、新材料、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節能環保、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新興服務業和未來產業等九大產業。2020年,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全省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發展,力爭到2025年,全省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產值突破2萬億元。
實現上述目標,需要標準作為引領支撐,掌握關鍵技術并及時制定成標準,用技術創新支撐標準、用標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團體標準有效供給[5]。湖南省商會、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應拓寬產業團體標準覆蓋面,圍繞高端裝備、新材料、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節能環保、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新興服務業和未來產業等九大戰略新興產業和湖南省二十大產業鏈相關產業,大力推動新興產業團體標準的制定。
4.4 加強宣傳引導力度,提高全社會開展團體標準工作的意識
標準化主管部門和其他部門要通過報紙、電視臺、網站、公眾號等媒體全面、深入、廣泛宣傳團體標準,引導鼓勵社會團體高質量、高標準制定團體標準,提升全社會對團體標準的認知度,使團體標準成為本行業、本領域、高水平、高質量的代名詞,為團體標準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結合行業特點和市場主體的實際需求, 加大團體標準宣貫力度, 結合優秀實踐案例開展標準培訓,加強多渠道聯絡, 讓高質量標準應用到企業中, 形成團體標準應用的良性循環。
4.5 鼓勵專利共享共用,促進團體標準與專利融合發展
鼓勵同一社會團體或產業聯盟成員之間形成共享“專利池”,組建以技術標準聯盟為紐帶的產業發展戰略聯盟,制定發布團體標準,形成“專利池”式的專利使用管理機制,獲取反壟斷責任有限豁免,實現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團體專利的構建,將上下游組織聯合起來,團體成員共同擁有彼此的專利權,通過共有產權,使團體成員之間的信息流通更加順暢,形成共享發展環境,促進專利向團體標準的轉化和團體標準的推廣應用,使聯盟內的專利共有能充分迎合團體標準需求的發展。
4.6 加強社會團體質量建設,培育高質量標準化人才
標準化主管部門和其他部門應支持標準化研究機構、標準化技術組織為社會團體提供培訓、標準編制等技術咨詢服務,不斷提升社會團體的標準化能力。
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參與標準化培訓、標準化論壇、內外團體合作交流等各項活動,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高質量標準化人才。形成各行業領域人才與標準化人才互相推動、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實現人才、標準、企業共同持續發展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 13號)[Z].2015.
[2]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民政部.團體標準管理規定[Z].2019.
[3]王波,郭慧婷,金晨紅.我國團體標準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1(2):71-74.
[4]胥東,鄧銘庭.浙江省團體標準現狀及應用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1(12):6-10.
[5]趙國敏,吳慧,喬星,等.淺析河南省團體標準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中國標準化,2021(2):130-133.
作者簡介
彭濤,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標準化理論和應用研究。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