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 劉利紅



摘 要:周轉箱是單元化物流中最小的集裝單元,可提高物流系統的機械化、自動化作業效率,標準化的周轉箱可使物流各環節相互協調、順暢銜接,實現高效率低成本的一貫化作業。本文從果蔬類產品物流的發展現狀、周轉箱尺寸統一和循環共用及其效益分析等方面闡述了標準化在果蔬類周轉箱循環共用中的作用。
關鍵詞:標準化,周轉箱,循環共用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2.023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Standardization in Circular Sharing of Fruit and Vegetable Container
LUO Xiang LIU Li-hong
(Shandong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 Container is the smallest containerized unit in the unit logistics, which can improve the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effi ciency of the logistics system. The standardized container can make the logistics links coordinate and link up smoothly, and realize the consistent operation with high effi ciency and low cos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ole of standardization in the circular sharing of fruit and vegetable container in th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 logistics, the unifi cation and circular sharing of container size, and the benefi t analysis.
Keywords: standardization, container, circular sharing
隨著人民群眾對果蔬類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和果蔬類產品產業的迅速發展,果蔬類產品對于物流運輸的效率和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采摘、物流、銷售等環節中使用標準化周轉箱,開展果蔬類周轉箱循環共用,能夠有效提升果蔬類產品物流作業效率,實現一貫化運輸,減少產品腐損,降低物流成本,這一作業模式已被發達國家果蔬類產品供應鏈廣泛認可,成為果蔬類產品物流業的發展趨勢。
2017年12月,商務部等10部門印發《關于推廣標準托盤發展單元化物流的意見》提出,鼓勵商品流通環節采用600 mm×400 mm模數系列的周轉箱(筐),促進物流鏈各環節標準化銜接。2021年,交通運輸部等9部委印發《關于做好標準化物流周轉箱推廣應用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推動健全完善物流周轉箱標準體系,加快制定發布果蔬類周轉箱(600mm×400 mm模數)尺寸系列、循環共用管理規范等國家標準,發揮標準規范引領作用,面向果蔬類產品流通領域加大標準化物流周轉箱推廣應用力度。
1 發展現狀
長期以來,傳統果蔬類產品流通普遍采用紙箱、編織袋、網眼袋、非標周轉箱等作為果蔬類商品的運輸包裝,包裝標準化率低,包裝材料環保性差,導致果蔬類產品帶來安全隱患,難以清點驗收、物流效率低,產品損耗巨大,這些問題的存在成為制約果蔬類產品物流水平提升的“瓶頸”。
2021年,全國水果總產量2.93億噸,同比增長5.02%,進口水果757.91萬噸,較2020年增長12.6%,以鮮果和深加工行業消費為主;我國蔬菜產量75,000萬噸,蔬菜產業面積約占世界蔬菜種植面積的42%,產量約占世界的51%。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果蔬類產品從產地到流通環節之前,產地蔬菜損耗量達17%,產地水果損耗10%,從流通到消費終端,蔬菜損耗量高達22%,水果損耗12%,每年果蔬產地經濟損失高達千億元,流通環節損失達5000億元,遠遠高于發達國家5%的水平。另外,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消費者更加注重果蔬產品的質量,2021年,我國水果零售市場規模達到1.28萬億元,傳統渠道占比78%,線上零售占比則從2016年的8%增長到2021年的22%,隨著消費升級和線上消費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業務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實現綠色轉型升級。
2 統一尺寸為循環共用提供技術支持
果蔬類產品的物流“最先一公里”是從產地開始,為提高果蔬類產品的質量,降低產品腐損率,果蔬類產品物流供應鏈全鏈條建議從源頭開始即不倒筐、不倒箱,標準周轉箱是推動果蔬類產品標準化、單元化物流作業的關鍵,而周轉箱尺寸和性能是周轉箱循環共用的基礎,果蔬類周轉箱的尺寸標準化,可提高單元化物流整體效率,為果蔬類周轉箱的循環共用提供技術支撐,周轉箱的尺寸考慮因素建議如下:
2.1 尺寸系列推薦
