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艷 梁娜 沈燕



摘 要:目的:研究標準化護理措施在預防顱腦外科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護理價值。方法:88例顱腦外科住院患者均自愿加入此次研究,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間接受手術治療,以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44、研究組n=44,分別實施常規護理措施、標準化護理措施,對比兩組纖溶指標以及血流速度。結果:研究組D-D、Fbg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腘靜脈、股靜脈血流速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實施標準化護理措施對顱腦外科深靜脈血栓的形成進行預防,患者纖溶指標以及血流速度均得到有效改善,深靜脈血栓發生風險降低,臨床推廣價值高。
關鍵詞:顱腦外科,深靜脈血栓,標準化護理措施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2.061
基金項目:本文受安徽省蚌埠醫學自然科學項目(編號:2020byzd367)資助。
Value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Measures in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Craniocerebral Surgery
JIN Xiao-yan LIANG Na SHEN Yan
(Bengb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measures in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craniocerebral surgery, Methods: 88 inpatients in craniocerebral department voluntarily joined this study,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ith 44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nd standardized nursing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respectively, and the fibrinolysis indexes and blood flow veloc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D and Fbg index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opliteal and femoral vein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standardized nursing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thrombosis in craniocerebral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i brinolysis indexes and blood fl ow velocity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thrombosis, which has high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Keywords: craniocerebral surgery, deep vein thrombosis, standardized nursing measures
顱腦外科患者一般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病情危重,治療周期長,為了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需要建立靜脈通道進行藥物和血液的輸送,但是靜脈通道的建立對血管造成一定損傷,容易發生深靜脈血栓。而且顱腦手術結束后,患者需臥床時間較長,也可能引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對患者的恢復不利,因此需要采用護理措施,對疾病進行及時的干預[1-2]。標準化護理措施對以往的護理模式進行改進,以患者為中心開展護理工作,明確職責,充分發揮護理質控組織的作用,堅持護理標準,完善護理流程。將標準化護理措施應用于顱腦外科深靜脈血栓的高危患者中,為患者制定更加標準、個性化的護理流程,對疾病的恢復具有積極作用[3]。本文對預防顱腦外科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標準化護理措施與方法進行分析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8例顱腦外科住院患者均自愿加入此次研究,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間接受手術治療,以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44、研究組n=44。對照組男性22例(50.00%),女性22例(50.00%),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45.11±3.23)歲;研究組男性23例(52.27%),女性21例(47.73%),年齡:19-70歲,平均年齡(45.15±3.19)歲。分析兩組患者病例數、年齡,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措施:做好術前指導,完善各項檢查,配合飲食,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術后對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控,在適宜時間安排下床活動。
研究組-標準化護理措施:對深靜脈血栓知識進行講解,并發放制作的宣傳圖冊,使患者、家屬了解疾病癥狀以及危險因素,進而調整自身的不良生活習慣,積極主動配合護理,盡早發現疾病,并及時上報護理人員,進行科學的干預,控制疾病的進一步發展,降低疾病的發生率;術后對患者心率、呼吸、血壓等進行監控,與患者積極溝通交流,講解術后注意事項,對于存在意識障礙、術后麻醉未醒的患者需進行肢體被動按摩,特別注意下肢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按摩,以促使血液回流。盡可能避免在膝下放置軟墊、過度屈髖的問題,預防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定時翻身,改變體位,而對于術后恢復意識的患者,則鼓勵其及早下床,需臥床患者在清醒后則進行床上深呼吸、膝關節、踝關節的屈曲和外翻等動作,促進血液回流;在抗凝藥物治療期間定期監控肝功能、凝血酶原等指標,并觀察在給藥之后是否存在出血的問題,一旦發生問題立即上報。治療期間叮囑患者不可下床活動,在床上活動量也盡可能減少,防止發生血栓脫落的問題,對于患肢進行按摩和熱敷,防止阻滯導致栓塞的問題,待患肢腫脹消失后可進行輕微活動,并叮囑患者穿戴彈力襪。對于治療之后血栓已經溶解的患者,可使用濃度為50%的硫酸鎂進行熱敷,以擴張血管,緩解疼痛。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纖溶指標對比,在治療后抽取靜脈血,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D-D(二聚體)、Fbg(纖維蛋白原)指標進行測試。
②兩組血流速度對比,治療后使用彩色超聲對腘靜脈和股靜脈血流速度進行測試。
1.4 統計學處理
2 結 果
2.1 兩組纖溶指標對比
研究組D-D、Fbg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2.2 兩組血流速度對比
研究組腘靜脈、股靜脈血流速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3 討 論
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在人體深靜脈非正常凝結的情況,屬于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如不能及時發現并進行相應的干預,會導致患肢功能部分或者完全喪失,嚴重時栓子脫落隨著血液流動到達肺部、腦部,引發肺栓塞和腦栓塞,對生命安全威脅較大,因此需要及時進行疾病的干預治療[4]。顱腦外科患者大多疾病較為嚴重,治療周期長,深靜脈血栓是常見的并發癥,也增加了顱腦損傷患者的死亡率,應使用標準化護理措施[5-6]。
上文數據分析可見,研究組D-D、Fbg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腘靜脈、股靜脈血流速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標準化護理措施在充分分析顱腦外科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疾病特征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7],使患者更加充分地了解疾病知識,建立對疾病的正確認知,進而積極配合各項治療,減少因為疾病的不了解而出現癥狀忽視等問題,及早發現疾病,及時進行干預,有利于疾病恢復[8-9];在術后加強對患者的監控,及早活動,促進血液流動,防止疾病的出現,而在疾病發生之后加強對藥物使用的監控,藥物使用期間注意制動,監控凝血等指標,全程監控疾病的治療過程,提升疾病的干預質量。而在治療之后使用硫酸鎂進行熱敷,則可以促進靜脈血液循環,從而減輕水腫,使血流快速回流,使水腫盡快消失,加速疾病康復[10]。
綜上分析,通過實施標準化護理措施對顱腦外科深靜脈血栓高?;颊哌M行干預之后,可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機體纖溶指標得到調節,恢復腘靜脈、股靜脈的血流速度,整體護理效果好,臨床推廣價值高。
參考文獻
[1]張琳. 預防性護理在顱腦外科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72):83-84.
[2]張舒迪,劉陸,張學敏. 循證護理對顱腦手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的效果探討[J]. 血栓與止血學,2020,26(3):495-496.
[3]楊蘭. 壓力抗栓泵配合護理干預預防顱腦損傷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效果[J]. 醫療裝備,2018,31(20):185-186.
[4]譚曉.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2):141-143.
[5]劉淑娟,王庭敏,尹娟,等.基于德爾菲法構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西醫結合臨床護理路徑[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3):69-71.
[6]翟林君,宮雪,周雯雯.踝泵運動護理在臥床患者中的應用及對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效果[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1):159-162.
[7]呂曉熠,孫肖舫,王芳芳. 互聯網+背景下不間斷護理對骨科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認知水平及健康行為的影響[J].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22,28(1):161-164.
[8]邵富蓮. 顱腦外傷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及護理應用滿意度評價[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21,32(15):2517-2518.
[9]田彩玲,鄭燕,楊陽. 循證護理模式預防顱腦術后深靜脈血栓的臨床應用分析[J]. 貴州醫藥,2019,43(12):1994-1996.
[10]劉志恒. 優質護理對顱腦手術后昏迷患者雙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研究[J]. 系統醫學,2021,6(4):167-169.
作者簡介
金曉艷,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神經外科護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