在《關于2016年開展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16〕85號)中指出要抓好《硬質直方體運輸包裝尺寸系列》(GB/T 4892-2008)等重點關鍵標準的應用,采用符合GB/T 4892-2008且與標準托盤相匹配的尺寸,包括400 mm×300 mm×300 mm和600 mm×400 mm×400mm等,促進標準托盤與周轉箱、包裝等相匹配,提升物流供應鏈標準化水平。另外,結合軍民共用的要求,增加300 mm×200 mm的尺寸,滿足軍民共用的需求。
2.2 載重及高度建議
從人體力學的角度看,將箱子抬起到腰部以下膝蓋以上位置,此時手臂處于伸直狀態,而箱子穩定地懸吊在手指上,整體受力較為合理。而物品的重心與箱體的中心基本重合,所以單個箱體的高度一般不超過340 mm。箱子過高,人易疲勞。從人機工程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在攜帶過程中,通常情況下單人可攜帶包裝最重不超過30 kg。綜合考慮,果蔬類周轉箱的高度不宜超過340 mm,最大箱體載重不宜超過30 kg。
2.3 單元化物流循環共用需求
GB 1589—2016中規定了車輛的高度為4 m,GB 29753—2013《道路運輸 食品與生物制品冷藏車安全要求及實驗方法》中界定冷藏車的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制應符合GB 1589的規定。財政部、商務部、國家標準委開展的商貿物流標準化工作中,將600 mm×400 mm模數周轉箱作為與1200 mm×1000 mm尺寸標準化托盤匹配的標準載具。
3 標準推動果蔬類周轉箱循環共用
3.1 實現供應鏈端到端優化
與一次性包裝相比,大規模使用標準化可循環周轉箱不僅能夠節約包裝成本、降低損耗,對供應鏈效率提升也非常明顯。從節約包裝成本來看,使用成本低于一次性成本,可以減少包裝輔料的使用;從供應鏈效率提高的角度來看,可提高加工包裝效率,提高配送中心作業效率,減低配送運輸成本,門店補貨效率;從延長貨架期角度來看,果蔬類周轉箱結構穩定,對果蔬類產品更好保護,透氣孔設計可快速冷卻,更適用于冷鏈環境,材質可以防水防潮,減少商品損傷,降低損耗率。標準化的果蔬類周轉箱的循環共用,實現了供應鏈端到端的優化。

3.2 循環共用模式
通過對國內外模式分析,特別是對國內企業調研,總結形成果蔬類周轉箱循環共用的模式,包括租賃模式和交換模式兩種模式。
(1)租賃模式。使用方需要周轉箱時,向周轉箱運營方租賃周轉箱,使用完畢后選擇就近的運營網點退租。周轉箱運營方可使用自建的運營網點為周轉箱使用方提供租賃與退租服務,也可委托其他運營網點提供服務,如圖2所示。
(2)交換模式。供應鏈上游周轉箱使用方在進行貨物交接時,將周轉箱隨貨物一起交給下游使用方,下游使用方提前準備等質等量的空箱進行交換。上下游周轉箱使用方進行周轉箱交換時,如交換的周轉箱在外觀、性能、使用年限等方面差異過大,經雙方協商后按照約定的方式統一結算,并在循環共用系統中進行記錄,如圖3所示。
4 實現供應鏈降本增效
4.1 經濟效益顯著
(1)減少果蔬損耗。使用標準周轉箱可減少果蔬(特別是蔬菜)在流通過程中的擠壓、磕碰等損耗,利于通風散熱,減少果蔬在冷庫的預冷時間,提升銷售終端呈現品質和貨架期。由于機械化作業效率高,果蔬品相更好,每公斤售價能夠提高約5%,帶來額外的收益。
(2)降低果蔬包裝和物流成本。標準周轉箱可多次循環使用,可使包裝成本降低44%;由于標準塑料周轉箱對于果蔬在整個流通中方便了物流作業,可使總物流成本降低達23%~40%。例如1噸商品紙箱裝載耗材成本400元,周轉筐租賃成本僅為12元,每噸果蔬商品流轉可節省耗材成本388元;物美可適用周轉筐的果蔬商品年配送量約14萬噸,可年節省耗材成本約2172萬。而降低的流通成本,供應鏈條能夠最終在銷售端讓利,有效回饋顧客。
(3)降低裝卸成本。通過應用標準周轉箱實現“標箱標重”,可與托盤、叉車、貨車、貨架等設施設備相匹配,實現蔬果從采摘到銷售各環節“一觸式”作業,真正實現全鏈條的“不倒筐、不倒箱”,提高果蔬物流作業效率,降低成本。
4.2 社會效益突出
(1)保障果蔬質量安全及可追溯。通過標準周轉箱與GS1編碼體系的結合,將有效的打通農產品上下游的信息流,是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管理的關鍵技術。借助信息化手段對果蔬產品的生產、流通、銷售全過程追溯,取保食品安全。
(2)實現綠色物流。標準周轉箱特別是折疊周轉箱可以實現局部維修和維護,使用壽命長,折舊可達6年。據相關研究測算,與紙箱相比,標準周轉箱在其生命周期內可減少固體垃圾95%,節能39%;此外,減少排放霧霾51%、臭氧38%、酸雨72%、溫室氣體53%、富營養化81%,環保效果非常顯著。
標準化是推動物流業實現綠色化、模塊化、機械化作業的關鍵技術,通過應用標準周轉箱實現“標箱標重”,與托盤、叉車、貨車、貨架等設施設備相匹配,實現蔬果從采摘到銷售各環節“一觸式”作業,真正實現全鏈條的“不倒筐、不倒箱”。因此,規范果蔬類周轉箱標準化及其循環共用管理,有利于果蔬類產品物流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對推動綠色物流、共享經濟發展,助力商貿流通高質量發展,支撐物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關于推廣標準托盤發展單元化物流的意見[Z].2017.
[2]關于做好標準化物流周轉箱推廣應用有關工作的通知[Z].2021.
[3]硬質直方體運輸包裝尺寸系列:GB/T 4892-2008[S].
[4]道路運輸 食品與生物制品冷藏車安全要求及實驗方法:GB 29753—2013[S].
作者簡介
羅翔,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物流與供應鏈。
劉利紅,碩士研究生,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物流標準化。
(責任編輯:張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